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汪明峰 页数:220 字数:27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正将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全球范围浮现的是一种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新社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也在重构全球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我们相信.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中,新的社会~空间复合体正在建构之中。 本书以城市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互联网城市的发展经验,结合当前中国城市与技术发展的新动态,从空间维度研究互联网的地理学理论,分析城市网络空间的组织特征,是为理解中国互联网城市崛起过程所作的一次创新尝试。 本书可供科技经济管理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汪明峰,博士,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专职研究员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讲师
工作经历:
2005.7- 今,华东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讲师
2002.9-2005.6,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1999.9 – 2002.6
书籍目录
丛书序 前言 图录 表录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的“新经济” 1.2 信息化的“新地理”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互联网的空间性:网络空间的概念与理论化 2.1 网络空间的浮现 2.2 新技术的空间观 2.3 网络空间的理论化 第3章 信息的空间形式:信息及其技术对空间组织的影响 3.1 信息、知识与创新 3.2 信息、知识的空间形式与地理过程 3.3 信息及其技术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第4章 技术的空间过程:技术演化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1 技术变革与扩散 4.2 长波技术论及其空间过程 4.3 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 4.4 信息时代的城市形态 第5章 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城市体系变动 5.1 城市的网络化进程 5.2 网络空间的基本要素特征 5.3 城市网络的空间逻辑特征 5.4 信息技术革命:城市的新机会? 第6章 网络空间的基础:基于互联网骨干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分析 6.1 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城市体系 6.2 中国互联网城市的崛起 6.3 互联网城市的通达性分析 第7章 网络空间的生产:中国城市和区域的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 7.1 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地理区位 7.2 互联网域名的区域分布 7.3 互联网网站的城市分布 第8章 网络空间的消费:中国城市体系中的互联网“数字鸿沟” 8.1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空间表现 8.2 “数字鸿沟”成因的区域比较 8.3 城市体系中的“数字鸿沟” 第9章 网络空间的区域:广东省互联网服务业的区位研究 9.1 “核心—边缘”理论及其应用 9.2 互联网服务业的区域结构 9.3 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9.4 区域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第10章 结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启示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城市——人类创造的一种具有高度文明的聚居形式,在工业化时代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城市化在10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伴随着出现的系列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使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比西方大得多的人物和压力,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之路迫在眉睫。本丛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