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波德莱尔 页数:388 译者:钱春绮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中文简体字版“企鹅经典”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企鹅出版集团(Pengtlin Books)的一个合作项目,以企鹅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企鹅经典”凡一千三百多种,我们初步遴选的书目有数百种之多,涵盖英、法、西、俄、德、意、阿拉伯、希伯来等多个语种。这虽是一项需要多年努力和积累的功业,但正如古人所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由艾伦·莱恩(Alien Lane)创办于一九三五年的企鹅出版公司,最初起步于英伦,如今已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尤以面向大众的平装本经典图书著称于世。一九四六年以前,英国经典图书的读者群局限于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找不到优秀易读的版本。二战后,这种局面被企鹅出版公司推出的“企鹅经典”丛书所打破。它用现代英语书写,既通俗又吸引人,裁减了冷僻生涩之词和外来成语。“高品质、平民化”可以说是企鹅创办之初就奠定的出版方针,这看似简单的思路中植入了一个大胆的想象,那就是可持续成长的文化期待。在这套经典丛书中,第一种就是荷马的《奥德赛》,以这样一部西方文学源头之作引领战后英美社会的阅读潮流,可谓高瞻远瞩,那个历经磨难重归家园的故事恰恰印证着世俗生活的传统理念。 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有过精辟的定义,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至于其形成机制却各有说法。经典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出版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一个主体,经典的生命延续也在于每一个接受个体的认同与投入。从企鹅公司最早出版经典系列那个年代开始,经典就已经走出学者与贵族精英的书斋,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的精神伴侣。在现代社会,经典作品绝对不再是小众沙龙里的宠儿,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经典都存活在大众阅读之中,它已是每一代人知识与教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人们心灵与智慧的培养基。 处于全球化的当今之世,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更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承载,那就是提供了跨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理解之途。文学的审美归根结底在于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与投入。阅读经典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最佳体验方式,此中的乐趣莫过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换成更理性的说法,正是经典作品所涵纳的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地球人精神视野的宽广与深邃。在大工业和产业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迪斯尼式的大众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造成了单极化的拟象世界,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电子游戏一类文化产品,人们的确需要从精神上作出反拨,加以制衡,需要一种文化救赎。此时此刻,如果打开一本经典,你也许不难找到重归家园或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 中文版“企鹅经典”丛书沿袭原版企鹅经典的一贯宗旨:首先在选题上精心斟酌,保证所有的书目都是名至实归的经典作品,并具有不同语种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其次,采用优质的译本,译文务求贴近作者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与品质;另外,每一种书都附有专家撰写的导读文字,以及必要的注释,希望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会有一定作用。总之,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绝对不低的标准,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将读者引入庄重而温馨的文化殿堂。 关于经典,一位业已迈入当今经典之列的大作家,有这样一个简单而生动的说法——“‘经典’的另一层意思是:搁在书架上以备一千次、一百万次被人取下。”或许你可以骄傲地补充说,那本让自己从书架上频繁取下的经典,正是我们这套丛书中的某一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四月
内容概要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死亡”和“增补诗”七部分。在诗人波德莱尔的笔下,巴黎风光阴暗而神秘,吸引他目光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时间、美、死亡、偶然、羞耻、愤怒、仇恨……都被拟人化。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恶,认为恶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成年后继承生父遗产,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除诗集《恶之花》以外,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人为的天堂》,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波德莱尔还翻译过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和《怪异故事续集》。
书籍目录
致读者
忧郁与理想
1祝福
2信天翁
3高翔
4感应
5我爱回忆那些赤身裸体的时代1
6灯塔
7患病的诗神
8为钱而干的诗神
9坏修士
10大敌
11厄运
12前生
13旅行的波希米亚人
14人与海
15地狱里的唐璜
16骄傲的惩罚
17美
18理想
19女巨人
20首饰
21面具
22美的赞歌
23异国的清香
24头发
25我爱你,就像喜爱黑夜的苍穹
26你要把整个世界纳入你的闺阃
27可是尚未满足
28她穿上飘动的、珠光色的外衣
29跳舞的蛇
30腐尸
31我从深处求告
32吸血鬼
33忘川
34某夜,我躺在一个犹太丑女身旁
35死后的悔恨
36猫
37决斗
38阳台
39魔鬼附身者
40幻影
Ⅰ黑暗
Ⅱ芳香
Ⅲ画框
Ⅳ肖像
41赠你这些诗篇,为了在某个晚上
42永远如此
43她的一切
44今宵你要说什么,可怜的孤独的魂
45活的火炬
46给一位太快活的女郎
47通功
48告白1
49精神的曙光
50黄昏的谐调
51香水瓶
52毒
53阴沉的天空
54猫
55美丽的船
56邀游
57无法挽救的悔恨
58闲谈
59秋之歌
60献给一位圣母
61午后之歌
62西西娜
63献给我的弗朗西斯卡的赞歌
64献给一位白裔夫人
65忧伤与漂泊
66幽灵
67秋之十四行诗
68月亮的哀愁
69猫
70猫头鹰
71烟斗
72音乐
73墓地
74幻想的版画
75快活的死者
76憎恨的桶
77破钟
78忧郁(雨月,整个城市使它感到气恼)
79忧郁(我有比活了一千年更多的回忆)
80忧郁(我像是一个多雨之国的王者)
81忧郁(当天空像盖子般沉重而低垂)
82固执观念
83虚无的滋味
84苦痛之炼金术
85共感的恐怖
86自惩者
87不可补救者
88时钟
巴黎风光
1风景
2太阳
3给一个赤发的女乞丐
4天鹅
5七个老头子
6小老太婆
7盲人们
8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
9骸骨农民
10黄昏
11赌博
12骷髅舞
13对虚幻之爱
14我还没有忘记,在城市的附近
15你嫉妒过的那个好心的女婢
16雾和雨
17巴黎之梦
18黎明
酒
1酒魂
2拾垃圾者的酒
3凶手的酒
4孤独者的酒
5情侣的酒
恶之花
1破坏
2被杀害的女人
3累斯博斯
4被诅咒的女人(德尔菲娜和伊波利特)
5被诅咒的女人
6两个好姐妹
7血泉
8寓意
9贝雅德丽齐
10吸血鬼的化身
11基西拉岛之游
12爱神和颅骨
叛逆
1圣彼得的否认
2亚伯和该隐
3献给撒旦的连祷
死亡
1情侣的死亡
2穷人们的死亡
3艺术家们的死亡
4一天的结束
5怪人之梦
6旅行
增补诗
1献给泰奥多尔·德·邦维尔
2题奥诺雷·杜米埃的肖像
3和平烟斗
4异教徒的祈祷
5盖子
6意想不到者
7午夜的反省
8哀伤的情歌
9警告者
10给一位马拉巴尔的姑娘
11声音
12赞歌
13反抗者
14贝尔特的眼睛
15喷泉
16赎身钱
17遥远的他处
18浪漫派的落日
19题欧仁·德拉克洛瓦的《狱中的塔索》
20深渊
21伊卡洛斯的悲叹
22静思
23巴伦西亚的罗拉
24被冒犯的月神
25一本禁书的题词
“恶”声的启示 陈建华
章节摘录
版权页:如果富有是“纨绔子”的基本条件,那么这身份在波德莱尔仿佛昙花一现,即使记忆里有些许童年快乐,也给长期的落魄与忧郁所淹没。对于波德莱尔的生平一向迷雾重重,到了本雅明才拨开历史迷雾,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波德莱尔。他向往圣西门式的社会主义,主张科学与艺术得到完善的运用,人人勤勉工作,发展才智,享受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他在小酒吧里与无业游民、狂热分子混在一起,像个“职业密谋家”,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或是个“闲逛者”,在巴黎的拱廊街观察芸芸众生,寻找诗的题材,其实也是为了躲避债主。他怀着诗的梦想,明白在新的消费社会里文艺仰赖于资产者的赞助,都市大众是他的雇主,但他不愿殉俗媚俗,把诗沦为异化物化的商品,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他们的赏识,又能施之以美与爱的启蒙。事实上在本雅明对于拱廊街的研究中,十九世纪中叶巴黎的物质文化已是日新月异,在飞速打造奇观世界,谁也没有像波德莱尔那样对于现代都市文化的特质,诸如时尚、女性等话题表现出如此的洞察力,他说“所谓现代性(modemity)意即因缘际会,稍纵即逝,这构成艺术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永恒与不变”。这一美学现代性理论成为近时都市文化研究的指南。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波德莱尔的诗歌散见于各种刊物,也不时刊出其诗集的预告,几易其名,终于在一八五七年以《恶之花》为名出版,收入一百首诗,分“忧郁与理想”、“恶之花”、“叛逆”、“酒”与“死亡”等五辑,意谓心灵的炼狱之旅。诗集以大胆的题材、吸睛的意象给读者带来“新的颤栗”。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所感受到的,是二.种巨大的气馁,一种不可忍受的孤独感,对于一种朦胧的不幸的永久恐惧,对自己力量的完全的不信任,欲望的彻底缺乏,一种随便寻求什么消遣的不可能。我不断地自问:这有什么用?那有什么用?这是真正的忧郁的精神。 ——波德莱尔
编辑推荐
《恶之花》:“我们的罪孽顽固,我们的后悔无力;我们想让我们的忏悔获得厚报,我们快活地走回泥泞的小道,以为廉价的眼泪会洗尽一切污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