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衣

出版时间:2012-4-2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格非  页数:1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资深音乐发烧友的主人公,以为高端客户定制高级音响设备为生。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神秘人物的订单,从此陷入诡异莫测的谜局……
  小说设置了重重悬念,讲述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社会剧变中的人们追名逐利而起伏跌宕、凶险无着的命运。
  全书贯穿了对古典音乐的优美诠释和倾心礼赞,以之与书中无序和充满欲望的世界构成强烈的张力场,而情节的惊悚与繁复的构造又体现了某种黑暗、残酷等哥特式艺术特征。
  本书的写作延续了作者自“乌托邦三部曲”以来对现实世界高度的关注与思省。

作者简介

  格非,1964年8月生,江苏丹徒人。1981年年入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长篇小说《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等。

书籍目录

KT88
《培尔·金特》
奶妈碟
短波收音机
《天路》
AUTOGRAPH
莲12
萨蒂,《玄秘曲》
红色黎明
莱恩·哈特
300B

章节摘录

  大凡人在遇到烦恼的时候,很容易受人暗示,听人摆布。她顺从地仰起头,看了我一眼,对我的莽撞和唐突毫不在意,撅着嘴问我道:“你要看哪一只?”  我说,随便哪一只都行啊。  她立即脱下了那双彪马运动鞋,甚至毫无必要地褪去了丝袜。我朝她那只右脚瞥了一眼,转身从货架上取下两双鞋,供她挑选。她试了试,立刻就决定把两双都买了。那天临走时,她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她在西单和王府井的鞋店转悠了一整天,千挑万选,没瞅见一双中意的,而我呢,居然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随手为她挑了两双鞋,都那么合脚,就像是专门为她定做的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也许是心情比较好的缘故,我一得意,接下来的回答,你还别说,听上去怎么都有点格言的味道:  “一点都不奇怪。人总是在挑选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其实,从后来的事情来看,这句话根本不是什么格言,反而有点像谶语。玉芬第二次来店里买鞋,我就提出带她去儿童剧院对面的全聚德吃晚饭。她居然同意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又约她一起看了场电影。她是一个特别随和的人,随和得有点让人心里发憷。关于这一点,我一直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就像是隔着一层雾在看她似的。在我们开始交往的头两年里,我们从来没有拌过嘴,她也从没有为任何事情显露出疾言厉色。她这种人,仿佛就是为了一刻不停地赞同别人而存在的。  我的好朋友蒋颂平曾感慨说,咱北京的姑娘,多少都有点“虎妞”的秉性。一不高兴,随时都会脱下鞋子来砸人。看来,这句话也不怎么靠谱。我也曾带玉芬去颂平那里玩过一次。他对我的“好运气”感到难以理解,甚至还有些愤怒。他当着我的面,站着跟玉芬说话时,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往前倾。  原来,还真有“为之倾倒”这回事啊。  九十年代末,我靠着给别人定做胆机,慢慢积攒下来一笔钱。有了一点家底之后,我立即从同陛和辞了职,在“超音波”租下一间门面,加盟香港的一家音响销售公司,开始专门代理英国的“天朗”扬声器。那时候,在北京的音响市场里混,你想不赚钱都难。没过多久,我就在上地东里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我觉得有足够的底气向玉芬求婚了,就带她回家见我母亲。实际上,是想让母亲为我感到骄傲。  母亲当时已经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但说起话来,仍不乏幽默。我把玉芬带到母亲房里晃了晃,就让她去厨房帮姐姐做饭去了。我一个人待在母亲床边,有些得意地问她老人家,对我带回家的这个儿媳妇是否满意。老太太想了半天,抓住我的一只手捏了捏,笑道:  “这丫头,卖相好。”  这句话我可不爱听。什么叫做“卖相好”?让人听上去很不是滋味,就像是在评价刚出栏的一窝小猪似的。过了半晌,母亲喘了喘气,又说了第二句话:  “这丫头,脾性好。要说人品呢,倒也还善良仁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隐身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文\Shirleysays
      
      格非的新书《隐身衣》,他对书名没做过任何解释,我们以为这次的小说是跟魔幻主义沾上边儿的。当下,马尔克斯不是风头正劲吗?读完小说,依然是写现实题材,现实得让人觉得充满魔幻,可他绝没有踏上魔幻现实主义的鼓点。格非只想说明我们生在一个悲悯世界,却知之甚少。无知变成了生活中永恒的主题,隐匿这种无知却成为人生的常态。全书仅有不到九万字,长篇小说中的迷你型,字数不多,读懂实属不易。
      
      我们说说悲悯世界吧。故事发生在皇城根脚下,主人公小崔是个老工人的儿子,却是古典音乐的发烧友,组装音响的技术一流。再怎么玩高雅,再怎么玩深沉,也得吃饭吧;也得娶妻吧;也得住房吧;也得过日子吧。所以,他就认认真真地活上了,帮人家攒专业音响辛苦赚钱,可娶个媳妇又不省心;本来有房子,到头来却被房子累得到处找票子;票子没找到,自己倒把欠债人的媳妇混成了自己的。在格非的笔下,怎么看,小崔都是个朴实的,踏踏实实地靠手艺换钱的好青年。可就是倒霉,不讲究的人怎么都让他遇见了?那点儿闪不出光芒的人性怎么就把他搞定了?要怪只能怪,他生在一个悲悯世界里,苦难是一种常态。
      
      我们谈谈无知吧。不读格非的《隐身衣》,我们上哪里知道这么多音响的专业词汇和古典音乐的名字。从KT88到330B;从《培尔.金特》到《玄秘曲》;从奶妈碟到莲12;好吧,我们承认吧,无知必定可怜,“如果用十五万的阿卡佩拉书架箱,用来听盗版的梅艳芳”,不说明他们更可耻吗?格非说,这是世界出了问题。当然,我们可以把一切问题都赖在世界身上,因为鬼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穿着隐身衣吗?
      
      我们聊聊隐匿起来的无知吧。以上是小崔看别人无知,他自己的无知却是数不胜数,它们都隐匿得好好的。母亲一眼就看出玉芬将来会红杏出墙;蒋颂平就知道躲着丁彩臣远远的;姐姐和姐夫常保国就知道把小崔哄得远远的,拆迁费连毛儿都不让他摸到;丁彩臣就知道欠下小崔的钱,自己去一了白了,还跟没事儿人似的,从牟其善嘴里溜出来的隐身衣,成了一块瞒天过海的遮羞布。这就是传说中的江湖吗?小崔的无知是具有必然性的。
      
      最后,让我们说说隐匿在悲悯世界里的无知吧。它们彻底把小崔打败了,败到他张嘴冲着姐姐骂娘;败到他与发小儿蒋颂平恩断意绝;败到他都没兴趣知道姐姐与蒋颂平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败到跟毁容后的妻子做爱,他都不懂得害怕。最终铁定的败局是,死去的丁彩臣把欠款还回来了,小崔却一分钱也不敢花了。
      
      哦,原来生活是不可以活得那么较真儿的,非得起一个是我的就是我的,别人永远夺不去的高调。世界太险恶了,隐匿着那么多的无知,就让生活过得像道谜题,不知道的索性永远都不要知道,怀着一颗悲悯的心活着,不好吗?
  •   从格非的《花非花》、《江南三部曲》到《隐身衣》,格非的作品耐读耐品,从中你能体味到生活的无尽甘苦,如饮醇酒。在这个世界里,读格非作品,你能得到别一种享受。
  •   很早就读过格非老师的文字,特别喜欢他的叙事理论和叙事风格。《隐身衣》是当今难得的一本小说,拿到书后,一家人都争相阅读!
  •   既现实,又梦幻,夸张的生活,浮夸的世界,但是就像格非最后说的一段话,如果你不是特别爱吹毛求疵,凡事都要去刨根问底的话,如果你能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改掉怨天尤人的老毛病,你会突然发现,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   很久没看国内小说了。格非还是让人信赖。他的语言有知识分子气,虽然“我”是一个普通人物。非常喜欢
  •   看到今年评选的今年长篇小说年度5佳,作者又是大家,果断出手囤积,寒假慢慢欣赏
  •   格非的书语言极为精美,文学意境也怡人
  •   格非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旁观的人 只负责转述 不负责评论
  •   故事编的,有想法。音响方面,倒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专业,只是借用到故事中的道具而已。
  •   介绍了音响和人生
  •   包装不错,充斥着各种和古典音乐有关的东西,读不大懂
  •   一如既往的对人生存状态中精神世界的关注!
  •   喜欢的文字。一如既往的。以第一人称述说,既有时代的大背景,又有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还有非常专业的音乐普及。
  •   好书强烈推荐的
  •   看看讲故事的新方法,看ing
  •   所有格非的作品 都爱读
  •   装帧精美,文字力透纸背,正在读,很喜欢!
  •   封面很漂亮,送人的,朋友很喜欢
  •   主要内容吸引人,不错!
  •   很喜欢这本书的装帧,各方面都挺好!
  •   留着慢慢的看!
  •   肯定不错!
  •   柔婉诗意
  •   还没来得及看期待
  •   帮朋友买的,朋友比较满意。
  •   相当喜欢,无论内容还是封面都很不错!!!
  •   都市琐事的那点
  •   看的有点晕。花非花雾非雾啊~~~
  •   老婆挺喜欢的 我觉得应该不错
  •   一口气看完的,引人深思
  •   虽然不如江南三部曲那样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主人公以及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但还是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只是没有了十年积淀,文字的锤炼和作品的层次上还是稍差了一些,就格非老师对于古典音乐的一些看法也不能苟同。不过茶余饭后,消遣解闷还是不错的。
  •   看过《春尽江南》后,喜欢起格非的小说了。还没有看,不过送货蛮快的,书本的排版和印刷质量都不错。
  •   格非的文字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我不知道在这本书里他究竟要表达什么,但还是一口气读完了,一个小时多一点。
  •   书很好,还请格非老师签名了,就是书有点脏,书衣后面太黑了。
  •   刚刚拿到书就说喜欢,源于对格非的喜欢和信任。他的三部曲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会继续追逐他的创作。感谢当当网如此准确和高效。
  •   书质量非常好,很精致的设计和印刷,内容延续了格非的风格
  •   比起春尽江南、人面桃花,这部作品在语言上失去了犀利与活泼,作者想去塑造一个活在现代社会又有些格格不入的主人公,但并不是非常成功。
  •   格非的一贯中篇风格,用些许极端和荒诞去表现人内心的冲撞
  •   隐身衣这本书真的很好,值得一看..还有纸质非常好...
  •   昨天刚买到的,看了两章,似乎是《春尽江南》的路数。现在的书外表做得越来越好看了,长远来看,这未必是一条好的路子。
  •   相比较三部曲,这本很一般
  •   读文学作品多年,现在感动的很少了,希望这一本能感动我。
  •   以后就买广州发货的,很快,第二天就到了.什么无锡成都好慢,要一个星期.
  •   还没来得及看。仅就外观来看,足够精美,让人爱不释手。但价格较之他之间的书还是有些贵了。
  •   内容虽然单调一点,还算可以吧!
  •   前面很吸引人,后面的故事有点拉拉杂杂的
  •   讽刺社会是那么若无其事,淡淡地要你懂这个社会的复杂!
  •   呵呵,纯粹糊弄人,江郎才尽!
  •   有拼凑感
  •   看完了,但是没什么感触。
  •   感觉内容不如介绍的好
  •   本来冲着古典音乐、和北京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烧音响去的,而且以为发烧友应该有很多共鸣,但是...... 哎!
    情节太迷幻。
    可能是与期待反差太大吧,反正不喜欢。
  •   格非比起我喜欢的其他几位要逊色些,但属于讲故事讲得好之列,可以看,收藏就免了。
  •   送货及时 服务态度端正
  •   格非的新作
  •   格非的里程碑
  •     读格非的《隐身衣》
      
      “母亲”尝说:
      “心思尚未充分发展的人,仍在一答摩性且半属惰性境界的人们,便需要读小说而醒觉。这不是一甚可称道,或无论怎样,不是一很高上的境界之表征。”
      又说:
      “每一本书,因其所包涵的文字之故,是好像力量之一储藏库。普通人不知道这,因为他们不知道利用,然如实也是这样。……倘若你取一部小说,则它不向你说出什么,只说愚蠢事。”
      我明白她老人家的意思。正是因为明白,所以现在反倒后悔起很久以来几乎没读过什么小说了,因为我觉得自己活得像个木头,醒醒脑是必要的。
      我猜现在读小说的人肯定比以前少多了。因为若论说愚蠢事,电视和网络比小说更能耐;若论醒脑,读者和作者似乎都已失去了应有的耐心。
      ★
      我读格非的小说始于新世界出版社的《雨季的感觉》。说实话,对于我这样一个盲昧于文学的普通读者来说,他的有些作品很难读懂;但是读不懂是一回事,耐读是另一回事,因为耐读,我对他的作品一直怀有兴趣。他的才气以及持续保持着的创作力,以及他为作品所付出的心血劳作,使我感受不到向作品中掺水或使用地沟油来降低写作成本的痕迹。也许是因为这种自私的算计,我觉得我对他的好感由衷而不自欺。
      他的《三部曲》,我读过《人面桃花》后,很是着迷,翘首以盼剩下的两部问世,然而当我相继在出版的第一时间购得后,竟一直到现在都没开卷,找不到时间一气呵成地读完不过是强词夺理,日子过得真够糊涂。
      这部最新的《隐身衣》,因为是小长篇,我倒是买了就看,一点都没耽搁,而且我读了两遍,这种耐读的小说像我这样水平的人如果只读一遍,不回过头来再读的话,确实有点囫囵吞枣了。我查了一些生字生词;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不但是个十足的音响盲和音乐盲,而且一上来我就不知道“周良洛案”是指什么,好在现在有网络,什么都可以查查。
      这部小说,看过后,弥漫笼罩的,是当今社会现实的整个氛围;萦绕不去的,是莫名难言的伤感茫然;触动品味的,是隐匿字里行间的微言玄机;栩栩如生的,是各个人物的恰如其是、活灵活现;深感遗憾的,是自己对音响、音乐的近乎无知;欲罢不能的,是无法索解的悬案谜团。
      ★
      书籍的装帧插图差强人意。格非说自己觉得舒服就让他舒服吧,反正总比《人面桃花》中曾经出现过的那种插图不那么让人恶心,那使我迟迟畏惧,直到最后才买了一本无插图的2009年作家版作收藏。
      ★
      小说虽题名《隐身衣》,似乎作者也并不认为这是最佳、最为满意的,但是又想不出一个更好的。“隐身衣”的意涵包罗万象,我把握不住就不敢过于纠缠下去。
      “隐身”并非完全等同于“隐身衣”。
      “隐身”侧重于对自身而言。不求闻达,沉浸于某种审美或精神上的自娱自乐,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他者或社会的视线中隐去自己;但自我依然存在,而你本身就携带了世界和存在的一切问题,这些问题并未消失,除非你可以自己避免自己。
      “隐身衣”则侧重于对观者来说。设若是屏蔽了光波反射的隐身衣,你看不到它本身的存在,连同它遮蔽的那个存在,对于你的感知来说,即为“非存在”的,就像宇宙中存在的无数非显了的事物一样,你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被隐了身,空空之中讨论空空毫无意义。我倒是倾向于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即,不是你看不到什么衣服,而是一件衣服太过显眼了,它攫住了你几乎整个的知觉性和兴趣,以致于你完全忘记了在它之下还有什么别的事物存在,那么,你未尝不可以说这件色彩斑斓的衣服其实也是一件隐身衣。我觉得当“牟其善”抑或是“善其谋”被压缩成混世、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品味、懂得享受、我行我素、富有冒险精神这些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件衣服外形时,人们在各个场合看到的,自然也只能是一件已隐去其身的衣服而已。
      ★
      其实全书中最触动我,一直萦绕其间的,是主人公的这段话:
      “我是一个喜欢让自己的感觉停留在事情表面的人。……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是人还是事情,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子,但你最好不要去踫它。只要你捅破了这层脆弱的窗户纸,里面的内容,一多半根本经不起推敲。”
      触动我,我所感同身受的,不是什么看得开与否,而是深藏其中的伤感和无奈。
      “事若求全何所乐”自然有其正极的意义,但有时也未必不是心理深处类似“瓶中魔鬼”绝望中所生的一种怨怼逻辑。老百姓如是说是因为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曾存在过什么求全的权利和机会;林妹妹如是说可能当时她心情还不错,吹毛求疵的小性暂时休息;丁采臣如是说或许想让孤注一掷的心理得到些许安慰;毁容女如是说多少有点笑话眼前的这个男人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幕到底有多黑!
      ★
      顾城在《英儿》里说:
      醒了才知道人心有多冷。
      平时都挺好的,迎迎送送的,到真的时候就都只想自己了……
      道义都是在不伤筋动骨时说的……
      没有灵魂谁跟谁都没有关系,都是交易。我走在阳光温热的街上,真伤心。……
      看到人为了活,展现的懦懦、明媚的样子,真伤心。那么好的人也会这样,就像在万丈高楼边看花。心冷的时候,就看见了有意无意,平时觉得灵巧的小伎俩。
      ★
      小说的底色是写实的,格非的叙事技巧也可称得上炉火纯青了,没有多少刻意的描述,但不经意间,那些“人为了活,展现的懦懦、明媚的样子”、 “有意无意”、 “灵巧”或笨拙的“小伎俩”在字里行间都出来了,栩栩如生,跟我们庸常的生活毫无二致。
      不多举例子了,在《短波收音机》这一章中,当我看到比蒋颂平可要笨拙多了的姐姐崔梨花“这时终于不失时机地接过话头,哆哆嗦嗦地说了一句:‘您还别说,我觉得吧,弟弟好像,也有点怕……’”时,真感觉可爱极了。在那个还算单纯的年代里,小孩子都尚自然而然地如此,如今咱们身边的那些人、咱们自己,懦懦明媚的样子,有意无意的机巧伎俩,连上帝都觉得神奇。
      ★
      话又说回来,人不是孙悟空,都自娘胎中出生,各随天性在社会和时代的染缸中发露他的七情六欲。
      主人公的妻子玉芬,随和也好,发贱也好,小崔的老娘仅从面相上就看到她天生如此,她随后说的谚语“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走”,恰巧在《金瓶梅》里是用来形容潘金莲的,天生就是一个潘金莲哈,只能身不由己。
      但是你看,在整个小说中,主人公对这个给他带了绿帽子的玉芬是一直念念不忘的,只要看到稍漂亮一点的女人,总觉得像玉芬,在隐秘欲望的梦中也梦到她,最后跟一个不明不白的毁容女同居在一起,干脆就叫她“玉芬”了。
      一个男人的伤感莫过于如此。这要比悬念和惊悚更持久地触动人。
      “她有一张纯洁而俏丽的脸,你每看它一眼,心里都像被锋利的刀片划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对我来说沉重无比!谁能留得住美好?美好如何不被败坏?为何当美好尚在时人的心里已如锋刀所利?时代的氛围又为何如此这般浸入肌理,让人不寒而栗?
      ★
      姐姐崔梨花,就那么一个凡俗的人。自父亲去世后,也算是跟着母亲与弟弟相依为命了。母亲生病住院,每天晚上去陪床,眼睛总带着黑边,母亲去世后,又从头到尾张罗丧事,书中似乎也没听说过她怎么怎么抱怨过弟弟。这位老姐,比她的多少多少后的儿子好多了,并非六亲不认的坯胎,跟弟弟的亲情,还是始终存在的。但只要是凡人,温情中总有私心,总有混杂,总有虚伪和做作的成份,问题是你让一个尚未明觉自己的人去斥破自己的自欺,这可能吗?至于她跟她的丈夫常保国一起逼弟弟搬家,你说她不顾亲情也行,她说自己也算仁至义尽了也行,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如今已比比皆是,各说各的道理。
      温情与爱,不是四海皆准的空泛词语,它取决于存在个体的感受能力。有高度敏感的人,有人,你踩到他的影子他也会有所察觉;有些恋人,相隔千里,依然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呼吸;有的小孩,吃着吃着饭,突然会莫名其妙地瞅着你,因为他能进入到你的心思氛围,对你头脑里正想的事情颇感兴趣。也有麻木至极者,非南京屠杀、汶川地震不足以唤醒他对别人的感同身受。小说主人公的老姐,总要给不那么喜欢吃茴香陷饺子的弟弟包茴香馅的饺子吃,既不是出于全般的温情关爱,也不是出于完全的虚情假意,只能说明她只是一个神经有点粗的普通人而已。同样,她的弟弟对她的感情也不能另外怎样,只能有时讨厌她,甚至憎恶,有时看着她又感觉伤感,莫名地想过去搂搂她。
      ★
      主人公的发小、好朋友、老朋友蒋颂平这个人物,小说中已经刻画得很生动了。童年最初那段孤独的刻印,恐怕无论日后如何宾客满座都是抹不去的。可他又是一个天生的鬼灵精,哦,我的语言很干瘪了,还是主人公巫婆似的老娘说得好:“这孩子,太聪明了,要是有一天,资本主义果真复了辟,唉,你们姐弟俩恐怕只有替他打工的份儿。”资本主义复辟没复辟咱不敢多言,我倒是记得169页作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毕竟,他当时已经是中共的一名预备党员了。”以及蒋颂平让小崔顶包的理由“……我不过是一个社会上的小混混,并不隶属于任何组织或机构,万一事情败露,也不会有什么了不得的‘政治后果’”。让我觉得蒋颂平真是人精啊,他比丁采臣更混世!设若他从政甚至可做丁采臣的幕主。因此蒋颂平跟丁采臣只见过一次面立马就嗅出了对方的味道,这一点都不夸张。
      至于他和崔梨花发生的那档子事,我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防震棚里就一张床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或许再加上听了短波里面什么刺激的东西,除了每个人脑壳里立马就想到的那种事情,还会发生什么更蹊跷的事呢?崔梨花那么小,听母亲讲老公在其脸上一顿乱亲时,脸上已经有了迷茫,当她后来跟蒋颂平发生那档子事后,“茫然若失”就再恰当不过了。
      说句实在话,我的出生比小说里的主人公要晚些,但是那个时代的氛围我还是有幸能感受到一些遗韵的。你要是问我此生遗憾什么,我还真遗憾懵懂少年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一向胆小怕事,有点道德恐惧感哈。所以像我这样一个什么事都未曾发生过的人,心里面想说的恰恰与蒋颂平说的:“兄弟呀,你原谅我,有他妈的什么用?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啊!”相反:没有发生这样的事,遗憾有他娘的什么用?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真的,像《英儿》中所说的那样,“少年时代绝望的想象”、“一个个走廊、课桌、木凳边垂直的衣裙,一个冬天的微笑……”,确实是很折磨人的,为了补缺这种遗憾,日后某些人甚至会付出性命,但世易时移,所得到的不过是幻觉而已。
      所以蒋颂平对崔梨花干的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还真他妈的要看人怎么感受了,因为接下来作者说了如此一段话:“姐姐那张长满小肉球和褐斑的脸,被时间消磨、毁损、侮辱,没有了任何的活气,但它仍有足够的力量,禁锢住一段阳光缤纷的岁月,紧紧锁住一个青春的秘密。”
      不过当书中蒋颂平说:“兄弟呀,你原谅我,有他妈的什么用?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啊!”时,我倒反而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真想抽他一个耳光,我操,这分明不是得了便宜卖乖,对我这样当初未尝禁果的人说风凉话吗?因此出于心中的嫉妒,我甚至觉得像蒋颂平这么一个自私的人,不原谅自己未必是针对崔梨花而言的,看到书中出现“这么多年来,为了这件事,他已经耗尽了身体的元气。”这样的话,我不那么纯洁的脑子立马就想到了“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这种如今被网友捣弄出来的搞笑对联。我不敢说作者也有这个意思,但我知道格非的幽默有时也是出其不意的,看他的《傻瓜的诗篇》时我就差点笑破肚子。
      “‘伯母现在身体还好吗?’蒋颂平忽然问。”设若你问什么是朋友,我觉得这就是世间所谓“朋友”的真实含义。这情形和崔梨花与小崔之间的亲情并无二致,你不能说这不叫关心,但关心不是全般的,你不能说这里面没有虚情假意的敷衍,但也绝不是完全故意。
      至于蒋颂平最后跟主人公撕破脸皮说的那段话,说是强词夺理也行,说是肺腑之言也未尝不可:“人亲财不亲,这是规矩啊!规矩你懂不懂?本来是心照不宣的,你非要逼得我给你说破了,有意思吗?”
      自然,也不能怪小崔,他也是被逼的啊,都几乎走投无路了是吧?也许这跟他小时候就明白了的道理自相矛盾,但这已不是作者的事了,他在作者笔下已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了,因为自身本就存在矛盾,所以才真实。
      同样,蒋颂平当初信誓旦旦的话:“如果有一天,你也遇到了迈不过的坎儿,找到我老蒋,哥儿们会豁出性命来,以死相报。”跟他日后的翻脸也矛盾也不矛盾。可以肯定,他再圆滑,当初说这话时,绝对是真心实意、发自肺腑的,但是人并不是只有一个自我,而是有一大群,这个自我今天签署的协议,时过境迁,日后另一个自我也许会不认账。何况欠情还情,说穿了还是建立在交易的基础上,亏了赚了,够朋友不够朋友,说不清。
      这部小说的写实处就在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的感受及态度、所说的话语等,都是依于他们当时所处的位置情境、心态心情心理、受触的程度而定,恰是如此。即便是在不那么明显处,比如第127页,“北京郊外,居然还有这么美的地方!你知道,当我开车行进在群山环绕的乡间小路上,梗在心头的,除了惊叹之外,多少也会有一种无缘侧身其间的惆怅或愤懑。”无需细细体味,还是一下子就明显起来,正是如此!
      ★
      至于神秘的丁采臣和毁容女,真正清晰的人物轮廓,我没有能力看出来。他们的关系让人说不清楚,夫妻?情人?父女?其他?但从作者留下的线索和暗示看,似乎倾向于父女关系,不过作者似乎又使用一些伎俩故意干扰或冲淡它。
      毁容女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和品味,喜欢听音乐是肯定的;
      丁采臣这个音盲知道她喜欢听音乐、甚至从她嘴里听到“羽键琴”这样的词汇从而记在心上也是可以肯定的;
      他在自杀之前,舍得为她订购“世界上最高档的音响”似乎说明他很在意她、有点宠她、有点牵挂。
      有几个细节我不得不略微注意一下,不管是不是捕风捉影。
      1、第132页: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这款箱子,我已珍藏了十二年之久,一直舍不得出手,我对它的依恋,怎么说呢,里面有一种混杂着女儿兼情人的特殊感情。
      “那样的话,岂不是有点乱伦?”丁采臣勉强朝我笑了笑,忽然道。
      2、138页:不经意中听见楼上传来了女人的咳嗽声。这人到底是他的女儿还是夫人,或者是别的什么人,我不知道。(二居其一)
      3、184页:她把鲜花放在后座上,正打算从我怀里接过孩子,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她推了推我的胳膊,对我轻声道:“是不是,也应该给爸爸买点什么呀?”我喜欢她在说“爸爸”这个词时特有的自然和亲昵。
      4、164页,“他知道我喜欢听音乐,才会在自杀前,向你订下这套音响。”
      141、142页,“我忽然回忆起来,丁采臣在饭桌上曾经问过我,如果这套音响系统将来出现某些故障的话,能不能麻烦我随时过来,帮他看一看。”他考虑的不是帮他看一看,而是日后他若不在了,帮毁容女看一看。不难看出他的关心与系念。
      5、142页,小崔的回答好像是作者故意又自然留下的线索:“……就好像嫁出去的闺女一样。自己不能保护她、照料她,却暗暗希望新用家能像自己那样善待她。……”小崔说得那样自然,也是真心,但有好像是替丁说出了他的愿望。
      6、若毁容女是丁的妻子或情人,第162页“事后,这部分组织没有找到,只能证明施暴者之一把它咽进了肚子里。”这个“施暴者之一”似乎说明施暴的人不止一个,基本上可以排除丁采臣因情感嫉恨自己所为或指使手下人所为。自然,他人或仇家伤害丁的妻子或情人与伤害他的女儿的性质差不多,都能成立。但是妻子或情人这一块没有多少暗示,丁因感情嫉恨而施暴的可能性也基本排除,那么作者无缘无故地设定她是丁的妻子或情人又遭受莫名的伤害确实不如倾向于她是丁的女儿与前面的蛛丝马迹暗合更有道理。
      如此,众多猜测中可能性系数较大的一种是:她是丁采臣的女儿,丁采臣的仇家袭击了她并对其施暴,而且施暴者不止一人,从令人发指的程度来看,发泄的仇恨无可比拟。她是无辜的,罪孽和伤害因丁采臣而起,她对丁采臣这样黑社会的父亲不可能不怨怼。
      160页,“这个女人,在跟我讲述了采臣的死况时,那种轻描淡写的语调,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让我对她的身份产生了极大的疑虑。”似乎让人琢磨不透,但若上面的猜测成立,她在谈到丁的死亡时的淡漠也合情合理。
      毁容女看天空与她说自己是丁采臣的人质,若不过于僵硬较真,不过是说明她因是一个特殊人物的女儿而失去自由,行动上受限制。
      一个给人印象上很通情达理的人为了一个烟缸而掏出手枪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必然暗含某种内在的逻辑,作者对始终笼罩在丁采臣身上的那种巨大的痛苦的描写应该不难体会。
      但是疑点和谜团的干扰会让你的猜测始终都无法确定,作者故意如此,不留下任何线索。
      1、128页,“丁采臣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如果毁容女是他女儿,肯定年龄不大,但是若丁当初与某女人生下她很早,也能达到二十出头。但是作者故意不交代毁容女的年龄。而且140和141页,说,“很快,一个五十多岁,自称老板的人……他称比他年轻至少二十岁的丁采臣为‘丁大哥’……”,这我就搞不明白了,即便老板59岁,减去20(二十岁前还有“至少” 二字!),说明丁采臣“至多”才39岁,若严谨的话,这和四十出头是对不上的。
      2、162页,“后来,我知道……”说明小崔问过她被施暴的事,既然问了,肯定问及是谁对其施暴,但是作者故意屏蔽了。
      3、184页,“她告诉我,自打她来到北京后,还是第一次离开盘龙谷。”,若严谨,说明惨剧的发生是在她进到丁家别墅之前,因为受那么大的创伤,不能不被送去医院,丁再有势力,也不能把全套医疗班子搞到他别墅里进行。但她进到别墅之前的信息全部屏蔽了,只有她的口音似乎是南方人这一点。
      4、当小崔给丁采臣拨通手机时,所听到的那个陌生的“山西口音”,无从追索,连和“南方人”都沾不上边。他如何能有丁采臣的手机呢?他又是何许人也?莫名其妙蹦出来的一个人。
      其他谜团倒是可以凭想象扁圆。
      1、二十六万余款到账未必证明丁采臣未死,或许只是营造一个悬疑的氛围而已。因为前面有丁采臣说话算数的铺垫(142页)。而且前后都有线索。
      112页,误发的短信是一个交待,“虎坊桥西里,三十七号甲。事若求全何所乐?干吧。多带几个人去。这也许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这条短息要么是丁把发给手下的指令误发给小崔的,要么【可能性极小】是他把他的幕主发给他的指令误转发给小崔的,总之,到了孤注一掷、生死存亡的关头,显然,极可能失败了,这致使了他以后的自杀或他人的杀人灭口。
      如同玄秘曲带给丁的感受一样,就像在朦朦胧胧的雾中,丁不知道计划实施的成功与否,他在心里要考虑许多事,作最坏的打算,或若有所思,或专注虔诚,或近于失控,或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或对眼前的一切心不在焉,或同时盘算着好几件事,人不难体会到那种复杂与承受着的心理。
      重复引用164页,“他知道我喜欢听音乐,才会在自杀前,向你订下这套音响。”丁早有打算和安排。
      重复引用141、142页,“我忽然回忆起来,丁采臣在饭桌上曾经问过我,如果这套音响系统将来出现某些故障的话,能不能麻烦我随时过来,帮他看一看。”很明显,他考虑的不是帮他看一看,而是日后他若不在了,帮毁容女看一看。
      重复引用142页,小崔的回答好像是作者故意又自然留下的线索:“……就好像嫁出去的闺女一样。自己不能保护她、照料她,却暗暗希望新用家能像自己那样善待她。……”小崔说得那样自然,也是真心,但有好像是替丁说出了他的愿望。
      所以,余款悉数到账很顺理成章。丁事先安排手下、他人、甚至毁容女都行。而且185页,“可她一直在逗弄孩子,对我的惊恐和情绪异常没有任何反应。在这一点上,她也很像玉芬。”毁容女很可能事先就知道了,她干嘛大惊小怪。而小崔,怎么说呢,还是一直念念不忘他的那个玉芬啊,看什么都像玉芬。唉。
      2、第180到181页:我又问她,黑社会的人居然也会被逼自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她说,这只能说明,这个社会中还有比黑社会更强大、更恐怖的力量。丁采臣根本就不是对手。至于她说的这个“更恐怖的力量”到底指的是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只是作者的不得不作的写作伎俩而已,倒不是真的不得其解了。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当今的那种氛围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不要说书中描绘的那些腻歪的教授、知识精英们的高谈阔论本身就是社会氛围的扩散,也不要说开军车取货的沈大校开玩笑的“我明天派两个扛枪的战士,跟你一起去如何?”或许真的不是吹牛逼,只看186页毁容女一笑置之说的话:“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原本就是不明不白的啊,乱就让它乱吧!你要是爱钻牛角尖,想把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恐怕连一天都活不下去。”再想想之前发生的那个似乎永远都无真相可言的事件,谁都会心知肚明的。
      重复引用169页,“他的理由是,我不过是一个社会上的小混混,并不隶属于任何组织或机构,万一事情败露,也不会有什么了不得的‘政治后果’”。
      127页,“我果然发现了那座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发展是硬道理’,而邓小平的半身画像,则略微有点失真。”
      119页,“在一个肮脏、平庸的世界上,运气就是唯一的宗教。”
      唉,不谈政治,因为政治就是宗教,宗教就是运气,心知肚明的事,不用作者教你。
      ★
      这部小说所描写的那些教授们,实在是不足为奇,咱们早已司空见惯,他们充其量不过是“二手货”的人类。他们的喋喋不休来自于当下的社会氛围,借用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清新的、和明澈的。”
      当小崔在农家院里看到房东的老伴时,发出了如此的感叹:“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如此健康活泼的人了。”
      ★
      这部小说一共11章,刚好最中间的第6章《AUTOGRAPH》承前启后,十分关键,也正是在这一章中作者提到了“隐身衣”这个词。
      在这一章的叙述中,承前,主人公小崔念念不忘玉芬;回想母亲所说一一应验;决定买下农家房院;想到蒋颂平所提及的丁采臣这个客户;交代从前所拍得的一对AUTOGRAPH及过程。
      启后,引出所谓“愚蠢”的计划,要打造“世界上最好的音响”卖给丁采臣;开始与丁采臣联系接触;为以后事件的发展埋下一条误发的的短信这样至为关键的线索。
      剩下的10章,1与11、2与10、3与9等我不敢说是严格的对应,但一前一后总有一点或几点相呼应的地方,比如:
      5、天路:与姐姐介绍的对象侯美珠相亲,也明白老姐的用意。对应于7、莲12:当姐姐得寸进尺劝他与侯美珠结婚时,终于失去了控制,骂了老姐。
      4、短波收音机:门口停放黑色高级轿车,夜深人静有时亮起迷蒙灯光的小四合院。对应于8、萨蒂,《玄秘曲》:盘龙谷非同一般私密性的丁家别墅。
      3、奶妈牒:在电子市场收了一对音乐丝带Red Dawn。对应于9、红色黎明:转手给沈大校。
      2、《佩尔•金特》:《佩尔•金特》中的《晨曲》。玉芬纯洁俏丽的脸。母亲说缘分。对应于10、莱恩•哈特:勃拉姆斯的《第二》。神秘女被钢刀毁容的脸。见到神秘的毁容女。
      1、TK88:一年前。给肤浅腻歪的教授做KT88。姐姐哭诉(以后
      知道隐情是叫他搬家)。忘不了玉芬。这个世界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对应于11、300B:一年后。教授又折腾换成300B。搬入盘龙谷,终于安定下来。依然忘不了玉芬。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
      ★
      小说最后以主人公自己十分厌恶的反问句式结束:“……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也许我们还应该加上一句:只要你他妈的运气好,只要他妈的这个国家的运气好,不是吗?
      ★
      这部小说或许就是一件“隐身衣”,人阅读之后似乎除了伤感和无奈,看不到究竟的解脱在那里。如同“母亲”所说,小说只能使人觉醒,真正的解决还在自己,知觉性还要上升一步。
      小说中有一段给人印象极深的主人公心境的自然流露:
      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中荒芜的街道,我心里有一种浮薄的陌生感,那些过去生活的吉光片羽,像某种早已衰歇的声音留下的回响,搅动着迟钝的记忆。我并不喜欢怀旧,心中有些沉甸甸的伤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地方曾被称作“家”吧。屋顶上的飒飒的树声,枝丫上的月亮,蝉鸣和暴雨,以及清晨空气中刚出炉的煤渣的香气,曾经日复一日,伴我入睡,也曾在黑夜中轻轻触摸我的灵魂。一旦那种特有的幽寂之感压在心头,你就会有一种时过境迁,精华已尽的恐惧,就像你全部的好日子都已经被挥霍完毕。
      怎么说呢,艺术的美感人尽可以玩味,但若回到人生存在中究竟的解决,除了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从已知中解脱”,心理上终止过往的一切,彻底死于昨日的种种,没有别的出路。
      ★
      对音响和音乐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是其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而我是一个十足的音响盲和音乐盲,这肯定影响了我的阅读,但是没办法。好在现在是网络时代,一窍不通的东西借助于网络查询,多少还是能快捷了解一些的。
      但是那个基础和细胞,可能要等来生了。这是我的伤感和无奈。我是音盲不等于我不喜欢音乐。我是全凭识感,只要我喜欢听的,什么都听,感觉不舒服的,名气再大,叫我爹我也不捧场。我不是诋毁一些人,我总觉得有些所谓的音乐艺术家,基础教育、系统教育都受过,功成名就,但是他直到死都可能和真正的音乐无缘,他们永远是死人一个,看不出有何性灵体存在的迹象,不管台下有多少唏嘘感动,不管有多少粉丝捧场。
      有一天,我在微博上听德沃夏克《第九》的第二乐章及据此改编的《念故乡》,听了好几个版本,之前我是不知道这些的,听着听着,我的眼泪就出来了,听完后我还真有点失控了,为了不惊扰家人,我只好躲到卧室里,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痛哭了很久。我想,这也许就是葛吉夫所说的“客观艺术”,不管你是不是音盲,它所发出的震动就在那里!
       这部小说中有一章《天路》,说大舌头的侯美珠喜欢唱也喜欢听《天路》,我不知道作者是平直描写还是暗含点其他意思,以便与人物相符。但是我突然想起我曾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档节目,说是:
      一个十三岁女孩兰兰突发怪病,整天像蛇一样蜷缩在地上,当记者来到兰兰家,刚进门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兰兰居然抱着一只活鸡撕咬,让周围的人毛骨悚然。妈妈说兰兰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暴力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不过蹊跷的时,每当父亲用手机播放《天路》这首歌,兰兰会瞬间安静下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觉得心智退行的人,无须心思的参与,对音乐振动的接受反倒更直接无误。
      我曾在以前的博文中说:当我看到格非的《似曾相识的精灵》,真是羡慕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他说出了我无力说出却想要说出的话:
      无论是一首简朴的歌谣,还是一部复杂的交响曲,真正美妙的音乐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就像是神借用一双平庸的手所写下的布满玄机的文字,它是天堂所泄漏的一线灵光。没有哪一个词比"天籁"更能描述它的性质了。对于听者来说,即便他第一次听到某个旋律,某首曲子,亦会有似曾相识之感。仿佛耳畔的旋律只是引动了他内心隐秘、沉睡的情感,如同一道闪电在顷刻之间照亮了他的心底的黑暗。于是,他完全被震慑住了,忘掉了尘世的一切,他的大脑开始失神,灵魂遁入了邈杳的远方。
      ……
      我曾经听过数千遍的《东方红》旋律。但当它作为《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华彩乐句出现在第四乐章的尾声,我还是被它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旋律是不是江青授意加进去的,对我来说毫无关系。在我期待它出现的时候它出现了,这就足够了。
      我也无数次地听过《歌唱祖国》,总是自然而然地升起逆反和厌恶,然而当奥运会上传来杨沛宜的童声时,感受到的震动却是圣洁得一塌糊涂。
      我看的音乐评论极少,但是我觉得专业的圈内人士未必能如“母亲”那般说得如此清楚!那是出自最高知觉性的视见:
      在近代伟大音乐家中,有几位当其创造之际,其知觉性与一高等知觉性相接。弗朗克(Cesar Frank)奏琴时好像一受了灵感的人;他通达到心灵生命,他也觉知这个,表现这到很大底程度了。
      
      贝多芬(Beethoven)编《第九交响乐》时,有了一视见,见到达到一高等世界之窍,也见到一高等世界到此尘世之下降。
      
      瓦格勒(Wanger)有玄秘世界的很雄强的消息;他有玄秘主义的本能,玄秘者的意识,由之而接到他的最伟大的灵感。可是他主要在情命界上工作,而他的心思时常参入,于是干涉了他的灵感而且将其机械化了。
      大部分他(瓦格纳)的作品是太混杂底,太寻常是幽暗而且沉重,虽然雄强。但时若他能超过情命和心思水平,达到高上一界,他有些瞥见是特殊美丽的,如在《帕西华尔》(Parsifal)中,在《延利斯坦(Tristan)与伊索特(Iseut)》中,大多是在其最后“大轴”(Act)中。
      
      远在心思以上有一个境域,我们可称之曰‘和谐’世界;设若你能达到那里,则你可发现一切和谐之根本,无论在世间在任何形式中所显示者。例如,有某一线音乐,只包含几个极上之音,在先后相随的两个音乐家的作品之后,——一个巴赫(Bach)的乐曲,另一个是贝多芬的一乐曲。
      这两个在乐谱上是不同的,对外表的听觉也不相同,可是在真元上是同一。知觉性的一个且同此一个震动,特著的和谐之一个波浪,感触了这两位音乐家。
      贝多芬把握了一大部分,但在他却参杂了他的心思之发明和编插;巴赫接受的比较少,可是他所摄持的比较纯洁。这震动属于知觉性的胜利的出现,知觉性从无知觉性中破胎而出,在一胜利的出生和上翥中。
      
      我想,不论是音乐家、作家、还是画家,困扰他们的,都是如何使表达更趋于完善。音乐表达略微比文字表达更少失真些,这也许是像格非、余华这样的作家反而很企慕音乐的缘故吧;但音乐表达亦不完全。一切依乎自上而下的触拊以及艺术家的纯度。
      “母亲”在一次谈话中曾说:
      是的,那也是室利阿罗频多一直所说的!一旦我们开始在描述什么,这种情况就发生了(示意一句接着一句地说);即刻这就发生了,真元的事物漏走了。【按:可参见“母亲”在他处所表述的另一段话,也许更有助于理解:是复杂性使知见困难;因为我们的知见官能,皆太是线条似的,太简单;以至倘若我们要了解,我们立刻为无数量事物所袭击,皆几乎是相冲突的,而又在那么一复杂的方式上相混合,使人不复能见知其线索而追踪这些事,——人突然进到一涡旋中了。
      但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思惟一理念又一理念,正如不得不说出一字又一字,——他们不能同时说出许多字,岂不是么?否则便呐呐不能出口了!那么好了,大多数人是这么思想的,他们想了一思想又再想一思想,整个他们的知觉性是线条似的进行。可是人开始见知事物,只是若人能圆球似的,球面似的知见,——圆球似的思惟,这便是说,大数量的思想和见知一时同运。
      自然,直到如今,倘若人要描述事物,人不得不描述过一事又一事,因为人不能同时说出十个字。而且由这缘故,凡人所说者,实际不能表现真理,全然不能,——因为我们必得说出一事乃再说一事,从那时分起,说起一事又一事了,它们便不复真实。应该整个一时说出,正如要人达到能一时见知全体又一一在于其位。
      时若人开始这样看,——看,见知,感觉,思惟,愿望,皆像这样,——则接近“真理”了。可是长此人这么看亦如这么说,——哦!这是一可怜的窘境了。】
       我们仅能勉强尽力而为。
      
      唔,写作不是令人满意的,你知道;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去表达一切吗……比如音乐呢?
      
      也好不了多少。绘画就更糟了。都不行……
      (沉默)
       我一直在想:设若人发展出一种特殊强能的声音器官,能够使用这种器官,用这种声音,明觉地连接他所想要说出的或必须表达的什么,然后简单让其在此“势用”之下自然流出,那么也许会最接近真实的事物。
       我曾经有过一些这种经验的短暂片刻;但即使是那样也仍似微不足道。“微不足道”,一整片领域都避开了你……我记得有一时期,我常常在12月31日的午夜坐在管风琴前,没有一丝对要去弹奏或演唱什么内容的预想,我只是让“力量”来到——让“它”去演奏,然后发出声音,嗓音来到,然后在嗓音里,出现词句。我预先从未写下任何内容。因为人们开始记录下我正在说的(自然他们把它搞得完全混淆不清了)我才开始事先把它写下来;当我午夜不再来这儿时,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但是在早先的那些日子里,很久很久以前当室利阿罗频多在这儿时,情况就是如此;我不知道我将要去演奏或要去说出的内容。首先是声音来到,然后是嗓音,然后在嗓音里,出现词句——像是凝缩的什么,具体化了。
       这十分强能,但是不完全。不完全。
      (沉默)
       真正地,你还将需加上一个光明的映演。但是没有造作。
      (长时沉默)
       即除了声音之外明觉与审慎地处理某些明亮的震动。
       思想,相较之下(像我们如今所了解的思想),更具物质性。思想——以文字格式化表出——是降到一个很低的格位上了。
       某些思想……他们是思想吗?……是远高于思想的什么,远远高出理念……它是“知识的视见”于极为清晰明亮的境域里,在那儿震动非常精确与强大;而这是明显的什么,当它下降,移译为声音和文字(但这已降为非常低下了)。在形式上最为接近这“渊源”,它们是清晰明亮的震动。
       但是人类心思(善于)解析每件事物并且模仿它!
       它作成一种模仿:所有这些光明示现,每一事物它们正作成如今这样。像这样趣味于戏剧和电影……尽管它有它的效果,不是吗?但它(仅仅)是一种模仿。
      我们是猴子。
      
      
  •     “只要音乐还在继续。”对待生活的意义这一陈旧的问题,博尔赫斯的回答必然是最令人信服的。这种感受在读格非的新作《隐身衣》时常常出现在我脑中。“如果你不是特别爱吹毛求疵,凡是都要去刨根问底的话,如果你能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改掉怨天尤人的老毛病,你会突然发现,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与余华的心浮气躁相比,一直躲在象牙塔中的格非却显露出对当下环境更深刻的洞察力。从《春尽江南》到《隐身衣》,处处是作家对生活、对读者的妥协。我们惊喜于作家终于愿意坐下来跟我们好好聊聊家常,就像一位父亲或是兄长,絮絮叨叨讲述我们内心这些年的变化。他诚意十足,甚至放弃了几十年来一贯的晦涩文辞,并竭力掩盖自己身上的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孤傲脾性。更甚者,他说的那些教人向善的话,可能连他自己都不信,但仿佛只要话一出口,他就会对你起誓:我愿意相信。他尽量不让你知道自己内心痛苦和迷茫,正如一位称职的父亲所愿承担的那样。
      
      而这种妥协恰恰是作家对世界的不妥协。他轻描淡写地告诉你,从某种程度上看,你一再坚持追问的问题或许也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这一态度正如北岛在三十多年前说过的那样。只不过今天,这种不相信的立场从怀疑走向了反面。
      
      当然,《隐身衣》如果仅仅作为一部音乐小说来读,并不会给人过于沉重的感觉。但是对于众多习惯了格非的迷一样的气质的读者们而言,小小的失落之外,收获的是大大的惊喜。用音乐来形容,这种感觉有点像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Elbow的《One Day Like This》,或是The Cure 的《Friday I'm In Love》。
      
      
      
      
      
  •     对于格非,以前看过《山河入梦》,其实倒也读得糊涂,只是觉得是个特别的作家,善于讲故事又有着先锋派的诡异
      收到这本书是在清早(10点多),然后,然后就一口气读完了
      不过读完之后,自己却还是迷糊
      
      从各章节标题看,各个标题都是与主人公(我)的专业相关,“KT88 《培尔·金特》 妈妈碟 短波收音机 《天路》 AUTOGRAPH 莲12 萨蒂 《玄秘曲》 红色黎明 莱恩·哈特 300B”。这里,KT88 短波收音机 AUTOGRAPH 莲12 红色黎明 300B这一系列音响器材,播放着的是《培尔·金特》 妈妈碟 《天路》 萨蒂《玄秘曲》 莱恩·哈特的这组音乐声。不能不说,作者在这里是有话要讲的。在末尾,定制KT88的客户,要求制作了一套300B,KT88被弃置了(小说没有这样说,但这是当然的)
      
      内容正如介绍所说:“作为资深音乐发烧友的主人公,以为高端客户定制高级音响设备为生。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神秘人物的订单”,然后一切都变的莫名其妙起来。最终,据说客户死了。。。。不过在末尾的时候,主人公在一年之后收到了客户的余款,整个故事突然在此变得不确定起来,像那套KT88一样被弃置了。。。
      
      小说讲述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社会剧变中的人们追名逐利而起伏跌宕、凶险无着的命运。主人公的妻子正如母亲预言到的那样:“这个婆娘,有一多半是为别人娶的”;亲姐姐为了收回主人公暂住的房子,使尽伎俩与手段;昔日最好的朋友在主人公无处可住的时候显得异常狰狞。
      不过且慢,在结尾前,主人公住进了客户的别墅,然后,有了女儿。神秘的女人说:“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原本就是不明不白的。乱就让它乱吧!你要是爱钻牛角尖,想把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恐怕连一天都活不下去。”仍然是对故事内容的消解。。。
      
      一切既显得真实,又显得虚幻,这大概就是书名的意义
      
  •   这么高效,很厉害。还是赠书有动力啊。。。
  •   如果去掉结尾,唉呀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