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余石屹 页数:192
Tag标签:无
前言
几年前,编者为清华外语系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英译汉》和《汉译英》课程,开始时颇为教材一事犯难,虽说坊间可供选择的教材不少,但是几乎所有教材都是千篇一律地以讲授翻译技巧为主,很难找到一本兼顾翻译实践、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的入门教材,因此就萌发了为两门姊妹课程各编一本理论读本的想法,希望以此与一般翻译教材配合使用,使学生在练习翻译的同时学习一些有关翻译的理论知识。 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不想把翻译课上成一门单纯的技巧训练课程。翻译技巧的提高,有赖教师的指导,但是形神兼具的翻译需要时间的磨炼,而且它多半是兴会神到之功,很难在课堂内由言传而成就。所以,教师在一学年的教学中,除了传授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外,还应该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他们今后继续进步打下基础。基于此,我们认为在翻译实践之外让学生读一点名家讨论翻译的文字,对鼓励学生向翻译之道迈进,是大有裨益的。 这两本书是为初学翻译者编的,它们具有一般大部头理论著作没有的优点。首先我们选择的文章大多是据实而论的经验之谈,文字比较平易,容易为初学翻译者理解。比如钱钟书论林纾的翻译一文,作者从自己两次读林译的不同体会出发,把翻译之为诱、媒、讹、化的种种理由娓娓道来,引人人胜,而且对大多数可能不会再读林纾译文的读者而言,这篇文章将会把读者带入林译的胜境,使他们对中国现代翻译史上这重要的一页有所了解。又如许渊冲提出的三美、三化、三之理论,初听起来扑朔迷离,近于玄言,但一旦亲眼读过就会发现,文采风流句句来自许先生的翻译实践,而又与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水乳交融,一脉相承。此外,吕叔湘、杨宪益、林语堂、余光中等人的文章,也都是水陆毕陈,具有浅显易懂、发人深省的特点。 其次,我们在文章的编排次第和内容上,也尽量反映20世纪以来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基本走向,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历史和理论知识,让他们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许多重要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比如英汉翻译,从历史线索上看,严复无疑代表了中国翻译研究的现代起点,他所标举的信、达、雅三个标准,基本划定了实用翻译理论的边界,其后有关翻译标准的讨论,无不以之为矢的,所以我们把他作为英译汉读本的开首一章。还有作为翻译家的赵元任,他的学术生涯与翻译须臾难分,他早年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是现代白话文早期的翻译杰作,至今仍是翻译家可资借鉴的富源。他提出的“字字准译”的翻译方法,注重翻译的具体操作过程,可以启发我们对翻译单位以及两种语言间可译性问题的思考。又如文学家兼翻译家鲁迅,他则十分重视翻译的文化改造功能,认为一种文化的精髓可以通过翻译进入另一种文化之中,使后者脱胎换骨,获得新生。他们的这些思想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不无筚路蓝缕之功,跟我们目前探讨的许多问题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回到许多问题的起点,在新的语境中重新思考诸如翻译的标准、直译与意译、翻译与创作和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具有一般大部头理论著作没有的优点。首先作者选择的文章大多是据实而论的经验之谈,文字比较平易,容易为初学翻译者理解。比如钱钟书论林纾的翻译一文,作者从自己丽次读林译的不同体会出发,把翻译之为诱、媒、讹、化的种种理由娓娓道来,引人人胜,而且对大多数可能不会再读林纾译文的读者而言,这篇文章将会把读者带入林译的胜境,使他们对中国现代翻译史上这重要的一页有所了解。又如许渊冲提出的三美、三化、三之理论,初听起来扑朔迷离,近于玄言,但一旦亲眼读过就会发现,文采风流句句来自许先生的翻译实践,而又与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水乳交融,一脉相承。此外,吕叔湘、杨宪益、林语堂、余光中等人的文章,也都是水陆毕陈,具有浅显易懂、发人深省的特点。 本书是为初学翻译者编的,编者选择的文章大多是据实而论的经验之谈,文字比较平易,容易为初学翻译者理解。其次,在文章的编排次第和内容上,也尽量反映20世纪以来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基本走向,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历史和理论知识,让他们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许多重要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
书籍目录
编者序一、王国维 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二、林语堂 On the Method of Translation三、吕叔湘 《中诗英译比录》序四、杨宪益 略谈我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与体会五、许渊冲 谈李商隐诗的英、法译六、许国璋 Code and Transmission in Cross-Cultural Discourse七、余石屹 What Is Sinological Translation?八、ARTHUR WALEY Notes on Translation 九、BURTON WATSON Some Remarks on Early Chinese Historical Works十、刘绍铭 以一人“译”一国十一、DAVID KNECHTGES Problems of Translating Descriptive Binomes in the Fu 十二、STEPHEN OWEN A Note on Translation十三、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 as the Creation of Images or “Excuse Me, Is This the Same Poem?”十四、ROGER HART Translating the Untranslatable: From Copula to Incommensurable Worlds 十五、余石屹 翻译与全球化:汉学翻译的跨文化批评方法初探十六、余石屹 Translation as Participation
章节摘录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的金圣华教授要我谈谈我对翻译工作的体会。回顾过去几十年,我这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从事翻译工作中度过的,因而似乎也不能说没有一点体会;但是我的思想从来逻辑性不强,自己也很怕谈理论,所以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近年来很多中外学者都研究翻译这门工作,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我个人是从事文学翻译的,却觉得从搞文学翻译的角度来说,说翻译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技巧。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的偏见。 我在十几岁上中学读书时就对翻译工作发生了兴趣。我当时开始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都很喜爱。同现在大陆上许多年轻人不同,我当时阅读中国古文已经没有多少困难,读一般英文书籍也不太费事;加以我家里经济条件优越,可以随便到中外书店去买书,所以当我到了十六七岁以后,涉猎的中外文学书已经不少。当时我在国内还没有想过把中国的文化遗产介绍到国外去。我很喜欢读些中国古典诗词,只是为了个人欣赏。有时也用旧诗体写些诗,发表一些个人感想,这是因为受了清末黄遵宪及康梁等人的影响,所谓“我诗写我口”和“旧瓶装新酒”的主张,但是当时我还没有试验把中国诗文译成英文,我当时已具备用英文表达思想的能力。记得在中学毕业前,也曾多次用英文写作,并试图模仿过某些英国名人的文体。在中学毕业,改去英国读书时,曾经写过一本小小的旅游经历,叫做Terra Marique。题目是一句拉丁文,意思是“从陆地到海洋”。这是罗马恺撒的《高卢战纪》里一句常见的话。当时我正开始自学一点拉丁文,所以就用了这个词。这本小书就是用英文写的,记述我当时离开中国,经过太平洋,穿过北美,又经过大西洋,而到达英国两个来月的经历。虽是英文写的,但这是一本习作,并不是中译英的翻译作品。 我试图把外国文学作品译成中文是在中学读书时就开始了。当时我大概只有十七八岁。记得曾经喜欢过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的诗,曾用五言古诗体译过他的一首诗“Ode to the Sky-lark”(《天鹨》或译作《云雀》),还有一首“Ode to the Westwind”(《西风》)大概也译过。还译过美国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的一首诗,名字大概是“A Psalm of Life”(《生命颂》)。也译过英国诗人密尔顿(Milton)的两首短诗“L‘Allegro”和“Il Penseroso”(《欢乐》和《忧思》)。还译过古希腊女诗人萨浮(Sappho)的两三个断句,是从英国诗人罗瑟谛(Rossetti)的英文译文转译的,因为我当时还未学希腊文。另外还有从莎士比亚剧中译出的一两首歌词。这些初期的译作早已失落了。现在只记得萨浮的两个断句和一首莎士比亚戏剧的歌词。 我到英国读书后,就没有再读过中文书,也没有用中文写过什么东西,因此也没有再做过外译中的翻译。在英国六年,英文差不多成了我的主语。读完希腊和拉丁文课程后,又学过不到一年的法文,主要是中古时代的法文;又自学过一两个月的西班牙文和瑞典文。在英国的最后期间读过两年英国文学。这时才开始用英文试译过几篇中国文学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