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姚望 页数:241 字数:186000
前言
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对战略性资源需求加大的实际情况,大会提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五中全会,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该《建议》首次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同时首次把它作为四大新战略之一。从此,“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中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走出去”已经成为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强化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成为影响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从微观角度看,“走出去”战略是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求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尤其是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为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国际市场并开始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中国“走出去”战略研究为题,在清晰界定“走出去”战略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管理理论,分别从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然性及其现状和原因、历史沿革、战略环境及总体对策、“走出去”的基本模式、“走出去”的战略步骤、“走出去”的战略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本书适合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另外还可作为各大院校大学师生及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工作的有关专家学者的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本书的背景及意义 1.2 “走出去”战略相关理论回顾及评价 1.2.1 对外贸易理论 1.2.2 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论 1.2.3 西方经济学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1.3 关于“走出去”战略的研究综述 1.3.1 “走出去”的内涵及其动因分析 1.3.2 “走出去”的基本方式分析 1.3.3 各类其他因素对“走出去”的影响 1.3.4 有关“走出去”战略的框架研究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基本术语的界定 1.5.1 中 国 1.5.2 “走出去” 1.5.3 区域经济一体化 1.6 本章小结第2章 中国“走出去"的必然性及现状和原因 2.1 中国“走出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2.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简述 2.1.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1.3 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必须“走出去” 2.2 中国“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2.1 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2.2.2 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2.2.3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使中国必须“走出去” 2.3 中国“走出去”的现状 2.4 中国“走出去”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第3章 “走出去"的历史沿革 3.1 西方资本主义“走出去”的历史沿革 3.2 中国“走出去”的历史沿革 3.3 中国与西方“走出去”的异同分析 3.3.1 中国与西方“走出去”的共同点 3.3.2 中国与西方“走出去”的本质区别 3.4 本章小结第4章 中国“走出去"的战略环境分析 4.1 SWOT—PEST理论回顾 4.1.1 SWOT基本含义及其应用领域 4.1.2 PEST的基本含义及其应用领域 4.2 SWOT—PEST分析模式的提出 4.2.1 SWOT—PEST的基本含义及其展望 4.2.2 SWOT—PEST分析的一般步骤 4.3 中国“走出去”战略环境的SWOT—PEST分析 4.3.1 中国“走出去”内部资源及能力的优势分析(S) 4.3.2 中国“走出去”内部资源及能力的劣势分析(W) 4.3.3 中国“走出去”的外部机遇分析(O) 4.3.4 中国“走出去”的外部威胁分析(T) 4.4 中国“走出去”的SWOT—PEST矩阵分析 4.4.1 构造SWOT—PEST矩阵 4.4.2 形成决策方案 4.5 本章小结第5章 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对策 5.1 和平发展 5.1.1 和平发展的提出 5.1.2 和平发展将为中国“走出去”提供更好的国际环境 5.2 和谐共赢 5.2.1 “和合”文化与共生理论回顾 5.2.2 和谐共赢将为中国“走出去”提供更好的本地环境 5.3 和平和共赢作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总体对策的重大意义 5.3.1 树立了新的大国形象——和平形象 5.3.2 树立了新的发展模式——共赢模式 5.3.3 探索了新的发展途径——合作途径 5.4 本章小结第6章 中国“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基本模式 6.1 中国“走出去”的基本模式总概 6.2 中国“走出去”的贸易模式 6.3 中国“走出去”的契约模式 6.3.1 对外承包工程 6.3.2 特许经营 6.4 中国“走出去”的投资模式 6.4.1 绿地投资 6.4.2 海外并购 6.4.3 绿地投资与海外并购的优劣分析 6.4.4 三种“走出去”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6.5 几个企业“走出去”的案例 6.5.1 海尔集团与国际接轨的“本土化”战略 6.5.2 中建三局“走出去”战略的实践 6.5.3 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6.6 本章小结第7章 中国“走出去"战略步骤——区域经济一体化 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中国实践 7.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7.1.2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7.1.3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7.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7.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基于关税同盟理论模型的分析 7.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7.3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走出去”的作用机理 7.3.1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走出去”贸易模式的作用机理 7.3.2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走出去”契约模式的作用机理 7.3.3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走出去”投资模式的作用机理 7.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走出去”的实证分析——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7.4.1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历史原因 7.4.2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7.4.3 《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7.4.4 实证分析 7.5 本章小结第8章 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保障——制度创新 8.1 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 8.1.1 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8.1.2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 8.2 宏观主体的制度创新 8.2.1 完善企业“走出去”的国内政策调整 8.2.2 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海外环境 8.3 本章小结结论与展望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 1.1 本书的背景及意义 鉴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力和企业发展水平,自1979年到1997年,中国政府对于开展海外投资的基本政策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扩大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对战略性资源需求加大的实际情况,大会提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五中全会,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该《建议》首次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同时首次把它作为四大新战略之一。从此,“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中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走出去”已经成为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强化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成为影响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从微观角度看,“走出去”战略是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求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尤其是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为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国际市场并开始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
编辑推荐
这个世界真的变小了。中国不能不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世界。但把一个伟大的民族融入世界时,才发现走向世界是如此的不易,比预料要艰难许多许多。但无论怎样,“走出去”依然是历史的必然。本书以中国“走出去”战略研究为题,确立了中国“走出去”的必然性及现状和原因。确立了中国在WTO中的竞争地位,并利用SWOT—PEST分析模式,对中国“走出去”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作者明确提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对策侧重于和平发展,和谐共赢,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书中最后分析认为,要有效解决“走出去”战略问题的核心还在于制度创新。中国走向世界仍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共同来挖掘,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