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复仇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理查德·斯塔克  页数:231  字数:120000  译者:姚了了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猎人复仇》讲述了:他被卑劣的伙伴出卖,被怯懦的妻子杀害。他是一个孤独的复仇者。在规则叵测、险恶丛生的都市暗夜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也不打算与人交际,虽然孤独,却很强大,因为他总能直截了当地做有用的事,做有效的事——每一个果断、惊险、特立独行的举动,都源自对爱、温暖与自由的渴慕。
唐纳德·维斯特雷克是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大师,他以理查德·斯塔克为笔名创作了派克系列。大贼派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永远难以捉摸,已成为冷硬派推理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猎人复仇》被誉为“推理小说的瑰宝”,两次被改编成电影,分别由马文·李(1967)和梅尔·吉布森(1999)主演。

作者简介

唐纳德·维斯特雷克,他是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大师,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小说,三次获得埃德加·爱伦·坡奖。罕见的是,他三次分别斩获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奖项:最佳小说(1968),最佳短篇(1990)、最佳电影剧本(1991)。1993年,美国侦探作家协会(MWA)授予他最高奖大师奖(Grand
Master)。他以理查德·斯塔克(Richard
Stark)为笔名创作了派克系列。大贼派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永远难以捉摸,已成为冷硬派推理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

章节摘录

  1  一个陌生男人驾着雪佛兰轿车,提出要载派克一程,派克叫他滚。“滚你妈的蛋!”那男人骂道,说完,朝滚滚车流疾驶而去,一路嘶吼开往收费站。派克朝右车道吐了一口痰,点上最后一支烟,踱步穿过华盛顿大桥。  正值早上八点,路上的交通“嗡嗡嗡嗡、嗡嗡嗡嗡”,车辆大多都沿着桥的这一边开往市中心,那一边的车道上尽是赶往泽西城的平头百姓。地下交通也是一样拥挤。  走至桥中央,大桥在风中摇晃抖动。这很常见,不过派克还是第一次知道,因为他以前从没步行走过这座桥。感到华盛顿桥就在脚底下发抖,派克火大起来,把抽完的香烟滤嘴扔进河里。一辆轿车经过身边,他甩嘴就朝车盖上吐了口痰,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大步向前。  一辆辆汽车经过,车里的女白领们只要看他一眼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好像那口痰吐在她们的尼龙长袜上。派克身材魁梧,毛发浓密,肩膀宽阔,手臂太长而衣袖又太短。他穿着一件灰色西服,很久没烫过了,变得皱巴巴的。黑色的鞋和袜,鞋底有洞,袜子的脚后跟和脚趾处也有洞。  他手指弯曲着,双手在身体两侧不停地甩动,看上去就像是雕塑家用棕色的黏土塑造出来的,可以想象那个雕塑家一定雄心勃勃,一心想表现血管的张力。派克的头发是棕色的,干巴巴,死气沉沉,散乱不堪,好像一副不顶用的假发,快要被风刮走。他的脸就像被凿成一块一块的混凝土,镶嵌在上面的双眼好似生了斑疵的玛瑙;他的嘴唇好像是匆匆抹下的一笔,苍白得没有血色。外套随便搭在身上,行走时双臂挥动,虎虎生风,使衣襟摆动起来。  那些女白领看着他,直发抖。她们知道惹他不起;她们知道那双大手生来就是扇人巴掌的;她们知道他从来不会对女人微笑;她们也知道他是干什么营生的。她们暗暗感谢上帝,庆幸自己的丈夫不是他。但是,一想到他也会在夜里倒在某个女人身上,像一棵大树那样倒下来,她们还是会战栗不止。  驾车的男人握紧方向盘把车开远了,没怎么在意派克。在他们看来,他不过是走在桥上的一个流浪汉,穷得连辆车都没有。只有少数几个男人看到他的时候会记起自己那些没车的岁月。他们自以为了解派克的感受,以为大家都有过彼此相似的经历。  派克走过大桥,向右拐,沿着这个方向走一个街区就能走到地铁站。面前是长长的沥青路,每个十字路口都有人行道、灰色的公寓楼和交通灯,从红色转成绿色,又转回红色。路上行人很多。  他小跑着下了台阶,进入地铁站。春日的阳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荧光灯,灯光映衬下,瓷砖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奶油色。他走到地铁线路图前,站定,挠着手肘,却没在看地图。他很清楚自己要去哪里。  地铁进站时已经非常拥挤,滑门开始关闭,越来越多的人拼命向前挤。派克转过身,猛的拉开标有“不得入内”的门,闪进站台。“嘿!”后面有人对他喊道。地铁的门即将关上的那一刻,他跳着冲入车厢内的人群。门在他身后合拢了。  乘地铁坐过整个城区,派克在议院站下车,走到沃思地区汽车管理局。路上,派克经过一家脏兮兮的小餐馆,看见一个人在喝咖啡,大屁股,那样子看上去可能是个跑腿的。派克从他那里讨到了十美分,又从柜台姑娘那儿要了支烟,还是万宝路牌的。他把滤嘴拧下,扔在地上,把烟塞进嘴唇,他的嘴唇毫无血色。姑娘为他点上烟,倚在柜台上靠近他,胸脯挤得高高的,分明是在发出邀请。他抽了口烟,满意地点点头,把十美分扔在柜台上,一声不吭地走了。  那姑娘目送他离开,气得满脸通红,把那十美分丢进垃圾桶,直到一个半小时之后另一个女孩跟她说话的时候,她的气还没消,管那女孩叫婊子。  派克出了店门,走到车辆管理局。他靠在长木桌前,用一支老式直杆钢笔填写驾照表格。写完后,他把表格上的墨水吸干,小心地折好,放到皮夹里。皮夹是用棕色皮革做的,空空如也。  他离开车辆管理局,来到邮局。邮局归联邦政府管,柜台上配有圆珠笔。他拿出驾照,俯着身子,在本该是州政府盖章处临摹起来,每一笔都摹画得很短促。圆珠笔的颜色正好,图章的样子他也记得很清楚。  画完了。只要不凑近检查,看起来颇为逼真,感觉像是橡皮图章没有印好或者是敲的时候手抖了一下。趁着墨迹未干,他又用手指把图章弄得更模糊些。然后舔干净手指,把驾照放回钱包,接着又把钱包折叠,压扁,弄皱,最后放回自己的口袋。  派克沿着卡农街向北,走进一家酒吧。里面光线幽暗,阴冷而潮湿。酒吧老板和一位顾客在吧台的另一头望着他,小声嘀咕,他们的表情就像是水里的鱼正透过鱼缸玻璃向外张望。  他没理睬,继续朝里走,推开男厕所的转门,走进去,“砰”的一下拉拢。  他洗了脸,洗了手,用冷水洗,不用肥皂,压根也没有热水和肥皂。他弄湿了头发,随便拨弄了几下,让它们看上去像样一些。他用手掌轻抚下颌,发现已经有胡子茬了,不过还不算太糟糕。  他从夹克的内袋里掏出领带,用手指将领带绷直,把褶皱弄平,戴在脖子上,不过还是看得出上头有褶皱。他的夹克衬里上头有个别针,用它将领带固定在衬衫上,褶皱就看不见了。衬衫上也有隐约可见的折痕,他再次在水槽里把手沾湿,将衬衫用力塞进裤腰,一次又一次地向下抚平,直到出现淡淡的线条。然后他拉上夹克。看上去相当不错,看不出来衬衫已经很脏了。  他抬头望着镜中的自己。即使看上去不像洛克菲勒,至少也不再像一个流浪汉了,而更像一个整天待在传达室的勤恳员工。够好的了。没别的办法了。  他最后一次拿出驾照,丢在地上,蹲下身子,把驾照在地上拍过来拍过去,弄得脏兮兮的,好像是自然而然变成这样的。他拿起来又弹了两下,把多余的脏东西弹掉,放回钱包里。最后洗干净双手,准备离开。  他走出去的时候,酒吧老板和顾客再次停下交谈,对着他嘀咕,而他无所谓。他走到阳光下,向西朝城外走去,一路上寻找适合的银行:银行里头要有很多顾客,而那些顾客要和他现在这副样子差不多。  他找到了一家,停下脚步,专心致志地调整面部表情,让自己看上去既不尖酸刻薄,也不凶神恶煞。过了好一会儿,确信自己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之后,他才走进银行。  左边有四张办公桌,有两张前面都坐着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个在和一位老妇人说话,她穿着布外套,英语似乎不太好。派克径直走向另一张桌子,作出一副忧虑的表情,假装硬挤出一个微笑。  “你好,”他说,让自己的嗓音比平时更柔和,“我遇到了麻烦,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我把支票本弄丢了,又不记得账号。”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那男人带着职业化的笑容说道,“您只要告诉我名字……”  “爱德华·约翰逊,”派克告诉他,那是他写在驾照上的名字。他掏出钱包,“我带了身份证明,在这儿。”他递过驾照。  男人看了一眼,点头,又把驾照递还给他,“可以了,”他问,“是特殊账户吗?”  “是的。”  “请稍等。”男人拿起电话,和电话那头嘀咕了一阵,一边等候回音,一边对着派克宽慰地笑笑。然后他又和电话那头交谈了一会儿,随后他的表情转为困惑。他用手盖住话筒,对派克说:“我们这里没有您的账户记录,你确定是特殊账户?没有最低存款限制的那种?”  “请再查查其他类型的账户。”派克说。  男人看上去仍然很困惑,他讲了很久的电话才挂上,皱起眉。“您名下没有任何类型的账户记录。”  派克站起身来,耸耸肩,咧嘴一笑,自言自语:“钱总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他走出银行,男人坐在桌前疑惑地望着他,仍然皱着眉。  他继续在其他银行碰运气,直到第四家银行。爱德华·约翰逊确实有个特殊活期存款账户。派克得到了账户号码以及存款余额,他还拿到了一本新的支票本。爱德华·约翰逊的账户里只有六百美金多一点,派克为他感到难过。  他离开银行,走进一家男士成衣店,买了一套西装、一件衬衫、一条领带、一双袜子和一双鞋。他掏出支票付账。店员对照了他驾照上的签字,打电话给银行,确认他是否有足够的存款来偿付支票。账户里确实有足够的钱。  派克提着购物袋来到第四十大街的公交车终点站,走进男厕所。他手上没有十美分硬币,无法打开门,于是他先把购物袋从门下面塞进去,跟着自己也爬了进去。他换上新衣服,拿着新的钱包和支票本,留下原来的衣服,离开了。  他朝北一直走,到了一家皮制品商店,他花一百五十美金买了一个高级箱包,以及配套的四件套。他出示驾照作为身份证明,这次,店员甚至都没有打电话给银行。他提着行李箱走过两个街区,到了一家典当行,用行李箱抵换了三十五美金。穿过城区,他用同样的手法又干了两次——拿行李箱换钱——又得到八十美元。  他坐计程车来到第九十六大街与百老汇大街交叉路口,在百老汇大街上逡巡,这次他买手表来典当。接着,他去了列克星顿大道和市中心,又干了几回同样的勾当。总共四次,店员每次都会打电话查问他的银行账户,但是没有一个人怀疑他的驾照是假的。  到了下午三点钟,他已到手八百多美元了。他又用一张支票买了一只中等大小、质量上乘的行李箱,接着他花了半小时购物,用现金支付。他买了电动剃须刀、剃须膏、沐浴液、牙刷和牙膏、短袜和内衣、两件白衬衫、三条领带、一盒硬包装香烟、一瓶纯度百分之百的伏特加、一套梳子与刷子,最后又买了一个钱包。除了那个钱包,他把所有东西都装进了衣箱。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个如此复杂的世界,派克却把它变得如此简单。  ——《纽约时报》  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唐纳德·维斯特雷克的派克系列,如此精彩的书绝无仅有。  ——劳伦斯·卜洛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猎人复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当当送货很快,包装满意。当当送货很快,包装满意。看到当当越来越进步,真替他们高兴!
  •   因为看了梅尔吉布森的电影《危险人物》才决定买这本书。
    封面设计一般,纸张发黄,感觉有点马粪纸的感觉。很薄,只有231页。价格偏高!
    对当当的配送总是让我们这些老主顾爱恨交加!希望改进!
  •   人文引进的外国惊悚小说水准大多很一般
  •     源起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时代的突如其来,不但美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也随之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银行关门、工厂倒闭、失业人群激增,而政府却对此束手无策。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变为一无所有甚至居无定所之后,走投无路的绝境往往促使他们走向极端。于是,暴力事件日趋增加,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社会环境动荡不安,“美国冲向地狱!”成为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在这场颠覆一切的灾难来临之际,文学创作者显然是无法独善其身的,尤其是擅长创作犯罪小说的美国侦探小说家们。以达希尔•哈米特为代表的新一代本土侦探小说家以警惕的眼光去观察时局的变化,敏锐的捕捉到现行世界如何步入衰退,人们的内心世界如何崩溃垮塌,更注意到随着个人不幸如疾病般疯狂蔓延的现实。很显然,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逐渐演变成为影响国家安定的重大隐患。作为历史的记录者,灾难的见证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不再坚持闭门造车,沉醉于自我幻想的世界,在写作风格上变得更加务实,人物与场景存在于真实的氛围之中,所发生的事情都必须有可信的动机。他们将旧传统抛诸脑后,思想与文字的表达上变的更为豁达与直接,以其卓越的想象力与洞察力颠覆了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使之更加贴近现实。
      
      Hard-boiled这一特定词汇在侦探小说的世界也变得意有所指,冷酷强横的故事人物成为诠释这一词汇的最佳代表,他们不再是仅为上层特权阶级服务的绅士形象,而是带有一身铮铮铁骨,坚信精神力量的同时信奉武力至上,行事方针不妥协、不屈服,他们所接触表现的将会是社会阴暗残酷的一面,这意味着原来黑白分明的世界不再存在,一道看不清的灰色地带应运而生。因此我们会注意到,追求正义不再是小说的主旋律,取而代之的则是寻求真相,哪怕真相令人无法接受。同时,冷硬派故事中的人物也并非局限于正面形象,侦探或警察也不再是情节的操纵者,窃贼或是暴徒们施施然走上了台面,从而在写实的故事情节背后留给读者更多的回味空间,给予彼此一个值得期盼的的文字世界。
      
      备忘
      事实上,作为侦探小说世界不可或缺的类别,冷硬派的创作队伍从来就人才济济,理查德•斯塔克更是闻名遐迩的悍将,这位1933年出生于布鲁克林的美国人本名唐纳德•维斯特雷克,1960年以《雇佣军》一书出道,一生写下超过百部各种类型小说与五部电影剧本。他是除同行乔尔•乔斯以外唯一获得三次以上不同类别爱伦坡奖肯定的作家,分别是:1968年获得爱伦坡奖最佳小说奖、1990年爱伦坡奖最佳短篇奖、1991年爱伦坡奖最佳电影编剧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获得爱伦坡最佳电影编剧奖的剧本《骗子》还得到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提名的肯定。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美国侦探作家协会(MWA)授予的最高奖大师奖与安东尼奖之终身成就奖,并且在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票选出来的史上最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排行榜中,唐纳德•维斯特雷克有多达三部作品位列其中,分别是《神偷盗宝》、《神偷盗宝续》与《天佑马克》。众多的荣誉与读者的认可使其心安理得的与达希尔•哈米特、雷蒙德•钱德勒、罗斯•麦克唐纳等大师比肩而立。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尽管他著作等身,却依然喜欢靠手动打字机来完成手稿,被誉为“拒绝电脑的推理大师”。他除了用本名写作,更以多个笔名创作,更常常将不同的笔名借给好友使用,据说原因之一源自试图打消外界对于其高产的质疑,或许只是他认为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笔名加以配合。除了挂有本名创作的《神偷盗宝》系列之外,其创作的《私探米奇•多宾》系列署名图克•科,《惯盗派克》系列则署名理查德•斯塔克,1959年的《推理文摘》他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这三大系列小说构筑了唐纳德•维斯特雷克不坠的名声。犹为难得的是,唐纳德•维斯特雷克与当代冷硬派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是终身老友,不但都居住在纽约市,作品也大多以纽约市为背景,甚至还曾经以希尔顿•劳德为笔名共同进行创作。2011年布洛克中国之行期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曾经对唐纳德•维斯特雷克赞誉有加,可以说唐纳德•维斯特雷克是布洛克在犯罪小说创作领域中相当重视与认可的作者,尽管这样的作者寥寥无几。在布洛克眼中,唐纳德•维斯特雷克的作品里几乎没写过一句废话,并声称:他还很年轻,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他还会写出一部杰作。
      
      故事
      《猎人复仇》一书无疑就是这样没有一句废话的杰作,该书写于1962年,是《惯盗派克》系列的首作,在这部文字简洁有力情节暴力的犯罪小说中,描述了大盗派克在一次黑吃黑的行动后遭到背叛,随即展开疯狂报复,誓言夺回属于自己酬劳的故事。作者以单线叙述展开故事的同时利用倒叙与正在发生的故事进行互补,节奏明快有力,每每伴随情节出现的转机和噱头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地方,每一次逆转都牵动人心。故事的背景则设置在纽约,这个被布洛克称之为拥有八百万种死法的都市丛林。也许正如《纽约客》主要撰稿人美国随笔大师E.B.怀特所说:“纽约城混合着不受干扰的私密性和意外相遇的狂喜,相对于那些人口密集的社区,它成功地将每个人孤立起来,以隔绝外界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着的或狂暴或精彩的故事。”因此,这样一座城市正是小说所需最佳的搭档,随着情节的延伸,读者与帕克似乎都见识到纽约这座繁华都市背后常人无法触及的阴暗角落与人心嬗变的险恶。
      
      虽然是职业大盗,派克这个边缘人的硬汉形象却塑造的非常出色,这个特立独行的悍匪与同出唐纳德•维斯特雷克笔下之《神偷盗宝》系列中的具有漫画人物特质的多特蒙特迥然不同,少了些许幽默感,似乎与布洛克笔下的杀手凯勒到是有些许相象:有原则、忍受孤独、独来独往、不按常理出牌且行事果断。更重要的是,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对于人情法理嗤之以鼻。尽管主角不是侦探或警察,但小说并不缺乏推理的乐趣,至少为复仇而展开的一系列查探追寻的过程合情合理,尽管主角帕克的冷酷面目并不那么光彩,但凭借永不放弃的执着,依然打动人心。这部小说出版之后不但获得读者认可,还分别于1967年与1999年被好莱钨搬上大银幕,饰演者分别为马文•李和梅尔•吉布森。
      
      事实上,在这部以边缘人为主的类型小说里,我们会隐约看到反英雄主义的倾向。谁又能否认,身为施害者的派克本身也是受害者?这个在法治社会被认定的悍匪只得以不断的变身与强悍的姿态来横眉冷对整个世界,单枪匹马以暴力对抗罪恶,仿似游走都市丛林的西部牛仔,莽撞切不乏激情;他的生存之道是以自我为中心,他的是非观念简单明了,亦正亦邪却爱憎分明;当故事行将结束时,我们才惊觉追寻复仇的动机已经悄然转变为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在强烈的自我意识推动下去积极寻找,同时在实施暴力的过程中体验另类生存之道,这无声无息的蜕变无疑在挑战传统。或许,作者试图表达的是个人准则与社会准则在无法避免的剧烈碰撞后,个人的自由与利益应该得到必须的认可,是非观也应该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惟独自我存在的原则在遍布恶之花的都市丛林以阴暗面得以留存,籍此产生的黑色幽默令人谔然。
      
      与此同时,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往往也确实可以捕捉到现实世界的细微变化,这或许得从小说的创作时间来加以理解。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环境并不安定,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与学生运动此起彼伏,同时还有反战运动在推波助澜,动荡的时局令美国社会自下而上都无可幸免的遭受波及,普遍价值观与传统生活方式遭到史无前例的挑战,对于传统文化的反叛意味不言而喻。事实上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十年,极端的反共意识形态与自由意志论构成了五十年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框架,经过自我省视之后,压抑许久的人性在运动的爆发中得以觉醒;与此同时,侦探小说也恰逢低潮期,迎合社会反主流浪潮的同时借以求新求变,无疑是作者创作所要考量的,因此小说人物身份的变化及其所作所为也就可以理解了,尽管这让作品带有清晰的黑色小说痕迹。作者采取最为直接的平铺直叙更增加了作品的现实感,例如采取诈骗的方式取得银行现金支票,没有犯罪却被警方追捕,帕克在形势复仇权力的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复仇与猎人的辛辣意指就有更清楚的认识,所有的一切自然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对于读者来说,故事最后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结论
      冷硬派创始人达希尔•哈米特曾经说过:“一个小人物日复一日的在泥泞、污血、尸体与欺骗中过活,只得尽可能的选择麻木、粗鲁与犬儒,借以迈向一个晦暗的目标。”这番话多少说明作家们对于创作中有关道德界限的问题是时刻警惕的,但是从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时间跨越与空间变化让过往的经验不再具有吸引力,对于道德层面的理解也只得与时俱进,小说中的人物必须得活在当下,因此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里多了一条常人很难触及的灰色通道,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强硬,就没法活!
      刊2011年8月21日广州信息时报
  •   先饭上布洛克再饭上斯塔克,先读台湾版的史卡德系列再读搞笑侦探系列,唐诺的每一篇的导读真是享受啊!新星版推出的时候本来很期待,但读了一本《八百万种死法》,感觉气场不和,就抛弃了。
  •   今年或许会再版哈米特的,看看再说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