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儒勒·凡尔纳 页数:389 译者:赵克非
内容概要
《海底两万里》是作者最重要作品之一,讲述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和尼摩艇长在海底深处旅行的故事。他们游历了世界许多海洋,看到无数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全书悬念迭生,知识广博丰富。读来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令人动魄惊心。这部科幻小说于1870年问世,迄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拥有众多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大。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出生在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很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凡尔纳从小热爱海洋,向往海上探险。十一岁时,他想要上船做见习生,航行到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挨了一顿狠揍。小凡尔纳躺在床上、流着眼泪保证说:“我以后保证只躺在床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第1章 飞逝的礁石 第2章 赞成与反对 第3章 “悉听尊便,先生!” ?4章 内德·兰德 第5章 漫无目的的航行! 第6章 全速前进! 第7章 种类不明的鲸鱼 第8章 动中之动 第9章 内德·兰德发火 第10章 海洋人 第11章 “鹦鹉螺”号 第12章 一切都用电 第13章 几组数据 第14章 黑水 第15章 邀请信 第16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17章 海底森林 第18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19章 瓦尼可罗群岛 第20章 托雷斯海峡 第21章 在陆地上的几天 第22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第23章 强制睡眠 第24章 珊瑚王国?二部分 第1章 印度洋 第2章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第3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4章 红海 第5章 阿拉伯隧道 第6章 希腊群岛 第7章 四十八小时穿越地中海 第8章 维哥湾 第9章 消失了的大陆 第10章 海底煤矿 第11章 马尾藻海 第12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第13章 大浮冰 第14章 南极 第15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第16章 缺氧 第17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第18章 章鱼 第19章 墨西哥湾暖流 第20章 北纬47°24'、西经17°28' 第21章 大屠杀 第22章 尼摩艇长的最后一句话 第23章 尾声
章节摘录
插图:在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的劣质土地上进行完一项科学考察回来。我是作为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编外教授,被法国政府派来参加这项科学考察活动的。我在内布拉斯加负责采集贵重标本,六个月之后,我于三月底到达纽约。动身回法国的日期定在五月初,在回国之前这段时间里,我就一直忙于整理我那些矿物、植物和动物标本。“斯科蒂亚”号的意外事故,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这件事成了个热门话题,我了如指掌。我怎么可能不了如指掌呢?美国和欧洲的报纸,我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但仍然闹不太明白。这件事太神秘了,令我困惑。我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总是在两个极端里摇摆。肯定有某种东西存在,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些持怀疑观点的人已经被请去亲手摸“斯科蒂亚”号身上的伤痕了。我到纽约的时候,事情正闹得沸沸扬扬。曾经有过关于浮岛的假设,关于难以觉察的暗礁的假设;这类说法,支持的人不多,而且都不是什么权威,此刻都被彻底推翻了。事情也确乎如此,要说它是暗礁,除非这座暗礁肚子里有一架机器,不然的话,它怎么可能以那样不可思议的速度移动呢?同样,认为是个漂浮的船体或是巨大的漂流物的说法也被推翻,原因相同,即移动速度。于是,可能成立的说法只剩下两个:一些人认为它是个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些人认为它是一艘动力极其强大的“海底”船只。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支持者,形成两派,壁垒分明。可是,后一种假设虽然勉强可以接受,但面对随后在新旧两个大陆进行的调查结果,却显得站不住脚。个人拥有这样的机械装置,不太可能。什么时候造的?在哪里造的?造这样的东西,一个人怎么能保守得住秘密呢?只有政府才能拥有破坏力如此强大的武器;而且,在一个挖空心思提高武器杀伤力的灾难性时代,某个国家瞒着其他国家试验这类可怕武器,是完全可能的。夏斯勃枪之后是鱼雷,鱼雷之后是一种新式海底武器,然后是——对抗。至少,我希望它是一种武器。然而,这是一种战争机器的假设,也在各国政府的声明面前不攻自破。因为事关公众利益,洲际交通都受到干扰了嘛,各国政府的坦诚是不能受到怀疑的。另外,制造海底船只这样的事,怎么能够避得开公众的耳目呢?干这样的事而能保守秘密,对个人来说是很困难的,而对一个一举一动都受到强大对手的严密监视的国家来说,就完全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在英国、法国、俄罗斯、普鲁士、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甚至土耳其进行调查以后,关于这个东西是海底重炮舰的假设也最终被否定了。小报还在拿“怪物”当笑料,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关于这个东西是怪物的说法又甚嚣尘上。而且,顺着这个思路,想象力任意驰骋,不久就出现了许多怪诞说法;有人竞想入非非,说那是一种神奇的鱼类。我来到纽约以后,有几个人不耻下问,就此事向我咨询。我在法国出版过一部两卷四开本的著作,书名是《海底奥秘》。这本书学界十分看重,使我成了博物学中这个相当神秘领域里的专家。他们问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在我能够否认事情的真实性的时候,我绝对持否定态度。但是,没过多久,我被逼到墙角,不得不明确表态。《纽约先驱论坛报》甚至敦促“巴黎博物馆尊敬的皮埃尔·阿罗纳克斯教授”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我照办了。因为不能沉默,我说了话。我在四月三十日的《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一篇内容详实的文章,从政治和科学各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这篇文章的摘要。“因此,”我写道,“在对各种假设逐一进行研究之后,由于所有其他假设都被排除,就必须承认存在着一种力大无比的海洋动物。“大洋深处对我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探测器到达不了那里。深不可测的海底情况如何?那里有什么样的动物?什么样的生物能够在距离海面十二到十五海里的地方存活?这种动物的构造如何?对这一切,我们仅仅能够做一些推测。“不过,提交给我的这个问题,可以用两刀论法来解决。“要么我们了解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种生物,要么我们并不全都了解。“如果我们并不全都了解,如果大自然在鱼类方面对我们还保留着什么秘密,那么,承认存在着新的种甚至新的属的鱼或鲸类,就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这类新种新属的鱼,构造基本上是'不适于漂浮'的,生活在探测器达不到的水层中;因为发生了某种事情,或者是一时兴起,要么干脆就是出于任性,这类鱼偶尔浮出了大洋水面。“相反,如果我们了解所有的生物,那就必须到已经分类编目的海洋生物中去寻找我们所说的那个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我倾向于承认那是一种巨大的独角鲸。“一般的独角鲸身长往往能达到六十英尺。你把它增大五倍,甚至十倍,再根据增加了的长度赋予这种鲸类以与其身躯相应的力气,增强它的攻击手段,于是,你就得到了你要找的动物。这种动物将会有'香农'号上的军官们确定的个头,有撞击'斯科蒂亚'号所需要的手段,有攻击汽船所需要的力量。“实际上,独角鲸的武器是一种象牙质的剑,照某些博物学家的说法,是一只戟。它的一颗主要牙齿坚硬如钢。独角鲸经常攻击鲸鱼,而且总是得手;独角鲸的这类牙齿,我们发现过几颗,是嵌进鲸鱼身子里的,还有的是从船体的吃水线以下部分费力拔出来的;独角鲸的牙能像钻头钻木桶似的把船板穿透。巴黎医学院的陈列室里收藏着一颗这样的牙齿,长二点二五米,根部宽四十八厘米!“那么,把这种动物的攻击手段设想得再强大十倍,力量也再大十倍,让它以每小时二十海里的速度出击,再用它的速度乘以重量,你就得到了能够造成已有灾难所需的冲击力。“因此,在得到更多的信息之前,我认为那是一头独角鲸。它身躯庞大,'武器'已经不是戟,而是像铁甲驱逐舰或'装甲战舰'的金属冲角一类的东西了;它既有驱逐舰和装甲战舰的重量,也有和它们相同的动力。
编辑推荐
《影响孩子们一生的经典:海底两万里(插图本)》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