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滕云 页数:8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孙犁十四章》不是访问记,不是传记,但书中偶有访问现场,亦具评传体格。笔者是怀着既写素描也写画卷的奢望,怀着写作家精神传记、灵魂传记的奢望的。当写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孙犁十四章》第十三章“曲终孙犁”,我忽然想把书名改为:《倾心于孙犁的绝唱》,而把“孙犁十四章”作为副题。孙犁是用心灵、用灵魂来唱他的歌的。再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唱了。大音希声,他的绝唱,我们仅仅倾耳而听是不够的,要倾心而听。但最后,我还是决定放弃抒情性的书名,而仍用平实的《孙犁十四章》为书名。
作者简介
腾云,男,1938年出生,广西南宁人。1956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就读,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旋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之文学研究班,三年毕业。先后任教于河北大学中文系;任职于天津文联理论研究室为负责人,创办、主编《文学自由谈》;任职于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研究员、所长;任职于《天津日报》为副总编辑。2004年退休。几十年从事大学文学教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与评论及散文写作和编辑工作。已出版专著《小说审美谈》《八十年代文学之思》《寻觅童年--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束思絮》《曹雪芹》《汉魏六朝小说选译(上)》,散文集《自新河流》;另有与他人合作及主编之著作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家授衔“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自1990年代迄今,受聘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文学学科组评审专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乡土孙犁 第一节“封泥”名章 第二节农家孩子(上) 第三节农家孩子(下) 第四节最后一只蝈蝈 第五节野人怀土 第六节辞“乡土文学” 第二章山水孙犁 第一节在民族大义感召下 第二节百水千山 第三节战争和田园 第四节人民英雄主义 第五节是璞也是玉 第三章战士孙犁 第一节辞“三种人” 之一辞“多余人” 之二辞“同路人” 之三辞“边缘人” 第二节为文学而革命,为革命而文学 第三节老区土改的冲激 第四节病期十年的“索隐” 第五节他是个“散兵” 第四章性情孙犁 第一节亲情长歌 第二节爱情小令 第三节友情慢调 第四节人情引词 第五章小说孙犁 第一节小说与文学孙犁 第二节关予孙犁小说的基本风格 第三节 心灵化和生活化--孙犁式时代精神书写 第四节主观的、感觉的、抒情的--孙犁式写实主义 第五节不薄男儿重女儿--孙犁式性灵为文 第六节裁取青天作画屏--《荷花淀》与孙犁短篇小说艺术 第七节个性深处总模糊--《铁木前传》与孙犁中篇小说艺术 之一 《村歌》在前 之二 《铁木前传》并非实写合作化运动 之三 《铁木前传》主题的多义性 之四 《铁木前传》人物结构的复调性 之五 小满儿的复调性和复义性 之六 个性深处总模糊 第八节长篇结构第三型--《风云初记》与孙犁长篇小说艺术 之一 岂止十年磨一剑 之二 亦农亦武亦温文 之三 景语情语一片 之四 散文(小说)叙事诗 之五 尾声与“前记” 第九节余论:历史-小说-生活 第六章散文孙犁 第一节映世之什 之一 战歌与田园之歌 之二 《津门小集》 之三《书衣文录》 第二节志人之什 之一童年漫忆 之二亲情至文 之三 乡里笔记 之四 故人怀思 第三节自叙之什 之一 《〈善闇室纪年〉摘抄》的写作 之二成长岁月的叙写 之三病期经历的叙写 之四 居常琐笔 第四节读书之什 第五节论文之什 之一 当代文事随笔 之二读作品记 之三耕堂序跋 第六节体裁篇 第七节文心篇 之一写事与写人 之二写物与写心 之三 细节化生存 之四 哲理概括与典型化 之五 白描与抒情 之六写实与象征 之七取譬与通感 之八泥土气息与书香气韵 之九幽默与讽刺 之十 白话与文言 第八节孙犁散文观 第七章诗歌孙犁 第一节孙犁诗系年及概观 第二节新诗自赋更长吟 之一 吉兆 之二抗战诗人 之三战争和解放 之四病期与劫后 之五人生之诗 第三节老去诗篇浑漫与 之一咏生涯 之二咏亲恃 之三咏故人 之四咏革命 之五咏世情 之六咏闲情 之七咏读书 之八健笔意纵横 第四节性相近习相远 第五节“诗人里行走”的作家 之一诗创作自评 之二诗人里行走 第六节孙犁诗话 之一诗歌价值观 之二诗歌创作观 之三诗人观 之四诗歌批评观 第八章文论孙犁 第一节评论起家 第二节“冀中一日”的洗礼 第三节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 之一关于现实主义 之二关于人道主义 第四节“写作离政治远一点” …… 第九章编辑(兼及记者、教师)孙犁 第十章国初孙犁 第十一章“文革”孙犁 第十二章变法孙犁 第十三章曲终孙犁 第十四章哲人孙犁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六节 辞“乡土文学" 1980年冬,刘绍棠来天津访孙犁,请孙犁为他要编的一个乡土文学特辑写几句话。按说,刘绍棠此来此请,是有充足理由的,自信此行不会落空。但结果是:非也。按说,乡土孙犁,是最有条件,也最有可能倡乡土文学的,他会答应刘绍棠之请。但他不。 刘绍棠自己说:“我和孙犁同志建立了二十八年的师生之谊”(刘绍棠:《开始了第二个青年时代》)。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孙犁编《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热诚扶持青年作者,其中佼佼者有刘绍棠。从1951年9月到1957年春,孙犁在该刊编发的刘绍棠作品,在十万字以上,在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孙犁敦于旧谊,对刘绍棠二向是有求应的。近年,刘绍棠忙于举乡土文学旗帜,说自己是京北运河畔的“一个土著”。他写乡土文学,写田园牧歌。刘绍棠了解孙犁对冀中乡土的深挚感情,他以为,他们同为“土著”族类,因此请孙犁为乡土文学说话。但出乎他意料,挚爱乡土的孙犁,并不热衷于乡土文学。 孙犁写了《关于乡土文学》一文,引述鲁迅先生对乡土文学的态度,认为鲁迅指许钦文的小说为“乡土文学”,不外是因为许钦文写的是绍兴一带的人物故事、风土人情,对话也保留一些方言土语;鲁迅称许钦文写“乡土文学”,既不是批评,也难说是推崇。鲁迅自己写以家乡人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并没有自称是“乡土文学”。别人也没有这样认定。孙犁则认为,鲁迅小说“已经不是什么‘乡土文学’,而是民族的瑰宝”。孙犁言下之意,把鲁迅作品视为“乡土文学”,是一种贬低。其实,孙犁未及注意到,海外的司马长风们,就是把鲁迅贬为“乡土作家”的。 孙犁根本不赞成“乡土文学”的命名,正如他认为“市民文学”之名难以成立一样。他认为,以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生地在城在乡是洋是土来命名文学,是不科学的。孙犁在另一篇文章《祝衡水(农民文学)创刊》中,再次表明同样的见解:“‘农民文学’作为一个刊物的名字,并无不可。但文学不能以社会职业区分。如果那样,文学的种类就太多了,譬如工人文学、商人文学、学生文学……这样分是不科学的。文学不能以作者职业分,也不能以所写题材分。”
编辑推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孙犁十四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