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赵燕枫 页数:3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密码战,向来是人类智力最残酷、最高级的较量。而本书所讲述的,也正是密码史上最扣人心弦的一段往事…… 二战前夕,随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密码机Enigma在纳粹德国的铺开使用,波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顶尖智慧群体,陆续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密码战。加密、破译,疯狂升级,天才、叛徒,粉墨登场。一切不仅仅是机器的对抗,更是人的对抗。聪明人制造了密码,等待更聪明的人去毁灭它…… 全书用个性化的语言精彩描述了密码史上最传奇的故事,图文并茂,适合大众读者阅读,也是数学、密码、军事等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是珍贵的参考读本!谢尔比乌斯(德国)打造转轮密码机鼎盛王朝的“开国功臣”,荣华富贵却与他无缘……雷耶夫斯基(波兰)首开破译机器密码记录的“平乱先锋”,光荣却一次次地擦肩而过……图灵(英国)奠定机械化破译基础的“科学先知”,等待他的,却是最大的人生悲剧……在混沌的密码底色上,凸显的正是人的传奇!
作者简介
赵燕枫,网名1001n,男,北京人。
喜欢军事、历史、科技、文化,也挺喜欢玩儿。读书杂而不专,酷爱胡思乱想,毫无系统却始终兴味十足。在网上涂鸦多年,主要根据地在西西河中文论坛。目前共创作长篇作品两部:一为《密码传奇》系列,其中关于Enigma的篇目即为本书;一为《完颜亮的一生》(暂定名),在西西河中文论坛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版连载,即将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密码并不神秘 一、密码就是错别字 二、密码之王 第二章 Enigma:横空出世 一、小老板谢尔比乌斯 二、更强、更强、更强! 三、丘吉尔先生托起的灿烂星座 第三章 波兰:绝地反击 一、重压之下 二、绝密:总参二部密码处 三、他的代号叫“灰烬” 四、雷耶夫斯基初露锋芒 五、在决斗场倒下的群论之父 六、指标组!指标组! 七、“数学三杰” 八、最高机密拱手相送 九、战火中流浪的数学精英 十、迟来的荣光 第四章 英国:凯歌高奏 一、碌碌无为的八年 二、黄金分割点上的小站 三、上尉的射击队 四、从“C先生”到“M先生” 五、密码破译是这样进行的 六、怪老头诺克斯 七、悠然起舞的智慧精灵 八、科学英雄:图灵 九、传奇之外 第五章 雾中之谜:回眸一代名机Enigma 一、那个转轮密码机爆发的年代 二、我们为什么要研究Enigma 三、Enigma终极解剖 四、如何操作Enigma 五、技术性花絮 六、回眸Enigma 七、Enigma究竟输在哪里 八、尾声 附录 推荐阅读
章节摘录
三、丘吉尔先生托起的灿烂星座 图14一台保留到今天的Enigma 看看这个装在木头盒子里,似乎长着两副并排键盘的古怪机器吧。无论是从机器代替手工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它的强悍功能考虑,Enigma都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自出生那天起,这台机器就注定不会是昙花一现的发明。虽然如此,我们的谢尔比乌斯先生还是为它发愁了很久…… 在每一本谆谆教诲我们上进的书中,往往都能找到这么一句话:知识是无价的。至于Enigma这个机器到底是不是天才级别的发明创造,看来谢尔比乌斯也是有清醒认识的。就在1918年,他做了3件事:注册了Enigma的专利;注册了Enigma的商标,和朋友一起开了家公司。之后他很快将科技转化成了第一生产力,制造出了商品型的Enigma,并且开始出售了——虽然,这第一种打着“Enigma”商标的转轮密码机还远远没有那么复杂,甚至连Enigma家族后来最具标志性的反射板都还没有出现。 图15Enigma的注册商标 对于这么优秀的发明,谢尔比乌斯当然极有信心,以至于直接把它的零售价格定成了一个天价。折算过来,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万美元/台,或者约24万元人民币/台。即便曾经是知识分子,等到变成小老板以后,那小刀片也得举起来不是?不过,玩笑归玩笑,这位谢尔比乌斯博士还真不能算是奸商。且不说机器构造复杂得要命,单从这种大步跨越密码学发展时代的发明而论,区区3万美元,还真不能算贵! 图16拧在Enigma木箱上的商标铭牌 他用尽浑身解数,向密码机最有可能的买主,也就是企业家们和军队推销。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对不是每个人都是伯乐,也绝不是每个人都通晓什么叫密码、什么叫更安全的密码机制。不出意外地,他叮叮当当地碰了一堆钉子:企业家们无法相信,这四四方方、三个齿轮、两副键盘、一堆电线的怪东西,居然可以拿来保守商业机密;何况,到底又能有多少商业机密,能贵到值得用至少6万美元去保护呢?毕竟,想要Enigma正常运转,至少也得买两台用于双方通信才行,否则只有自己加密再自己解着玩了……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密码机最有可能的潜在大买主,自然就是军队。可是,抱着极大希望的谢尔比乌斯怎么也没有想到,德国军方的回应居然是懒洋洋的:有必要么?我们自己的密码好得很啊。再说,这么贵的新玩意儿,又不像我们自己的密码经过一战的考验,谁知道你安全不安全…… 就这样,谢尔比乌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惨淡经营了几年,化肥施了不少,收成却不怎么样。虽然他决定跳楼大减价,竭力拉住可能的顾客,但是往往人家听了听,就礼貌地转身走开了——他的优惠是:每台可以便宜13%(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000美元),前提是你得购买1000台以上…… 虽然卖得不好,可谢尔比乌斯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觉得,市场反应不佳,并不能说明Enigma的设计思路就是错误的。在这个信念的指导下,他没有拼命降价以夺取市场,而是继续不知疲倦地改进着他的宝贝儿机器。 莫非刚下海的科学家都是这样的? 不知道了…… 沉寂了5年之后,在1923年,Enigma的升级型号——带有反射板的Enigma-A终于问世了。从这个A型开始,Enigma走上了一条家族兴旺的繁衍之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资料都把Enigma-A视为Enigma系列的真正元老。这也难怪,它的前辈“原型Enigma”,实际上只能算是粗糙的转轮加密机,虽然起点也非常高,但是和现在一比,那就逊色太多了。比如,原型Enigma的显示板下面,是一长串小灯泡;而现在,它们的排列方式被改进成了键盘式样。我个人认为,谢尔比乌斯的这个改进非常重要。至少,如果我是报务员,还必须整天盯着长长一串此起彼伏、闪来闪去的灯光的话,也实在太容易头晕了…… Enigma-A不仅配置了后来型号一直保留的键盘式显示装置,还明确了输入键盘的键位设置。为了保密,也为了符合电报加密的要求,Enigma-A取消了所有的标点,生成的密文非常紧凑,按我们老祖宗的说法正是“句读之不知”。此外,它还保留了三个德语中特有的变异元音字母“、A、O、U”,同时又删去了26个德文字母中不常用的Y。这样,在Enigma-A键盘上,一共有着28个键位。 之后第二年,也就是1924年,Enigma-B再次粉墨登场。这次,键盘上恢复了包括Y在内的所有标准字母,变异元音“A、O、U”也不留了,键位也恢复成了标准的26个。顺便说一句,关于“A、O、U”,在后来的Enigma机型上,有时保留,有时又取消,估计是按客户的意思设计的吧;此外,后来的某些型号上,又增加了若干标点符号,用意为何?不是很清楚,估计还是那句“客户永远是大爷”才是局部真理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知识力量的范本 ——《密码传奇》序言 抱朴仙人 我对作者写这本书一直有些疑惑,也问过作者两个问题:为什么写?给谁看? 作者很老实地回答:“没想过……” 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气氛的社会里,还有人不为什么就花好几年时间写一本也许根本没人看的书? 我很好奇,于是认真通读了一遍《密码传奇》。 我想,现在我可以提出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是:这本书是给谁看的?对于我们这些永远也不会去涉猎密码学的外行人来说,读一本关于密码的书,会有什么收获呢? 至少,读者从这本书中可以体会出知识怎样转化为力量,体会到在知识转化为力量的过程中,细致扎实、严守规范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适合一切重视和修炼科学方法的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创新过程中,“怎么办”往往比所有其他环节更重要。我们整天说“知识就是力量”,却往往说不出知识怎样才能转化为力量,转化之后会有什么威力。 整本《密码传奇》可以说是知识力量的范本,它着力于介绍思维交锋的具体细节,几乎每一页都记录着加密、破密的双方那些思维巨人的刀来剑往。与国力无关,与阴谋无关,也没有内裤外穿的超人,完全是智慧和知识的较量。洞悉敌人的想法,弥补自己的缺陷,其凶险猛恶、曲折微妙之处,非细读不足以领会。而一旦弄明白巨人们是怎么想到那些天才主意,又是怎么实现自己想法的,读者自己不也就找到了从书呆子变成大师的指路明灯吗? 密码传奇(ENIGMA卷)序言本书的另一个闪光点在于,它用血淋淋的史实告诉我们,细节里确实有魔鬼。 为了不让敌人听懂,加密的人费了牛劲,把文件弄成天书,用上最新的机器,设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却仅仅因为操作者重复了前几个字母,或者因为偷懒没有及时更换密钥而漏了馅。最终既害了战友,又送了自己的命,甚至搭上国家的命运。 规章制度是为了保护自己人而设立的。越是不近人情的规定,往往越是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每个细节都应该严格执行。可规章制度本质上又是反人性的,它不应该被违反,却最容易被违反。 不能强迫自己严守规范、一丝不苟,就不能完成真正的科学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科普著作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科普著作的读者,不仅仅是想开阔眼界,或者对别人的结果好奇,也许他们更关心的是科学家的脑子里发生的事情:他们怎么想出这些绝妙的主意?又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 读者真正关心的,是思维的方法。高人点石成金,我们不满足于他点给我们的那块金子,我们想要那根手指头。科学思维的方法,才是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学会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一定会受益终身。 科普著作的作者,就是把金手指和咒语交给我们的人。写科普著作,是惠及众生的功德。 这本书只要认真读,有益又有趣。 挥洒自如而又不失严谨,是科普写作的极高境界。能够把问题讲明白的是专家,能够把问题讲得既明白又有趣的就是高人了。《密码传奇》文字流畅活泼,而又处处显示着清晰强大的逻辑力量和对细节的充分把握,既说明作者天资高卓,更说明作者用功至勤。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这本书也许可以提醒我们,潜心于一些看不见经济效益的事,做一个愿意为喜欢的事付出心血的人,也照样有它的价值。 此外,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与一般的科技史话不同,它不是从源流写下来,而是从业余爱好者的学习研究角度,从一个具体产品入手逐渐扩展到一般原理的探讨。这种写法提供了一个科学思维的范本,有着它特殊的价值。 作者描写的那些破解Enigma的高人大牛们,他们的工作,从思维的角度看,就是力图由一斑而窥全豹,通过对一些具体直接的零散问题的研究,推导出解决所有这一类问题的通则。 从苹果落地推断出天体运行法则,有本事小中见大,得一端而知全局,这正是高人的不凡之处。高人与我们看见的是同样的事实,大家也都想着解决问题。只不过我们是就事论事,而高人们解决具体事的同时,念念不忘的是两个问题:这件事的实质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规律? 高人不凡,这不凡在于心。 也许是巧合,这本书的写作,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破解者们如何在一团乱麻中发现规律的,一旦你发现了这些规律,艰苦单调的工作立刻变成庖丁解牛。刀锋所向,瓦解冰消。 我们都可能成为高人,只要不被表象迷惑,而是注重发现规律。 这本书告诉我们,发现规律的道路也许曲折,但掌握规律之后的生活很甜蜜。 最后要说一句,1001n兄命余为序,而不请名家,是个挺特别的做法。究其原因,多半是自信作品自身有其价值,不需借名家以提升;当然,也不排除他有自认为找了名家作序也卖不出去,还不如不连累人家的厚道心思。 是为序。
编辑推荐
著名海外中文网站西西河论坛经典作品,十大专家推荐2008年最值得阅读的好书! 密码战,向来是人类最残酷、最高级的智力较量。而本书所讲述的,也正是密码史上最扣人心弦的一段往事……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悲欢离合的人物命运,精辟诙谐的语言风格,严密智慧的逻辑推理,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和智力挑战!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推荐: 对一部科普书而言,精彩的故事、让人可以愉快地动动脑筋思考的内容,该是最起码的基本要求了。如若此前,未有过类似的书谈论过类似的话题,这样的科普书就更有价值了。《密码传奇》这本书,应该就算是这样的作品。 抱朴仙人推荐: 整本《密码传奇》可以说是知识力量的范本,它着力于介绍思维交锋的具体细节,几乎每一页都记录着加密、破密的双方那些思维巨人的刀来剑往。与国力无关,与阴谋无关,也没有内裤外穿的超人,完全是智慧和知识的较量。洞悉敌人的想法,弥补自己的缺陷,其凶险猛恶、曲折微妙之处,非细读不足以领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