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刘彦随、 郑伟元 科学出版社 (2008-03出版) 作者:刘彦随,郑伟元 著 页数:258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面、系统地开展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模式研究的学术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战略及其借鉴、中国土地资源态势及其利用特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需求、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供求总体态势、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导向与目标、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模式及其选择、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关键措施。本书率先提出中国特色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体系构想、战略研究“环扇模型”、战略实施“八大模式”,把体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统筹区域城乡用地和面向国家重大安全需求等现代战略理念贯穿于整个著作之中,拓展和深化了土地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强化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资源科学、土地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等学科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规划研究与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刘彦随,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4月出生。1989年、1995年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学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2003年赴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AuckIand UniversitV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聘教授。《地域研究与开发》副主编, 《山地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课题、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及省级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九届中国农学青年科技奖”,“第五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全国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奖”获得者。出版著作8部,在《地理学报》、《中国土地科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代表性论著有《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Land Use/Covet Changes the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m—ces in Northeast China等。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背景和理念1.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意义及功能定位1.3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总体目标与方法1.4 从战略定位看第三轮规划修编重点与特色第2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2.1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基本特征2.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研究进展2.3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 不同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战略及其借鉴3.1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战略3.2 不同功能导向的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战略3.3 不同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战略及其启示第4章 中国土地资源态势及其利用特点4.1 中国土地资源禀赋状况4.2 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4.3 中国土地资源的变化特征4.4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章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需求5.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5.2 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5.3 未来15~20年区域经济增长及建设用地需求5.4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导向的用地政策第6章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供求总体态势6.1 土地资源供给态势分析6.2 土地利用需求态势分析6.3 土地利用情景及供需平衡分析第7章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导向与目标7.1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依据与总体思路7.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发展阶段与目标7.3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的“环扇模型”第8章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模式及其选择8.1 宏观统筹型全国土地利用战略8.2 安全导向型土地资源调控战略8.3 耕地保护型粮食安全保障战略8.4 生态友好型土地优化利用战略8.5 外向竞争型土地资源替代战略8.6 区域差异型土地优化配置战略8.7 管理与科技创新型土地利用战略8.8 主体功能型土地利用协调战略第9章 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关键措施9.1 切实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与管理9.2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决策的技术支撑平台9.3 建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推进制度创新9.4 建立和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控体系9.5 继续推进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9.6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与法定地位9.7 建立中国特色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体系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人类的生存空间、生产活动等无一不与土地发生联系。在区域“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一发展”(PRED)复合系统中,土地资源居于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土地利用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关系,人类利用土地在发展经济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结构及其生态与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Sulistyawa-ti et al.,2005)。目前,科学家和公众都认识到生物圈许多领域正发生的系统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Jepsen et a1.,2005)。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面向解决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199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共同发起的LUCC的科学计划,其根本的出发点就在于通过对人类驱动力-LUCC-环境反馈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进而深入开展全球、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1999年,IGBP和IHDP出版了《LUCC研究实施策略》,进一步提出将土地利用过程、LUCC的人类响应、综合的全球和区域模型作为研究的主题,同时强调了LUCC研究必须与区域土地退化、水资源和贫困问题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相联系。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将揭示LUCC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及其反馈机制与作用方式,作为LUCC研究计划的三大目标。IIASA的研究强调经济准则,认为土地利用变化归根到底是经济决策的结果。其中,有关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LUC-China)涉及粮食紧张与预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人类驱动力(如人口增长、城市化、生活方式转变)等重点问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土地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协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成为事关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影响子孙后代生存的核心问题。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从而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
编辑推荐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论》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资源科学、土地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等学科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规划研究与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