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页数:346 字数:152000 译者:吴建国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中文简体字版“企鹅经典”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企鹅出版集团的一个合作项目,以企鹅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企鹅经典”凡一千三百多种,我们初步遴选的书目有数百种之多,涵盖英、法、西、俄、德、意、阿拉伯、希伯来等多个语种。这虽是一项需要多年努力和积累的功业,但正如古人所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由艾伦·莱恩创办于一九三五年的企鹅出版公司,最初起步于英伦,如今已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尤以面向大众的平装本经典图书著称于世。一九四六年以前,英国经典图书的读者群局限于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找不到优秀易读的版本。二战后,这种局面被企鹅出版公司推出的“企鹅经典”丛书所打破。它用现代英语书写,既通俗又吸引人,裁减了冷僻生涩之词和外来成语。“高品质、平民化”可以说是企鹅创办之初就奠定的出版方针,这看似简单的思路中植入了一个大胆的想象,那就是可持续成长的文化期待。在这套经典丛书中,第一种就是荷马的《奥德赛》,以这样一部西方文学源头之作引领战后英美社会的阅读潮流,可谓高瞻远瞩,那个历经磨难重归家园的故事恰恰印证着世俗生活的传统理念。 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有过精辟的定义,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至于其形成机制却各有说法。经典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出版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一个主体,经典的生命延续也在于每一个接受个体的认同与投入。从企鹅公司最早出版经典系列那个年代开始,经典就已经走出学者与贵族精英的书斋,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的精神伴侣。在现代社会,经典作品绝对不再是小众沙龙里的宠儿,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经典都存活在大众阅读之中,它已是每一代人知识与教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人们心灵与智慧的培养基。 处于全球化的当今之世,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更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承载,那就是提供了跨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理解之途。文学的审美归根结底在于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与投入。阅读经典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最佳体验方式,此中的乐趣莫过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换成更理性的说法,正是经典作品所涵纳的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地球人精神视野的宽广与深邃。在大工业和产业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迪斯尼式的大众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造成了单极化的拟象世界,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电子游戏一类文化产品,人们的确需要从精神上作出反拨,加以制衡,需要一种文化救赎。此时此刻,如果打开一本经典,你也许不难找到重归家园或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 中文版“企鹅经典”丛书沿袭原版企鹅经典的一贯宗旨:首先在选题上精心斟酌,保证所有的书目都是名至实归的经典作品,并具有不同语种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其次,采用优质的译本,译文务求贴近作者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与品质;另外,每一种书都附有专家撰写的导读文字,以及必要的注释,希望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会有一定作用。总之,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绝对不低的标准,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将读者引入庄重而温馨的文化殿堂。 关于经典,一位业已迈入当今经典之列的大作家,有这样一个简单而生动的说法——“‘经典’的另一层意思是:搁在书架上以备一千次、一百万次被人取下。”或许你可以骄傲地补充说,那本让自己从书架上频繁取下的经典,正是我们这套丛书中的某一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四月
内容概要
美国青年杰克·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负重伤,失去性能力。
他与美貌女子勃莱特·阿什莱情投意合,但因为阿什莱不能接受没有性爱的婚姻,巴恩斯只能眼睁睁地让她成为他人的未婚妻,甚至撮合她跟别的男人幽会。两人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西班牙看斗牛,勃莱特·阿什莱对年轻的斗牛士罗梅罗一见倾心,但当罗梅罗向她求婚时,她又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他,年龄的差距使她“不想做一个糟蹋年轻人前程的坏女人”。最终,她回到巴恩斯身边,然而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后,“迷惘的一代”这一说法立即流传开来,且越传越广,继而演化为一个概念化的文学术语——它既代表着战后年轻一代作家的主要创作倾向,也成为指称这一代人的思想情绪的标记语。
作者简介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20世纪20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位医生。他从小对打猎、捕鱼、绘画和音乐等充满兴趣,尤其是渔猎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对他的创作及特殊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身上多处负伤。战后,他作为美国驻欧洲记者长期居住巴黎,并在这段时期写下大量文学作品,显示出杰出的才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曾赴西班牙、中国等地报道战事,积极参与反法西斯的军事行动。“二战”结束后,他定居古巴。1954年,因《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因患多种疾病和精神抑郁症而开枪自杀,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白象似的群山》、《尼克·亚当斯的故事》等。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书籍目录
第—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现实与灵魂间的沟通
——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元话语解读
章节摘录
罗伯特·科恩曾经当过一回普林斯顿大学中量级拳击比赛的冠军呢。不要以为这么个拳击冠军的头衔就会使我肃然起敬,但是对科恩来说,其意义就非同小可啦。他一点儿也不喜欢拳击,事实上,他是嫌恶拳击的,然而他还是不辞劳苦、十分卖力地习拳练艺,目的是要以此来抵消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被人当作犹太人时所感受到的那种低人一等而又羞于启齿的心情。尽管他这人非常腼腆,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正派小伙子,除了在健身房里练习拳脚,他从来不跟人打架斗殴,不过,他内心里还是有几分沾沾自喜的,因为他知道,他能把任何一个在他面前飞扬跋扈的人击倒在地。他是蜘蛛侠凯利的得意门生。无论这些年轻绅士的体重是一百零五磅,还是二百零五磅,蜘蛛侠凯利一律都把他们当做羽量级的拳击运动员②来教。不过,这种教法似乎挺适合科恩的。他出拳的动作确实非常快:鉴于他有如此出色的拳艺,蜘蛛侠便不假思索地安排他与力量悬殊的强手交锋,结果却使他终身落下了一个被打扁了的鼻梁。这件事进一步增加了科恩对拳击的反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某种异样的满足感,因为他的鼻梁确实变得比以前好看些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最后一年里,他由于书读得太多,不得不戴上了眼镜。在他那个班上的同学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一个还能记得他的人。他们甚至都不记得他曾经当过中量级拳击比赛的冠军了。 我对所有说话坦率、头脑单纯的人一概都信不过,尤其是在听他们把自个儿的经历编得天衣无缝的时候,所以我始终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罗伯特·科恩也许根本就没有当过中量级拳击比赛的冠军,而且我老是觉得,他那张脸没准是被哪匹马给踩踏的,要不然就是他妈妈在怀胎时受到过什么惊吓或者看见过什么怪物,也有可能是他小时候自个儿不当心撞在某个东西上的,不过,我最终还是找人帮我从蜘蛛侠凯利那儿证实了他的这段经历。蜘蛛侠凯利不仅记得科恩。他还时常惦念着科恩后来的境遇呢。 就其父亲这一脉来看,罗伯特·科恩是纽约的一个极为富有的犹太家族的子弟,就其母亲这一脉来看,他又是一个有着极为悠久历史的名门世家的后裔。为了进普林斯顿大学,他在军事学校补习过,是该校橄榄球队的一名非常出色的边锋,在那里,谁也不曾让他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居然还有种族之别。在他还没进普林斯顿大学的那段时间里,从来没有人使他感觉到自己是个犹太人,因而会跟其他人有所不同。他是个为人正派的小伙子,一个待人友善的小伙子,而且生性非常腼腆,这一点也使他深感苦闷。他便用打拳来宣泄这种情绪,后来,他带着痛苦的自我意识和他那只被打扁了的鼻子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了业,并跟第一个待他不错的姑娘结了婚。他有五年婚史,生育了三个孩子,几乎花光了他父亲遗留给他的五万美元,而家产的其余部分都已归在了他母亲的名下,由于和一个有钱的妻子过着不幸的家庭生活,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感情冷漠、性格相当别扭的人;正当他拿定主意要休掉他妻子的时候,她却抛弃了他,跟一个专画微型人像的画家离家出走了。虽然休掉妻子的想法已在他脑海中盘算了好几个月,可他并没有付诸行动,因为他觉得,要硬生生地把她从自己身边赶走未免过于残酷,因此,她的这一主动出走的行为对他反倒是一次大有裨益的冲击。 离婚手续总算办妥了,于是,罗伯特·科恩便动身去了西海岸。在加利福尼亚州,他偶然结识了一帮文人雅士,由于他那笔五万美元的遗产还略有剩余,因此,没过多久,他就掏钱去扶持一家文艺评论杂志了。这家杂志创刊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卡尔梅勒市,但后来在马萨诸塞州的普罗旺斯敦市停刊了。在那段时间里,科恩纯粹是被当成一个后台老板来看待的,他的名字只是作为顾问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出现在杂志的扉页上的,不料,他后来居然成了这家杂志唯一的编辑。花的可都是他的钱啊,再说,他发觉自己也喜欢上了当编辑所拥有的这种职权。当这家杂志因开销过大而难以维持时,他才不得不撒手不管了,他还为此而深感惋惜呢。 不过,在那段时间里,他还有不少别的事情要操心。他已被一位满心希望能随着这家杂志一起出人头地的女士牢牢攥在了手心里。她这人非常强悍,科恩即便想不被她攥在手心里也根本没法找到任何机会,何况他也深信自己已经爱上了她。当这位女士看出了苗头,认为这家杂志不大可能有出头之日时,她便开始有点儿嫌弃科恩了,而且还拿定主意,要趁现在还有东西可捞时,不妨就捞它一把是一把吧,于是,她极力怂恿说,他俩应当去欧洲,科恩可以在那儿搞创作嘛。他们果然来到了这位女士曾经念过书的欧洲,在那儿呆了三年。在这三年期间,他们把头一年全用在旅行上了,后两年则住在巴黎,其间,罗伯特·科恩结交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布雷多克斯,另一个便是笔者本人。布雷多克斯是他文艺圈子里的朋友。我则是和他一块儿打网球的朋友。 这位拿捏着科恩的女士名叫弗朗西丝,在第二年的年终即将到来之际,她忽然发觉自己的姿色已日渐衰退,对罗伯特的态度便有了大大的转变,由过去肆无忌惮地掌管和利用他,变成了一心一意地要他娶她。在此期间,罗伯特的母亲已经做出决定,要按月支付给他一笔生活费,每月大概有三百美元左右。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相信,罗伯特·科恩绝对没有注意过别的女人。他过得相当幸福,只感到有一点美中不足,同许多侨居在欧洲的美国人的感觉一样,他也巴不得这是在美国,他还发现自己是能写点儿东西的。他写了一部小说,尽管这部小说确实写得非常蹩脚,但也不完全像后来那些评论家所说的那么糟糕。他博览群书,玩桥牌,打网球,还在当地的一家健身馆里练习拳击。 我是在有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吃了一顿晚饭之后,才第一次开始留意这位女士对科恩的态度的。我们那天是先在大路饭店吃好晚饭,然后才去凡尔赛咖啡馆②喝咖啡的。喝完咖啡之后,我们又接着喝了几杯白兰地,之后我说,我得走了。科恩当时恰好谈起了我们俩周末去什么地方旅行一趟的事儿。他很想离开喧闹的城市去外面痛痛快快地散散心。我就建议说,我们不妨可以坐飞机去斯特拉斯堡,再从那儿步行前往圣奥黛尔,或者到阿尔萨斯⑥地区的别的什么地方去走走。“我在斯特拉斯堡有一个熟识的姑娘,她可以带我们去城里兜兜风,”我说。 有人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我以为那是谁在无意间碰到我的,便接着往下说:“她在那里已经有两年了,那个城市凡是该了解的事情她全都了如指掌。她是个非常新潮的漂亮姑娘呢。” 我在桌子底下又挨了一脚,赶忙抬眼一看,原来是弗朗西丝,就是罗伯特的那位情人,只见她正撅着下巴颏儿、板着面孔呢。P3-7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景仰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当年他们的作品只要出版过的我一律没放过。一位是福克纳,我一直无缘见到他……另一位就是海明威。 ——加西亚·马尔克斯
编辑推荐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一群经受过战火之苦的年轻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美国记者杰克·巴恩斯与英国女人勃莱特深深相爱,但杰克在战争中失去了性能力,两人无法结合。他们和朋友们一道去西班牙参加斗牛节,勃莱特迷上了英俊的斗牛上罗梅罗,但这段恋情也黯然收场,在异乡的旅馆,勃莱特和杰克又见面了……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