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尚永琪 页数:3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试图勾画芸芸众生在3-6 世纪佛教香火里的生存状态,在“神(佛)的思考”这个形而上的背景下来探讨“人的存在”,从而为中古社会之变迁提供一个微观剖面。佛教在中国并不仅是一种思想模式或哲学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在佛教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地参与信仰活动的大众,也许才是构筑人间佛教帝国的真正主体。他们在佛教传播背景下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等,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
书籍目录
绪论一、一个尝试性企图:佛教社会史的构建能否走出哲学史大厦的阴影二、本书研究对象之范围:士、农、工、商及其寄身的佛教团体组织三、从“存在状态”到“发展过程”:在汉唐历史变迁背景下对北方社会群体考察的路径与意义四、从“精英政治史”到“普通民众史”: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个回顾五、基本的研究方法与取向第一章 3-6世纪的北方胡汉社会与佛教传播第一节 北方胡汉社会结构:佛教传播的重要背景一、农牧分界线南移与人的集群的变动二、北方胡汉结构社会的形成与佛教传播的内在关系第二节 北方胡人是较早接受和传播佛教的群体一、佛教在早期传播的一些问题二、北方胡人是较早接受和传播佛教的群体三、胡僧佛图澄与北方佛教的传播第三节 胡人政权的血腥统治与佛教的传播一、夷夏之分是胡汉两大种族集团产生敌意的文化基础之一二、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冲突及胡人政权的惨烈统治第二章 知识资源变动格局中的底层知识分子第一节 早期佛经翻译集团中的底层知识分子一、底层知识分子的组成和界定二、参与佛经翻译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学术背景与工作情况第二节 令狐家族的职业化佛经抄写与北朝经生阶层一、敦煌令狐家族与佛经之抄写二、北朝经生阶层及其在寺庙的培训三、职业“佣书人”与佛经的抄写第三节 知识资源格局的变动与底层知识分子一、异质文明的传入与中古知识资源格局的变动二、中古中国知识资源格局变动的四个方面第三章 中古小农生产体系中的资源耗费——3-6世纪佛教寺院的奢华与农业人口的生存状态考察第一节 3-6世纪中西交流背景下的佛教奢侈问题一、古代异域交流视阈中的奢侈问题二、佛寺修建的奢华及其对资源的耗费第二节 小农经济对佛教的支撑及小农的生活状态一、对小农经济的社会支撑能力的一个简单估算二、佛教集团对依附农的盘剥三、佛寺财物的聚敛、流动对小农社会的调谐作用第四章 佛事活动中的工匠阶层第一节 工匠阶层的身份问题第二节 对杰出工匠事迹的个案考察第三节 佛教传播过程中的北方工匠阶层一、参与佛寺修建、装饰的工匠类型二、佛教工程、制作与工匠阶层的经济与生存状况第五章 商人与佛教第一节 北方佛教传播中的西域商人一、西域商人及其商业网络的扩展二、西域商人对外来僧人传教的帮助第二节 对本土商人与佛教关系的考察第六章 4-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妇女第一节 对北朝妇女崇信佛教史事的个案考察一、北朝皇后与北方佛教二、西魏昌乐公主元法英及其家族三、羌族妇女雷明香第二节 妇女参与佛事的苦难背景与欢乐意义一、女性参与佛事活动的苦难背景二、佛教传播之于女性的欢乐意义第七章 僧人医疗家群体与民间医疗问题第一节 对中古时代医疗事实的常规描述一、国家机构在何种程度上参与民间医疗二、民间医疗如何进行第二节 僧人医疗家与中古医学一、来自异域的佛教僧人医疗家及其医学著作二、对天竺、西域传教僧人的医疗事迹的考察三、本土僧人医疗家及其医疗著作四、僧人医疗家与佛教寺院在中古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五、对佛教医疗及僧人医疗家活动的评价第八章 僧人的流动与中古地理视阈的拓展第一节 僧人的传教活动与中古的海洋视阈一、高僧法显所记录的海洋航行知识二、天竺僧人那迦仙在中国与扶南、林邑航道的航行三、释慧深的跨洋航行与“扶桑国”问题四、对其他传教僧人海洋航行事迹的考察第二节 对佛教僧人地理学著作的探讨一、对西行求法僧人所撰部分地理学著作的考察二、山林佛教与佛教地理图本的产生三、余论:佛教僧人所撰地理著作对中世地理学的影响第三节 佛教地理图景中的天下主义视野一、主体转换:从“四海之内”到阎浮世界二、寻找异域:华夷混同背景下族群文化身份的地理确认第九章 对佛教信仰群体所处的社会组织的考察第一节 僧官制度与北朝政教关系一、僧官制度建立前的寺院管理问题二、僧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三、僧官制度与北朝政教关系第二节 佛教邑义与北方村落及地方政权之关系一、邑义的组织机构与活动范围二、村落视野中的乡村力量与国家权力——对邑义同基层政权互动关系的探讨三、邑义组织对北方社会的整合作用第十章 帝国历史出口处的佛教扩张与社会转型第一节 传统“家邦”组织的解体与社会流动模式的变迁一、“家邦”组织的运行与传统的社会流动模式二、边缘人群与“家邦”组织之外的社会流动渠道第二节 佛教知识体系的传播与中古文化转型一、“知识尊重”:卑微者也在庄严地思想二、对生命存在的温情关怀三、新生的社会调控方式第三节 帝国历史出口处的制度变迁一、佛教对宗族性血缘社会的解构二、中古中华帝国的转折点:从“家国一体”到家国分离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3-6世纪的北方胡汉社会与佛教传播 在中国历史上,3-6世纪是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复杂时段,北方人群的构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民族或种族的类别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概括而言,这一时期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端:气候的变化比较急剧,传统的农牧分界线南移;生活在长城以北,东起大兴安岭、西到帕米尔高原的欧亚草原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等诸游牧民族纷纷南下东进,打乱了以关中平原为核心地域的中原汉族王朝的统治秩序和文明体系,政权更替和人口迁徙频繁无序,民矛盾突出,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经历了持久的交融与磨合;战火纷飞,佛教作为一种异域文明大规模进入中国。 北方社会因此而迫切需要一种共同的信仰或者说文化体系来整合社会,佛教就是在这样一个恰当的历史时机担当了这个角色,它对胡、汉这两大民族集团的社会融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而,北方胡汉社会结构的形成和人的集群的变动,是佛教在北方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社会背景条件。史料表明,在3-6世纪的佛教传播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和来自西域等地的所谓“胡人”在佛教的发展中确实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因而,我们在讨论佛教在北方传播的社会背景时,也要着重探讨“非汉民族”群体在佛教传播过程中的独特性作用。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胡人是较早接受和传播佛教信仰的群体,在北方尤其如此;第二,胡人南下造成的社会惨烈现实,迫使北方人民寻求一种寄托和安慰,客观上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
编辑推荐
《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以中古社会的北方社会群体作为考察对象,试图通过史料勾画出他们在36世纪佛教传播的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适合于佛教史尤其是佛教社会史研究者参考,适合于对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