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辛弃疾

出版时间:2010.0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赵晓岚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前言

南宋成淳(1265-1274)年间,金国已灭亡了三十多年,但腐朽的南宋统治者不但无力北上收复中原,反而在北方新崛起的蒙古民族的进逼下,面临着亡国之祸。国势风雨飘摇,呼唤着忠臣良将。可是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人物呢?南宋都城临安,虽然依旧是“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望江南》),说不尽的繁华热闹,但多的是争权夺利、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少的是精忠大义、力挽狂澜的英伟奇才。寻寻觅觅之中,终于有人想起了冷冷清清处的他,想起了他的远大志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起了他的英雄热血:“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也想起了他的奇谋远虑和报国无路的悲愤:“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于是,在江西铅山县阳原山中的一块墓碑前,就多了一些从远方来祭拜凭吊的人。这天,有个叫谢枋得的人来到了这里,因天色已晚,他就在墓地附近的一座寺庙里住下了。

内容概要

辛弃疾被认为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领袖,曾写下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也有婉约细腻地表达儿女情长及其日常生活的妙词。而他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又是別一番曲折动人。百家讲坛主讲人赵晓岚教授继评说李煜(《赵晓岚说李煜:林花谢了春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之后,又对这位“醉里挑灯看剑”的词人的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进行了绘声绘色地讲述。书稿对讲演稿作了较大的补充、修改,主要是在各章新设置了一些悬念,增加了传奇性,使之更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赵晓岚,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文化》、《学者闻一多》(合著),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国家级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所担任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课程,一直以来广受欢迎。

书籍目录

序章第一章 少年志士第二章 起义南归第三章 三献奇计第四章 政坛新星第五章 铁腕平乱第六章 建军风波第七章 贪酷疑案第八章 闲退岁月第九章 英雄相惜第十章 道义情深第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十二章 词坛飞将附录 辛弃疾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少年志士北宋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金宋之间的一场战争,使“靖康”二字从此成为汉民族一个耻辱的印记。金军的“斩首行动”获得成功,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1127年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即位后仓皇南逃,最后在临安(今杭州)临时安顿了下来,建立了南宋,而北方中原的大片土地,则成了金兵的跑马场。中国历史上,再次出现了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据南北半壁江山的局面。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氛围中,辛弃疾于高宗绍兴十年(1140)五月十一日出生在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一个叫四风闸的地方,一段复杂而传奇的人生也由此揭开了序幕……一公元1153年年底,在山东境内,一群读书人正风尘仆仆地赶往金国的都城燕京(今北京),准备参加第二年元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少年,相貌还有几分稚嫩,双目却神采焕发,话语不多,显示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

后记

两年前接受《百家讲坛》讲座任务的时候,就是打算讲述辛弃疾的,虽然编导安排先讲了另一个我也很喜欢的词人李煜,但内心的天平其实更倾向于辛稼轩。这不仅因为我在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门下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时,研究的对象就是辛弃疾,我的出站报告是《辛弃疾文化析论》(书稿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另行出版);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中国土人的责任感与悲剧感: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理想,与“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命运,尤其是“醉里挑灯看剑”的向往和无奈,实在是说尽了中国文化史上历代志士报国无沙场的悲哀!比之李煜,他所扮演的人生角色与所设定的人生理想之间同样发生了错位,但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原因,辛弃疾身上更加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士大夫的多元性文化因素,因此,他的生命承载较之李煜更为丰富和厚重,他的悲剧命运也更令人扼腕叹息。辛弃疾有两句词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面对着辛弃疾这座不老的青山,我看到他的感觉总是非常的可爱,因此也非常地喜欢。

编辑推荐

《金戈铁马辛弃疾》:《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戈铁马辛弃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6条)

 
 

  •   公元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宋的一场战争使徽、钦二帝成了金军的俘虏,康王赵构仓皇南逃,在临安建立南宋。中国的历史上,又一次出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各掌半壁江山的局面。十四年后,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历城县,那时,北方的土地上跑的都是金兵的战马。辛弃疾父辛文郁早亡,他由他的祖父辛赞抚养长大,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美芹十论》)。耳濡目染,辛弃疾自幼便立下了收复大宋半壁江山的志向。

    辛弃疾虽文才出众,但自小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且辛家有练武习兵法的传统,因此,身上少有宋国文人的文弱,相反,倒有一种侠义之气,以词为证:“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在他二十一岁那年,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复国的梦想,便从那时候开始了。在与金主完颜亮的对峙中,面对涣散的农民起义军队伍,辛弃疾说服了耿京,投奔南宋。然而,南归后,风雨中飘摇的国势,统治者的腐朽无能,让辛弃疾的复国梦想一再受挫。据考证,在辛弃疾早期为官的二十年中,竟频繁地被调离十八次,屡遭弹劾,其后,竟有二十年赋闲在野。

    在辛弃疾的词中,频频出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窃以为,那只是龙在池中的无奈的叹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送剑与傅岩叟》)。正所谓,身在山野,心在庙堂,辛弃疾无时无刻,不梦回沙场。可怜一腔热血,却只能化作醉后的一声长啸,英雄壮志,空随流光而逝,这样的词读来,怎不叫人涕泪涟涟?

    到了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朝中人事变迁,原来的掌权派韩侂胄为巩固政权,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其时,英雄已过花甲之年,可是,他不顾年迈,毅然出仕。因为,这一次的起用又让他看到了复国的希望。然而,深深了解金宋双方实力的辛弃疾主张稳扎稳打,此观点却与韩侂胄的急功近利相冲突。这使辛弃疾心中充满了担忧。第二年,辛相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写下了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着眼前的大好河山,忆往昔,孙权等一代豪杰已随风逝,想如今,自己抗金复国理想的举步维坚,虽年事已高,可那一刻,他多么希望有人能问一句“廉颇,尚能饭否?”。事与愿违,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谏官们的攻击,使得他被迫离职,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然,纵有冲天豪情,终因病弱体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秋天,这位梦想着“金戈铁马”的英雄溘然长逝,享年68岁(弥留之际,仍大喊“杀贼!杀贼!”)。

    辛弃疾平生以收复大宋江山为己任,一生力主抗战,原指望能将其**的军事才能和着一腔热血挥洒在疆场,可奈阻碍重重,终使三尺莫邪空挂壁上。在他的作品中,抗金复国是主要内容,虽然作品中也不乏江南农村的田园风光与风俗民情,但是蕴含其中的英雄壮志难酬的悲叹却比比皆是(《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等)。在词坛上,辛弃疾与苏轼一改向来绮丽缠绵的词风,开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将此二人并称‘苏辛’)。后世有人曾赞誉辛弃疾,谓之:“词中之龙。”也有人称之为:“词中之狂”。可我还是愿意如清代文学评论家陈廷焯那样,称呼他为词中“飞将军”。 陈廷焯是这样评价辛弃疾的词: “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纷飞……”。在现实中,辛弃疾没有如愿成为汉代李广那样的人物,倒是在词的创作中,如飞将军一般策马纵横。只是,这个称谓与词人的梦想相比,竟如此之轻,轻得不能使英雄的灵魂得到些许安慰。

    学者们在百家讲坛上普及国学时,为使讲学生动而尽量将语言口语化,可若要将这些口语化的语言印成铅字,难免就会显得细碎了一点。不过,《金戈铁马辛弃疾》却没有这样的不足,虽然,文章走的是通俗化的路子,但因资料详实,作者解说透彻,从而读来甚是生动。穿插其间的关于辛弃疾的词的品评,更是让辛弃疾的波折而复杂的人生经历凭添了几分悲壮的浪漫气息。
  •   曾经“金戈铁马”,纵横沙场,少年壮志凌云;无奈“醉里挑灯”,北伐梦碎,终成词中将军。在那些流传千古的壮丽词篇中,辛弃疾的形象就是一位不得实现抱负的将领,同时被认为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领袖。惜哉!英雄报国无门!
  •   我小时候喜欢听评书,听惯了岳飞抗金的事迹,却不知道抗金名将中还有个英雄人物叫辛弃疾!只知道词人辛弃疾是“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他的词风热情澎湃,慷慨悲壮,以豪放为主。

    一直以来,我对辛弃疾的认识仅限于他的词作,对于他的生平只有比较笼统的认识,知道他会领兵会打仗,不得志,我所知道的都是野史传说,其实就是比不认识熟悉一点。之所以选这本《金戈铁马辛弃疾》,主要是冲着百家讲坛和赵晓岚——百家讲坛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我是无知的,所以我需要依靠专家,我想全面认识一下历史上真正的辛弃疾什么样!

    这本书我看了很长时间,读得极慢极细致,读完书,我对辛弃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觉得他无论是作为一个词人还是作为一个将领,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他生不逢时,没能在最好的时光施展出一身的才华抱负,实在可惜!

    早在青少年时期,辛弃疾就不断耳闻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的屈辱生活,立志收复失地、报国雪耻。他二十一岁时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此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辛弃疾文武全才,他曾进奏《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但是未被采用,仕途受排挤、不被重用。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残酷的,辛弃疾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压抑痛苦的度过余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些词句无不表达了他的遗憾感慨之情。

    我喜欢这本书,也喜欢上了书中那个悲情英雄辛弃疾。个人水平有限,我觉得够五星。我相信现实中的辛弃疾远比书中的精彩!作为一个爱言情爱做梦爱YY的女人,了解完他的生平,我更想了解他的爱情,想知道那个将个人生命与家国荣辱结合在一起的男人背后的女人是什么样子?也许爱上他这样的英雄,是女人的不幸!
  •   辛弃疾是一个爱国的民族英雄,后人评论他是“词中之龙”,绝非虚言。赵晓岚的讲解很精彩的。
  •   辛更儒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古代戏曲及宋金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专攻宋代历史、文学及典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辛稼轩诗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辛弃疾词选》、《辛弃疾资料汇编》(并中华书局)、《辛弃疾研究》(人民出版社)之外,还有《宋金人物丛考》(哈尔滨出版社)、《杨万里集笺校》(中华书局)等。 内容丰富,上编有辛弃疾南归后并无“潜入金国”之事,辛稼轩颂韩词辨伪法式善,知稼翁集•稼轩集抄存跋《铅山辛氏宗谱》和《辛稼轩历仕始末》辛稼轩交游考,补《美芹十论》的确切作年再考,辛弃疾和山东反金起义史实考南宋的立国之策和辛弃疾“用之可以中国”的战略构想辛弃疾陈亮的交往与鹅湖之会考实,稼轩词俗语语词辨析稼轩词版本源流再探索、论《稼轩集》和稼轩文,一本好书!顶一个。
  •   我小时候喜欢听评书,听惯了岳飞抗金的事迹,却不知道抗金名将中还有个英雄人物叫辛弃疾!只知道词人辛弃疾是“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他的词风热情澎湃,慷慨悲壮,以豪放为主。 一直以来,我对辛弃疾的认识仅限于他的词作,对于他的生平只有比较笼统的认识,知道他会领兵会打仗,不得志。 这本书开拓了我的视野,非常不错
  •   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百家讲坛的看过了,然后又特地买了一本珍藏,真的很不错啊
  •   冲着百家讲坛买的,介绍给学生了,学生很喜欢,都说很好看。正好这学期学习了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说读了这本书,终于明白辛弃疾这首词的心境了……学生都替他伤心
  •   赵晓岚教授的风格明显和杨雨不同。她太爱诗词了、太敬佩传主的功业了、太重视来龙去脉了,行为很严谨,不迎合,不苟且,属于既有深度又浅显易懂的类型,值得一读。
  •   ,因为要讲辛弃疾的一首词,先是听得《百家讲坛》,后来觉得不过瘾,索性买来书看看。挺不错,加深了对古人的了解。
  •   书是给儿子买的,希望他有辛弃疾的豪情与英勇。百家讲坛系列的书,讲述很客观,很详细。不错。
  •   当年的马蹄声震得中原大地嗡嗡作响,一位英雄手俘胡须面对国家的危亡留下遗憾的眼泪。他就是辛弃疾!!!我被作者震撼的文字所打动,深深感触到了历史的触动和精神的鼓舞,一个爱国词人怀揣着报国之心却得不到支持,这样的国家有什么不可悲!家贫思良妻,国难死忠良!!!
  •   一直很喜欢辛弃疾的词,征战沙场,戎马一生。
    值得收藏的书,看完后有一个冲动,想在下部小说里,塑造一个辛弃疾形象的男人,也姓辛,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大爱,赞!!
  •   没看书前,对于辛弃疾只是单从文学角度去欣赏。谁知他还有战场上的豪迈。赞一个。
  •   豪放派的代表,喜欢辛弃疾那种铮铮男儿范!!
  •   整体来说很好,把辛弃疾的人生概念传达给读者了,写的也挺完整,买这个主要是学他的诗,学起来对诗的创作背景了解一下,对诗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   很喜欢辛弃疾,这本书详细简绍了辛弃疾一生的事迹
  •   特别喜欢这本书,讲辛弃疾的故事。
  •   作者以渊博的智商和精湛的文字描述了她对辛弃疾的非常透彻的全方位了解 这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最好的评述
  •   回来,就开始一口气就看完了,感觉挺好,主要是喜欢辛弃疾,书感觉一般。比较能满意打个满分吧。
  •   透过这本书,了解到一个更深刻的辛弃疾,了解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汉子
  •   很好,想了解辛弃疾的可以一读
  •   写得有趣,文武双全辛弃疾。
  •   全方位了解了辛弃疾
  •   老师推荐的应该不错吧!了解真实的历史,真实的辛弃疾。好书。
  •   了解辛弃疾的好书,非常满意
  •   很好的读物,了解一下辛弃疾。
  •   有意思的一个个小故事,对于了解辛弃疾有所帮助。
  •   对李煜的剖析很到位。让读者对后主李煜的人生有比较详尽的了解。
  •   百家讲坛看完不过瘾,再来本书真的又学到不少
  •   遒劲的语言,配金戈铁马这之声,配英雄空置之悲,令人感慨不已。
  •   用笔细腻
  •   读完了,很好,了解了一个英雄的千古绝唱,触动心灵。
  •   大英雄
  •   替朋友买的,他说不错!
  •   老师推荐的,经典阅读
  •   很不错的书,写的好、很生动,详实,值得阅读。
  •   比看电视更能进行思考
  •   很好的一本书质量很好
  •   说实话,要把这本书看下去,需要静下心来有耐心地去看,文中的分析还是挺不错的!
  •   朋友特爱,就作为光棍礼物了
  •   相当的好看。
  •   书如期送达,印刷质量也不错
  •   语文老师指定的书,很值得读
  •   很好的书,正在看。
  •   书不错,值得一读,值得推荐给中学生,哈哈.
  •   很喜欢赵老师,她的书值得一读。
  •   讲解翔实
  •   没看电视,拿书补一下
  •   本来想买新奇几十次,谁知买错了,但是看看了书的内容,感觉很好,是一本好书
  •   书讲得不错,评价比较客观
  •   有血性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   我最佩服的人物,高山仰止!
  •   好书,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倾力制作,值得品读
  •   终于买到了,喜欢,就是书没包装,书皮有块脏
  •   讲解透彻,分析独到
  •   喜欢赵老师的风格
  •   书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女儿很喜欢
  •   前不久,在《百家讲坛》里看过赵晓岚老师讲李煜,觉得她可以说是那位多才多艺、多愁善感却又命运多舛的帝王,穿越时空的知己,作为一个铁杆的“煜迷”,这样的讲述让我如痴如醉,如获至宝,不但用迅雷全部下载保存,还买了书以便反复重温。尚未走出那种婉约伤怀的至高境界,如今赵老师又为我们细细道来《金戈铁马辛弃疾》,,同样的词坛领军人物,不同的是另一种风格豪放派,同样的百家讲坛中一坛好酒,这样的佳作怎能错过。

    赵晓岚老师最擅长跳出词来讲写词人,也就是将词作者还原到历史,设身处地探究其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有什么真实的想法、喜与悲、爱与恨,并延着这个脉络去品读他写出的篇篇传世佳作,这样再次读来,不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更是引我们进入一种深度阅读的境界,不再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感动,而是与这些词人有灵魂上的交流,就说辛弃疾吧,如果仅从词人的角度看,他无疑是大师级的、是高产的,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但赵晓岚老师在《金戈铁马辛弃疾》一书中,首先给我们指出的是,写词其实是辛弃疾的副业,是报国无门、用武无路之后借以释怀的副产品。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这就是为什么辛弃疾的词风如此豪放、又如此苍凉,壮志难酬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男儿无异于死刑,苦闷中的他只有在文字的世界里纵横驰骋。

    在赵晓岚老师的分析中,辛弃疾的词除了题材广泛,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   有笔有书有肝胆 亦狂亦侠亦斯文

    这两句话是提到辛弃疾时,在我脑中最先浮现出来的。结合他传奇式的一生,这两句评价无疑也是最合适。
    至今还记得,最早接触辛弃疾的诗词,是一首问松我醉何如。后来在语文课上又学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和城中桃李愁风雨。后来渐渐发现这两首词只是辛弃疾一个很小很小的侧面,我心中的辛弃疾,是那个“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的狂生;是那个“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的刺客;是那个“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壮志未酬的将军;是那个对酒杯“挥之即去,招亦须来”的酒徒;是那个“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中年旅人;也是那个“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的温婉书生。
    至于了解到他曾亲率五十骑直闯敌营,生擒叛徒从容而还的近乎传奇的事迹,又是许多年以后了。一直以来,我都愿意在他的作品里来认识这个人,品味他的豪迈,他的惆怅,他的婉约,他的温柔。知道他写过美芹十论,知道他矢志报国,但也仅此而已。我不愿意去扣扣索索,在历史的角落去窥伺他的一生,他的失败与伟大,那样,很无聊。
    直到遇见这本《金戈铁马辛弃疾》。
    长久以来,我对许多人附庸风雅地爱看百家讲坛的节目不以为然。上面充斥的是帝王秘史、权谋心术,要么就是一派胡言、异想天开,打着历史的旗号,贩卖的却是封建的糟粕。我们看不到美国独立战争,我们看不到法国大革命,我们看不到人权宣言,看不到民主自由,看不到社会进步。一以贯之的节目宗旨,不如称为一家讲坛更为恰当。
    例外的是讲到文人的时候。里面的史实总不至于太离谱,所以每次遇到我都是警惕地听一会儿。却与《金戈铁马辛弃疾》失之交臂。
    于是把书搬回家,用一下午的时间翻完了。
    对辛弃疾的一生介绍的很详细,也有作者自己的思考,看得出来很用心,总体来说比较靠谱。如果对辛弃疾一生感兴趣,值得一看。文中有一贯的余秋雨文化散文类的煽情味儿,这个是百家讲坛的固有特色,只占一小部分,略过即可。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面容精致,气质温婉,有些像想象中的朱淑真等才女的样貌,不啻为一大惊喜。
    辛弃疾。
    有笔有书有肝胆,亦狂亦侠亦斯文。
  •   辛弃疾的一生总是天不遂人愿,一心北上收复失地,却时时事与愿违,不是因为皇帝的庸碌就是遭受权臣的弹劾。一生总在任职与免职中颠簸,不能一展抱负北定中原,郁郁不得志。在这种环境下,他把一切的豪情壮志,悲愤不平化作词,无心插柳的成了词中“飞将军”
  •   令人赞叹又哀叹的辛弃疾,文武双全的不世之才,却生在了一个南宋这样的时代,英雄却难以施展抱负!赵老师文笔幽默、细腻!值得一读的好书!只是邮局邮递实在是太慢了!
  •   本书充分的展示了爱国将士的辛弃疾的戎马生涯,和最后壮志难酬的爱国抱负
  •   本来也就是想了解一下辛弃疾买的,故事还可以,文笔不行。
  •   还好,难怪取名“金戈铁马”,本书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股沉郁之气,虽有历史的厚重感,但这类书一般不易通读的。
  •   金戈铁马,战意正盛,爱国者必读书。
  •   从百家讲坛上看过后就一直想买了,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终于买到了
  •   在历史事实上没有什么做作,在诗词引用上稍作评论,详略得当,很好
  •   第一次网购书,送货上门后付款的。三天到货,签收付钱很方便。共计买了四本书,其中两本大一点的书,和普通书差不多。其余两本是一种小的口袋书。不过四本书都是我很喜欢的。全部的书价款在市区书店里还买不到两本书。等于赚了两本小书。
  •   文治武功样样精通,神人!
  •   看了视频,觉得讲得一般,没买
  •   文字优美,分析深刻,文学性较强
  •   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值得一看
  •   有点失望,书中辛弃疾的原作太少,几乎都是作者的文章。
  •   一般,比起其它传记作者差了些
  •   唉呀!多好的书被弄脏了!!!!!!
  •   书收到,反正不干净,内容还没看,不过应该不错
  •   内容散了些
  •   首先没有塑封,其次翻开没几页就有一条圆珠笔的划痕!!好恨啊真的疑似二手书!
  •   辛弃疾写过这样的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如今的《辞海》“辛弃疾”条描述他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词作上的成就也许确实可以独步南宋词坛,但是“词人”这个“身后名”显然不会是辛弃疾本心所向——通过《金戈铁马辛弃疾》一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辛弃疾的“生前”事迹与心路历程,那些流传千古的词作或许只是他传奇一生的些微注解。 争议和谜案似乎总是伴随着辛弃疾——出生于金朝政权统治下的北方,他的祖辈是“真降”还是“卧底”?南归宋朝前擒杀叛贼的壮举是他独力完成的吗?在南宋任地方官时他铁腕平乱,建立地方军队,展现了强悍的执政能力,但同时又遭到“贪”与“酷”的弹劾……种种在学界素有争论的问题,在这部书中都得到了逻辑清晰、证据充足的分析。 辛弃疾在南宋当地方官时受到的多次弹劾,是影响其仕途的重要因素,其中的事实真相也最为复杂。书中的“铁腕平乱”、“建军风波”、“贪酷疑案”等几章集中叙述了辛弃疾为政的经历,作者没有犯“溺爱”传主的通病,而是以比较客观的态度,立足史料去解析真相。例如在“建军风波”中,就十分具体地展示了辛弃疾为建立保障地方治安的“飞虎军”,自筹资金时所用的种种超乎常规的办法,而这次建军正是辛弃疾被弹劾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飞虎军成立以后,“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宋史》)不但很好地维护了地方治安,而且此后30多年里,...一直是长江一带一支有力的武装力量,令金军畏惧,对北方边境的守备也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辛弃疾的做法并不是为了谋求私利,“贪”、“酷”的弹劾背后,是一种能够顶住重重压力的胆识与勇气。 这本书中,辛弃疾被脱去了主战派的扁平形象,他有不拘小节的政治手腕,有难以“戒除”的功名之心,他的生活并不清苦,有自己的田产庄园。甚至在被迫闲退的岁月,他仍然与地方官员、社会名流保持来往,做着复出的准备。然而这些都不妨碍他作为一个爱国英雄的存在——他一生的愿望就是北上收复中原失地,从25岁时献征战金朝的策略《美芹十论》,到年过六十后抛开个人恩怨重新出山参与北伐,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大喊“杀贼”而终——火热的报国心从未熄灭半分。这是贯穿此书的一条主线,是阅读全书时那种昂扬澎湃情感的源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今天我们说起辛弃疾,主要还是因为他留下了精彩绝伦的词篇——既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也有“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恨;既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恬淡,也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的婉转。对辛词的解读,也正是这部传记的重要内容。作者将词作的品读融入对辛弃疾一生事迹的叙述之中,细细描摹出辛弃疾创作时的情态心绪,以及词篇背后的史实寓意等,读来很富意味。 阅读更多 ›
  •   本来就很喜欢辛弃疾大气豪迈的词,通过这本书了解了这个人。他的性格、他的仕途、他的心路历程。本书对辛弃疾几首著名的词的解析都非常清楚。值得读2遍。
  •   卓越太不负责任了,书居然是旧的
  •   经过之前的投诉后, 书很好, 发货很快!
  •   看他写的诗,就感觉充满了力量,
  •   赵晓岚教授对辛弃疾的研究很透彻的,她的见解也很集中的体现在这本书里面。作为一般读物,这本书我认为很不错了。
  •   这两颗星是给这本书的内容的。卖家看见书这么脏不能给擦一下么,这书一打开感觉都快风化了
  •   尽管辛弃疾没有实现自己收复中原的心愿,但他的词作展现了非凡的胆识;尽管赵晓岚教授生活在没有金戈铁马的和平年代,但她的讲述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尽管亚马逊购物没有辛弃疾的胆识和赵教授的才华,但他们的服务展示了非凡的真诚。
  •   辛是我的偶像,赵老师的课在百家讲坛里算讲得一般的,但书的内容还是不错。起码算是现今出版过的,辛弃疾书里最客观、平实有吸引力的一部。李煜的我也买了,也不错。就是本来还想买赵晓岚老师的姜夔与南宋文化,可惜没有卖的了。遗憾!遗憾!
  •   辛弃疾本就是我喜欢的一位古人,本书对他豪情壮志的深入诠释,让我了解更深。
  •   特喜欢,抱书读了很长时间……辛弃疾最棒
  •   喜欢~~长知识又不至于看不下去~呵呵~
  •   主要是针对书的内容
  •   历史著名人物
  •   合适购买。
  •   沙场无法看试手、词坛纵横补天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