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吴相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为《中国诗歌通史》之一。作者们力图站在时代的高度,融会各种新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诗歌发展的实际,创新写作体例。一方面,以中国诗歌文体的变化为经,侧重于民族的心灵和诗歌艺术美的发掘,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国诗歌史发展过程;另一方面,采取广义的诗歌概念,打通古今的方式,把骚体赋、词、曲等各种诗体囊括进来,系统完整地表现中国诗歌演变的多种形态和元素。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唐诗繁荣的原因 二唐诗的历史地位 三唐诗的现代价值 四唐诗史描述设想 第一章走向盛唐之音 第一节近体诗律走向定型 第二节诗歌内涵不断扩大 第三节声律和风骨的统一 第二章初唐宫廷诗人 第一节太宗朝宫廷诗人 第二节高宗朝宫廷诗人 第三节武则天中宗朝宫廷诗人 第三章初唐廷外诗人 第一节追步阮陶的王绩 第二节才高命薄的四杰 第三节盛唐诗先驱陈子昂 第四节刘希夷张若虚等诗人 第四章盛唐之音概述 第一节盛唐之音的内涵 第二节盛唐之音的成因 第三节盛唐之音的实现 第五章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第一节二张开风气之先 第二节清逸诗人孟浩然 第三节三分文苑的王维 第四节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第六章盛唐边塞诗人 第一节歌咏边塞的乐府 第二节欲效孙吴的高适 第二节生性好奇的岑参 第三节盛唐其他边塞诗人 第七章诗仙李白 第一节盛唐诗人的典型 第二节乐府歌诗的大家 第三节仁爱自由的呼唤 第四节盛唐之音的代表 第八章诗圣杜甫 第一节诗圣的精神魅力 第二节诗史的多彩长卷 第三节老成的创作境界 第四节沉郁顿挫的风格 第五节集大成的历史地位 第九章中唐诗风新变 第一节骨力遒劲的新变 第二节兴象玲珑的新变 第三节神采飘逸的新变 第四节平易自然的新变 第十章中唐前期诗人 第一节山水诗人 第二节良吏诗人 第三节幕府诗人 第四节台省诗人 第十一章韩孟诗派 第一节韩孟诗派之概说 第二节失路悲歌者孟郊 第三节力大思雄的韩愈 第四节鬼仙之诗人李贺 第五节韩派其他几位诗人 第十二章元白诗派 第一节元白诗派之概说 第二节同变时流的张王 第三节激切才高的元稹 第四节多彩的才子白居易 第十三章刘禹锡柳宗元 第一节诗之豪者刘禹锡 第二节迁谪诗人柳宗元 第三节中唐后期其他诗人 第十四章晚唐诗风再变 第一节才子词人的出现 第二节苦吟诗人的出现 第三节感伤色彩的形成 第十五章晚唐前期诗人 第一节杜牧等诗人的才气 第二节温庭筠等诗人的才情 第三节许浑等诗人的才艺 第四节自辟宇宙的李商隐 第十六章唐末五代诗人 第一节京城诗人 第二节使府诗人 第三节江湖诗人 第四节五代诗人 第十七章唐五代词 第一节词的兴起 第二节唐代词人 第三节西蜀词人 第四节南唐词人 第五节五代其他词人 第六节敦煌曲子词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边幅狭”正是“风干衰”的表现。宋范唏文《对床夜语》还以高适和皇甫冉的诗为例做了对比分析:“高适诗:‘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皇甫冉云:‘岸有经霜草,林有故年枝。俱应待春色,独使客心悲。’不如适气长而有生意。”盛唐培养出来的帝王师式的行为风范在安史之乱后受到肃宗的改造或消失或变化,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普遍缺少帝王师的气度,这也大大地限制了诗人的想象力。思维时空的距离缩小了,超迈兴象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中唐前期占有优势地位的皎然一派的风雅观,没有把寄托人生意气以振兴诗歌风力作为一项内容。皎然《诗式》卷一“诗有四不”中的“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诗有二要”中的“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表明他也主张用气用力,但他同时又加上了限制,防止过头。从理论建构来说,很有道理。若真的做到了“气高而不怒”、“力劲而不露”,其风骨最接近盛唐。但圆通的理论并不等于实践上的不偏不倚,在创作中往往只是得其一偏,顾及了“不怒”、“不露”,结果连“气高”、“气劲”也未能表现出来。皎然“气高而不怒”之说是参照盛唐风骨提出来的,但按照盛唐诗总结出来的理论去创作,写出来的诗很可能和盛唐诗相去甚远。况且皎然不从社会环境作用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谈作诗,只是在创作经验、技巧这一层面来谈诗的写作,尽管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在创作中却难以收到预期之效。如“诗有四深”一条云“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把气象飞动、意度恢廓看作是讲究体式和作用的结果,显然没有抓住要害。可见中唐前期诗人不仅在创作中未能表现出风骨,在理论上也缺少对风骨的全面认识。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代表了当今学者对这一宏大而绵长的诗歌历史研究的成果,是目前最详实的中国诗歌通史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很好,同意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