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科学  作者:赖世隆 编  页数:155  

前言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类文明怍出了巨大贡献;其辨证论治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医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观,体现了重视人体自身功能调节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化治疗的科学内涵。近代中西医结合研究在发展中医的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展现了该学科发展的特色与优势,也对中医药学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已把中西医结合教育重点定位在高层次教育。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弘扬中医药事业,发挥我国的中西医结舍优势,培养高层次及复合型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编者于2000年组织了一批具有丰富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编撰了一套中西医结合内部教材,供校内中西医结合方向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在此基础上,2003年应科学出版社之邀,编者组织相关专家对这套教材进行完善补充,正式出版,套书名为“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并向全国发行,主要供中医院校五年制、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使用,同时也面向临床医师继续教育。此套系列教材包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口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诊断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12本分册。教材一经推出,就因其体例新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重点突出、临床实用而受到广泛欢迎,成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品牌图书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反映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最新进展,在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牵头,编者再次组织一批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和教学专家,开始了这套教材第2版修订工作。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组织,艰苦努力,充实内容,查漏补缺,补充新进展等,使此书的修订工作得以圆满完成。本套第2版修订教材因其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被批准纳入“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因此套书名称随之做了相应改动。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临床教学的需要,去掉了第1版教材中的《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增加了《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本套教材的编写遵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建设的一般原则,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以适应高层次人才教育的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五年制教材的基础上突出、“更高、更新、更深”的特点,在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拓宽,增加了病种,提高了要求;注重立足专业教学要求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构筑中西医结合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强调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编写体例方面,注意基本体例保持一致,包括定义与概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与调理、预后与转归等部分;各学科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有所侧重,加大教案、例图的比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方面,教材既注意中西医内容方面分别阐述,又尽量保持中西医理论各自的完整性;同时,在提供适宜知识素材的基础上,注意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力图使中西医临床思维模式达到协调。”在这次教材再版的修订过程中,编者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统编与规划教材,参考了大量文献以及最新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指南等,补充完善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使本套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术观点能跟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反映当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教学水平。

内容概要

本书为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内容共分16章。从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国内外临床研究方法取得的进展、共识,从建立假说、临床研究设计、实施到数据管理、分析和总结诸方面,简要论述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并着重介绍临床流行病学DME与循证医学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一般方法。此外,本书还对临床研究研究论文书写要求、结构和内容做了简要的论述,对一些临床科研方法的名词术语进行了中英双语注释,在编写形式及内容上突出了系统性、新颖性及创新性和开拓性。  本书主要供高等中、西医院校五年、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使用。

作者简介

赖世隆,1940年8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国家培训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任)。致力引进、推广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于中医领域,主持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筹建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补肾法为主治疗Alzheimer氏病的研究”和“建立中医药临床系统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研究”等,均于2000年通过验收。“血瘀证实质的探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DME课程的开设及其推广和应用”获广东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药临床试验研究的应用”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文7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老年医学》(副主编)、《中药新药研制与申报》(编委)、《美国药品管理与中医学》(副主编)。培养博士7名。

书籍目录

第2版总序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一章 绪论 一、医学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科学研究 二、临床医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三、临床医学研究的方法学 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必须重视的问题第二章 临床流行病学/DME与循证医学方法 一、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 二、循证医学方法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的几种可能解释 一、偏倚 二、机遇 三、准确度与可靠度第四章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概要 一、临床研究的主要环节 二、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设计方案分类的基本原则 四、常用设计方案 五、有关设计方案的评价第五章 样本选择及样本含量估算 一、样本的代表性 二、选择样本的基本原则 三、样本含量估算的前提条件 四、常用样本含量估算方法第六章 临床观察的不一致性 一、临床观察不一致性的概念 二、临床观察中的不一致性 三、临床观察一致性评价方法 四、临床观察不一致性的常见原因 五、临床观察不一致性的预防措施第七章 临床实践中病人依从性的研究 一、依从性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导致病人不依从的可能原因 三、病人依从性的测量 四、病人依从性改善措施 五、研究和改善依从性的基本前提 六、依从性改善措施研究文献的评价指南第八章 生存质量及其衡量工具的建立和评价 一、生存质量概念的提出 二、生存质量的含义和特点 三、建立生存质量衡量工具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四、生存质量的比较分析 五、生存质量研究的评价 六、生存质量在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第九章 病因学研究及其评价 一、概说 二、病因学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案 三、病因学研究结果的解释 四、病因学研究的评价第十章 诊断性试验研究及其评价 一、诊断性试验的应用 二、评价诊断性试验的方法和指标 三、各项指标在评价诊断性试验中的综合应用举例 四、提高诊断性试验效率的方法 五、评价诊断性试验的原则第十一章 防治措施的研究与评价 一、防治措施的含义 二、关于防治措施的设想及其验证的重要性 三、防治措施的效能和效果 四、临床试验 五、评价防治措施的原则第十二章 中药不良反应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历史回顾 二、定义与分类 ……第十三章 疾病自然史及预后研究评价第十四章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第十五章 医学文献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第十六章 临床研究论文的书写主要参考文献附1附2

章节摘录

插图: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中医药学积累了一整套探索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以及疾病发生、变化规律和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方法,对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传统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越发重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也日益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逐渐为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各国人民卫生保健的措施之一。回顾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总是与方法学的突破和思路的创新密不可分。中医药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和诊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长期的封建统治,桎梏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许多已经萌芽或初步形成的方法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学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西医学)的突飞猛进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编辑推荐

《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第2版)》供中医、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等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科研方法学入门学习的好书
  •   书不错,是正版,印刷质量也不错,看起来很舒服
  •   一般。可以接受
  •   临床科研必备的工具书,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