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世明,罗兴林 主编 页数:948
内容概要
本书科学的介绍了内科学器官系统疾病的病理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本书主要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作教科书用,然而本书对临床医师也是一本良好的参考书,对准备参加国家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者亦颇适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绪论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1章 总论 第2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3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细菌性肺炎 第二节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第三节 病毒性肺炎 第四节 肺部真菌病 第五节 其他 第六节 肺脓肿 第4章 支气管扩张 第5章 肺结核 第6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7章 支气管哮喘 第8章 肺血栓栓塞症 第9章 肺源性心脏病 第一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二节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高压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10章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与结节病 第一节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第二节 结节病 第11章 胸膜疾病 第一节 胸腔积液 第二节 气胸 第12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13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第14章 呼吸衰竭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 第二节 慢性呼吸衰竭 第15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二节 呼吸支持治疗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16章 总论 第17章 心力衰竭 第一节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第二节 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 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 第18章 心律失常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缓慢性心律失常 第三节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四节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19章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20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 第四节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第五节 主动脉缩窄 第六节 肺动脉瓣狭窄 第七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 第八节 主动脉窦动脉瘤 第九节 法洛四联征 第十节 艾森曼格综合征 第21章 原发性高血压 第22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第八篇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第九篇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第十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汉英名词对照
章节摘录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第1章 总论临床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新的理论不断提出,发病机制不断丰富、完善并得以进一步证实,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变化及提高。当然,呼吸内科也不例外,尤其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社区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新认识,支气管肺癌的放、化疗技术,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改进等取得明显突破。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及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的建立,监测技术及治疗技术的改进及发展,明显提高了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由于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且个别病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道和肺等器官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两部分。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其功能除传导气体外,还有吞咽,湿化、加温、净化空气,嗅觉及发音功能。传导气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段支气管、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组成,气管以下部分为下呼吸道。气管分叉角度取决于胸腔形态、横膈高度及体位,小儿分叉角为70°-80°,成人分叉角为55°-60°。分叉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角度过大,可能是由于器官分叉下有肿大的淋巴结;角度过小,则有可能因一侧支气管受压移位所导致。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内科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