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医学教育出版分社 作者:倪衡建 页数:全二册 字数:224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年来,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招生不断增加,如医学信息学、医事法学、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等。基础医学概论是这些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为了能够提高医学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参照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编写了这本《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基础医学概论(套装上下册)》。全书分上、下两册,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lO篇。编者为使这门课程既能够适应医学I完校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又有较宽的适用性,在编写过程中,依据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从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尽量考虑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上,同时兼顾基础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基础医学概论(套装上下册)》适用于医药院校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也可供综合性大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学生使用,同时亦可作为医、护、药等有关专业人员的自学教材。
书籍目录
上册
第一篇 人体解剖学
第二篇 组织胚胎学
第三篇 生理学
第四篇 生物化学
第五篇 病理生理学
下册
第六篇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第七篇 寄生虫学
第八篇 病理解剖学
第九篇 药理学
第十篇 医学遗传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动脉脉搏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随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因而使动脉管壁发生扩张和收缩,这种动脉血管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用手指可摸到身体浅表部位的动脉搏动,临床上最常选用桡动脉作为观察脉搏的部位。也可用仪器记录下脉搏的波形。在手术时暴露动脉,可以直接看到动脉随每次心搏发生的搏动。 脉搏的发生主要是由左心室射血到主动脉所引起的。左心室收缩射血时,主动脉内压力升高,因动脉管壁有弹性而扩张;左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内压力降低,动脉管壁回缩。脉搏自主动脉发生后,并不停留在原位,而是沿动脉管壁向外周血管传播。一般来说,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愈大,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就愈慢。由于主动脉的可扩张性最大,故脉搏波在主动脉的传播速度最慢,约为3~5m/s,在大动脉的传播速度约为7~10m/s,到小动脉可加快到15~35m/s。老年人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减弱,所以脉搏波的传播速度比年轻人快些。由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大,故在微动脉以后脉搏波动即大大减弱,到毛细血管脉搏已基本消失。 三、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汇集来自毛细血管的血液回流入心脏,以及起血液贮存库的作用。静脉的收缩和舒张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使循环功能能够适应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时的需要。 (一)静脉血压 当体循环血液通过动脉和毛细血管到达小静脉时,血压下降至约2.0~2.7 kPa(15~20mmHg)。以后越接近心脏,静脉血压越低,流经下腔静脉时,静脉血压约为0.4~0.5 kPa(3.0~3.8mmHg)。最后汇入右心房时,压力已接近于零。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而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变动范围为0.4~1.2 kPa(4~12 cmH2O)。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心脏射血能力较强,能及时将回流人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中心静脉压就较低;反之,如果心脏射血能力减弱,中心静脉压就升高。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基础医学概论(上下)》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