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芬)康特等 页数:419 字数:328000 译者:任元华
Tag标签:无
前言
呈献给读者的这部短篇小说集,介绍了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芬兰十七位著名作家的二十七篇优秀作品,代表了芬兰文学的主流,其中包括几位世界级的经典作家,如康特、阿霍、西伦佩和瓦尔塔里。康特和西伦佩的短篇小说反映的是十九世纪的世界,瓦尔塔里是这四人中最年轻的,他的作品描写的则是二十世纪初芬兰社会生活的矛盾。 芬兰较之中国是个年轻的国家,它在二十世纪初才独立。十九世纪对芬兰来说是民族觉醒时期,当时芬兰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与别的民族不同的特性。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芬兰文学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芬兰人由于有了用自己的语言所创作的文学,而找到了自己的特点和共性。第一部芬兰文小说《七兄弟》,发表于1870年,其作者是称之为芬兰民族作家的基维。这部小说至今仍是芬兰文学重要的作品之一,也许每个芬兰人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物。基维的文学创作为多样化的和多姿多彩的芬兰文学开辟了道路。文学在不同时期描写和反映了芬兰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给人以安慰,帮助人们解决民族危机,为创造新生活提供了推动力。 对芬兰人来说,本民族的文学意义重大,也许正因为如此,芬兰人都酷爱文学。
内容概要
这部短篇小说集介绍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芬兰文学史上十七位著名作家的二十七篇优秀短篇小说,从一个方面代表了这一时期芬兰文学的主流,也是北欧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经典作家,如康特、阿霍、西伦佩、基维,也有瓦尔塔里这样年轻一代的作家。他们以清新、纯朴,最接近大自然的笔触描写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是中国读者了解芬兰人内心世界和认识芬兰文学百年间变化的一本精选读物。
作者简介
明娜·康特(1844-1897),女剧作家和小说家,生于坦培雷,父亲是一家纺织厂总管。1863年考入于韦斯居莱师范学院,早期在其丈夫主编的报上发表一些禁酒等社会问题的文章。188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第一部剧本《偷窃》(1882),主旨反对酗酒和宗教迷信。后受易卜生等影响
书籍目录
老处女幸福在哪里为了别人夏日的梦想废物霜寒四月的芒达蓝宝石培尔哈德·利菲斯北极光下暮年播种前后遗产最后一次日出港口和大海生死宴最后的旅程月球景色金发女郎儿子回家了两个伊尔玛没有写出来的诗歌很久以前尊敬的夫人除夕晚会好奇的人雨中婚礼
章节摘录
再说,她的工钱少得可怜,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哪怕花一芬尼,也得来回盘算,看看买什么最便宜,是否非买不可,再凑合凑合行不行。可是,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她的精力总是那样旺盛,对未来充满希望。每当日子过得实在太艰辛,繁重的劳动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或者当她买不起新鞋,只好趿着破旧不堪的鞋走路的时候,她也是用将来会过上好日子的期待来安慰自己。 “没什么,将来只要找个有钱的未婚夫,生活自然会变样的,”她总是这样说。 “那么,什么时候你那位有钱的未婚夫会出现呢?”有一次,她又十分有把握地这样说的时候,我不禁问了她一句。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回答说,“他应该会出现的,我不想一辈子受穷,我已经受够了,我没有其他发财致富的法子,一个有钱的未婚夫是唯一的出路。” “你不管找谁都行,只要他有钱,是吗?” “是的,哪怕他黑得像个黑人,蠢得像头驴,我也嫁给他。” “可是你想过没有,假如你一点儿也不爱他呢?” “我可不唱爱情歌,徒有虚名,救不了穷,只要他能让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对他就感激不尽,这也就是爱情了呗。” 一个年轻轻的姑娘,嘴里能说出这样一些话,乍听起来非常刺耳,可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却证明,她受苦已经受够了,所以我刚到嘴边的教训话就咽下去了,我十分可怜她。 “那么你认为幸福只有建立在金钱上吗?”我非常温和地问道。 “若不是金钱,那又是什么?”她回答说,“我的上帝,当一个人一生想要得到的都得到了,夜里可以安心地睡觉,想干些什么就干些什么,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好好的,称心如意,那么还缺什么呢?我真不明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