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页数:303 译者:黄荭
Tag标签:无
前言
首先是孤独。像求生的本能,像被禁锢的快感,像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是一位执意孤独的作家。这种孤独在今天像一个召唤,一种自我升华。从小,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就知道自己不是母亲所期望的: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束缚在上个世纪初俄国资产阶级的种种社会规范里,要被调教成贤妻良母,上流社会的女子。不,她是野性的、暴烈的,睁大眼睛看着世界,被一个梦的宇宙所占据。少女时代,她的白日梦越发幽深:她发现了文学。她不是阅读,而是在吞食。或许在那个时候,她发誓要成为作家。文字的世界将彻底成为她的世界,学到的文字、潜移默化的文字还有放在自我和世界之间的文字,如同壁垒的文字。母亲讨厌她痴迷于阅读一“意淫”的堕落的乐趣,这并非出于偶然。母亲早已明白小女孩已经超出了她的掌控,或者说几乎如此。革命的喧嚣、背井离乡、躲在莫斯科的一间公寓里、闭门索居、把自己孤立在阅读中、在一个不愿意明白世界在改变的家庭里,这一切让这个刁蛮少女的个性变得越发孤僻、越发决绝。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氛围: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动、濒临堕落边缘的人物、缓慢的退化。内米洛夫斯基的风格就是攫住读者,让他困惑,让他置身危境,一边思忖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捕获,到底哪里才是极限。她的文风所流露的现代性,尤其是通过纠缠在她所有作品中萦绕不去的主题所维系的,那就是模糊性。情境的模糊,人物的模糊,存在的模糊。内米洛夫斯基是懂得如何把灵魂的撕扯和自我的分裂描绘出来的二十世纪作家。我们永远都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整个的存在历程就是试图把分裂的自我整合起来。在这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写作试图辟出一条认清自我、平息痛苦的道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写作:母亲和犹太人。她并不是从母亲或犹太人的中心出发去写作。不是,而是像一个探索深知其为危险领地的猎人,她尽量去靠近却不开一枪。她带着内心的恐惧,却从来都不舍弃。或许这就是读者从中获得的乐趣,欣赏她选择猎物的方式,把它们展示给我们看,奄奄一息,虚弱不堪,但永远都不是瘫死在地上。母亲是猎物之皇后:哪怕正当她风华正茂,女儿也把她描写成笨重、严肃、哀怨。是的,可是……女儿永远都不会反抗一位凶狠、不称职的母亲,因为她为人母、为人妻的角色和社会原因举止不得体的母亲。女儿对这位母亲所怀有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同情,她既懂得如何去谴责她的过错——重读《舞会》不难发现——也让读者对这个女人油然而生一丝怜悯:她在自己女儿身上看到自身苍老的迹象和一个竞争对手的诞生。伊丽莎白·吉尔在她写的关于她母亲的杰作《屋顶观景台》中,并没有错综复杂地去描写她外祖母的行为,当她和她姐姐,一九四五年奇迹般地从父母都死在里头的集中营里逃生出来,在波尔多一个地下室里关了好几个星期,终于回到巴黎,按响了家族唯一幸存者的门铃:她后来称呼她为狼。狼,童年让我们吓得发抖的大恶狼,那头大恶狼这样回答陪德尼丝和伊丽莎白回来的夫人:“我没有外孙女。”夫人坚持着,谈到了伊丽莎白的胸膜炎。狼咕哝着:“有收容穷孩子的疗养院。”这种对后代的抛弃就像一个预感回响在这些短篇小说中。母女间的斗争,人们总是表面上装出温情的样子,但是面具终究会扭曲。最好是不要说出真相:它总会让人心灵受伤。这里,尤其是在《星期天》和《幸福的堤岸》中,母女间的沉默说明了在命运为她们准备的残酷现实面前谁都不傻。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绝望地想相信自己的幸运之星:她懂得挑战母亲让她忍受的不幸和羞辱,她懂得很快、很强势地让自己成为一名作家,她寄给出版社的第一本小说竟然没有写地址……是有意忘记还是命运的捉弄?出版社不得不刊登了几则启事来找到作者,而当时,她有比看报纸更好的事情要做,她正在照顾刚刚出生的女儿。书出版了,成功接踵而至,还有对她的承认。三十年代初她就成了文学世界的公主,文学评论家推崇她的风格、从开篇就惜墨如金的对人物的描写,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完全契合别人眼中她的形象:从俄罗斯流亡到法国的作家,的确如此,但她是法国作家。她的身份折磨着她,就像这本集子里面名叫《同胞》的那篇小说中的故事。不容置疑的古以色列人,因此是富有的,但不完全是犹太人。被同化了,她自己这样认为。此外,当她读到布拉西拉赫对她的溢美之辞,当她在《格兰瓜尔》杂志上发表许多文学作品的时候,而这本杂志同时也刊登那些非常反犹的文章,她如何能怀疑这一点?她女儿说,在她被捕的时候,别人原本给了她逃脱的机会。她回答说:“不要二度流亡。”土地,是法国,她唯一的祖国:法语。少女时代,她以为死者都会还魂:她说得没错。短篇小说集的出版和伊丽莎白·吉尔的书的再版,都见证了她依然活在我们心中。劳拉·阿德莱尔
内容概要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1929年,她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内米洛夫斯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然而,由于她的犹太身份,尽管她于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1942年8月 17日被杀害于奥维辛集中营。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德尼斯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星期天》是内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这些创作于 1934年至1942年间的短篇小说,像《法兰西组曲》一样,探究法国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母女、夫妻间的紧张关系、法国资产阶级的行为习惯、宗教与个人身份的疑问;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在《星期天》里,我们又看到了内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暂人生的创作巅峰期写就的优美篇章。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译者:黄荭
书籍目录
序言(劳拉·阿德莱尔)星期天幸福的堤岸阿依诺同胞醉意血缘老实人火灾陌生人知己唐璜之妻巫术女魔头看客罗斯先生
章节摘录
版权页:她喷了香水,特意在脸上,肩膀上也喷了点:所有鲜艳的夸张装扮在这一天都适合她!“我真想有一件火红的裙子,还有波希米亚人的首饰。”她想起母亲的声音,温柔又慵懒的:“一切都要有分寸,娜蒂娜!”“这些老人。”她在心里不屑地说。在街上,阿尔莱特的汽车停在门口。娜蒂娜抓起包,边把贝雷帽扣在头上边跑出来,‘再见,妈妈!”她叫着飞奔而过,没了人影。“我希望你在沙发上躺一躺,娜奈特。昨晚你睡得那么糟糕。我就在你身边干活,”阿涅丝说,“之后,你可以和小阿姨一起出去。”小娜奈特有一会儿把她粉色的罩衣揉在手中,翻来覆去,脸蹭在靠垫上,打了打哈欠,睡着了。她五岁。和阿涅丝一样,她也有苍白、清新的金黄皮肤,黑色的头发和幽深的眼睛。阿涅丝坐在她身旁,一声不吭。房子静悄悄的,沉睡了。屋外,咖啡滤过的香味飘在空中。房间满是燥热又柔和的黄色影子。阿涅丝听到玛丽耶特小心地关上厨房的门,穿过公寓;她听见她的脚步声在佣人楼梯上越来越轻。她叹了口气;一种奇怪、忧郁的幸福,一种美妙的祥和袭上心头。寂静,空荡荡的房间,确信到晚上都不会有人来打搅她,没有任何一个脚步声或一个陌生的说话声会进入这所房子,这个庇护所……街上也是安静而空旷的。只有一个看不见的女子在弹奏钢琴,躲在遮下来的百叶窗后面。然后一切沉寂下来。就在同时,玛丽耶特,正用光着粗壮的双手收紧她星期天才用的“仿猪皮”包,并把它系上,她正朝塞夫尔一克鲁瓦一鲁热车站赶去,情人正在那儿等她,而此时,季尧姆在贡比涅森林对坐在他身旁的一位丰腴的金发女人说:“要指责我很容易,但我并不是个坏丈夫,只是我妻子……”娜蒂娜,在阿尔莱特绿色的小汽车里,正沿着卢森堡公园的栅栏飞驰而过。栗子树开着花。孩子们跑着,穿着春天的无袖小毛衣。阿尔莱特苦涩地想到没有任何人在等自己,等她;也没有人爱她。人们之所以迁就她是因为她的宝贝绿色汽车,还有让妈妈们信任的布满细纹的圆溜溜的眼睛。幸福的娜蒂娜!一阵劲风刮过;喷泉猛地朝左偏了偏,把它亮闪闪的水珠洒在行人身上。圣克洛蒂尔德广场上的小树微微摇曳。“多么宁静啊!”阿涅丝心想。她微笑着,唇边慢慢浮起她丈夫和长女都没有见过的罕见而信任的笑容。她站起身,静静地去给玫瑰花换水;她悉心给它们剪枝;它们慢慢地绽放,花瓣似乎有些遗憾地舒展开来,带着一丝顾虑和一种圣洁的矜持。“这里多舒服啊!”阿涅丝想。她的家……庇护所,封闭而温暖的贝壳,把喧闹挡在外面。在冬日黄昏黑暗的小岛上,当她沿着拉卡斯街走,当她在门上认出那张雕刻在石头上的微笑的女人脸庞,那张镶着窄边的温柔而熟悉的脸庞,她就神奇地变得柔和、安宁了,沉浸在平静又幸福的柔波之中。她的家……美妙的寂静,家具轻微、细碎的声响,在阴暗处泛着微光的精致的镶嵌物什,她多么喜爱这一切。她坐下来,任由自己倒在一张圈椅的窝里,而她平时一直都是那么笔挺,背不弯头不低。
媒体关注与评论
内米洛夫斯基的文风所流露的现代性,尤其是通过纠缠在她所有作品中萦绕不去的主题所维系的,那就是模糊性。形势的模糊,人物的模糊,存在的模糊。内米洛夫斯基是懂得如何把灵魂的撕扯和自我的分裂描绘出来的二十世纪作家。我们永远都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整个的存在历程就是试图把分裂的自我整合起来。在这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写作试图辟出一条认清自我、平息痛苦的道路。 ——法国作家劳拉·阿德莱尔很少有书像《星期天》一样扎根于那个时代(1934-1942),其中的十五个短篇小说,从塞林格式的残忍小事到一九四。年的大溃败,再现了历史的轮廓和细节。 ——法国《观点》杂志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小说,和她的长篇小说一样,明显受到了巴尔扎克、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的影响,虽然托尔斯泰的影响要小一些。她的文字,譬如对塞纳河如此华丽的描写(塞纳河就像女人用双臂围住她心上人的脖颈一样缠住巴黎——当然得是一个十分年轻、温顺、羞赧的女人)以及过于直白地说出人物想法,有时在文体上显得有点老派。但她对法国社会的犀利观察、真实再现围困中的法国,是毫不夸张的。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编辑推荐
《星期天》: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世界,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氛围:脆弱的和平、模糊的身份、正在消解的行动、濒临堕落边缘的人物、缓慢的退化。内里洛夫斯基的风格就是攫住读者,让他困惑,让他置身危境,一边思忖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捕获,到底哪里才是极限。《星期天》是内米洛夫斯基出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内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暂人生的创作巅峰期写就的优美篇章。流星般划过法兰西文学星空的犹太女作家。《法兰西组曲》作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就像其他相同的人生,就像所有人的一生一样,这是悲剧的一生。热烈的期望,崇高的努力。在重重的困难和障碍下,她始终怀着高尚的情操,勇敢地奋斗着,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死亡……"(卡莱尔)我希望在我死后,能将这段文字作为我的墓志铭,但是这个想法充满了虚荣。而且,再说,在墓碑上刻铭文是很贵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