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周伟,钟祥浩,刘淑珍 著 页数:192
前言
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已在多个尺度上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发展。作为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途径之一的生态承载力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旨在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危机,预警危机潜在的威胁。 尽管在生态承载力研究中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也获得了重大成功,但对开展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意义,目前仍存在分歧。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这种针对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批评和反思一直延续至今。生态承载力研究最终需要面对生态系统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分配,这是该项研究面临众多困境与质询的根本原因,因为“价值判断和利益分配”中掺杂了过多的主观因素。 在实践中,生态承载力研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生态承载力值的置信度问题。由于人们对生态系统内部社会经济价值产生与交换的认识模糊不清,出现众多的矛盾。比如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研究机构/人员对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大相径庭,甚至相差数百倍。如果生态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该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应是一定量,至少在某一时段内是一个定值。 生态系统中的“系统”和物理学描绘的系统是本质相差很远的两个“世界”。物理学里有很多现象在表面上看与生态系统中一些问题类似,这使得众多研究在建模过程引用或调换物理学的定律和定义,变换模式以解决生态系统中的问题。为量化研究生态系统,过多地借用物理世界里看似相同的概念,或简单地加以“概念的转换”以及“概念的延伸”,这可能会将生态承载力研究引入另一个方向:即一个机械化的生态系统,一个按照抽象且不为人全面掌握的机械规律运行。尽管研究没有上述意图,但众多研究却在实质上把生态系统当作了一个机械系统,将复杂系统抽象成一个按“结构化”与“模式化”方式运行的系统。虽然上述研究思路对我们了解生态承载力过程的细节有着重大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态系统是一个比物理系统更具弹性与活力的系统。
内容概要
《西藏高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山南地区为例》系统地论述了西藏高原生态承载力研究过程。全书共10章,回顾了承载力研究的发展状况;针对生态环境的整体不稳定性及其对外力干预的敏感性,讨论了西藏高原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通过“稳定与波动”模型分析了高原的环境一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其生态承载力的关系。特点是强调了不确定因素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将人类负荷一生态承载过程理解为合理的随机过程和稳定发展过程的叠加,引入了函数进行模拟,通过生态系统管理将生态承载力与生态风险联结在一起,避免了同类研究“确定性”较强的不足。 《西藏高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山南地区为例》适合从事西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科研与教学人员、政府官员、非政府工作者阅读,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生的教辅材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1.1 生态承载力概念的背景1.2 生态承载力概念的由来及其发展1.2.1 承载力概念1.2.2 合理人口容量1.2.3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1.2.4 资源承载力1.2.5 生态承载力——综合承载力1.3 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1.3.1 生态足迹方法1.3.2 生产力估算法1.3.3 资源与需求差量法1.3.4 状态空间法1.3.5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1.4 生态承载力研究的难点1.4.1 生态承载力模型1.4.2 生态承载力建模的难点1.4.3 生态承载力建模的总结1.5 生态承载力研究评价1.5.1 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意义1.5.2 生态承载力的特征1.5.3 生态承载力研究中的物理化问题1.5.4 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大致趋势1.5.5 生态承载力研究的薄弱环节第二章 西藏高原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2.1 早期的生态环境考察与生态承载力实践2.1.1 生态环境考察2.1.2 生态承载力实践2.2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2.2.1 西藏高原PRE研究进展2.2.2 生态承载力的基础——生态功能2.2.3 生态承载力的保障——生态安全2.2.4 高原生态系统研究进展2.2.5 旅游资源承载力2.2.6 森林资源承载力2.2.7 矿产资源承载力2.2.8 生态承载力脆弱性及承载力的退化2.2.9 生态承载力评价2.2.10 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2.3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评价2.3.1 生态承载力研究特点2.3.2 高原生态承载力研究发展趋势第三章 西藏高原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3.1 本书对生态承载力的理解3.2 研究背景3.2.1 山南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3.2.2 山南地区及西藏环境与发展共性问题3.2.3 跨越式发展的需要3.2.4 试验区对西藏高原的代表性3.3 研究内容3.3.1 人类负荷3.3.2 资源承载力3.3.3 环境承载力3.3.4 生态承载力模型3.3.5 生态系统管理与保障生态承载力3.4 生态承载力研究目标3.5 研究方法3.5.1 材料准备3.5.2 研究框架第四章 生态承载力模型第五章 环境承载力发展过程第六章 生物物理限制与资源承载力第七章 社会经济条件与生态承载力第八章 全面小康——生态承载情景模拟第九章 全面小康-生态承载的生态风险管理第十章 讨论与建议参考文献附录1 SWOT分析法附录2 专家评估法附录3 西藏典型农户的生活、生产状况致谢
章节摘录
1.2.4 资源承载力 (1)基本概念 资源承载力通常被定义为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资源(自然和经济)能支持的人口数量。根据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资源承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生物物种资源、海洋与渔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8种资源承载力。目前,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旅游资源与森林资源承载力只在局部地区开展得较多。对资源承载力综合的研究已从静态转向动态,并扩展到以各种资源(土地、水、气候、能源等)对人口数量的限制方面。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对人口一资源一环境大系统进行剖析时,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及经济条件,分别探索了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旅游资源承载力以及水一土资源承载力。这些领域的研究并不只是单一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而是以某一资源为主体的综合承载力的研究,以土地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承载力最为突出。 (2)土地资源承载力 ①基本概念 土地承载力等同于土地资源承载力。关于土地承载力的定义,Allan(1949)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定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的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较为典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定义为:在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