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翁心钧 等整理 页数:386
前言
《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中主要的三篇论文“人类进化史纲”、“中国古代史新研”和“旧史今识——远古—史前期”,写作于1953-1954年,时间相接,其内容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它代表了翁文灏先生晚年的地质学术思想的一部分。翁心钧、翁维玲和翁维珑等位为了使读者们更好地了解《文集》,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搜集了翁文灏先生历年所发表的与古人类和远古文化有关的著作,以及一些珍贵的通信和文件,一并付印。这使我们能够在阅读《文集》的时候,体会到是在阅读一部中国的关于这方面研究的历史,因为有了这些来往的书信、对事态发展的记录,它使我们感到这不仅仅是历史,而且也是在了解现实,我们不仅和过去相沟通而且与现实在对话。我觉得读了《文集》之后,不仅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地质科学的关于古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而且可以对这些学科的走向产生一个自己的判断。在今天我们在一个新的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人们普遍地重视科学和文化互动的时代,翁先生的《文集》的启发在于它的深刻的现实感。中国的地质学历史是由一系列的“地质事件”所构成的发展过程。在新生代地质的研究中有三个事件最为显著,它们影响到整个学科的发展,甚至于其冲击波会延伸到科学以及社会的其他方面。这些事件的发生和过程都与翁文灏先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且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发现这些事件对翁先生后来所写的这三篇论文的关系。现在试对它们加以讨论。
内容概要
本《文集》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次发表的翁文灏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所撰写的三篇文章,和他在1952年以费伦乔笔名所写的“北京市初期建设的要点”这一重要城市地质学的文章,以及翁先生与安特生等人讨论有关问题的信件,由李玉梅同志译成中文。第二部分是请吴新智院士、张森水教授、高星教授、杨海峰主任从当代古人类学、石器、史前考古学等方面最新的发现与发展诠释《文集》所作的论文,以及黄汲清院士对翁文灏先生对周口店工作及古人类研究的文章,和他对翁先生在地质科学方面研究的创新。第三部分是翁先生以前发表的与三篇论文论述有关的文章。第四部分是翁文灏先生的自然科学著作年表和年谱。 本《文集》的出版,不仅对科学研究者,特别是地质学和古人类学研究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科学普及工作者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翁文灏(1889-1971),浙江鄞县人,1913年回国后,应农商部矿政司司长张轶欧的聘请,翁文灏到地质研究所任教。
书籍目录
《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文集》读后(代序1)翁文灏的学术思想和中国新生代研究(代序2)一、古人类学、历史文化和城市建设 人类进化史纲 中国古代史新研 旧史今识——远古—史前期 北京市初期建设的要点 建设初期翁文灏几篇作品的介绍 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J.G.安特生的来往书信(1923~1944)二、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研究新解 人类进化概述 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翁文灏先生 翁文灏与周口店 翁文灏先生与北京猿人之发现——纪念翁文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1989) 为《翁文灏选集》写的序言(1987)黄汲清三、翁文灏论古人类学及史前考古、书信和诗 中国之石器时代(1920) 中国灵长类动物化石(1924) 翁文灏和协和医学院步达生的信函(1926)及“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北 京协和医学院关于合作研究华北第三纪及第四纪堆积物的协议书”(1927) 近十年来中国史前时代之新发见(1926) 中国古人种之搜寻(1927) 为步达生《周口店储积中一个荷谟形的下臼齿》写的弁言(1927) 中国史前史(1928) 中国第四纪人骨之发见(1928) 新生代研究室的组织与中国猿人的发现(1930) 北京猿人学术上的意义(1930) 回头看与向前看(1930) 中国人类化石及新生代地质概论序(1933) 为裴文中《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写的序(1934) “北京猿人”骸骨化石失踪及追查经过(1940~1949) 赋诗十二首四、翁文灏先生的科学生涯 翁文灏自然科学著作年表 翁文灏年谱跋
章节摘录
目前所知的形势,与二千三百多年前驺衍所设想的相比较,当然进步多了。近代科学研究,在最近一百五十年间,已得到异常重大的收获。那种收获,大略的讲,可分为地质史与天文物理学两大方面。从天文物理的观察与推论,人类认识了质与能的演化与联贯,空间及时间的连续,因而达到了宇宙知识的上乘。我们此时注重人类原始并想略述与人类关系比较直接的情况,所以只好缩小范围,放弃天文物理研究,而只将地质史的纲要摘要叙述。地质史是从地球外部硬壳开始形成的时候讲起,直到人类发生文化演进的时候为止。时间的划分,主要是依照没有生物、古老生物、中间生物、新颖生物等生物演进的状态而列作依次成立的时代。那就名为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每一代内又依生物演化的特殊阶段而分作纪,叉分作统。如此划分,最可显示地壳上面所曾经发生的物理与生物现象。这是治自然科学的正确途径。至于估计每代每纪历时若干年,自为极有趣的工作,使我们得到若干时代长度的概念。
后记
《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文集》在诸多有关部门、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文集》中全面系统地记录了翁文灏先生在古人类学等领域中的杰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极高的学术价值。翁文灏一生对科学殚精竭虑、筚路蓝缕,他作为古人类学和地质科学的开拓者、倡导者、组织者、领导者的重要地位是应该特别予以尊重的。2004年刘东生院士提出出版《文集》的构想,在他的亲切关怀和策划安排下,编辑工作顺利启动。他还亲力亲为,为本书撰写代序1、代序2和组稿,并校对了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往书信的译文。他的热情和辛勤劳动,我们永志不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新智院士、张森水研究员和高星副所长、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杨海峰主任等人为此书撰写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和翁文灏先生的文章相得益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宋云华编审,对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组织协调和书稿的最终审定工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玉梅副教授翻译了翁文灏、丁文江与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的来往书信。科学出版社谢洪源副编审为本书出版提供了帮助。此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学通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张尔平女士为本书提供了有关文章和照片。
编辑推荐
《翁文灏古人类学与历史文化文集》是翁文灏先生回到新中国以后于20世纪50年代初所作的科学论文。这个时期是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巨大转折时期。《文集》的题目可能使人有些不解,觉得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并非翁先生常谈的有关矿产资源的题目,莫非他的研究也有了改变?翁文灏先生(1889-1971)是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地质学的开拓者,他在科学和事业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强烈的爱国心鼓舞着他,从1938到1949这11年间,毅然"书生从政",经受了对"中国早期工业化幻梦的破灭",恢复了"书生本色",坚决地脱离了旧政权,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是的,从这次新发表的“人类进化史纲”、“中国古代史新研”和“旧史今识——远古-史前期”三篇论文和“北京市初期建设的要点”一文的内容和科学性以及其严谨的格式来看,都说明它们是严肃的科学论文而不是随笔性的著作。这就使我们想到,作者当时似乎已经意识到把科学与文化结合起来的远景,所以称其论述为新研。在他完稿的50年后,在一个呼唤创新科学文化的今天,回顾半个世纪前,翁文灏先生从地质科学出发探索文化的努力,其客观效果确实是一种过去地质学家们没有一个人尝试过的创新。而这也正是需要今天地质学家们更多人去尝试的一个方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