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乔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冯伊湄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前言

廖承志我同司徒乔如何认识的,现在已记不清楚了。我们当时都在广州岭南大学,不过我年幼,刚进中学,而他已经是大学生了。屈指算来,那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我那时很喜欢同一些同学到郊外,对着水彩画盒浪费颜料。司徒乔有时也参与其间,并指导我们怎样用颜色。同司徒乔的认识,大概是这样开始的。但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司徒乔亲为主角,在岭南大学的剧坛上。演出了一出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描写矿工斗争的戏。那是早于五卅运动之前的一两年。这一件事,直到现在还鲜明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自然,司徒乔演的那一出话剧,还是基督教社会主义味道十分浓厚的。内容是说一个牧师,敢于抛弃所谓“前途”和资本家小姐的未婚妻,同矿工毕生相处的故事;还暴露了资本家的恶毒,并详细描写了矿工的悲惨境遇。这剧本很可能是外国来的,但有意义的是:司徒乔当时正是岭南大学“白十字架团”的成员,而竟演出了这样富有辣椒味的戏。这给岭南大学的一潭死水像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一样,首先是岭南大学的教会当局吓昏了,其次是广州基督教会吓得僵直了,再其次是香港的基督教会和青年会给吓得手足无措。那真是痛快至极。后来,司徒乔离开了广州,到了北京。上述的事绝不是司徒乔一生偶然的插曲,鲁迅的《三闲集》中《看司徒乔君的画》一文就可以证明。司徒乔绝不仅是在舞台上给工人阶级一点同情,而且他后来在北京、上海,画的也主要是穷人、工人和乞丐。这好像成了司徒乔画笔长征的始点。以后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他描画的大都是漂泊的穷人、受压迫的工人、年老的流浪汉,或是用强烈的色彩来讴歌他如此热爱的祖国山河大地。以后,直到全国解放之日,我同司徒乔再也不曾相遇过。司徒乔离开了上海,后来还到过法国。我在法国见过冼星海,但没有见过司徒乔。我同冼星海也是岭南时代的同学。待到我同司徒乔再次见面,已是一九五。年的事。他是开国时第一届政协的代表。一九五二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我又同司徒乔在一起了,他恰是中国代表团的团员之一。大会闭幕之后,司徒乔在一幅两米见方的绢布上,画下了大会闭幕时的热烈景象。为了这幅画,我到过司徒乔的画室好几次,并认识了他的夫人。司徒乔是擅长油画、水彩画的,但他用中国式的毛笔,描出各国代表团首脑人物的颜容,恐怕是司徒乔的第一次尝试吧,如果我不是说错了的话。我记得,他这张画终于没有完成。不知道这张未完成的杰作,如今在哪里?不久前,王匡同志送给我一本司徒乔夫人冯伊湄写的书,就是《未完成的画》。我当夜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青年时代的司徒乔,壮年时代的司徒乔,成熟时期的司徒乔,都一一如银幕上的映像,浮在我的眼前。司徒乔把整个生涯贡献给了祖国的劳动人民,司徒乔的一生是为苦难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民族敌人的刻骨仇恨,他的节操,他的淡泊,他的无欲,都可为我们的师鉴。司徒乔的画集,将是他革命艺术活动的最好见证。冯夫人的书,又将是司徒乔苦难反抗的一生的见证。司徒乔去世,及今整整是二十年。他没有死,他的令人难忘的形象,一直活在我们心中。一九七八年五月

内容概要

司徒乔(1902—1958),广东省开平人。1924年入燕京大学神学院读书。1926年在北京中央公园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鲁迅以超过定价的数目选购了两幅素描,其中《五个警察一个○》现在仍放在北京鲁迅纪念馆内鲁迅书房的桌上。
在五十六年的一生中,司徒乔的足迹遍及美国,法国、南洋,在国内则从岭南到京、沪、宁、汉,乃至新疆、西南各省区,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后,他用竹笔画下的鲁迅遗容,以及葬礼上的鲁迅巨幅遗像。
《司徒乔——未完成的画》此番修订重版,增补了一些当年的日记、文章、同行的描述,以及六十多幅照片,更丰富生动地展示画家的创作全貌和人生轨迹。
《司徒乔——未完成的画》由其夫人冯伊湄所著。

作者简介

冯伊湄(1908—1976),广东惠州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与司徒乔相识相恋,1930年回国成婚。抗战期间在南洋曾任华侨女中校长和华侨报纸副刊编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回到重庆,任四维小学校长。抗战胜利后随司徒乔赴粤、桂、湘、鄂、豫五省创作反映战争灾情的《义民图》。1946年护送司徒乔去美国治病,1950年回国,退休前在美术研究所参加编写《中国美术史》。
冯伊湄与司徒乔相濡以沫,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事业上的知音,丈夫去世之后,她“醺泪成书,呕心铸字”,用饱含感情的文字,记录了画家传奇的一生。

书籍目录

序  廖承志
看司徒乔君的画 鲁迅
一 《五个警察一个○》
二 初到北京
三 求师
四 白薯画家
五 《被压迫者》
六 童年
七 友谊
八 两幅早期的油画
九 《荆冠上的亲吻》
一〇 《有所问》
一一 “乔小画室”
一二 再求师
一三 玫瑰村中
一四 在不自由的地方画自由神
一五 《夜未央》
一六 张家口之行
一七 竹笔
一八 鲁迅先生遗容
一九 中山先生画像
二〇 浩劫
二一 《缅甸古琴图》及其他
二二 诗情画意话槟榔
二三 东陵画室
二四 《放下你的鞭子》
二五 脱险记
二六 《国殇图》
二七 团山堡
二八 华山十幅
二九 新疆写生
三〇 山穷水尽疑无路
三一 《学龄儿童》
三二 两幅肖像
三三 运江圩上
三四 《饥饿》
三五 漓江烟雨
三六 《逃荒》
三七 《被日寇炸毁的石鼓书院残址》
三八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三九 《义民图》
四〇 黄泛区
四一 灾情画展
四二 出国记
四三 夺命记
四四 卡拉
四五 归计
四六 太平洋上的风波
四七 《三个老华工》
四八 三到北京
四九 《鲁迅与闰土》
五〇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史画
五一 还乡记
五二 《秋庭红柿图》
五三 遗作展览
[附录一]
画竹 司徒乔
新疆猎画记 司徒乔
留别伊犁司 徒乔
谈速写——全国速写水彩展览观后感司徒乔
[附录二]
笔尖上的正义和激情 艾中信
我所见到的司徒乔先生 沈从文
忆冯伊湄 陈原
司徒乔美术活动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 《五个警察一个○》一九二六年初,是农历丙寅除夕的那一天,北京的天空飘着鹅毛雪。刺骨的寒风把人都赶进了屋,把鸟都赶进了窠。只有施粥厂门前,聚集着一大群无家可归的穷人。大片雪花粘在他们身上的破苇包或破麻袋片上,粘在他们乱蓬蓬的须发上。他们急于想喝一碗热粥,然后赶快躲到人家屋檐下去。他们彼此拥挤着,闹嚷着。几个“维持秩序”的警察,拿着大木棍,随意扑打他们,嘴里喷射出粗暴的吆喝声。人丛中忽然跑出一个孕妇,她右手牵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子。在她后面,五个身躯高大的警察追赶着她,木棍像雨点般落到她身上。她空着的左手本能地护着腹中的孩子,嘴里喃喃地申辩着:“我讨了一碗,给孩子吃了,想再给自己讨一碗,不是一个人讨两碗……”警察们不听她的申辩,还是一个劲地打她、赶她,像五只疯狂的豺狼赶着一对羔羊。正在这时候,胡同口走过来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冷风逼得他把脑袋缩进破大衣领子里,吵嚷声又使他抬起头来。这一幕习以为常的警察欺凌老百姓的景象,激起了他强烈的愤怒。他决心用笔把它画下来,让千万人看见,激起千万人的怒火来烧毁这不合理的现象。于是,他急急忙忙往回走。他原是应同乡邀请去吃年夜饭的。为了不让脑子里的印象溜走掉,他决心先回公寓把它画下来再去吃饭。他迈着急促的步子,雪的泥泞在他脚下发出唧唧的响声。融化了的雪,一点点渗人他脱了线的破皮鞋里,他的脚冻麻了。回到学生公寓里,连忙扭亮灯,摊开纸。他那颗年轻的心是那么激动,使得手中的木炭碰到纸上发出刷刷的响声。但是,这个题材对他来说是太难了。他虽则从小就爱画画,可从来没有正式学过画,最多只能画点风景,或画个头像。像这样有五六个人的复杂场面,尤其是五个警察粗暴的动作,他画不出来。换了五张纸,纸上纵横着一些愤怒的线条,它们并未给他组织成完整的画面。画到十一点钟,一顿穷学生所希罕的年夜饭错过了,挨了一顿饿,画还是没有画成功。一九二六年六月,这个青年人把七十多件习作挂在中央公园①水榭里开了个展览会。上面说到的那幅草稿,也参加了展览。画题是《五个警察一个○》。他用○来代表当时那个社会里备受压迫的穷人——特别是更无地位的妇女,另外,也想用。来点出那孕藏着小生命的突出的肚腹。在这没有说话自由的时代,这一幅形象不清晰、画题又含义不明的画稿,好像是受了委屈的人的一个含糊的申诉,一般观众是不容易看清它的意义的。出乎这个青年人的意料之外,这幅画在展出第二天就卖出去了。据替他看摊的小朋友告诉他:午间来了一个穿大褂的长者,要买这幅画,还要买那幅《馒头店门前》(那是一幅水彩画,上面画着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的背影,他正背对一笼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馒头走开去)。两幅画标价一共是十八元,这位长者拿出两张十元钞票。小朋友抱歉地说:“画家吃饭去了,没钱找。”长者和蔼地对他说:“不用找了,这两幅画根本不止值这些钱。”说着把钞票留下,把画带走了。这位长者,就是鲁迅先生。这位青年,就是司徒乔。二  初到北京“……不管功课,不寻导师,以他自己的力,终日在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鲁迅《三闲集·看司徒乔君的画》这是司徒乔在北京的生活。北京,这个古代的京城,当时的首都,本应以它的壮丽与繁荣,吸引南来的游子。谁知出现在他眼前、使他触目惊心的,却是那充斥在北京城里大街小巷的乞丐。这些从军阀混战的烽火中逃出来的、荒年交不起租税被地主夺了佃的、被工厂解了雇的人们,终日踯躅街头、饥寒交迫。还有那些比乞丐略胜一筹的人力车夫。他们每天用很大的价钱向车厂老板租来一辆破车,赶在行人身后,像求布施似的,求他们雇车走。一桩二十三个铜元(半角钱)的买卖讲成了,就拔腿低头飞跑。汗从额头滴到地下,黄沙地上出现一行小黑点。饥饿与贫困,每天在吞噬着他们年轻的躯体……一幅民穷财尽的图景,使这落寞的古都城,成了反动统治者的政绩展览室。这些流离失所的父老兄弟,刺痛了司徒乔那颗年轻的富于同情的心。于是他挥动他那支稚拙的画笔,试着要画出他们那刻在深深皱纹里的辛酸与愁苦,画出那藏在蓬乱须发中的无穷仇恨。他日夜不停地、废寝忘餐地画着他们。当时的《语丝》上曾有一段文章描写他这时作画的情形说:……司徒君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他性喜作画,据他的朋友说,他作画比吃饭还要紧。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知道司徒乔君的姓名还在四五年前,那时是在北京,知道他不管功课,不寻导师,以他自己的力,终日在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但我却爱看黄埃,因为由此可见这抱着明丽之心的作者,怎样为人和天然的苦斗的古战场所惊,而自己也参加了战斗。  ——鲁迅他穿件蓝咔叽布旧风衣,随随便便的,衣襟上留着些油画色彩染上的斑斑点点,样子和塞拉西皇帝有些相通处。这种素朴与当时燕京的环境可不大协调,因为洋大学生是多半穿着洋服的。若习文学,有的还经常把一只手插在大衣襟缝中作成拜伦诗人神气……我喜欢他为人素朴,我还喜欢他墙上桌上的那些画。  ——沈从文我要随时随地跑进别人的呼吸里,向人类的灵魂跑去,老实地耕耘自己的土地。  ——司徒乔

编辑推荐

《司徒乔:未完成的画》:当个人的历史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私人记忆与公众记忆重合的时候,个人史的抒写、私人回忆的辑录,就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无法取代的价值。“人与岁月”丛书于是应运而生。《司徒乔——未完成的画》传主司徒乔的一生是为苦难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画集,是他革命艺术活动的最好见证。《司徒乔:未完成的画》由其夫人冯伊湄所著,冯伊湄与司徒乔相濡以沫,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事业上的知音,丈夫去世之后,她“醺泪成书,呕心铸字”,用饱含感情的文字,记录了画家传奇的一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司徒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司徒乔先生的一生很不易。但是凭借着他的才华、他的执着和他的天分。他从单纯的喜欢绘画到刻苦自学,排除万难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为我们创作出了大量珍贵的作品。我特别喜欢他的那股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的顽强劲。这种精神在那个年代都是成功的动力!
  •   内容太好了。喜欢司徒乔这个有个性的人!
  •   更适合从事艺术的人读,买前不知道。 后来读了,收到很多震撼,佩服他们夫妇的非凡的忍耐和毅力,爱国情怀,克服困难的乐观。
  •   刚收到,匆匆翻了一下,挺好的传记,有一段家乡的记述让我了解以前家乡的事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