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7 出版社:文物考古出版分社 作者: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页数:35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2001年三峡文物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50余篇,以三峡地区重庆库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自旧石器时代起到唐代的各种文化遗存及文化想象进行了考古学研究,并论述了相关的科技考古手段和文物保护措施。
书籍目录
三峡地区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地位三峡及其周围地区早期旧石器与广西早期旧石器的关系重庆地区史前文化之特征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巫山大溪遗址历次发掘与分期重庆市万州区大周溪下层遗存浅析试析砸峡峡区先秦时期考占学文化巴东楠木园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三峡地区史前人类房屋建筑遗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四川盆地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的初步考察万州塘坊坪遗址夏代文化遗存简析忠县邓家沱遗址西周时期文化遗存的初步认识试论云阳李家坝战国墓地的几个问题涪陵小田溪墓地时代再探讨巫山东周两汉墓分期及分区巫山秀峰一中墓地战国墓葬试析重庆市万州区新田曾家溪墓地发掘收获与初步认识巴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巴文化发展阶段浅析浅论三峡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及其变迁路家河文化简论初论晚期巴文化的类型楚文化的西渐——楚国向西扩张的考古学观察峡江地区西汉墓葬研究的若干线索丰都地区两汉一南朝墓葬的初步研究电子测绘在三峡考古中的应用三峡考古中引入的两项科技考古手段重庆云阳故陵楚墓高科技手段勘探发掘与研究GPS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的作用三峡库区地域建筑特征探究及利用从张飞庙的保护谈中国文物建筑保护面临的新问题重庆市巫山县地面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研究长江三峡历史水文题刻湖北库区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浅谈三峡考古田野文物修复谈大溪遗址墓葬的整体切割搬迁浅析三峡文物保护之纸质档案的生存环境大气污染因子SO2影响彩绘颜料变色的环境测试三峡文物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浅谈后记
章节摘录
重庆地区在地域上届长汀上游的东部,其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因素上都有自己的特征,故在史前文化上也有自身的特征。 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瞿塘峡以东地区大体上届鄂西地区的大溪文化、剧家岭文化系统。瞿塘峡以西的渝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属玉溪一期文化、哨棚嘴文化、老关庙文化系统。玉溪一期的文化时代与鄂西、三峡东段的城背溪文化相当,两者在文化面貌上也有一定的联系,如石器多为打制,均以砾石作原料,器形较大。陶器多以贴筑法制作,器形以圜底器为主,有少量平底器,炊器以釜为主。但两者在文化面貌上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如玉溪一期陶器的口沿及圈足下部的花边装饰,则不见于城背溪文化;而城背溪文化中常见的扁壶和支座、纹饰中常见的刻划纹,则不见于玉溪一期文化。分布于湘西北地区的皂市下层文化,文化时代与玉溪一期文化相当。两者的文化面貌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相似之处为,两者的炊器均以圜底釜为主,不同之处为玉溪一期文化的陶器中没有皂市下层文化常见的镂空圈足盘和双耳罐,也不见皂市下层文化中的白陶和刻划纹。 哨棚嘴文化、老关庙文化,在石器、陶器和葬俗方面,其特征如下: (1)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打制石器为主,石器大多以砾石作为原料。打制石器的制作比较粗糙,用江、河滩上的砾石进行简单的制作即行使用;器形以刮削器和砍伐器最有代表性。磨制石器以精磨的小石锛和小石凿为典型器形。 (2)陶器多夹砂红褐陶,有一部分泥质红褐陶和褐胎黑皮陶。纹饰以绳纹和绳纹组成的菱格纹为主,有一部分箍带纹和水波纹,常见花边口沿。陶器的制作为手制,不见器形规整和胎壁很薄的轮制陶器。陶器的器形以平底器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晚期阶段有尖底器;炊器以釜、罐为主,不见三足鼎和袋足的鬲、犟、鬻等。陶器的这些特征,既不同于东部的鄂阿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也不同于其北邻的陕南的新石器文化,即自身的文化特征较强。 (3)渝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发现的很少,很难根据为数极少的墓葬总结其特征。巫山大溪遗址发现数量较多的墓葬,也只是反映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特征。奉节老关庙下层发现的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仰身屈肢葬,头南足北;随葬一件石铲和一件陶豆,分别置于头部西侧和足部。这些葬式和葬俗与大溪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