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文坛纪事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人民文学  作者:白烨 编  页数:426  

内容概要

  2010年,是文学进入新世纪的第10个年头。10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叠加和时间延续,内里包孕的是跋涉的进取与深层的变异。因此,这一年的“文坛纪事”,专设了新世纪文学观察”栏目,而所收的文章,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回顾并论析了新世纪文学个中复杂的情形与深远的意义,已有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在“文情传真”、“现状追踪”两个栏目,收入了不少非属传统文学领域的新倾向、新现象的有关资讯与文章,意在反映当下文坛与文学各种新兴力量的并立与博弈,及其带来的态势繁复与格局变异。可以说,写作的分离,阅读的分群,文学的分野,文坛的分化,已成为越来越显见的事实。而这其中,无疑使各类文学在欣逢黄金时代的同时,都既遭逢了新的机遇,又都面临了新的挑战。

书籍目录

要闻聚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启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在重庆召开首都文艺界隆重集会纪念北京市文联成立60周年中国作协、广东省作协召开“网络文学研讨会首届中国小说节在江西南昌举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代文学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在绍兴颁奖文情传真类型化创作引起评论界关注盛大文学相继收购三家文学网站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编辑培训班开班“中国作家第一村”在东莞挂牌《收获》等文学刊物大幅提高稿费“文二代”挺进文坛“70后”群体亮相:凝聚批评新力量“80后”蜂拥办杂志:创作还是炒作?争鸣档案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脚往下看的“高度”——驳“当下文学高度论”人文主义与本土经验——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从肖鹰对陈晓明的批评谈起“憎恨学派”的“眼球批评”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十七年文学”艺术分析之《红旗谱》为什么还活着?在历史与审美之间——重读《红旗谱》现状追踪当前文学发展之我见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性文学批评现状与上海文学批评类型创作如何走向经典类型文学:一个新概念和一种杰出的传统军旅文学创作“红火”的背后换个角度看“职场小说”“80后”文学的文化解读新世纪文学观察研讨举要百家论坛文人互看作家访谈评选与评奖史料与忆往年度逝世文学家文坛大事记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无疑,在当下中国作家群体中,并不是没有认真写作、关注底层生活的作家。以阎连科为代表,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作家仍然在写作。但是,他们的普遍问题在于,一方面,他们过于看重写作技巧和叙事方法,使其对生活的关注不深入、对人物把握不细致,作品中精神的倾注不能成为一种整体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们的文化视野非常局限,对叙述的题材缺少历史透视力量和文化提升力量,在对现实人生的阴暗、丑恶的揭露批判中,不能同时展示人性的美好和理想的愿景。阎连科的《受活》是这种“认真的缺陷”之作的代表。这部小说被推举为当下写作的“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的代表,并作为“中国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标志之一,只能说明推举者已经丧失文学批评标准了。但是,必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也产生了一些堪称精品的新作。就我有限的文学阅读,认为老作家宗璞的《东藏记》,就是新世纪以来非常值得称赞、推举的一部优秀当代中国小说。我曾在自己撰写的一篇评论中这样写道:“当我读完宗璞的小说《东藏记》后,在难以言说的深沉醇厚的感动中,豁然意识到这两个元素在世界人生根本处的至深至纯的联系。在这部小说中,正是两者的深刻联系,即真实与美丽的百川归海式的融汇、扩展,以巨大的感动包围了我,使我的整个生命为浸透全书的一种深切优美的仁爱至情所激发、提升。”她作品中的醇厚的文化气质和深刻的仁爱精神,是当下中国文学所缺少而特别珍贵的品质。但是,善于发现“当下高度”的批评家们是不会认识到宗璞式的文学深度的。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位在国际上并不知名而数十年安静写作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瑞典皇家学院公布的颁奖理由是,“赫塔·穆勒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她获奖的理由是因为她的创作与历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样,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的深刻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真诚同情,准确讲,她代表了当今世界的良知和理想。我们的作家和批评家,是否应当从赫塔·穆勒的获奖中获得一点有益的启示呢?明明中国文学在当下处于非常的低谷状态,为什么还有批评家出来主张“高度论”呢?这个“中国文学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们的批评家在他所谓的“中国的立场”上看出的。这就是说,“中国的立场”赋予我们从脚往下看的权力,所以“中国文学前所未有的高度”就是这位批评家从他的脚往下看到的“高度”。

后记

2010年,是文学进入新世纪的第10个年头。10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叠加和时间延续,内里包孕的是跋涉的进取与深层的变异。因此,这一年的“文坛纪事”,专设了“新世纪文学观察”栏目,而所收的文章,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回顾并论析了新世纪文学个中复杂的情形与深远的意义,已有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在“文情传真”、“现状追踪”两个栏目,收入了不少非属传统文学领域的新倾向、新现象的有关资讯与文章,意在反映当下文坛与文学各种新兴力量的并立与博弈,及其带来的态势繁复与格局变异。可以说,写作的分离,阅读的分群,文学的分野,文坛的分化,已成为越来越显见的事实。而这其中,无疑使各类文学在欣逢黄金时代的同时,都既遭逢了新的机遇,又都面临了新的挑战。    每年年底赶编“文坛纪事”这项工作,从1999年开始,已持续了10年之久。这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完成的工作,在我既不无欣然,又不无辛苦,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编就之后,自然很感欣慰。这种与本职工作相牵连的情感转换,既给我以压力,又给我以快乐,真是忙中有趣,痛并快乐。这些都让我与每年一本的“文坛纪事”,有着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特殊情分。    今年编纂“文坛纪事”,研究生朱小兰帮我做了不少资料收    集与资讯整理的工作,许多朋友帮着做了不少进而完善全书的工作,对于这种有心又有力的帮助,我要特别地表示感谢!    是为编后记。    2010年12月20日于北京朝内

编辑推荐

《2010中国文坛纪事》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0中国文坛纪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