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男人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德] 马丁·瓦尔泽  页数:191  字数:156000  译者:黄燎宇  
Tag标签:无  

前言

谁是马丁·瓦尔泽?二○○九年六月三十日,当瓦尔泽在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朗诵《恋爱中的男人》选段时,进行报道的两位记者给出了形象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的答案。其中一位写道:“他是我们在世的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位。马丁·瓦尔泽一说话,德国人都会侧耳倾听;瓦尔泽的书一问世,德国人就会争先恐后,先睹为快,然后展开激烈辩论。”另一位则指出:“马丁·瓦尔泽在哪里出现,哪里就座无虚席。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的多功能厅也不例外。”通过这两句相映成趣的话,瓦尔泽在德国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可谓跃然纸上。    对于瓦尔泽,我们的读者并不陌生。他的好几部小说已译成中文出版,他的短篇小说、演说稿以及随笔也上过我们的文学期刊,有的杂志还做过他的作品专辑,介绍和研究他的文字也越来越多。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必要在此对其生平进行简要交待。    瓦尔泽于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博登湖畔的瓦瑟堡。父母经营祖传下来的餐馆兼旅店,同时做点木柴和煤炭生意。父亲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病逝。他很早就跟哥哥一起做母亲的帮手,做过账,也运过煤,由此长了不少见识,也锻炼出一副好身骨。一九四四年他应征入伍。一九四六年上大学。先后在雷根斯堡和图宾根攻读文学、哲学、历史、宗教、心理学。一九五一年以研究卡夫卡的论文《对一种形式的描述》获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标题与卡夫卡小说《对一次战斗的描述》相呼应)。随后在位于斯图加特的南德意志电台做了几年记者和导演。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写作,一九五三年开始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的活动,一九五七年成为职业作家。瓦尔泽是写作多面手,既写小说、剧本,又写文论、政论、随笔、杂文;他也是写作快手和写作高手。经过几十年的写作积累,他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有多部作品脍炙人口,雅俗共赏。一九九七年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了十二卷本的《马丁·瓦尔泽文集》。如果今天再出一套瓦尔泽文集,估计得有二十卷。    瓦尔泽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他获得的各种大奖就有二十来个,其中包括联邦德国最有分量的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还有德国政府颁发的大十字功勋奖章。各种顶尖级文学团体和学术机构授予他的头衔也有一长串。此外,他还享受着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德国作家在有生之年享受过的待遇:雕塑家彼特·林克受其著名中篇小说《惊马奔逃》的启发,塑造了一尊具有怪诞风格的瓦尔泽驾驭惊马像。塑像矗立在博登湖畔的于伯林根市中心广场,因为瓦尔泽是于伯林根市的市民和选民。但是这样的待遇也不算过分。今天的瓦尔泽已被视为“文学君主”,在德国文坛牢牢地占据了数一数二的位置。对此,一位俏皮的德国作家调侃说:“没有文学君主的德国和没有冲突的中东一样难以想象。马丁·瓦尔泽是我们当今的文学君主。有一阵他不在位,在位的是君特·格拉斯,格拉斯登基之前瓦尔泽在位,瓦尔泽登基之前又是格拉斯在位。”    瓦尔泽在文学上很成功,在生活中也同样成功。作为享誉世界的作家,他常常人在途中,云游四方。但他同时拥有一个仙居,一个安乐窝。他生在博登湖畔,长在博登湖畔,成家立业之后又扎根博登湖畔。一九六八年,他率领全家搬进了于伯林根市东郊的努斯多夫镇的一栋别墅,一幢能够将博登湖的美景尽收眼底的亲水豪宅。这里就此便成为他永远的居所。这栋房子不仅有仙风道气,而且充满人气和亲情。瓦尔泽是一个早婚早育的作家。他二十三岁就与青梅竹马的卡塔琳娜·诺伊纳一耶勒结婚,婚后有四个女儿。她们个个才貌双全。约翰娜、阿丽莎、特蕾西娅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弗兰齐斯卡成为小有名气的演员。瓦尔泽一家也由此成为与托马斯·曼一家类似的文学豪门。但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瓦尔泽远比作为一家之主的托马斯·曼幸运,因为他是孩子们的慈父、朋友、领路人,托马斯·曼与其子女的关系却令人遗憾。有趣的是,瓦尔泽最推崇的德语作家也叫瓦尔泽——罗伯特·瓦尔泽。这位在二十世纪初昙花一现的瑞士德语小说家是一个文学奇才,通常被视为卡夫卡的先驱。也许因为瑞士是遍布世界的瓦尔泽们的发源地,马丁·瓦尔泽对其瑞士本家情有独钟,自述将罗伯特·瓦尔泽的小说《雅各布·封·贡腾》认真读过不下二十遍,随便翻过近千遍……    瓦尔泽也是德国文坛数一数二的性格人物、话题人物、争议人物,是一个有人捧、也有人推的不倒翁:他的演讲会或者作品朗诵会很容易招惹热血青年,反对他的标语和口号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德国总统也在他的演讲会和朗诵会上频频现身,德国驻外大使在他来访之时待他总是如接待总统、总理一般。难怪他连续几年在德国权威的政治学杂志《西塞罗》颁布的知识分子影响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二○○七年他还排行第二,紧紧跟在教皇本笃十六后面。瓦尔泽有如此耀眼的人生,是因为他有三颗灵魂:他有一颗艺术魂,所以他把自己的作品当自己的孩子对待,谁对他的孩子好他对谁好,谁欺负他的孩子他跟谁急,在他这里,文坛恩怨很容易成为政治事件的根源;他有一颗英雄魂,讲义气,重尊严,遭遇不平的时候既敢动口也敢动手,有时还被裁定为防卫过当;他还有一颗民族魂,因为他痛切地感觉到沉重的历史包袱给当代德国人造成的精神不正常和思想不自由,所以他时不时地要充当德意志火山,喷出德意志熔岩。    瓦尔泽的性格刚柔相济。他是勇士和斗士,但同时也是绅士和骑士。他充满智慧和幽默,讲话有分寸有品位。他知道如何对人进行表扬,更知道如何接受表扬。对于“文学君主”的称号和瓦尔泽一格拉斯轮流执政说,他的回应是:“有些作家如果有幸活到八十岁,他们就会进入我和格拉斯这样的角色。有些事情需要你活到八十岁。到时候一切都会送上门来。”他的歌德小说几乎人见人爱,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他却是一脸的无知和无辜:“我是第三次遇到这种情况了。《一匹在逃的马》、《一座奔涌的流泉》、《一个恋爱中的男人》——这三本书的标题都是‘一’字开头,读者的反应都很热烈。我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需要指出的是,中文比较忌讳不定冠词,所以这三篇小说的中文标题分别为:《惊马奔逃》、《进涌的流泉》、《恋爱中的男人》。笔者在他家里享受了几天五星级待遇,过后写信致谢,他却回信宣布笔者获得“客人表现金牌”;读了笔者高调赞美他的文章,他的来信落款就成了:“您的瓦尔泽原型”;他对中国有好感,就把“中国”解构为“依然位于世界中央的帝国”,就说德国媒体制造“符合政治正确原则的中国形象”。他让笔者悟出一个大道理:大师的标志之一就是出口成章。    《恋爱中的男人》取材于真人真事。人非普通人,事非平常事,因为这是七十三岁的歌德在疗养胜地马林巴德爱上十九岁的姑娘乌尔莉克·封·莱韦措的故事,不朽的《马林巴德哀歌》就是从这未果的爱情绽放的艺术花朵。马林巴德的故事在德语文学圈内几乎路人皆知,同时也是歌德研究中的一大悬案。人们明里暗里总想知道歌德为何“老不自重”,为何“晚节不保”。一百年前,托马斯·曼就想以“歌德在马林巴德”为题写篇小说,后来却因为某种顾虑而改弦易辙,写出了中篇杰作《死于威尼斯》。也许是巧合,喜欢跟托马斯·曼唱对台戏的瓦尔泽偏偏在托马斯·曼留下的创作废墟上搞起了建筑。二○○七年夏,八旬老翁瓦尔泽全力以赴投入了歌德小说的创作。他写得异常顺手,也异常投入,他几乎是在情感沸腾和情感地震状态中写作,以致搁笔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心情都无法平静,他的情感也无法冷却。但是他没有白费工夫,也没有浪费感情,因为他把“歌德在马林巴德”的故事变成了一部出版前就好评如潮、上市之后又持续热销的爱情小说。这本小说不仅让本来就喜欢瓦尔泽的读者和评论家欣喜若狂,也让中立的评论家和读者发出赞叹,甚至连此前与瓦尔泽势不两立、与他处于热战或者冷战状态的机构和个人也跟他握手言欢……    《恋爱中的男人》为何如此成功?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说它复杂,一是因为好作品都以多义性为标志,写得越好的小说,涵义就越是丰富。好的作品全都拒绝单一和最终的阐释,全都历久弥新,常说常新。再者,文学阅读就是读者与文本的精神碰撞,同样一个文本,在跟阅历、知识、情感、趣味各不相同的读者碰撞的时候自然会进出不同的精神火花。有的火花还会让作者本人瞠目结舌。简言之,成功的作品总让人一言难尽,伟大的作家都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是歌德最先喊出这不朽的口号)。说这个问题简单,是因为成功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表达了千万读者的心声、引起千万读者共鸣的作品。尽管《恋爱中的男人》的主人公是伟人歌德,尽管它讲述的是年龄悬殊的老少恋,但是爱情和人性的本质依然在恋爱中的歌德所经历的天堂地狱、在歌德的爱欲引发的人性光辉和人性阴暗中若隐若现。读着歌德的故事,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暗自感叹“这就是我!”与此同时,常识又告诉我们,深刻的文学认识有赖于高超的艺术刻画,所以说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与其说看它“写什么”,不如说看它“怎么写”。说到底,就是看它的语言。    瓦尔泽是公认的语言大师或者说语言魔术师。他的句子大多没有长度,但多半充满深度和弯度,多半曲里拐弯、耐人寻味;他从不打引号,迫使读者在叙述者和人物之间来回奔波,左顾右盼(译文中加的几个引号是为了避免冲撞中文语法和阅读习惯的底线);他深谙文学语言的本质,轻外延重内涵,喜欢玩内涵游戏,让读者的知识和想象接二连三地受到挑战和刺激。他的语言是思想者的语言,对于读者具有健脑益智之效。但瓦尔泽不单是思想者,他还有着丰沛而强烈的情感,还能够让丰沛而强烈的情感活跃在字里行间。从《恋爱中的男人》可以看出,瓦尔泽的语言让诗意和思辨、讽刺和忧伤水乳交融。它再次证明作家是天之骄子,是上帝的宠儿,证明文学家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两栖优势,从而优于诸子百家。这正如托马斯·曼在《死于威尼斯》中所说,“作家的福气”在于“思想能变成情感,情感能变成思想”,在于作家们既有“沸腾的思想”,又有“精确的情感”。也正因如此,《恋爱中的男人》一面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让读者享受思维快乐和精神保健,一面也具有情感震撼力和情感杀伤力,可以让人肝肠寸断、泪流满面。    这样的语言,翻译起来自然是无比的快乐,但是也无比地艰难。歌德在给乌尔莉克的第一封信中承认自己“也是一家公司”,因为自己有很多“手下”。这句话别人看了也许不会有什么触动,笔者却是感慨万千。歌德是伟人,当然需要别人给他打杂、垫背。瓦尔泽让歌德做老板可谓合情合理。无独有偶,托马斯·曼笔下的歌德也有老板的身影,因为《绿蒂在魏玛》中的歌德总是让别人去“卖力、开采、冶炼、积累”,自己只“等着打制金币”,所以他身边的人纷纷感叹“伟人乃公众之不幸”。让笔者长吁短叹的是,像笔者这样一个区区小人物,翻译瓦尔泽的一本小说仿佛也需要成立一家公司,也需要做一回老板。这是因为:德文理解需要请教包括瓦尔泽在内的德国人,遇到其他外文则必须求助其他语种的同行,中文表述需要高明的同胞帮着推敲(吾友沈中明功不可没),专业词汇必须跟各路神仙虚心请教,定稿之前不仅需要友人在文字上面把关,而且需要学习“妪解则录”的白居易精神。掐指一算,笔者前前后后至少动用了一个排……翻译这么点东西就动用这么多人,不知是因为自己太笨、太离不开人,还是说译者本来就不应单打独斗(马丁·路德似乎就是这种观点)。但不管怎样,我必须向帮助过我的一排人深深地鞠上一躬。同时我要郑重声明:如果读者喜欢译文,那是原作和全排人员的功劳,如果什么地方让人觉得别扭、拗口乃至文理不通,责任由译者独自承担。    黄燎宇    二○○九年九月

内容概要

  本书写的是德国大诗人歌德晚年一段真实的黄昏恋故事。年逾七句的歌德在波希米亚度假胜地马林巴德邂逅年方十九的女学生乌尔丽克。在一次化装舞会上。歌德穿上青衣黄裤,模仿少年维特,而乌尔丽克不约而同地扮演了绿蒂的角色……
  本书由马丁·瓦尔泽编著。

作者简介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1927年3月24日出生于德国南部与瑞士和奥地利交界的博登湖畔的瓦塞堡。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母亲的餐馆里帮工。1944年应征入伍。1946年至1951年在雷根斯堡和蒂宾根大学攻读文学、历史和哲学。1951年以研究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其后,在斯图加特任南德意志电台、电视台导演。1957年成为职业作家,定居在博登湖畔的努斯多夫。博登湖风景如画,不仅为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而且给予作家丰富的创作素材,他的许多作品均以这里的生活为背景。
瓦尔泽多次短期到美国和英国的大学讲学,讲授德国文学和创作课程。他是德国四七社成员、国际笔会德国中心理事、柏林艺术科学院院士、德意志语言文学科学院院士。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他的内心出现一丝震动,闪过一股电流,翻起一阵潮涌,他的脑子里面热血沸腾。他感觉自己有可能头晕。他试图让仿佛在痉挛中僵硬的额头和眼部肌肉得到缓解和放松。既然整整一年没见面,欢庆重逢的时候哪能一脸怪相,哪能把诧异、痛苦、慌张挂在脸上。言归正传。他们走到莱韦措母女跟前,与她们行礼,寒暄。年轻的母亲明显比她哪个女儿都活泼。乌尔莉克目不转睛,这还是他去年见到的眼光吗?他和她四目相对。到了无法坚持、非说点什么不可的时候,他才说:眼前的各位朋友,希望你们明白一点,我不仅研究石头,我还研究眼睛。是什么因素让眼睛产生更大的变化,是来自外部的另外一种光线,还是来自内心的另一种情绪?在这一瞬间,“瞬”字带目旁,你们说妙不妙,在这一瞬间,因为一块厚厚的积云遮蔽了太阳,乌尔莉克的眼睛正从灰色变为绿色。如果这块云不走,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绿眼睛的乌尔莉克。施特恩贝格伯爵,不管外因占主导还是内因占主导,我们都应该对这一双重现象产生兴趣。衷心欢迎您,夫人,衷心欢迎你们三姊妹,你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三人组合。十六岁的阿马莉最像快嘴快舌的母亲,她说:我们根本不是什么三人组合,我们各是各,如果您没意见的话,枢密顾问先生。问我有没有意见,说着歌德又朝乌尔莉克看。乌尔莉克的目光跟开始一样冷静,一样坚定。他盯着她的眼睛看。他把自己装扮成眼睛专家。但其实他不是。别人可以相信。乌尔莉克不信。他本人也不信。她看着他,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在看他。在结束眼光话题之前,他又说:乌尔莉克,有些男人会把你鉴定为蓝眼睛,另外一些人又会说你是绿眼睛。我的意见是:您千万别给自己的眼睛固定颜色。他把她的目光带回了房间。刚才大家聚在一起闲聊,重温了去年和前年的记忆。说起前年,那真是鬼天气,雨下了整整一个月。如果不是枢密顾问先生点子多,那日子真是没法过。但是他举办的石头展只有阿马莉感兴趣。他专门布置一个房间搞展览,几张桌子上摆满了男仆施塔德尔曼从这整个地区敲打来的石头。说到这儿,阿马莉依然怨气难消,因为枢密顾问先生为了让石头对乌尔莉克产生吸引力,竟然把一斤巧克力放到了石头中间。还是刚从维也纳送来的新鲜巧克力,男爵夫人说,是有名的帕内尔糕点房做的!还配了一首诗,贝尔塔说,她也忍不住要发言。啊,他说,一首诗。她还背得出来,封·莱韦措夫人说。

编辑推荐

《恋爱中的男人》:晚年歌德的最后一段传奇恋情,当年逾七旬的老诗人遇见十九岁的少女……德国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力作,面市以来畅销不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恋爱中的男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爱情我们不能接受,但是没有爱情不能理解;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爱情我们不能认可,但是没有爱情可以嘲讽。

    74岁的魏玛公国枢密顾问,爱上19岁少女,并向她求婚,这份迟到的爱情,没能在最好的时光遇见她,这是歌德此生最大的憾事.但一点都不晚,现在就是人生的最好时机。

    她是一个温柔的,天真得不蠢,善解人意的,笑得甜蜜的少女。他看着她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少年般的羞涩,在那一刻,他的耳朵仿佛听到远方的呼唤,自此无法从焚心般的欲望解脱出来,无法得到内心的喜悦和平静。他知道,他爱上了她。

    已经无法重复第一天相遇的对话了,记忆已被美化成一出完美爱情话剧的开幕。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他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最初情同父女的歌德与少女慢慢熟稔起来,因为少女对歌德的过去一无所知,自不会为名气所累。相反的是歌德有点自惭形秽,怕自己跟不上乌尔莉克的脚步。是有多少年没有这么热血澎湃过了,为那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软的笑意。

    每一次想你,我都得提醒我自己,如果你想和我聊天的话,你早就开口了。仿若翩翩少年的歌德,有了年少无知的多愁善感,再次带着旧日狂热的梦和熟悉的笑容,情愿低到尘埃里去,是为了开出花来。为她写诗,闭目沉思,把嘴言欢。所有对白在一次次复演中被反复修改台词,直到被炽烈而执著的心所接受,就好像我们被上帝安排好来遇到失散已久的亲人。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少女乌尔莉克就是上天赐予她的礼物,是他的知己。深夜歌德在灯下写作,对少女的想念漫长到足以使他在无眠的夜晚彻夜写一封长长的信,然后在天亮之后又在撕毁,因为他想最好的句子写与她。

    当想她的时候,就像深夜剧烈的咳嗽,痛苦又止不住。看他为她孤注一掷,诗人恳求公爵出面向少女求婚,然后又亲自求婚。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少女一家不作任何表示离开,痴心的诗人随即跟着,但少女的妈妈只是暧昧的敷衍,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拒绝。孤独的歌德对于爱情,拼命的不依不饶,只是明白等待的不是必然,而是偶然。 等了一段时间,黯然离去,此去经年,伤心的诗人写下《马里恩巴德哀歌》,令人嗟叹不已。

    这段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我想歌德还是会说,纵然世间任我挑,我的选择仍是你。这也是一次好的恋爱,不管是怎么样的结果,但过程不外乎:孤独、作伪、坚持、灵感飞扬。

    数十年过去了,只如夜间一声一叹息。乌尔莉克终生未嫁,年老的她私下曾说:当时只要母亲同意,她当然会接受歌德的求婚。我想也可能是因为她没有足够相信他或者说相信她自己,能拿他托以终生。尽管那是她的愿望。

    谢谢你,赠我空欢喜。
  •   挺好的用来写论文,到货速递也很快
  •   这本书有多浪漫,只有慢慢品读你才会知道,一刻不停地感到惊喜的感觉。另外,燎宇的翻译非常流畅优美
  •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外国的著作还是比较难懂
  •   一种感觉只允许有一种表达方式.体会它....
  •   瓦老的文字非常值得回味,黄燎宇老师的翻译也十分贴切,还原了文字间的意蕴。推荐各位阅读!
  •   喜欢···书很好···亚马逊对书的保护也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