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永富 页数:312
前言
为了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和国际经济贸易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密切结合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参考和借鉴国内外近几年来出版的有关专著、教材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在内容上充实了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内容,在编写上力求做到体系完整、理论充实、内容新颖、优势互补、重点突出且简明扼要。 全书共分15章,其中包括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以及国际贸易发展新动态等内容。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使用,可以作为民办高校、高职经贸专业的学生的参考读物,同时也可作为外贸工作者和其他涉外企业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陈永富任本书主编,并负责总撰,高连和、张勇、王瑾和赵玉阁任副主编。参加本教材编写的人员还有郭春荣、岑丽娟、周凯及魏兴民等。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国际贸易方面的有关著述和文章,恕不一一列举,谨此表示谢意。 鉴于国际贸易涉及面广、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和国际经济贸易学科发展变化快,加之编写时间短和作者水平所限,书中缺点或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内容概要
全书共15章,其中包括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以及国际贸易发展新动态等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在内容上充实了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内容,在编写上力求做到体系完整、理论充实、优势互补、内容新颖、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国际贸易理论》适合高等院校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使用,可以作为民办高校、高职经贸专业的学生的参考读物,同时也可作为外贸工作者和其他涉外企业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对象
1.1.1 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1.1.2 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
1.2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2.1 国际贸易的含义
1.2.2 国际贸易的产生
1.2.3 国际贸易的发展
1.3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3.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l.3.2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近况
1.3.3 WTO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4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1.4.1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1.4.2 国际贸易分类
习题
第2章 国际分工
2.1 国际分工简介
2.1.1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2.1.2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3 当代国际分工
2.1.4 发展中国家与国际分工
2.1.5 中国加入WTO与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2.2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
2.2.1 国际价值
2.2.2 国际价格
2.2.3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与不平等交换问题
2.3 世界市场
2.3.1 世界市场
2.3.2 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发展
2.3.3 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征
2.3.4 现代世界市场发展趋势
习题
第3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1 早期的自由贸易思想
3.2 绝对利益理论
3.2.1 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
3.2.2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3.2.3 对绝对利益理论的评价
3.3 比较利益理论及其发展
3.3.1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3.3.2 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
3.3.3 对比较利益理论的评价
3.4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及其拓展
3.4.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产生
3.4.2 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3.4.3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假设条件
3.4.4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内容
3.4.5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拓展
3.4.6 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评价
3.5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3.5.1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3.5.2 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3.5.3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评价
3.6 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演变
3.6.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3.6.2 保护贸易理论
3.6.3 超保护贸易理论
习题
第4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4.1 新要素学说
4.l.1 新要素增长理论
4.1.2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其影响
4.1.3 对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的简评
4.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2.1 技术差距理论
4.2.2 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特点
4.2.3 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简评
4.3 产业内贸易理论
4.3.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4.3.2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4.3.3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4.3.4 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4.3.5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简评
4.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4.4.1 竞争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4.4.2 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4.4.3 宏观竞争机制的决定因素
4.4.4 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4.4.5 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评
4.5 战略性贸易理论
4.5.1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含义
4.5.2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理论分析
4.5.3 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简评
习题
第5章 国际服务贸易
5.1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5.1.1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5.1.2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5.1.3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5.2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与方式
5.2.1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
5.2.2 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
习题
第6章 国际资本移动
6.1 国际资本移动概述
6.1.1 国际资本移动的涵义与内容
6.1.2 国际资本移动的方式与类型
6.2 国际资本移动的利益变动分析
6.2.1 国际资本移动的利益来源
6.2.2 国际资本移动的影响
6.3 中国的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
6.3.1 中国利用外资
6.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习题
第7章 跨国公司贸易
7.1 跨国公司概述
7.1.1 跨国公司的定义、性质和特征
7.1.2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7.2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7.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性质
7.2.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7.2.3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征
7.2.4 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
7.3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3.1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
7.3.2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影响
7.3.3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
7.3.4 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7.3.5 跨国公司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概念的影响
7.3.6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双重性影响
7.4 跨国公司理论及评价
7.4.1 垄断优势理论
7.4.2 内部化理论
……
第8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9章 关税措施
第10章 非关税壁垒
第11章 鼓励出口与其他正常
第12章 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13章 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14章 社会责任标准与国际贸易
第15章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章节摘录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创新机制可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1)微观竞争机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内部活力,企业缺少活力,不思进取,国家就难以树立整体优势。能使企业获得长期赢利能力的创新,应当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各环节上都使产品增值的创新。企业要在整个经营过程的升级上下功夫,在强化管理、研究开发、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实行全面改革。 (2)中观竞争机制。企业的创新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要素,还要涉及产业与区域。企业经营过程的升级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企业的辅助与支持。企业追求长远发展,需要有一产业空间,利用产业链构建一个最优的区域组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等目的。 (3)宏观竞争机制。个别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必然导致国家竞争优势。因此,一国的宏观竞争机制对其是否能取得国家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了对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波特提出了一个“国家竞争优势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如图4.2所示)。 该模型由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组成。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factor conditions),需求状况(demand conditions),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firmstrategy,structure and rival)。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oppormnity)和政府(government)。由此构所谓的“波特菱形”或完整的“钻石系统”(diamondsframework)。这些因素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各个因素结合成一个有机体系,共同作用决定国家的竞争优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