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夏济安 页数:279 译者:夏志清 注解
Tag标签:无
前言
真诚痴情面的明证 写在《夏济安日记》新版之前 夏志清 一九四六年所写的《夏济安日记》最主要的情节,即是济安哥于该年正月至九月间日夜想念一位女生的经过。当年我不知听了何人的建议,把这位女主角的中英文姓名全都勾销,在《日记》里只留下R.E.这两个字母来代表她。一九四六年她才二十岁,假如她尚在人间,到了今天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在她的生命史上,上过她一年课的夏老师可能一点也不重要,但在济安哥的生命史上,她是个极重要的人物,他于一九四六年所记的日记就是她具有重要性的明证,也更让我们看到了夏济安真诚痴情面的明证。在这本新版《夏济安日记》里,我已勾消了R。E。这个假名,因为济安师在日记里通常称她为李彦L。Y。,难得在一段英文日记里也称她为Lee Yen,但同她通信时,却很有礼貌地称她为“李小姐”。 四月二十七日星期六那天的日记如下:“写了一天信,长达七千字以上。晚饭去践约,竟然就会吵架!我真该死!真想离开昆明了,可是听了朋友的劝告,连夜送道歉信去。” 翌日又送了封道歉信给李彦。五月二日写了封二十页的长信给我。 五月三日“午后我大哭一阵。倒不是全为了想念她,我只是后悔。我太对不起她了。”五月四日“一醒来在床上又哭一场。”当晚又开始写信给她,五月六日星期一上午,终于“用了有格稿纸”誊写后递给她。 济安哥一九四六年的日记,原先都抄录在两本日记簿上。我早已注意到有一份五页的信稿夹在第二本日记簿内,是他于五月五日写给“李小姐”的。原信楷书虽写得很端正,但事后他又把此信大加修改,我因之对它未加重视。现在我相信,此信乃五月六日递给李彦那封信的原稿,济安在五月五日日记上自称已“尽古典之能事”,因为上一封长信虽“浪漫得淋漓尽致”,却并未见效。二人后来在北平北大重逢,但有无再通信,待考。此函绝对是济安在昆明期间递给李彦的最后一封信,我在此公布,以飨本书读者。 (请见本书第242-264页〔特载〕之《济安师致李彦最后一封信》全文及部分手稿)二OO六年七月十三日·纽约
内容概要
《夏济安日记》的时间自一九四六年元月一日至九月二十九日,夏济安当时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
日记中不仅记载了抗战时期的中国情势、个人的政治观,以及在西南联大教书的生活点滴、看的电影和书籍,最重要的,是记录了他对一个女大学生一往情深的苦恋,和不断揣测其心意的矛盾心理,完全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家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不仅把爱情看得非常神圣,处世态度也带有宗教性的自省精神。
《夏济安日记》为最新修订版,增加夏志清所写新的前言、夏济安致李彦的最后一封信(附原函影本)、夏志清书信、日记原稿影本及部分英文日记。
作者简介
夏济安(1916--1965)江苏苏州人。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外语系。他对英美文学有颇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黑暗的闸门》《现代文学评注》等。
书籍目录
[2006年版前言]
真诚痴情面的明证/夏志清
[1974年版序论]
可当恋爱史读/夏志清
[日记本文]
一九四六年元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二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三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四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五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六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七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八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九月日记
再说几句/夏志清
[特载]
夏济安日记(部分手稿)
夏济安英文日记
济安师致李彦最后一封信(附原函草稿影本)
[附章]
致济安书/夏志清
追念济安老师/董同琏
章节摘录
元月二十四日 星期四 父亲来信说伯父子廿一层五时半去世,果然逃不掉!哉!乾安哥回去,本来是团圆,现在连送终都来不及。 他又云:“余最欣慰者,尔之书法,渐见端正,一切从方正入手,将来即能大成,……将来养到功深之时,定能博得朝贵青睐,或有青云直上之时,望尔勉旃。”他还是希望我做曾国藩,“博朝贵青睐”我不贪,除非朝贵是个贤人。做官我并不想,除非不得已。可是使自己奇怪的;近来虽不练字,书法的确端正起来了。亦许真是修心补相罢。 作一长书给志清,伯父甫死,语气不免悲观。 我又告诉他,我决开始写小说,题名“Country for Vegeta tion”(《植物之乡》),将以四川为背景,题意有三:①一般人吃喝白相,糊涂过日,等于vegetate;②有人说(书中女主角):四川只宜植物生长,不宜人居住;③书中男主角是一植物学家。这部东西,两星期后,无论如何要开始动笔,否则到卅一岁,还一事无成,太说不过去了。 元月二十五日 星期五 温暖 有空就想R·E·,怕不要成了相思病!但我有足够的幽默感,无论怎样的痛苦都能忍受的。 事实上,我不应该有什么痛苦,都是自寻烦恼。 上帝待我一向不坏,短时间内或找些事来使我心神不定,隔了不久,就会使我定心的,采取什么方式,现在还不知道。 这次是“诚德里事件”以后的顶严重的一次。 元月廿六日 星期六 读“Towards the 20th Century”(《进入二十世纪》),因做札记,故甚慢,然所剩无多,日内可读毕。 太极拳我虽练习不勤(未曾甸断),然仍有心得发现。今日于首数式之呼吸,已知其梗概。一圆形动作,一半吸气,一半呼气,甚合自然,殆即太极之阴阳乎?全套恐无不如此。打拳时 顶讨厌的还是杂念分心,以致不能多打。(杂念并不关相思病,零零碎碎,断断续续,虽不深不强,却可使头脑不得休息,打完后头中不大舒服。 ) 元月廿七日 星期日,非但不冷,且觉天已热 “Towards the 20th Century”读毕。 相思病昨今两日未发。我想我助立场很不清楚,我究竟要求些甚么?已经是师生关系,不能随便请人做“朋友”,而且世界上没有勉强人家做朋友之事。强迫人家做“爱人”,更是没有理由,因为人家,未必爱称。求婚吧,我那里有这个力量结婚?所以考虑下来,这件事打消,除非上帝另有打算。 读“Passage to India”(《航驶印度》),不知不觉我鼻中嗅到像辛哈 ·许禄加那种印人身上发出来的特别气味,我真是敏感极了。书的文字太枯燥,我不欢喜。 P38-40 三月九日 星期六 Il faut souffrir pour être vrai. 晨起即碰到一闷心拳头——南屏广告,明,天早晨是《美人游春图》 (Springtime in the Rockies,with Betty Grable蓓蒂·葛兰宝主演),《美人游春图》的放映期是在《窗中少妇》之后,《窗中少妇》恐怕不会再来昆明了——完了,完了!我不愿违背我的誓愿,只有打下牙齿和血吞了。 若是今天起就此不看见她,事情还好办;可是还得上七个礼拜课,我至少还得看见她好几次,这样忍心的对付自己的热情,只有上帝给我力量,我才受得了。总之,我的ordeal(耐力 考验)还没终了。 俞振基给我一张音乐会赠券,我在外面吃中饭后去听。斯义桂的歌声唱得可使我神往,李惠芳的钢琴也不坏,这位李女士长相极美,倒是我所意料不到的。 三月十月 星期日 读G.N.Shuster(修士特)的“The Catholic Spirit in Modern English Literature”(《英国近代文学作品中的天主教精神》)。 近日气色极佳,人亦渐发胖,不知何故?我不敢有多大的奢望,看来最近不像会有什么灾祸,这样已经算是大幸了。讲快乐吧?这件事不成我总不会快乐到那里去的。可是我又不敢向上帝祈求快乐。 三月十一日 星期一 同钱学熙谈谈,觉得忏悔是必需的。我不应该再有什么要求,我现在的福报,已经超过我的应得,感恩尚且来不及,谈不上再求赏赐什么了。我假如觉得还缺乏什么,那表示我同上帝 之间还有隔阂,惟有多扦悔才能同上帝多接近。我应该知足了。 父亲在台湾购到一具照相机,拟送我作周岁生日礼物,父亲如此关心我,也是使我很感动的。 三月十二日 星期二 天上似为薄雾所笼罩,作乳青色,无风 “Your might,Love,makes me weak, Your might it is that maes my weakness sweet.” ——C.Patmore “Heaven becomes very intelligible and attractive when it is discerned to be woman.”——C.Patmore “爱情,你的力量使我软弱 也就是你的力量使我的软弱变得甜美”——派特摩尔 “当作女人看待时天堂也变得可以理解而引人了”——派特摩尔 Patmore(派特摩尔)是个有婚姻幸福的诗人,又是个天主教徒,他的诗是很值得研究的。上面所引的两句话,对于我却不适合: ①对于爱情面前,我还是很倔强。我不肯承认我是跌交了(fall in love),我不肯向任 何人低头——甚至我所爱的人。 ② 我总以为天比爱情高得多。两者之间我无法加一个等号。我崇拜上帝甚于爱情。 ……
编辑推荐
《夏济安日记》是作者夏济安去世后由其弟夏志清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所记时间虽然不到一年,却是爱情、友情、亲情的真实记录,是一代学人的心路里程的具体写照,对了解和研究四十年代后期部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治学和交游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 此书尽古典之能事,浪漫的淋漓尽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