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董景荣 页数:421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剧烈的变动时期,对于这一变动的性质,目前学术界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看法,即这一剧烈变动的主体是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或者说是转变,其本质特征就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企业竞争力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的基本推动力。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技术创新扩散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如果一项技术创新成果不能得到扩散和广泛应用,它便不能以任何物质形式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扩散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成果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提高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将创新产品(或技术)扩散到行业、部门或其他领域,改善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技术错综复杂,全球竞争日益加剧,这就决定了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来源不可能也不应当全靠内生和研发,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技术贸易平台,寻求和获取外部技术创新资源,是创新型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强大潮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离开技术创新扩散来谋求经济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概莫能外。事实上,无论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在他人先进技术基础上再创新,都要善于运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迫切需要学术界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技术创新扩散面临的新环境、新条件和新问题,探索当代技术创新扩散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概括提炼出适应实践需要的科学成果,反映时代的要求,反过来去服务于实践,从而推动技术创新扩散的发展。
内容概要
本书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扩散的弹论、方法和实践问题,介绍了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简史,对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代表性理论流派及其演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梳理;讨论了技术创新扩散的宏观和微观模型,对其性质、模型参数估计和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些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并用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技术创新扩散机制和采用者的采用行为进行了理论考橐和实证分析;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模式、政策措施和经验,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历史、现状、制约因素、经验教训和发展机遇,并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工作者、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政府经济和科技部门的管理人员、政策研究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董景荣,男,1966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巫溪县,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重庆师范火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重庆市数量经济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运筹学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潮占专家。
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数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科研成果先后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一、三等奖和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书籍目录
前言导论 一、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三、本书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技术创新扩散概论 第一节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 第三节 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第五节 技术创新扩散的内涵与分类 第六节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内涵与模式 第二章 技术创新扩散的系统理论分析 第一节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述评 第二节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结构及其基本要素 第三节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分析 第四节 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分析 第五节 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结构分析 第六节 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二篇 方法篇 第三章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研究 第一节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概述 第二节 基本s型扩散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第三节 柔性扩散模型及其特征比较 第四节 基本S型扩散模型的扩展 第五节 技术创新扩散空间展开模型 第六节 技术创新扩散时空展开模型 第七节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第八节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第九节 多元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第四章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扩散 第二节 企业问的技术创新扩散 第三节 经济领域和国际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第四节 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的数理经济分析 第五节 水冷技术在重庆摩托车产业扩散中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技术创新扩散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技术创新扩散的博弈研究综述 第二节 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博弈问题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决策采用新技术的择时博弈分析 第四节 完全但不完美信息条件下企业决策采用新技术的博弈分析 第五节 产业集群模式下技术扩散政策的博弈分析 第六节 技术学习和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博弈分析 第七节 创新属性对新产品市场扩散影响的定量分析第三篇 实践篇 第六章 国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新经济与传统产业改造 第二节 日本——技术引进与模仿创新 第三节 英国——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第四节 德国——老工业区的技术改造 第七章 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与发展机遇 第四节 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类型 第五节 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产业的基本经验 第八章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优化途径 第一节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第九章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 第一节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现状 第二节 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西部地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西部地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与任务 第五节 西部地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切人途径与对策措施 第十章 重庆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轻工业研究 第二节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医药工业研究 第三节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纺织业研究 第四节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制造业研究 第五节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冶金工业研究 第六节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化学工业研究 第七节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重庆建材工业研究 第八节 重庆市企业技术改造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环境建设 第一节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环境 第二节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资金环境 第三节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流通环境 第四节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社会支撑环境 第十二章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企业角色塑造 第一节 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 第二节 学习型企业塑造 第三节 企业文化塑造 第四节 构建服务于企业创新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技术创新扩散概论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大过程中的一个后续子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运动过程。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如果不能得到扩散和广泛应用,便不能以任何物质形式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扩散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成果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提高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将创新产品(或技术)扩散到行业、部门或其他领域,改善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西方研究技术创新的经济学家并没有把技术创新扩散作为关注的对象,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加以研究,而只是在研究技术创新中隐含着许多扩散的思想、概念,没有重要的鲜明的结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展,许多致力于研究技术创新的经济学家才参与了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并且提出了许多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和有关技术创新扩散问题的深刻论述。但是迄今为止,有关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远没有技术创新其他方面的研究深刻。因此,本章主要考察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简要历史、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对象,对其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 第一节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技术创新扩散在最初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加以研究,它是伴随着创新理论,特别是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追溯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研究过程和历史,必须了解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过程。
编辑推荐
《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特点和独到之处在于理论上的创新性和对现实经济问题研究上的开拓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学术思想方面,鉴于技术创新扩散问题涉及技术创新的产生、流通、应用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有用系统分析方法加以研究, 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因此,《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统一,同时注重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某些科学思想和研究分析方法,去揭示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经济规律。第二,在内容范围方面,《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内容丰富、新颖, 既介绍了国外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成果,又反映了我国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进展;既有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模型方法研究,又有具体的有关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特别是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传统产业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见解,与国内外同类著作相比具有独到之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