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研究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王杰、 仪平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王杰,仪平策 著  页数:420  

内容概要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研究》共9章,内容包括困境中的憧憬与希望、文艺美学产生发展的历史机缘和文化语境、文艺美学的理论框架与学术边界、文艺美学的理论拓展和价值评估等。

作者简介

王杰,文学博士。1985年至2005年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副校长。2005年至2009年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美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教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曾出版《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等论著,主编《现代美学原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半年刊)等著作。仪平策,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教授,审美文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与文化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出版《中古审美文化通论》、《中国美学文化阐释》、《美学与两性文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等论著。另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第一章 困境中的憧憬与希望——文艺美学学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第一节 作为原创性学科概念的提出——文艺美学近三十年的发展第二节 “文艺美学”概念的多元化阐释第三节 文艺美学学科发展特点第二章 文艺美学产生发展的历史机缘和文化语境第一节 文艺美学与西方美学的现代性转型第二节 文艺美学与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实践第三节 文艺美学与中国传统的理论资源第三章 文艺美学的理论框架与学术边界第一节 文艺美学的学科对象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学科边界的勘定第三节 文艺美学的学科资源第四章 文艺美学的理论拓展和价值评估第一节 文艺美学的本体论拓展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价值论构建与意义第三节 文艺美学的方法论创新第五章 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阐释第一节 知觉艺术与身体关系的文化表达第二节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时空与身体第三节 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性境遇第六章 文艺美学的发展与审美人类学的兴起第一节 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第二节 审美制度问题研究:关于“美”的审美人类学阐释第三节 他者:一种可能的世界第七章 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的产生第二节 生态美学与生态文艺学的哲学基础研究第三节 生态美学与生态文艺学的确立第四节 生态美学与生态文艺学的研究对象第五节 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文艺学的学科建构第六节 中国古代思想中人文生态资源的发掘以及中西交流与对话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与生态文艺学研究第八节 生态文艺学的西方生态批评研究第八章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美学的发展第一节 关于“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第二节 “意识形态终结”之后的意识形态第三节 审美的物化之路第四节 作为文艺美学批评范式的审美意识形态第九章 文艺美学:在审美经验中走向未来第一节 文艺美学:超越浪漫主义的美学第二节 文艺美学:基于中国经验的美学理论第三节 文艺美学:通向未来的美学理论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二,对艺术的整体融贯性的把握而非学科分化式的研究。如前所述,有中国古典文学背景的学者,很容易由对文学之美的研究,升华到对艺术之美的把握,这里面有一种学术的必然性。中国传统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是相互关连融为一体的,诗书画的一体性在士大夫的文化心理上具有一致性,并没有严格的分类,诗人、画家和书家在中国古典士大夫那里是必然地统一着的,不像西方艺术传统中,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等有着严格地分科。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明确地意识到了古典诗学作为文艺美学诞生地的重要性。王一川先生认为:“可以说,由于诗教传统是与整个汉语诗歌传统交织一体的,并且是极大地影响中国古典文化的儒家传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这样,古典诗教传统堪称现代文艺美学诞生的温床。而由深受古典诗教传统濡染的胡经之等学者出来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创设文艺美学,也就变得完全可以理解了。正是由于古典诗教传统的现代濡染,文艺美学的诞生才具有了充足的底气和底蕴。”①在中国诗教传统里,哲学与艺术是本然地相通的,艺术的哲学化阐释是一种合理的形态。这里古典诗教的底气和底蕴在学科建设的指向上具体表现为,文艺美学的学科对象即是以艺术的审美特征为核心,这一学科研究对象的成立,直接与中国古典艺术资源的跨学科、跨门类式的统合贯通相关。如前所述,苏子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就是典型的例子。“天工与清新”,既是对诗歌的要求,也是对绘画的要求,既是对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分析,亦是对自然美的最高要求。正如宗白华先生在1979年的《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所概括的:“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例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所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到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因此,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找到许多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①他进而认为,这些中国美学的特点,既可以是它特殊的困难条件,但也是它的特殊的优越条件。宗白华先生具有一种非常明确的比较美学观,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中西美学资源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征。中国古典美学资源的困难,只是从宏大的西方美学体系的角度而言的;而中国古典资源的优越条件,则是中国美学得以在当代言说和生成的一种陈述方式。周来祥先生在界定“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时认为,“一般美学的逻辑起点当然是美的本质,文艺美学则把艺术本质作为它的逻辑起点,而把部门美学作为它的逻辑终点。文艺美学正好处于一般美学和部门美学的中间,这个逻辑环节就决定了这个学科地位”。②这种界定引起了一定的讨论,我们认为周来祥先生的界定在中国古典艺术资源的氛围下是可成立的。毫无疑问,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在黑格尔那里,就是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康德对审美心理的分析亦侧重于对艺术心理的分析,而关于各个艺术部门的审美特点,在西方古典学科体系里,是在诗学、绘画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等部门美学中讨论的。

编辑推荐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研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