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张伯伟,蒋寅 主编 页数:258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诗学(第16辑)》主要内容包括《全宋诗》补遗90首、《诗人玉屑》引书考、高启作品编年补正、《我侬说诗》版本与藏抄考略、《四库提要(词集)》袭用《词律》发覆、屈大均诗文辑佚、中国古典诗歌中居处环境与艺术境界之关系研究、试论古诗的诗意跳跃性与连续性等内容。
书籍目录
【诗学文献学】
《全宋诗》补遗90首
《诗人玉屑》引书考
高启作品编年补正
《我侬说诗》版本与藏抄考略
《四库提要(词集)》袭用《词律》发覆
屈大均诗文辑佚
【诗歌理论】
中国古典诗歌中居处环境与艺术境界之关系研究
试论古诗的诗意跳跃性与连续性
【诗歌史】
论《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意味
论珠英、修文学士的诗学成就--初唐文学馆及学士文学研究
开元诗人卢馔及其诗文考论
重提悼亡说--李商隐《锦瑟》诗句解
李商隐《无题》诗与唐传奇关系新证
袁凯与“海叟诗格”
陈寅恪《诗集》中咏海棠系列诗试解--兼与《陈寅恪诗笺释》之作者胡文辉商榷
【诗学史】
“元以曲取士”说与明清科举制度批评
沈德潜“宋诗近腐论”考释
【比较诗学】
理雅各的《离骚》翻译
日本汉诗训读研究的价值与方法论前瞻
【资料】
稿本《掬绿轩诗话》校订
【附录】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四辑)目次
《中国诗学》撰稿格式
章节摘录
洪武二年己酉(1369) 《送联书记东归》(《高青丘集》卷七)。明宋禧《庸庵集》卷二《送天界寺书记联季芳归四明省母》:“四明三佛地,一出几番归。母在频回首,秋来远寄衣。灯前黄叶落,舍上白云飞。愁极成欢喜,禅心即此机。”宋禧本年二月应诏赴京修《元史》,八月史毕即还乡。且高启诗有“旅寓古寺间”语,八月后季迪即迁往钟山里,不复居天界寺,可知联季芳归四明为本年事。 联,字季芳,鄞人。事见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二《送季芳联上人东还四明序》。 《立秋前三日过周南饮雷雨大作醉后走笔书壁间》(《高青丘集》卷一〇)。诗云:“周郎乃是同乡友,乱后相逢惊老丑。日斜邀我话旧游,为唤金陵白门酒。一杯乍解羁旅颜,两杯渐沃粘吟口……黄昏泥潦归未得,呼烛相留卧东牖。夜深酒醒起独行,云散城头见星斗。乃知天变只须臾,人在艰难岂云久。”诗言“金陵”、“羁旅”,显为二人皆在京师时作。高启洪武元年冬应诏至南京修《元史》,三年七月即辞归,其间只有洪武二年有立秋日,诗当作于本年。 周南,一名南老,字正道,吴郡人。元季以荐补信州永丰学教谕,又檄为吴县主簿,诣阙陈时政六事,进淮南省照磨。国初,征赴太常,议郊祀礼。礼成,发临濠居住,放还卒。传见《列朝诗集小传》甲集。 《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高青丘集》卷一二)。明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一一《夏尚之太史哀辞》,有序云:“我师克燕,拔其知名士赴南京。既而其类辈复官王朝,太史夏君独以老病乞归。且归,会遣使分道搜访《元史》,乃强君如江、广。君辞,不得命,乃行。行至番禺,以疾卒,二年冬十有二月,则卒之岁月也。君名以忠,字尚之,世家袁州。……丙申秋,燕都开设流寓科,君人就试,中其科,擢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调国子助教,迁太史院都事……”《明实录》卷四十三:“(洪武二年秋七月)乙未,诏遣儒士欧阳佑等十二人往北平等处采访故元统及至正三十六年事迹,增修《元史》。”据上可知,洪武二年秋七月,夏以忠欲归未得,奉使搜访《元史》,则高启诗应作于此时。 《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高青丘集》卷一四)。《系年》据赵汸《送鲍翰林赴官陕右序》以郑都司为郑士恒,并系诗于本年,正确。然其因诗有“上公承诏出蓬莱”句,以为指汪广洋由中书参政出抚关中事,则误。此诗题为“送郑士恒赴大将军行营”,且诗意明言武臣之事,则此处“上公”应指征虏大将军徐达。《明史·太祖本纪一》云:“(至正二十七年冬十月)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人河,北取中原。”《太祖本纪二》:“(洪武二年夏四月)己酉,徐达袭破元豫王于西安。……丁酉,徐达下平凉、延安。秋七月癸未,徐达克庆阳,斩张良臣,陕西平。……九月辛丑,诏徐达、汤和还,冯胜留总军事。”是年,徐达统军在陕西,郑士恒所赴乃徐达军中。 《送王检校锜赴北平》(《高青丘集》卷一四)。明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五《送王彦和赴北平省检校序》:“今春彦和以议礼被征而起,寻承诏入史局纂修《元史》。余忝教诸生上庠,縻于职业,虽历三时,相与考德问业,亦不能数数也。比史成上奏,彦和方谋归养而北平之命下矣。凡交游皆喜其自此升而非彦和所乐也。……君子之生于斯世也,亦惟奉天以周旋而已,吾何所容吾心哉。高君季迪率朝之捂绅赋诗以华其行。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