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文学 作者:曹文轩 页数:495
Tag标签:无
前言
因各种各样的缘故,收在这一文集中的文字并非是我所写文字的全部,但它们已基本可以说明我的文学理念和我的写作状态了。 我对文学的理解始终不是主流的,也不是流行的。 我的处境,我的忽喜忽悲、忽上忽下、忽明忽暗的心绪,常常会使我无端地想起儿时在田野上独自玩耍的情形—— 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稻田,穿过一片林子,走过一汪水平如镜的池塘,走过一座细窄摇晃的木桥…… 就这么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芦苇叶上有一只呜叫的“纺纱娘”,我先是一阵出神的凝望,然后将右手的三根手指捏成鸟喙状,弯腰缩脖,双眼圆瞪,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但就在微微张开的“鸟喙”马上就要啄住它时,它却振翅飞走了。
内容概要
《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是一部散文、随笔合集,作者说事、评人、谈书,于从容平淡中见真情,于儒雅温厚中见智慧,于微言轻语中见哲理,充分展示了作为大学教授、学者以及作家的曹文轩的多方面才情和学识,同时也袒露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曹文轩的至情至性。 在小说创作的背后,在学术研究的间隙,一篇篇短小精悍的美文以涓滴细流的姿态汇聚成作者的思想与心灵的大海。伴随着这些或睿智淡定,或激昂热情,或机灵生动的文字,一个丰富而充满生机的世界徐徐展开,曹文轩的思维轮廓与生活轨迹随之浮现,文学之美、思辨之美、生活之美贯串全书各篇之中。
作者简介
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以及“大王书”系列和“我的儿子皮卡”系列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余种,其中包括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柿子树 游说 灵龟 疲民 手感 汤 乌鸦 远去的灵魂 背景 圣坛 天堂之门 有个男孩叫韩寒 李有干先生 李云雷这个人 白冢 神性 前方 孩子与海 第二辑 “细瘦的洋烛”及其他——读鲁迅 樱桃园的凋零——读契诃夫 春花秋月杜鹃夏——读川端康成 寂寞方舟——读普鲁斯特 银斧高悬——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无边无际的眩晕——读博尔赫斯 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读毛姆 天际游丝——读卡尔维诺 回到“婴儿状态”——读沈从文 面对微妙——读《围城》 进入现代形态——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抒情时代的反思——读《生活在别处》 无望的马贡多——读《百年孤独》 欲望之树——读《榆树下的恋情》 朗读是一种仪式——读《朗读者》 小说:现代神话——读《微暗的火》 形而上的沉思——读《城堡》 圈子里的美文——读《桥》 第三辑 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 因水而生——写在《草房子》出版十周年 重说文白之争 说空 走出骗局 坠入巫术 宗教情怀 闲话读书 关于名字的随想 他们的意义 蝶与蛹 选择无奈 文学的天空 关于“左岸” 古典的权利 丢不下的尴尬: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贫困化 说“学府” 荒诞的见识 以一种优美的方式
章节摘录
他的手腕轻轻一磕,球飞一个弧度,刷一声入网,总要得到场内场外一片喝彩。我喜欢和他待在一起。在一起时,就免不了要欣赏他的胳膊。他与你说话时,站着不动,两只胳膊自然地交叉着,放在胸前,样子很优雅。走路时,两只胳膊轻轻地很有节奏地摆动,让人有个幻想:倘若这对胳膊用力摆动起来,它们能像一对翅膀,将他带到空中。那天,我们走到一棵桑树下。其时,桑葚已红,一粒粒如奶头勾人。我仰望着,嘴里便津津地有了馋涎。“想吃?”他问我。我点点头,准备去找根竹竿来。“我能够着。”他一把抓住我,踮起脚,伸出右臂,居然就够到了一嘟噜一嘟噜的桑葚。他的手像雀喙一样,将桑葚一嘟噜一嘟噜地给我摘了下来。在他伸出右臂时,袖子便轻轻滑落了下来。前年,我参加一位朋友的雕塑展的开幕式,他的一件雕塑先是被一方银绸覆盖上,宣布开幕时,有人用手轻轻一拽,银绸滑落了下来,露出了那件雕塑,让人眼睛一亮。那时,我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这只够桑葚时的胳膊。 而现在,他丢掉的就是这只当年帮我够桑葚的胳膊。 回到地头,我无心干活,也实在无力干活。我再也不管今天能不能完成割麦任务,一头倒在了地头的楝树下——沉重如磐的疲惫。 高中毕业时,我虚岁仅十七(青桥大我一岁,也不过就是十八)。当时的劳动,实与劳役并无区别。我觉得课本中的那些对劳动所做的抒情文字、赞美之辞,是虚伪的,是一群不事稼穑或只是偶尔为之的浑蛋文人的胡说八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