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性

出版时间:2013-7-2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三浦友和  译者:毛丹青  
Tag标签:无  

前言

“美满的婚姻有什么秘诀?”忘记是在哪本杂志,还是在电视的访谈节目上了,我说了句:“我们夫妻至今连一次架都没吵过!”也不知记者们对此到底有多上心,此后,但凡采访我时,可能是作为采访的切入话题吧,开口就追问我:“为什么?”说实在的,我心里没有秘诀,也没有什么好点子,只能回答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这么回答人家是写不出报道稿件的,因此都不放过我。于是我在现场只能想到什么,就拿出来含糊一下。可是这些年,这个问题被问得太多了,于是觉得也应该拿出一个让自己信服的最佳答案。由此,我得出的结论就是:“相性”。这也许是个不着边际的说法,但我觉得与自己很契合。工作,上司,伙伴,父母,朋友,教师,恋人,妻子,孩子……没有比“相性好”更美妙的了!跟相性好的人可以共度更长的时光,因为他们彼此需要。像朋友和恋人这样的关系,如果相性不好,自会产生距离,彼此疏远。字典上的“相性”词条,有阴阳五行的解释,还有简明易懂的说明:(1)彼此性格合得来。(2)彼此的性格相引相吸,做什么事都很容易产生共鸣。相性好的关系令人心情愉快,并能持续久长。反之则会痛苦。相性不好,虽说可以分开,但毕竟还是有想割舍也舍不去的纽带。工作也是一样,在如今这个年代不是想换就能换的。夫妻的小范围又怎么样呢?据说眼下是每三对夫妻就有一对离婚。我可以说是遇到了与自己相性非常好的女性,并且与她完婚。从相遇到现在,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年相知、相爱的幸福生活,证明这并非是我个人的错觉。我们夫妻确实从未吵过架。因为我们不喜欢吵架带来的令人讨厌的气氛,而且也从未相信过所谓“吵架会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之说,夫妻吵架连狗狗都不爱搭理!二〇一二年一月,我年满六十,算是老人里的新手。现在,推动国家的高层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所以我绝对已经加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六十岁,光是“花甲之年”这个声音都让我有种受到重拳一击的感觉,至今为止从未想过的人生终场,似乎正在拉开序幕。如果说得积极一点儿,那也算是人生的第二次开幕吧!说来也巧,我最近参加拍摄的电影是关于丈夫退休后怎么办,夫妻应该如何相待的题材,这就是以富山县和富山地方铁路为舞台的电影《铁路——给无法传达爱的大人们》。这部电影开拍于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二日,正是东日本大震灾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是在富山电铁车站开机的,当时的空气很沉重。无论是现场的工作人员,还是演员,大家的意识好像都飞到了什么地方。虽然富山并没有受灾,但从昨晚开始,电视台所有的频道播放的画面犹如噩梦一般,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还有工作人员的老家在宫城县。在各位演员按惯例自我介绍之后,我说:“这次开机心情很沉重,但让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吧!”我说出这句话时已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开机如果再晚一个星期,电影很有可能停止拍摄。实际上,当时已有好几部电影停止了拍摄,或者被延期了。不仅仅是电影,很多大型活动和节庆活动都纷纷叫停。灾难刚刚结束,人们已经没有心情对此提出异议。在《铁路》开机拍摄的前几天,我们扮演列车驾驶员的演员已经开始接受训练,外景拍摄也已启动。配合拍摄的富山地方铁路也准备好了临时替换的时刻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在各方面的支持下,长达一个半月的拍摄开始了。七个月以后,电影完成,即将于十二月上旬上映。然而,虽已经过七个月时间,地震灾区的复兴进展缓慢,路途遥远。通过电视新闻,我看到了那些从悲伤中站起来的人们,觉得日本人的整体意识发生了变化,开始像以往那样去做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觉得当时没有停机是一件好事,当然,这话也只能现在才说出来。出版这本书的小学馆因参与制作《铁路》影片,与我有了缘分,他们拿出了一个提案,希望我出本书。我以为这跟电影的豪华版宣传册差不多,于是就答应了。但他们说是出精装本,而且还要在十一月出版。我在很久以前出过书,因为是外行,写本书花了一年半时间,所以我说我写不了。对此,他们提议以采访的方式,分几天采访,然后汇总起来出书。既是如此,我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根据长访谈来撰写,二是作为电影《铁路》宣传的一环。二〇一一年是让人不得不深思“幸福是什么”、“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的一年。在接受采访时,我几乎是下意识地把这些问题当成了谈话的中心内容。电影《铁路》的主题也是如此。我期待大家能从这部电影里、从这本书里体会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即使是一点点也好。另外还有一点,虽说到了花甲之年,但我的人生并没有精彩到能写一本自传体的书供人阅读。我不觉得自己有那样的资格。在此,让我把出版这本书所获得的个人利益全部捐给地震灾区,就算是对我的赦免吧。三浦友和

内容概要

三浦友和自述与山口百惠相爱、相契、相随三十年
《相性》是日本演员三浦友和于2011年11月19日(他与山口百惠的结婚纪念日)出版的自传。全书围绕“结婚三十年、演员四十年、人生六十年”这个主题,将三浦友和的人生、家庭、事业,以及与妻子山口百惠相 知、相契、相随的感情历程 娓娓道来。
“相性”是“投缘”的意思。三浦友和在书中写道:“我非常幸运,遇到了山口百惠这位与自己非常投缘的女性,并最终成婚。”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三浦友和 译者:毛丹青三浦友和,1952年1月28日出生,本名三浦稔,日本著名演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浦友和出演过众多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并获得过蓝丝带奖、报知映画奖、每日电影奖、电影旬报奖等日本电影界重要奖项。他与山口百惠共演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于1980年与她结婚,育有二子。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转机第二章 少年第三章 离家第四章 解放第五章 结婚第六章 父亲第七章 演员第八章 戒指第九章 两人后记 阿部秀司(电影制片人)译后记 毛丹青附录 三浦友和电影作品年表

章节摘录

说实话,我并不觉得自己的人生跟别人比起来,有多么“特别”,也不觉得我们夫妻有什么“特别”,像电影和电视剧里出现的波涛汹涌,从未落到我们的身上。不过回想起来,自己的人生中确有几次大转机。自己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想到这些,总觉得在花甲之年也许能悟出什么道理来。我有过七次转机。九岁——从山梨的乡下搬家,迁到了都市的中央。十二岁——在立川与音乐相遇。十五岁——结识畏友忌野清志郎。十八岁——离开了家。二十岁——当上了演员。二十二岁——出演电影《伊豆的舞女》。后来,在我二十八岁的时候迎来了最大的转机,这就是结婚。妻子山口百惠,当时正是她如日中天的年代。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她的才能正在全面绽放,对她的辉煌前程,谁都坚信不疑。而且,她已经开始被“神化”了。不用说,当时的我也坚信她日后会更加灿烂。一九七四年,在我二十二岁的时候,因为拍摄格力高的电视广告,第一次见到了妻子。同年一起出演了电影《伊豆的舞女》之后,社会上一直称我们为“黄金搭档”。在我们结婚之前的六年里,拍电视广告,拍电视连续剧,一年还拍两部电影……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一起。后来有人问我:“那么忙的时候,你们怎么约会呢?”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约会,因为在拍摄现场总是在一起。还有人问我:“你在什么时候产生了恋爱感觉?”这个问题可让我困惑了,不是要隐藏什么,说来也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而当我发觉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这样。一九七九年的新年,我们为拍电视广告到了夏威夷。我和她都是一月份出生的,她满二十岁,而我马上就要二十七岁了。当时,她跟我说:“要是结婚了,我就不工作了。”现在想起来,她这句话是我的一次大转机。在这之前我从未考虑过未来,觉得原有的状态会永远持续下去,这是我的错觉。那时凭着年轻气盛,有股只是往前冲的力量。对于结婚这件事,也不例外。我也曾认真地想过,究竟想走到什么地步,觉得有些茫然。我也想过妻子会照常工作,而且她继续工作的条件都是具备的。然而,她回归家庭的意志没有丝毫动摇。在此,我初次领悟到了“责任感”,好像有个开关已经在我生命中打开。因为她说“不工作了”的这句话,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我这个男人!为了这个二十七岁,还算不上三十而立的男人,她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出来,托付给我。哪怕是再迟钝的男人也会明白这样的重任,我当然要回应她:“好吧。我来干!”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后记

译后记译完这本书,我所想到的词汇莫过于“平常”,无论是作者人生六十年,还是演员四十年,或者是他与山口百惠的婚姻三十年,全过程看上去并没有惊涛骇浪,甚至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悬念都不存在,但正像他写他回家时的情景一样,他与妻子吃饭,两人连一瓶红酒都喝不了,话不多,但一两个小时却能安静地流过。“相爱,相契,相随,相安”也许是这本书的主题,包括作者从儿时说起,一直到银幕上的青春偶像,还有他娓娓道来的恋爱以及进入家庭后的欢乐,对父母对妻子对儿子对朋友,随处可见作者的一片赤诚之心。他与山口百惠常常被世人称为“金童玉女”,这不仅仅对日本影迷而言,包括对我这样的中国六○后,几乎成为了一个域外的美丽传说。尤其是在我移居日本二十五年后,看过太多的奢华浮世,现在重读这本书,甚感作者从容与淡定,令人肃然起敬。另外,这本书最初是为了配合作者主演二〇一一年上演的电影而策划的,《铁路——给无法传达爱的大人们》讲述了一名即将退休的列车司机的人生故事,很沧桑很感人,同时也很平常。原著的名字是《相性》,我没做任何改动,主要是因为没能找到更合适的汉语替代它,至于《相性》的意思是什么,作者在书的一开头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不再赘述。最后衷心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拙译承蒙不弃,希望读者批评指正。毛丹青二〇一三年二月四日写于日本神户国际大学 毛丹青研究室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国内离婚率居高不下,不少明星艺人以绯闻换取知名度,在人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产生信任危机的当下,《相性》中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的三十年美满婚姻,正是当前社会尤其需要的正能量。——《北京青年报》

编辑推荐

《相性》编辑推荐:三浦友和自述与山口百惠相爱、相契、相随三十年。日本“理想名人夫妇”评选中连续七年荣登榜首,旅日作家毛丹青倾力翻译。三浦友和在书中把两人婚姻美满的秘诀归为“相性”。“相性”是个日语词,有“投缘”的意思。中文版书名同样用这个词,是三浦友和本人的希望。读完全书,我深切感到“相性”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而起到更重要作用的,是这两个人的一种婚姻智慧,是他们对婚姻家庭的共同投入和经营,才形成这样一种理想的夫妻关系。作为一本明星自传,它并不像市面上常见的同类图书那样,写一些演艺圈的奇闻轶事,把读者带到那个笼罩着光环的世界里去。也许你读完《相性》,会感到其实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的故事并不是“神话”。他们的所思所想,也许能够成为你的一面镜子,用来验证自己,增添人生的感悟。

名人推荐

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常常被世人称为“金童玉女”,这不仅仅对日本影迷而言,包括对我这样的中国六〇后,几乎成为了一个域外的美丽传说。尤其是在我移居日本25年后,看过太多的奢华浮世,现在重读这本书,甚感作者从容与淡定,令人肃然起敬。——旅日作家 毛丹青我一直以为三浦友和的演员之路是走得很顺的,可是这本书明确且平静地告诉了所有读者,他将近四十年的演员人生中,其实走的基本都是陡坡,几乎没什么平顺的路途。但是三浦友和却淡淡地叙说着这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都可以当成自己得到无价之宝的部分代偿,甚至连这些,他都化为了一种幸福。因为对他来说,妻子就是他最大的幸运和幸福。——豆瓣书评人 weiwei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相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对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血疑》年代,那是第一次看到那么纯爱的电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可贵的回忆。通过这本书,我才真真切切地知道了三浦和百惠在现实中的爱情,以前只是听说,总觉得那如童话般美好的爱情故事不过是艺人的宣传手段,可是这本自传,让我明白,完美的爱情是存在的。山口百惠,那个当时所有人心中的女神,就在她最巅峰的时候放弃自己的演艺生涯,毅然决然地投入了一个男人的怀抱。也许有些人会说她傻,可是我却认为,这就是爱情。好的爱情就是让人得到最想要的东西。无疑,山口百惠她得到了,三浦友和也得到了。在今天这个爱情快餐的年代,每个人最害怕的就是付出真心,总是秉着一副谁先动感情谁就先输的“智者”言论,貌似聪明地匆匆掠过一个又一个过客,可是谁曾想过,这种不受伤不付出的所谓爱情真的是爱情吗?爱情,是一种“相性”,它让我们盲目,它让我们奋不顾身,它让我们身陷荆棘而无怨无悔。我想,正是这样奋不顾身的无私挚爱,才成就了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那最美好的姻缘。 再说说这书的质感,封面很日范儿,大气,简单,内含深意,内文用纸很精致,微微泛黄,摸起来颇为厚实,看得出应该是非常用心的制作。喜欢~
  •   之前看到一些有关他的娱乐新闻,无非是结婚后在妻子的光环下郁郁不得志,所以特别想看看这个在重压之下的男人到底是怎么度过这些的。但书里关于这些涉及的内容并不多,更多的是他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不断反省,推己及人,勇于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弱点。真应了译者那句评价:不说谎,不投机取巧,堂堂正正。也许因为自己也经历过一些别人看不到的难关,换了形式,所以,非常有共鸣,也很佩服这个曾经没怎么把他放在眼里的“偶像”。读完这本书,我对于他这个人还是充满敬意的。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的人也许觉得它平淡,确实是没有大的波澜的叙事方式,可是,中文那四个字很好 - 字里行间,要静下心来安静地读和感知才可以。书的设计也非常棒,有品质的封皮握在手里就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还有已经加好的分页线,方便阅读。书的尺幅不大,躺着看的时候不会觉得举着它会累。不知不觉,5小时就读完了它。不错!很想向“相性”的朋友推荐。:-)
  •   令人心浮气躁的暑日里,《相性》像是一剂安神凉饮,陪伴了我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光。封面设计很有日式感觉,捧起来也很舒服。用明星自传的通常标准来衡量,《相性》是个异类。没有聚光灯下的光鲜人生,文字十分平实。三浦友和在描写和山口百惠的婚后生活时,尽拣一些细碎的事情来讲,偏偏这些琐事,就被他讲出了哲理的味道。读着读着,渐渐就对“相性”这个词有了更多理解。所谓投缘,部分是天生的,总有些合不来的人,这些人若是普通的朋友、同事关系,也就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若是结了婚的两人,除了投缘,在共同生活中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也是必不可少。所谓“美满的婚姻有什么秘诀”,大概就是三观相合基础上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吧。
  •   书里没有一张照片有点小遗憾
  •   上午订购,下午到货。没有华丽的辞藻,以平淡的词句看着倒是很舒服。
  •   买给妈妈的,但是三浦友和也是我自己小时候很喜欢的明星。他的文字朴实、平易近人。
  •   三浦友和是个好男人 相性诠释的有些道理 希望有朝一日 自己也能成为像三浦友和一样的男人 严以律已 诚以待家
  •   书看得很快,一晚上就看完了。一开始觉得买的不值,觉得内容太少了,后来回味时就感觉很好了,而且越来越觉得好。
  •   喜欢看描写细节描写的很好的作品。
  •   感觉一般,个人对此书没感觉
  •   很喜欢这一对明星夫妻,三浦友和写的很好
  •   写作得一般,琐碎,大家更关注的是名人夫妻如何相处,但里面没有。个人的经历也写得很乱。书的文字少,行距大,感觉不值。
  •   还没有看完.不过放在床头催眠效果不错
  •   平实直白,没有自我拔高,真是书如其人,十分难得!当年实在是无法想象山口百惠在20岁的时候就看清了这个人,并为之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现在看只有一句话:山口百惠太厉害了,20岁就看准了这个人,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想自己20岁的时候,好多事情还在迷糊中。。。。
  •   这本书的版面设计非常用心 很喜欢 文字阐述中因为找到一些自己的儿时成长的影子 所以有些共鸣 太经典的东西没有 结尾有些草率空洞
  •   三十年夫妻相处,个人的成长历经,三浦娓娓道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