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腾堂伟,曾刚 等著  页数:332  
Tag标签:无  

前言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各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决策。经过15年的高速发展,53个国家级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基地、高端研发和产业人才的集聚基地、创新创业的基地、自主研发的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关键环节。  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中关村高新区发表讲话为标志,我国高新区进入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的“二次创业”全面提升期,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从发展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向发挥地域优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从注重引进来、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我国高新区正处在战略转型、转轨时期。  在全球化、信息化快速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化进一步加速,产业链、价值链的全球化与产业链、价值链的片段化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的新特点。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一部分,国家级高新区的战略转型必须着眼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集中力量发展最有竞争力的战略环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功能升级,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则是其有效的组织形态和发展模式。  为了探索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转型的一般规律,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 (编号:076921010)、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重点研究项目“张江高科技园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编号:48058567)、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编号:B410)及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大量实地访谈工作的基础上,笔者对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创新集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并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揭示了国家高新区转型的共性规律,希望能为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领域的学者,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提供一点参考。

内容概要

国家高新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走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有机结合之路是其战略选择,运用全球价值链治理与运行规则是其战术选择。本书系统地评述了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分析了国家高新区建设产业集群的意义、路径与模式,论述了打造创新集群对增强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经济的意义及其行动策略和方式。    本书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案例,介绍了这一国家级引领型高新区的形成发展历程、特征与运行模式。并从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对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创意、光电子等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升级的过程,影响因子及其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张江科学城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产学研一体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    本书可供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领域的师生参考,也可供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参考。

作者简介

滕堂伟,1973年生于山东省莒南县,经济学博士,副教授,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曾先后任职于新华社甘肃省分社、兰州大学经济学院。1999年获得“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资助赴英国杜伦大学经济与金融系进行一年期学术访问。2006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工作。目前已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与编写学术著作4部,在《民族研究》、《经济学动态》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课题研究8项。

书籍目录

丛书序-.前言第一章  国家高新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  第一节 上下求索中的一次创业  第二节 “十五”期间的“二次创业”    第三节 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新使命  第四节 国家高新区园区多元化转型日益明显第二章 产业集群: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之基  第一节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第三节 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第三章 创新集群:国家高新区发展之魂  第一节 创新研究的演进  第二节 产业集群创新问题的研究述评  第三节 集群创新机制再认识  第四节 创新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第五节 国家高新区创新集群发展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国家高新区集群发展定位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  第二节 国家高新区集群发展定位第五章 南中国模式: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评价 第一节 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与转型评价 第二节 张江模式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定位第六章 外生型集群:基于生产的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第一节 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张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内部联系 第五节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发展定位与发展趋势 第六节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第七节 张江集成电路重点产品开发 第八节 张江集成电路企业主体培育 第九节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集聚性第七章 创新型集群:基于本土研发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第一节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SWOT分析 第二节 价值链与产业网络分析 第三节 产业创新体系 第四节 张江生物医药重点发展领域 第五节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 第六节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第八章 嵌入式集群:张江软件产业发展 第一节 张江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第三节 张江软件产业发展重点 第四节 张江软件产业发展目标 第五节 张江软件产业发展对策第九章 创意产业集群: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 第一节 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集群 第二节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三节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现状及价值链分析 第四节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网络发展分析 第五节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第十章 衍生型集群:张江光电子产业发展  第一节 张江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张江光电子产业SWOT分析  第三节 张江光电子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  第四节 张江光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策略第十一章 现代科学城:创新创业环境优化与产学研一体化  第一节 现代科学城内涵  第二节 园区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园区创新环境优化 第四节 张江现代商务业发展 第五节 产业互动效应分析 第六节 张江现代商务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领域和支撑体系构建 第七节 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发展模式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国家高新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政府作出了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应运而生。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重要区域空间载体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产业、财税、土地、人才、投融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使得一大批年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短短的几年里,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充分显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一大批国家高新区也日益成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龙头和引擎,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机或关键组成部分。  在国家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是依托所在地区的优势条件,通过高端要素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集聚而崛起,有些是在技术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裂变而来,有些是在已有的若干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扩展形成的。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不断体现着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资源配置优势,在发展实践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园区成长模式。国家高新区的创立和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又一个发展奇迹。面对新的发展背景和机遇,中央政府于2000年对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二次创业”的要求。

编辑推荐

  新世纪便于经济的深刻变革与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赋予了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新使命,推动了国家高新区的转型发展。《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主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该转型发展中的产为集群升级模式、创新集群建设途径以及典型园区的响应策略。城市——人类创造的一种具有高度文明的聚居形式,在工业化时代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城市化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伴随着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使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比西方大得多的任务和压力,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之路追在眉睫。本丛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本书虽然现在只看了一半,但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理论与实践兼顾,体系完整,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观点新颖明确,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一定的高度。很不错。
  •   货到的挺快,就是书有点脏!
  •   把张江整个园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考察,提炼出一套内在的理论观点,而没有浮于表面简单在各个产业内部找答案.
    不足的地方在于对聚集的内在机制的阐释似乎还不充分,列举的数据说服力不够,有堆彻材料之嫌.
    总体来说,对于研究工业园区内部的空间聚集,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