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赵芝荃 页数:362
Tag标签:无
前言
1949年高考期间,笔者考取了北京辅仁大学和天津河北师范学院。时为建国之初,尚无全国统一高考的规定,各高校招生是自行其是,时间有先有后。是年笔者保留河北师范学院的学籍,人辅仁大学历史系。校长陈垣讲授“中国历史名著选读”,赵光贤教授利用考古资料讲授“史前史”,笔者受益良多,备受鼓舞。次年保留辅仁大学的学籍,人河北师范学院,学从李光璧教授,师生情感十分笃厚。1951年,利用辅仁大学保留学籍的证明材料,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成为二年级插班生。那时的教授有吴晗、周一良、邵循正、孙毓棠、雷海宗和冯友兰等。身在名牌大学,著名教授讲课,个人学习是相当地努力。 笔者自1949年入高等学府以来,学习内容多与古代历史有关,因此对古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重视考古学,崇尚“古不考三代以下”。1951年高等院校调整,北京大学理工科入清华,清华文科人北大,笔者随之人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那时的教授有夏鼐、郭宝钧、苏秉琦、阎文儒、宿白和张政娘等。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实习,配合洛阳市的基本建设,发掘中州路的地下古代墓葬,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此后便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5年笔者大学毕业,国家统一分配到考古研究所,在商周研究组(后改为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工作,参加洛阳考古队,发掘洛阳东周城。1958年笔者任洛阳考古队队长,除继续发掘东周城以外,还发掘了同乐寨仰韶文化遗址、西干沟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东干沟龙山和二里头文化遗址、西干沟和瞿家屯的西周遗址。这些田野考古工作收获十分丰富,使我们对涧河两岸古文化遗存分布的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其后,1959年开始主持发掘偃师二里头遗址。当年夏季,徐旭生先生发现二里头遗址,本人当即“上书”考古所申请发掘,不久获得批准,同年秋季开始发掘。“文革”前后完成一号宫殿基址的发掘,其后又发掘二号宫殿基址,同时还发掘宫殿区以外的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和一般居住遗址,对二里头遗址的整体布局有了概括性的了解。1983年开始主持发掘偃师商城遗址,先后发掘了西二城门、东一城门和四、五号宫殿基址,以及城址北部的手工业作坊和一般居住址等。《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笔者自1955年开始发掘洛阳东周城,至1996年离开偃师商城工地,40年内主持发掘了洛阳地区的夏、商、周三代都邑遗址,为太史公的这句名言找到了实证,倍感欣慰与兴奋。
内容概要
本文集选编了赵芝荃先生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共36篇,内容涉及“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偃师商城与商文化”、“夏商关系研究”、“史前文化”、“洛阳考古”等专题。其中大部分论文是通过考古学与古文献的整合研究,探讨夏商时期的都邑、历史与文化。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自序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 二里头考古队探索夏文化的回顾与展望——在《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上的发言 略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 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源流 关于二里头文化类型与分期的问题 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都邑 简析淅川下王岗晚二期文化和先商文化 探索夏文化三十年 论夏文化起、止年代的问题 简论夏朝的断代问题——为纪念二里头遗址发掘四十周年而作 夏代前期文化综论 试论二里头夏文化前后两端的过渡期文化——探索夏商文化50年小结之三偃师商城与商文化 偃师商城的发现及其意义 河南偃师商城西毫说 偃师尸乡沟商城的发现与研究 试谈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并兼论夏文化的上限 偃师尸乡沟商代早期城址 关于汤都西毫的争议 论偃师商城始建年代的问题 再论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 偃师商城建筑概论——1983年~1999年建筑遗迹考古夏商关系研究 小议郑州南关外期商文化——兼评“南关外型”先商文化说 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 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冈期文化 论夏、商文化的更替问题——为纪念二里头遗址发掘40周年而作 论夏、商三都的更迭问题 夏商分界界标之研究 夏社与桐宫 综论夏商分界的问题 评述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史前文化 略论河南境内发现的大汶口文化 略论河南发现的屈家岭文化——兼述中原与周围地区原始文化的交流问题 中原地区原始文化的几个问题 史前文化多元论与黄河流域文化摇篮说洛阳考古 九朝故都考古述略 古代洛阳的五大城址 洛阳三代都邑考实及其文化的异同赵芝荃先生主要学术活动年表赵芝荃先生学术论著存目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三、夏王朝终止后的过渡期文化 二里头文化历时约400年,分四期,其一期为形成期,二期为发展期,三期为繁盛期,四期为尾末期。第三期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和褐陶较少;以轮制为主,泥条盘筑和手制的较少;以绳纹为主,弦纹、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和压印纹等占一部分;主要器类有深腹罐、圆腹罐、甑、刻槽盆、平底盆、浅腹盆、三足盘、深盘豆、浅盘豆、盉、觚、大口尊、瓮、缸和器盖等。第四期陶器是三期陶器的延续,除去以上器类以外还包含有早商文化常见的侈口瘦腹绳纹平底罐、束颈瘦腹绳纹或篦纹平底罐、卷沿鬲、折沿鬲、圆腹平底盆、高足簋、矮足簋、圈足豆和盔形器盖等。 二里头遗址巍峨壮观的一号宫殿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三期之初,使用于三期,基址上面覆盖着四期的文化层,包括小型墓葬、散乱人骨和兽骨、灰土坑和烧制陶器的小窑址等。一期之隔,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如不经历重大政治变革似不可能。这表明夏王朝至此终结,二里头第四期文化已进入商代纪年。 与此同时,在西距二里头遗址6000米的尸乡沟一带,兴起了一座商代早期的城址,即偃师商城。这座商代都城的地望与文献记载的汤都毫相吻合。《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偃师条班固注云:“尸乡,殷汤所都。”春秋齐器叔夷钟铭:成汤“翦伐夏祀……咸有九州,处禹之堵”。《诗·商颂·殷武》:“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现今夏都二里头遗址距偃师商城仅6000米,证实了设都于禹之绩的记载。 偃师商城文化分三期,其一期早于郑州二里冈商文化下层,为形成期,二期相当于二里冈下层商文化,为发展期,三期相当于二里冈上层商文化,为繁盛期。偃师商城第一期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不多;制法以轮制为主,模制和手制为数不多;纹饰以绳纹为主,弦纹、阴线纹、压印纹和附加堆纹各占一部分;器类主要有鬲、甗、平底罐、甑、深腹平底盆、折肩平底盆、圆肩平底盆、高领罐、捏口罐、簋、圈足豆、平底大口尊、瓮、缸和盔形器盖等。偃师商城一期陶器还包含一部分夏文化陶器,主要有附加堆纹扁三角足鼎、深腹圜底罐、圆腹罐、刻槽盆、平底盆、浅腹盆、敛口深腹罐和折肩器盖等。 夏王朝终止于二里头文化三期末年,商汤入主中原以后,在二里头夏都东侧建造偃师商城。偃师商城与二里头夏都近在咫尺,夏商文化必然要激烈碰撞,因此二里头第四期陶器中出现一部分商文化的陶器,反之偃师商城第一期陶器中也要出现一部分夏文化的陶器。夏商文化碰撞交锋,最后达到相融相汇,商王朝吸收了高水平的夏文化,形成偃师商城第二期文化,即二里冈下层文化。二里冈下层文化较偃师商城第一期有了进步,它是因承二里头第三期夏文化,通过二里头第四期文化和偃师商城第一期文化发展而形成。二里头第四期文化与偃师商城第一期文化的内容相似,年代相当,是同时并存的两个文化。现将二里头三、四期夏文化与偃师商城一、二期商文化列出图表加以说明(图九、图一○、图一一、图一二、图一三、图一四、图一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