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黄贤金 等著 页数:228
内容概要
本书在介绍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及其展望的基础上,着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长三角区域、苏南城市连绵区、典型城市以及镇域等不同尺度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理,并分别从生态环境效应、土壤质量响应、物质代谢响应以及粮食安全响应等方面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机理及过程,最后结合柔性决策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城市土地利用弹性规划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本书可为从事区域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领域教学、科研以及政府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有关领域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篇 综合部分 第一章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1 城市土地及其内涵 1.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提出与发展 1.3 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4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效应研究进展 1.5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展望第二篇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部分 第二章 区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 2.1 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特征 2.2 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2.3 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 2.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分析 2.5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 苏锡常城市连绵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分析 3.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4 土地利用变化的绩效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典型区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昆山市为例 4.1 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特征 4.2 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 4.3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镇域层次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比较:以无锡市原锡山市为例 5.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特征 5.2 典型镇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 5.3 主要结论与建议第三篇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部分 第六章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昆山市为例 6.1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响应机制 6.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6.3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生态效应 6.4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 6.5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效应:以苏州市为例 7.1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效应响应机制 7.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效应实证分析 7.3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粮食安全效应:以昆山市为例 8.1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粮食安全效应影响机制 8.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粮食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8.3 主要结论与建议第四篇 城市土地利用弹性规划:柔性模型与应用研究 第九章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柔性决策模型及应用 9.1 基于柔性决策的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模型 9.2 基于柔性决策的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步骤 9.3 基于柔性决策的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证分析 9.4 主要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土地是综合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因而土地问题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不仅是人类经济行为的起点,城市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而且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如果将一切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以及科技、文化的形成落实到土地利用空间,也都是以土地如何有效利用这_基本问题为依据的。而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就更加显著。 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和原始性质的生产要素,在维持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同时,其利用变化也势必造成城市发展的负效应,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演变。因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及各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篇在介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出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相关问题研究的不同方面评述其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展望。 1.1 城市土地及其内涵 “城”即设防,“市”即交易。城市即城与市融合。而无论是设防还是交易,都是在一定的场所或空间完成的,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土地。当今社会,城市土地不仅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而且还具有资产以及生态安全的作用,是城市经济社会不可替代的“基石”。城市土地利用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人们从城市长期发展与实践中,已愈来愈深刻地感到城市土地利用是极为复杂的有机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