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女人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德国)尤莉娅·弗兰克  页数:422  字数:268000  译者:杜新华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当前德国新生代作家当中,尤莉娅·弗兰克是个人经历非常坎坷的一位。她于一九七0年生于前东柏林,母亲是一位演员,父亲则从来没有与她们一起生活过,弗兰克还有两个异父姐姐和一个双胞胎妹妹。八岁那年,在多次提出移民西部的申请终于获准之后,母亲带着她们四姐妹得以成行,先是在一个收容所里度过了九个月,母女五人挤在一间十二平米的小屋里,后来在石荷州的一个小村庄定居。十三岁的时候,弗兰克得到母亲的允许,离开家庭,只身前往柏林,投奔这里的朋友,断断续续完成了中学课程,后来进入柏林自由大学,学习法律、古美洲学、德语文学和哲学。在没有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她只能靠打零工维持学业,她做过十年的清洁工,还做过保姆、护工、打字员,给电台和报社打杂。弗兰克自小喜爱文学,在收容所栖身那段日子里,每周会有图书馆送书来,母亲给了她一些本子,于是她用来写日记、编故事,写作已经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乐趣,而是活下去的动力。在弗兰克二十五岁那年,她的一篇短篇小说获得了柏林“开放的麦克风”文学竞赛的一等奖,这个比赛在德国文学界有着相当的分量,它给了德国的青年作家以脱颖而出的机会。能够在这个比赛中获胜,极大激励了弗兰克的创作热情,也为她走上文坛提供了机遇。后来,她陆续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新来的厨师》(1997)、《谄媚之人》(1999)、《营火》(2003),以及两部短篇小说集,《腹部着地》(2000)、《我没什么,你没什么》(2006)。  《午间女人》出版于二00七年,并且获得了当年的德国图书奖。《午间女人》的时间跨度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围绕着女主人公海伦娜的成长经历,生动再现了德国社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而在作品的序幕中,海伦娜遗弃了她的亲生儿子彼得。弗兰克在十年前便有意创作这样一部小说,它取材于发生在弗兰克家庭中的真实故事。弗兰克的父亲于尔根·塞米施生于一九三七年,在二战结束之后,他被母亲遗弃在一个小火车站。这件事给他造成了深重的伤害,使得他痛恨自己的母亲,并且发展为对所有女性的不信任。弗兰克自小便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直至父亲去世前几年才真正了解了他。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弗兰克本人也做了母亲,她越来越想知道,为什么她的祖母会做出那样的决定,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弗兰克做了大量调查,她到过祖母的家乡鲍岑,到市府机构查阅案卷,她得知,她的祖母是一个护士,出身于一个经济状况良好的市民家庭。在抛弃儿子之后,她在原东德地区与姐姐生活在一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去世。她将遗产留给了一位同事,并且早在十五年前就立下了这个遗嘱:据她的同事说,她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寡言罕语,与人交往很少,因而显得有些古怪,这位同事虽然与她认识了几十年,对她有一个亲生儿子的事实却毫不知情。这一点尤其让弗兰克感到惊异,一个做母亲的人,怎么能如此决绝地否认儿子的存在呢?何况,在二战期间,她的丈夫已经在事实上抛弃了他们母子,她是与儿子相依为命地挨过了战争岁月。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为什么她偏偏在这个时候丢下了自己的儿子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弗兰克的脑海里萦绕不去,在她写出了《午间女人》这部小说之后,她也没有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我想,对于弗兰克而言,在她完成了这部小说之后,答案本身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重要的是写作的过程,也便是她追寻与思索的过程。  弗兰克在童年时期较为亲近的是她的外祖母,发生在外祖母家庭中的故事,也同样引发弗兰克的思索,并且对《午间女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她的外祖母英格博格出身于一个学者家庭,父亲是一位化学家,负责一家大型化工厂,而母亲则是一个犹太人。在纳粹当政时期,他不断受到纳粹的威胁,要他与妻子离婚,在二战的最后两年,他只能让妻子藏身于地下室里,并且被解除了在化工厂的职位。他们的四个孩子有的流亡国外,有的进了劳改营。英格博格是一个雕刻家,在当时的德国,她是完成了石刻艺术学习的唯一的女性。尽管她在艺术上才华出众,由于犹太出身,仍然被迫离开了德国,前往意大利。在意大利,她与一位德国画家相爱,但根据《血统保护法》的规定,他们根本不可能结婚。虽然英格博格从小接受的是富裕市民的传统教育,也不得不生下了两个非婚生的子女,并且,在后来有机会回到柏林的时候,她的父亲拒绝接纳这个未婚生子的女儿。纳粹统治者执行的排犹政策,使得一个人的血统与出身给生活打上了多么坎坷、无奈、屈辱的烙印,这是弗兰克创作这部小说的另一个动机。   弗兰克本人生长于和平年代,对于战争完全没有个人体验,《午间女人》的故事发生在她完全陌生的历史时期,为此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弗兰克注意到一个问题,在二战期间,许多德国妇女杀死自己的孩子而后自杀,而将孩子送到乡下,在城镇遭到大规模轰炸、物资匮乏的最后两年,更是非常普遍的行为。反观今日的德国社会,遗弃孩子是大悖人伦之举,甚至将孩子托付给他人或是机构,都已经成为了不可理解的事,大部分德国妇女认为,母亲是孩子唯一的监护者,她们当仁不让地独立担负起哺育、照顾和教养孩子的责任,认为孩子只有留在亲生母亲的身边才是最好的选择,从而拒绝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机构。纳粹的罪行,纳粹时代造成的恶劣后果,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了今日的德国社会,延伸到人们对于母亲和家庭的观念。   以上是对于《午间女人》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的一点介绍,它主要来自于二00八年七月在德国举行的《午间女人》翻译讨论会的纪要。我作为这部作品的中文译者也得到了邀请,但是,由于我必须照顾我两岁的儿子,无法分身前往。感谢作者弗兰克,将讨论会的纪要以电子邮件发给了我,并且回答了我向她提出的一些问题。在翻译《午间女人》过程中,我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它描摹的历史环境,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到风土习俗、建筑、街道、服装、戏剧电影、书籍杂志等等,弗兰克力图还原真实的历史细节,这些对于我而言,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查阅资料,查而不得便只能求助于作者本人了。当这些疑惑得到解答之后,更让我感受到弗兰克严谨而细致的创作态度,例如,作品中海伦娜读了一本德国诗人贝恩的诗集,引用的诗中有一个字我遍查无获,弗兰克告诉我,它也许是诗人自造的一个词,也许是印刷错误,初版诗集便是这样印的,而一后来再版则改动了。但是由于作品中海伦娜当时读的应该是初版,便照录下来,以符合历史真实。另一个困难在于,弗兰克致力于“画面感的语言”,努力让读者看到立在面前的人物。她以一种冷静旁观的态度来叙述,鲜有心理描述,她认为那应该交给读者,让读者用心灵的眼睛去体会。将这种“画面感的语言”转换成中文,读者可以想见对我提出的挑战。   最后,关于《午间女人》这个书名,弗兰克向许多德国媒体做过解释。“午间女人”的形象来自于作品中海伦娜的家乡鲍岑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对于此地区之外的德国人也同样是陌生的。作品中只有一次提到了“午间女人”形象,我在译文中做了注解,解释了这个传说故事。弗兰克曾几度更改书名,最终选择了“午问女人”。这个传说故事让她感兴趣的,在于它所描摹的沉默与语言、生与死之间相互纠结的关系,以及文学创作与手工纺织之间的类似。从而,弗兰克塑造了一个逐渐失语的海伦娜的形象。而她是如何失语的,为何会失语的,相信尊敬的读者会自己从作品中去寻找,我不再哕嗦了。   杜新华   二00八年十一月六日

内容概要

1945年的德国,一个小火车站上,难民如潮。海伦娜带着七岁的儿子捱过了艰难的战争岁月。苦难已经过去,新生活就要开始,然而,她将儿子留在了月台上,一去不归……本书讲述了一位德国女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坎坷经历。

作者简介

尤莉娅·弗兰克(1970),生于德国柏林,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古美洲学,哲学和德意志语言文学。1995年在柏林“开放的麦克风”文学竟赛中取得优胜,1997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新来的厨师》,后又出版长篇小说《诌媚之人》(1999),短篇小说集《腹部着地》(2000)、长篇小

章节摘录

  窗台上站着一只海鸥,它在鸣叫。听那叫声,仿佛整个波罗的海都在它的喉咙里,高耸的,是泛着泡沫的浪尖,明净的,是天空的颜色。它的叫声在国王广场上回荡,这里一片静寂,原本耸立在这里的大剧院已成了断垣残壁。彼得眨了眨眼睛,他希望海鸥会被他眼皮的颤动吓跑,从这里飞走。自从战争结束之后,清晨的静谧让彼得觉得是一种享受。几天前,妈妈给他在厨房里搭了一张床。他已经是个大男孩了,不应该再睡在妈妈的床上。一缕阳光射在他脸上,他拉起被单挡住了脸,倾听着柯岑斯卡太太柔和的声音。那声音来自楼下的公寓,从石子地面的缝隙里传来。这邻家的女人在唱歌。啊,亲爱的人,你游来吧,向我游来。彼得喜爱这个曲调,喜欢她的歌声里的忧伤、期盼和哀愁。与这些感觉相比,他是多么渺小啊,他盼着长大,没有比长大更好的事了。阳光将彼得脸上的被单晒得暖洋洋的,这时他听见了妈妈的脚步声,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脸上的被单被一把掀开了。快,快,起床了,她提醒他,老师在等着呢,妈妈这样说。其实,福克斯老师很久都没有过问某些学生缺课的原因,他们至少每天都应该去一下的。这些天来,他和妈妈每天下午都提着小箱子到火车站去,想搭上去往柏林的火车。然而每来一列火车都是人满为患,他们根本挤不上去。彼得起床去洗漱。妈妈叹息了一声,脱掉了鞋。彼得用眼角偷偷瞥着妈妈,看着她摘下围裙,放进洗衣盆里。她的白围裙每天都浸透了黑炭、血污和汗渍,她得泡上几个小时才能把它泡软,然后再拿出洗衣板来搓洗,搓得两手红通通的,臂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妈妈两手摘下头上的小帽,从头发里抽出发针,一头鬈发软软地披散在肩膀上。在她做这些的时候,她不喜欢彼得在一边看着她。她瞥了他一眼,说:这也要看。他觉得,当他洗下身的时候,妈妈好像露出了一丝厌恶,转过身去背对着他,用一把梳子梳着自己浓密的头发。头发在阳光里闪着金光,彼得想,我的妈妈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妈妈啊。   这年春天,俄国人占领了什切青,有几个士兵在柯岑斯卡太太家里过了夜,从此以后人们还会听见她一大早唱歌。上个星期,妈妈有一次坐在桌边补缀围裙,彼得在高声读书,这是福克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他们练习朗读。彼得讨厌朗读,有时他觉得妈妈并不怎么在听。可能她不喜欢自己的安静被打扰吧。当彼得读到某个句子,忽然把声调放低的时候,妈妈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并没有发现。他一边自己这样读着,一边悄悄听着柯岑斯卡太太的歌声。真该拧断她的脖子,他听见妈妈很突兀地说。彼得吃惊地看看妈妈,而她只是微微笑了笑,将针刺进亚麻布里去。  去年八月的轰炸将学校完全炸毁了,从那以后孩子们就在福克斯老师妹妹的牛奶店里集中。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生意了,福克斯小姐抱着胳膊,靠墙站在空荡荡的柜台后面等着。尽管她的耳朵已经聋了,她还是常常把耳朵捂起来。店铺的大玻璃窗已经完全破了,孩子们坐在窗台上,福克斯老师给他们讲解着黑板上的算术题,三乘十,五乘三。孩子们问他,德国在哪里打了败仗,但是他不肯告诉他们。他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德国人了,而且他为此而高兴。那么,孩子们想知道,我们算是哪国人呢?福克斯老师耸耸肩膀。彼得今天想问问他,他为什么为此而高兴。  彼得站在洗脸池前,用毛巾擦干肩膀、肚子、下身和双脚。如果他不按这个顺序来——这已是很久以来没有发生过的了——妈妈就忍不住要发脾气了。她把干净的裤子和他最好的那件衬衫递给他。彼得走到窗前,敲了敲玻璃,海鸥振翅飞走了。自从对面临街的房屋和背街的房屋以及这条街上的电车消失之后,彼得可以一眼看到国王广场,那里,只剩下了残破的大剧院。  别太晚回家,当他准备出门的时候,妈妈这样说。昨晚医院里有个护士说,今天和明天有加班火车。我们得离开这儿。彼得点点头,几星期以来他就盼望着能乘上火车。他还只坐过一次火车,那是两年前的事,彼得刚刚上学,爸爸来看他们,他们坐了一次火车,爸爸和他,他们两个去维尔腾看爸爸的一位同事。战争结束已经两个月了,爸爸还没有回来。彼得很想问问妈妈,为什么她不想再等等爸爸,他多么愿意让妈妈信任自己啊。  去年夏天,就在八月十七日前的那个晚上,彼得一个人在家。妈妈在这个月里经常连着值两个班,下了晚班直接上夜班,一直留在医院里。她不在家的时候,彼得总是很害怕,他怕在这黑暗中会从床下面、从墙和被单之前伸出一只手来。他感觉着紧贴在腿边的折叠刀的金属质地,一遍遍地想象着,如果那只手出现,他将要多么迅速地把刀拔出来。这天晚上,彼得趴在妈妈的床上,像以前的所有夜晚一样,仔细倾听着。他趴在床的正中央,这样比较好,因为无论哪一面都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及时发现那只手。他一定要迅速而坚决地刺出去。当他想到如果那只手出现时他会吓得不敢动弹,无法对着它举起刀来,他就会冒出一身冷汗。  彼得还没有想清楚,他的两只手该如何动作。他一只手紧握着刀子,另一只手则捏着厚厚的被子,把脸贴在上面。第一声警报响起来了,声音很小,甚至是轻柔的,接着就变响了,变成了长久而尖锐的嘶叫。彼得闭上了眼睛,任由警报声烧灼着他的耳朵。彼得不喜欢去地下室。一阵静谧。他总能想出新办法来不去地下室。警报声更响了。他的心跳得快了,仿佛跳到了嗓子眼。全身都变得僵硬了。他不得不深呼吸。因为那床鹅绒被。彼得把脸埋在妈妈的枕头里,呼吸着她的气息,仿佛这样能填饱肚子似的。之后安静下来了。一种强有力的安静,彼得抬起头,听见自己的牙齿在打战,他拼命咬紧牙关,让两排牙齿合拢,低下头去,将脸孔埋在鹅绒被里。他的脸在枕头上蹭来蹭去,同时来回摇晃着脑袋,枕头下发出了沙沙声。他小心地把手伸到枕头下面,指尖触到的是纸张。这时,一阵可怕的轰鸣冲进他的耳鼓,是第一颗炸弹的声音,彼得的呼吸加快了,紧接着是噼噼啪啪的声音,窗玻璃承受不住压力,碎了,身下的床在颤抖,彼得忽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动了起来,他却动弹不得。接下来是一阵静止。他不去管外面发生了什么,用空着的一只手抽出来一封信。彼得认出了那字迹。他忍不住狂喜地笑了,啊,是爸爸,啊,他险些忘了,爸爸是永远都愿意保护他的。这是他的字迹,没错,他用M来代替“我的”,用A来代替爱丽丝。这些字母是不会动摇的,一个挨着一个,什么也不能伤害它们,无论是警报,还是炸弹,或是火焰。彼得对着它们轻轻地笑了。眼睛有些灼痛,字迹变得模糊了。爸爸好像是在抱怨什么。彼得一定要读读这封信,这是他的保护者的信,他一定要读读信上写的什么,只要他读下去,他就不会出事。整个德国都在经受命运严峻的考验。信纸在彼得的双手中颤抖,一定是由于床的颤动。只要是德国所要求的,他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她问他是否并不在造船厂工作。船厂,是啊,警报在呼啸,那并不是船上的汽笛,而是来自别的地方。彼得流下了眼泪。别的地方更迫切地需要像他这样的工程师。一阵沙沙声从很近的地方传来,好像就是窗下,一声巨响,接着又是一声,声音更大。帝国高速公路已经完工了,在东方没有多少事情可做。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彼得又听见了轰炸声,火药味使得他的鼻子有些发痒,接着就闻到了一股呛人的气息,但是彼得还在笑,他仿佛觉得,只要手里有爸爸的这封信,他就会平安无事。爱丽丝。彼得的妈妈。她抱怨他信写得太少。外面冒着浓烟,却没有什么烟气,是着火的噼啪声吗?这跟她的出身一点关系也没有。什么一点关系也没有?什么出身,爸爸写的是什么呀?说的是钱的事。是叫做“汇票”吗?还是“驱逐出境” ?他们之间的关系好像有所改变。  要读懂这封信真累啊。他本不该像今天这样只认得这么点字,都上了快一年学了,马上就要八岁了。也许他应该相信这封信的保护力,但这信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彼得没能把它读完。  这天早晨,当他走向福克斯老师的牛奶铺子的时候,一切都很好,他不再需要爸爸的信来捱过一个夜晚,再也不需要了。战争结束了,今天他们就可以离开这里了,他和妈妈。彼得在排水口里发现了一个锡罐,踢了它一脚。多好啊,它丁丁当当地滚向前去。恐怖过去了,梦里都不会再回忆起这些。彼得想起了冬季的第一波进攻,仿佛又感觉到他的朋友罗伯特的手,那次他和他一起沿着漆成白色的低矮篱笆蹦跳着,想穿过柏林门街,跳进报刊亭前面的壕沟去。他们的鞋踏在冰上太滑溜了,两人摔了出去。不知道是什么打中了他的朋友,他的手和他的身体分了家。然而彼得还是又往前冲了几米,一个人,似乎离开朋友加快了他的速度。他还能感觉到那只手,厚实而暖和,而且很久没有松开。后来当他发现他还握着那只手的时候,他无法将它就那样丢在壕沟里,而是把它带回了家。妈妈给他开了门。她命令他在椅子上坐下,劝他伸开手。她蹲在他面前的地板上,手里捏着一条绣着她名字大写花体首字母的白色餐巾,等着,她抚摸他的手,揉着它,直到他挣脱开为止。  直到今天彼得还在琢磨,她这是在干什么。他对着那个锡罐又用力踢了一脚,踢得它咕噜咕噜滚到街对面去了,险些滚到了牛奶铺子门前。此时他仿佛还握着罗伯特的手,在接下来的一瞬间,又仿佛这只手握着他,而且爸爸的那封信与这件事的关系比任何事的关系都密切。他已经两年没见过爸爸了,更没跟他提过这只手的事。  去年夏天,在八月里那个大轰炸之夜,在彼得读爸爸那封信的当儿,每三四句他还只能读懂一句。这封信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双手在颤抖。爸爸说他对他儿子的母亲是尊重的,他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他认识了一个女人。楼梯上响起了脚步声,接着又是密集的爆炸声,密得在刹那间耳朵都忙不过来,接着是卡嚓声,呼喊声。彼得的目光飞快地掠过信上的字迹。爸爸要他们拿出勇气来,战争一定很快就会胜利。他,爸爸,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回不了家,作为一个男人,生活要求他有决断,但是他很快就会再寄些钱来。彼得听到噗通一声,不知是什么撞在了房门上,说不清那声音是因为炸弹、警报还是发自一个人。他把信折起来,塞回枕头下面。他在发抖。烟熏得他的双眼流泪,这个城市在热浪中变成了一片火海。  不知道是谁抓住了他,把他扛在肩膀上,沿着楼梯跑进了地下室。几小时之后,他跟着别人一起爬到外面,天已经亮了。到他家的楼梯还在,只是栏杆已经被炸断,横七竖八地躺在台阶上。到处都冒着浓烟。彼得四脚着地爬上台阶,面前横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不得不从那上面爬过去,撞开房门,走到餐桌旁坐下。太阳直射在桌上,他眯缝起了眼睛,阳光竟然这样好。他感到口渴。他觉得一点力气也没有,过了半天才站起身来走到水池边。他拧开水龙头,可是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几声,没有水。妈妈可能要过几个小时才能回到家。彼得等着妈妈。等着等着,趴在桌上睡着了。是妈妈叫醒了他。她用双手抱着他的头,紧紧地搂着他,然而当他也用双臂搂抱她的时候,她却松开了他。家门还开着。彼得看见走廊上那个黑乎乎的东西。他想起昨天的那一声尖叫。妈妈打开一个柜子,把床单和毛巾搭在肩上,又从抽屉里拿了蜡烛,她说,她马上还得出去。她要彼得帮她拿东西,医院里缺少绷带和消毒用的酒精。他们跨过家门前那堆烧焦的肉,彼得从那双鞋上才认出这是一个人,已经烧得蜷曲了。彼得发现了一个厚厚的金怀表。在那个早上,一种近乎幸福的暖流涌进他的身体,因为他知道这表不可能是柯岑斯卡太太的。  照片上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男人,穿着很高级的西装,一只手撑在一辆锃光瓦亮的黑色汽车上,很有派头地斜站着,明亮的眼睛望着天空,仿佛在与命运之神对视,至少也是在看着空中的几只鸟。这照片还放在厨房的一个玻璃镜框里。彼得的妈妈说,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爸爸会回家来,把他们接到法兰克福去。爸爸在那里修建一座横跨美茵河的大桥。到那时彼得就可以到正规的学校去读书了,妈妈这样说。听她说着这样的谎话,彼得感到很不舒服。他为什么不写信来呢?彼得像是反诘一样地问道。因为邮路,妈妈回答,自从俄国人来了以后,邮政局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彼得闭上了眼睛,他为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感到害臊。从那以后,他就和妈妈一起等待着,一天天地等着。可能爸爸和他们想得不一样吧。  一天晚上,妈妈到医院去上班,彼得到她的枕头下面去翻。他想弄个明白。可是信不见了。彼得用一把很锋利的小刀弄开了妈妈的写字台,可是他只找到了一些文件、信封,还有放在小盒子里的几个马克。彼得把妈妈的衣柜也翻了个遍,把她熨得平平整整、叠得井井有条的围裙和内衣都拿了起来。柜子里放着两封信,是埃尔莎姨妈从鲍岑寄来的。埃尔莎的字写得很潦草,彼得只认出了前面的称呼:我的小爱丽丝。彼得再也没找到爸爸的信。  这天早晨,当彼得踏进牛奶铺子的时候,福克斯老师和他妹妹都不在。孩子们百无聊赖地等着,看着那些走进店铺的大人,他们先是犹疑的,后来就旋风一样冲进来,把所有的柜子都打开,把箱子、大木桶和大罐子都翻了个底朝天。他们骂骂咧咧的,没找到一滴酸奶油,没找到一块黄油。一个中年女人朝着柜子踢了一脚,把一扇柜门踢破了。

编辑推荐

  《午间女人》讲述了一位德国女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坎坷经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午间女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午间女人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作者的文字是充满激情的,诗性的语言。也许因为作者是女性的关系,笔法也很细腻,只是越看到后面,越感觉有些混乱,始终不能明白海伦娜为什么抛弃彼得,那个可怜的孩子。另一方面不知道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还是翻译的原因,有些句子显得晦涩。
  •     
       《午间女人》,听上去就像一个有故事的故事。 《午间女人》这本书从序幕开始,就将问题塞给了读者,比如到底“午间女人”是什么样的女人,海伦娜为什么要抛弃儿子?不到七岁的彼得被妈妈安排睡在厨房,妈妈说他长大了不该睡在妈妈的床上,这个母亲似乎不怎么温暖;当海伦娜在做家务的时候“她不喜欢彼得在一旁看着她”,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她会这样冷漠的拒绝自己的孩子;彼得洗下身的时候,他觉得妈妈好像露出了一丝厌恶,转过身去背对着他;他给妈妈朗读课文的时候,他的妈妈没什么好气的说真该拧断窗外唱歌女人的脖子,对于儿子的朗诵表现的心不在焉。当时我在想也许海伦娜是继母吧,或者彼得是个私生子也说不定。但作者显然并没有安排一段这样狗血的剧情——海伦娜就是彼得的亲生母亲,彼得也确实是海伦娜和丈夫威廉的孩子。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母亲对她的儿子如此亲情淡漠呢?
      
       我读到海伦娜将七岁的儿子扔在站台上的时候,觉得画面感很强,如果这部小说拍成电影的话,那么彼得站在月台上等待妈妈的场景一定会成为电影的主打海报。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小说剧情,我觉得这是一个女人抛弃与被抛弃的故事。海伦娜是一个被抛弃的人,她被母亲抛弃、被父亲抛弃、被卡尔抛弃、被威廉抛弃。
      
       她的母亲是一个神经疯癫的犹太教徒,在战争环境、宗教差异以及连丧四子的摧残折磨之下,她患了精神病,并且十分厌恶自己的两个女儿。她的母亲还有一个怪癖——收集各种废物。文中是这样描写的:“只要一离开家,母亲就把在地面上发现的各种东西都捡起来。”还有“母亲把这把鹅毛掸子收了起来,虽然它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她把它挂在床头的墙上。她说她的收藏品是伴随灵魂飞升的鸟群。只有被她发现的羽毛掸子才能得到床头的位置。”作者写这些的用意是什么呢,这仅仅是母亲的一种恋物癖吗?我觉得这样写其实更展现了海伦娜的母亲对于自己宗教的忠诚,在战争的大背景下,犹太教的信徒就像是神经质的女人之于正常人那样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
      
       海伦娜的父亲参加了战争,病死于战后不久。父亲的爱对于海伦娜来说过于短暂,而且这位父亲将更多地关注和爱投注在母亲身上,这比较温暖的父爱随着父亲生命的结束而结束,毫无预兆就戛然而止,这何尝不是一种抛弃呢。
      
       哲学系大学生卡尔给了海伦娜一段温馨甜蜜的爱情,这段爱情在海伦娜没有什么温暖的人生里显得格外美好。卡尔对海伦娜的爱是一种善意的倾心和爱慕,这与士兵对海伦娜的强暴、威廉对海伦娜的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这样描写:“太阳已经出来了。海伦娜站住了,她靠在卡尔的肩上,把另一只鞋也脱掉了。别担心,石子是暖的。”整本书作者很少这样直白的写什么东西是暖的,而在海伦娜决定靠在卡尔肩上的那一刻,太阳出来了,石子是暖的。因为感到了温暖所以她决定把心交给卡尔。然而就在结婚前夕,卡尔遭遇车祸。海伦娜又被抛弃了。一个人倘若没有感受过温暖,可能并不觉得严寒有那么冷。卡尔给予她这份温暖,使她在后来冰冷的生活里感受到更大的温差。这对于她的失语和冷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威廉激进、大男子主义,他身上有浓郁的政治烙印,他是德国纳粹的忠实拥护者。他蔑视不纯粹的血统,近乎疯狂地醉心于他的事业,完成他眼中德国法西斯伟大的使命。他在追求海伦娜的过程中也曾给过她些许的关心和感动,但这些关怀在威廉费心编造的“爱丽丝”这张假面具下显得那样软弱无力,威廉不肯去爱一个真实的海伦娜,因为她有犹太血统,他不能忍受海伦娜使他的名誉受到损害。新婚当晚威廉发现海伦娜并不是处女,对海伦娜的感情瞬间降至冰点,随后海伦娜遭遇了人生中又一次重大的抛弃,威廉除了偶尔回家和寄钱给她,他们之间再无任何感情可言。
      
       温暖能让人的感情苏醒,失望与痛苦则令人感情麻木。在受到各种抛弃之后,海伦娜也选择了抛弃。她抛弃了母亲、抛弃了儿子、抛弃了语言、抛弃了生活中的爱、热情与希望,逐渐变成感情失温的午间女人。海伦娜后来为什么会觉得说话很累?因为抛弃让她的心死去,那颗心已经几乎没有温度,也几乎不再跳动,海伦娜虽然一直在坚强的工作生活,但她已经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了。战争结束了,海伦娜每天带着彼得去火车站等车,那些火车载了太多人太多事远去,也将带着她的儿子离去,至此她的世界再无任何牵绊。这时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都已离开,而她也将所能抛弃的尽数抛弃,她工作的医院里来了一位名叫伊达的护士,是从鲍岑来的,她说话那腔调、那闭口元音,让海伦娜心里产生了奇异的感觉。旅途很长,道路崎岖,游人累了需要回家,很多人去世以后魂迁故里、落叶归根,这是一种心灵上精神上的回归。海伦娜虽没有身死,但已经心死,她听到家乡的口音,以及在树林中摘蘑菇时亲眼看见逃亡中的犹太人,她想到自己的姐姐。也许在她一生获得的温暖中,大部分来自于她的姐姐,所以当她抛弃所有以后,她选择寻找自己的姐姐作为最终的依靠。唯一的依靠。《午间女人》是一个发生在作者身边真实的故事。对于作者尤莉亚用“午间女人”作为书名,中文译者社新华说:“这个传说故事让她感兴趣的,在于它所描摹的沉默与语言、生与死之间相互纠结的关系。”很显然海伦娜就是一个午间女人,她不曾感受过母爱,也不去给予母爱;她不曾被爱情善待,也就不再去爱。那海伦娜的母亲呢,她的姐姐呢,她们难道就不是午间女人吗,她们同样被战争、被命运、被血统、被爱和痛纠结着,被生和死吞噬者,她们虽然都柔顺的活着,但她们的心早已被冷漠和沉默占据,失去感情。
      
  •     弃与被弃的故事——午间女人的暗夜悲歌
      
       近代德国作家处理的题材常环绕在二次大战前后,将战争与爱情谋合的小说并不少见,但《午间女人》则不谈战争,它谈的是因战争所引起的「弃」与「被弃」的种种创伤与失落,于是我读到的是「没有爱」的生活似乎比战争更恐怖,无爱之人其内心就是一场人生无形的战争,人没有爱就是被摧毁,人没有爱就是心死,人没有爱就是行尸走肉,人没有爱就等于是离弃……。
      
       但这样说,还不够完整,因为《午间女人》还试图提出一个高点:爱是人生最核心的际遇元凶,它推波助澜了人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如此说来,作者法兰克是将《午间女人》置之于弗罗伊德理论「童年创伤」的脉络来带出三代人的哀歌。
      
       书一出场就是人伦大悲剧,名叫艾莉丝的母亲和男孩彼得出远门搭火车,彼得认为这是幸福的开端,自己终于和母亲要离开了,却不知母亲心里正盘算如何丢下他……,小说在初始即停格在小男孩彼得被母亲遗弃(其自己却因年幼而浑然不知)的图像上,这图像勾痛了所有读者的目光血肉,但小说却不给答案,它在一开始就先引起读者心里的深深「悬念」,这悬念一直到终曲才嘎然停止。
      
       这悬念究竟是怎么回事?
      
       法兰克将艾莉丝这位母亲的图像拉至其童年时光,那时艾莉丝还叫海莲娜,她有个彼此深爱的姊姊玛塔,但却有个对她有语言暴力与轻视于她的母亲,海莲娜所有的原生不幸先是来自母亲,后来是来自于爱情客体。所幸她有个崇拜的玛塔姊姊,这本书里最富纠葛与挣扎的书写就是这三个人的关系:母女,姊妹。至于父亲,消失在疾病的尽头,独留苟活在人世受罪的女人。也因为海莲娜和玛塔如此亲密,作者也藉此带出「蕾丝边」女人情谊。也因这样的角度,使得这本架构在战争时期下的作品能突出在其他同类型的作品之上,作者的爱情观是独特的,描述的表面是亲情,却带出更多爱情原型与欲求不得的种种处境。
      
       处境,这本书几乎是倾全力在书写人的处境,各种处境的心里状况。德国人与犹太人,男人的权柄与屈辱的女人肉体,精神逐渐瘫痪的母亲与很想往外高飞的女儿,渴望母爱的孤独男童自残……相对的处境下所产生的是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又决定了谁弃谁,谁被谁弃。海莲娜被母亲心理遗弃,海莲娜还被上帝遗弃:她深爱的初恋男人卡尔不幸死了。之后,她遇到把她视为圣女的威廉,他娶她,并给了她新的身分:艾莉丝,而海莲娜也以遇到威廉作为生命新的救赎,然威廉却发现海莲娜并非处女,之后旋即弃她如敝屣,而海莲娜这时怀孕了……依据情推,海莲娜当然不会喜欢这个处境下生下来的儿子彼得。所幸作者并不给答案,也不给这样通俗的想象,因为终曲结尾,镜头又再次从海莲娜拉回了彼得,彼得已十七岁,他在备受冷落的伯父家里得知遗弃他的母亲即将来看他,他却躲起来,只愿意以「第三者」的目光远观母亲再次映入眼中的图像。
      
       「也许有一天,他能忘掉母亲的气味。」患了洁癖的彼得如此想着,他独自一个人在「对抗与母亲的见面」,对抗让他又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见不见面的决定权在于「他」了,「她见不到他了,此刻见不到,今天见不到,永远见不到!」少年彼得这样想,小说这时候全倒了过来,也就是「序曲」里,让读者热泪盈眶的是「儿子」这个角色,但到了「终幕」里,读者却同情起「母亲」,了解了这个母亲其实是为彼得着想才选择遗弃他,母亲早有做好许多准备才丢下他的,这位母亲的种种准备,也就是小说所一路铺呈的细节,只有细读才能感同身受。
      
       这样的一本长篇巨着,当然不适合简化它,我写出的也只是一种可能的搜寻路径,此书不宜抄短径阅读,得缓慢读之,才能读到作者一路写来的深意,并获得一种深刻神秘性的阅读感知经验。
      
      这本书读来像是处在「没有阳光的深层海洋」,时而顺畅,时而滞涩,时而激昂,时而颓丧,时而明亮,时而幽微……一本好的长篇小说就是要富含多种光影的层次,以一个核心人物海莲娜为叙述主轴的长篇小说,漫漫流经人物的童年及中晚年光景,作者技巧老练,通过描绘人物各阶段的处境差异,从而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小说末了却写:「黑暗抚慰了一切,彼得觉得无比平静。」黑暗抚慰了一切,小说抚慰了命运的不幸,于是说来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二次大战的背景图像在今日虽已被资本主义给代替了,但人的不幸并没有远离,相反地当代人的爱情与亲情更是乱象丛生,更让人唏嘘不已,被父母遗弃或者被爱情遗弃的故事繁衍得更是茂盛,人更无所依。有听闻父母将孩子送往「当铺」的当代故事,比之这本书更残暴、更血腥的细节正在贫穷年代上演。
      
      于是,读《午间女人》更让我心有戚戚焉。这午间女人于是不只是神话故事里的现代转借,更隐喻了人难再重返爱情与亲情这片美丽桃花源的深切之痛。
      
       我们不是被午间女人迷惑,我们是被际遇迷惑,于是我们在午夜梦回里冥思的是:「何以际遇如此?」这个大哉问,也正是书中主角海莲娜生命的核心命题吧。
      
  •     书籍来源:费舍尔出版社、歌德图书馆
      阅读场所:周末午后的被窝里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台湾版本,在法兰克福的S.Fischer出版社
      当我拿到行程得知有机会拜访这家大名鼎鼎的出版社时,哇咔咔
      负责国际版权的两位女士接待了我们,满屋的书,看得我欣喜
      酷不司机女士说,我们向来是捧作者,彼此都有信任感和忠实度
      比如没得奖时的Herta Mueller,那是真没人买啊,呃,得奖也悬
      当我问她近年德国还有什么叫好又叫座的女作家嘛,她介绍Julia Frank
      我手边就有一本台湾译的《午间女人》,当时翻了翻就觉得很吸引
      
      回国之后就是忙盲茫,上周末破天荒去上研究生的课
      中午去歌德图书馆,熟悉的借书JJ让我随便看
      就找到了这本国内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
      封面真的不好看,文字简单直接,让人看得下去又不舍得放下……
      故事与两次世界大战夹缝中的德国社会有关一个犹太家庭如何由盛到衰
      但它又是女人之间的温存、孩子与母亲的角力、男女可能出现的种种感情
      
      你觉得自己年轻吗?楼上疯疯癫癫的母亲也是从娇嫩新鲜一步步走来
      觉得自己冷酷?为什么还不肯忘记那些美好、却不允许再想起的日子
      你相信上帝吗?但它凭什么看人们受苦?因为你墨守着犹太礼仪?
      终于要求婚的男友没留下一句话便离去,终于娶到你的男人却因血统而变得邪恶
      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却发觉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他怎么那么依恋你
      
      年轻时,你们姐妹扔下疯癫的犹太母亲
      挤上奔向柏林的火车,幻想大城市的丰盛
      可是,Spree河中流淌的是甘露也让人堕落
      要记住你们身处一个危险的时代
      到处潜伏着疯狂的因子,一个寻找机会复仇的民族
      正虎视眈眈地盯准了你们
      每当痛苦来临时,你们在想些什么呢
      还相信会有未来吗,尽管它未必美好
      再一次踏上开往柏林的火车,你的身份已经是母亲
      可你选择把儿子遗弃在站台上
  •     战争的罪孽殃及了自己的臣民,因为你战败了,你的尊严沦落了,你的女人们成为牺牲品,这是最无言的痛彻。午间女人,是个德国某地的一个专用词,说的是“女人的无言,失语、冷漠无助的疯狂状态,因为一种严重的事态所引起。”这在德国的其他地方也没有人能够懂其含义。
      通过对母亲遗弃自己的孩子的故事,寻找那个时代不堪的人伦道德,控诉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对和平时期的人们,难以想象那个时代的德国,战败的德国,大量的孩子被家人抛弃、被杀死,人们陷于了绝望状态。对残垣断壁的城环,家园焚烧了,亲人失散了,其打击空前之大。因为,在陷落前,人们的第三帝国意识多么强烈,以德意志雅利安民族而自豪。一旦分崩离析,垮掉的太快了,人们还没有从国家主义的自豪中,回过神来,就变成了贱民。人,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会怎样?精神的支柱,倒塌了!人,只有呆滞、疯狂的做出一些难以置信的事情。
      阅读的沉重也许不再符合现在的时尚,但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幸福的生活使人陶醉,也让人失去敏感,警惕,变得堕落;还好,我们的作家仍就承担着人的良知,担起那个唤醒的责任。午间女人,像是一部残破的家世,也是一部国家如何落寞的历史。
  •     尤莉娅·弗兰克的这本《午间女人》获得了2007年的德国图书奖,号称是当年法兰克福书展上最热门的德文版权书,也是德国排行榜上唯一打败哈利波特7的书畅销书,德文版销量超过40万册。
      然而我到德国的亚马逊网站看了看,综合评价只为三星,这是因为对该书的评价是两面倒的:有不少人认为该作为“天才之作”,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本书“啰嗦、枯燥、难以卒读”。这并不奇怪:这部小说有着一个传奇般的故事:“1945年的德国,一个小火车站上,难民如潮。海伦娜带着七岁的儿子捱过了艰难的战争岁月。苦难已经过去,新生活就要开始,然而,她将儿子留在了月台上,一去不归……”但作者并没有采用一种传奇式的写法,而是细致铺陈、绵绵密密地用一种古典油画的写法写就。弗兰克极端冷静又极端细致的叙述,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作为一名青年作家,她的勇气、耐心以及技巧都让人叹服。但这也对不少追求阅读快感的读者设置了障碍。
      必须坦诚:阅读这本422页的作品,我也是读到一半,才进入状态。本书的台版译者称“译者在翻译期间哭掉好几包面纸”,或许是有点夸张。这本书的确很沉重,至于感人与否则见仁见智:毕竟每个人对“沉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主人公海伦娜天资聪颖,还有一位关心她的姐姐,虽然她们的父亲死于一战中,还有一个阴森、疯狂的犹太人母亲,也阻挡不住她对未来的向往;最终她和姐姐到了柏林投奔有钱的姨妈,海伦娜渴望上大学,后来遇上了哲学研究生卡尔,两情相悦卡尔却惨遭不幸;此后她又遇上了为第三帝国效力的工程师威廉,威廉在新婚之夜发现海伦娜不是处女之后,顿时变得残忍暴戾,此后海伦娜怀孕了,但是猜忌、怀疑阻挡了他们的交流;战争爆发,威廉远离她,而身为护士的她则处于种种混乱当中……在这样一片混乱当中,海伦娜逐渐“失语”,麻木不仁,最终把儿子抛弃在月台之上。
      而让她失语的元凶,或许正是人类自身的残忍与凶暴。海伦娜的犹太母亲有着种种怪癖,她的疯狂让人不寒而栗,阅读的过程中每每让人想起《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那位阴森而疯狂的艾米丽小姐,当如若艾米丽象征着衰落而孤独的美国南方,那么母亲塞尔玛就象征着骄傲而孤立进而扭曲的异乡者。而到了书的后半部分,有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细节:在威廉的帮助下,海伦娜获得了新的身份“艾丽丝”,隐去了犹太血统,但儿子彼得却无意中学会了一首歌谣“犹太人伊奇.雷伯坦/拉出来的是杏仁面/杏仁面不卫生/犹太人是混蛋”(此时母亲被强行关押在精神病院中最后悲惨死去,姐姐在劳改营中受苦,姨妈的大宅已被抢占……)这是对自身的背叛,也是一个鲜明的讽刺:疯狂与激进的独裁湮灭了人性,一场(个人的、民族的)灵魂与信仰的屠杀早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就这样,海伦娜的身份与自我认知也逐渐缺失了。但“失语”更多是由于一场强暴造成的:来自世界的强暴。
      哲学研究生卡尔在海伦娜失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是个不可缺失的任务,但是弗兰克在书写他的过程中太游移不定了,最终这个人物控制了她。在卡尔遇难的一节中,她的笔触细致而飘忽,仿佛能看出她的不确定。这样,“卡尔出车祸”的随机性就令人怀疑了。但这点瑕疵并没遮掩她的优秀。海伦娜深爱卡尔,同时卡尔也象征着海伦娜的某些追求:不计较的爱,知识,活力……随着卡尔的逝去,海伦娜的一个充满活力与爱心的时代也逝去了。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卡尔没有死去呢?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对不起,卡尔必须死去。他对这世界张开双臂,而时代的狂潮将会淹灭他。他是海伦娜一个高不可攀但触手可及的理想,而这理想必将破灭。如若他没有出车祸,他也可能混乱与破碎中疯狂。
      而海伦娜即已献身于卡尔,而威廉的进入则更近似于强暴。威廉是当时纳粹主义者的典型代表,逐渐他意识到为海伦娜伪造身份成为他不可告人的污点,而他发现海伦娜不是处女之后更是勃然大怒,此后他对她充满了怨恨与猜忌……他对她没有丝毫的尊重,他亦不关心她的灵魂,他唯一在意的只有“德意志民族的兴盛发达”(当然那场战争的结果我们都是知道的)他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进入了她而又粗暴地一走了之……海伦娜怀孕了,而儿子彼得只是一场强暴的产物。他是一个诅咒。海伦娜被抛弃太多次了,她被母亲(在精神上)抛弃,被象征着另一种生活的姐姐与姨妈抛弃,被理想抛弃,被卡尔抛弃(以死亡的方式),最后被威廉抛弃……她什么都没有了,她唯一拥有的只有语言,最后她连语言都不要了。
      且看书中的描写吧。海伦娜带彼得到野外,她却在自然中藏了起来,只有在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缺失得太多,拥有得太少,“海伦娜抓起一棵蘑菇,将他这段,整个儿塞进了嘴里,脆嫩的蘑菇几乎入口即化了,多么享受啊”“难道保持不动不是一件很简单的是吗?这种训练再简单不过,不要打哆嗦,不要发出咔嚓的声音,只要静止。”“她平静地呼吸,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独自一个人的滋味真美,这样美美地嚼,这样安静。”……
      只有在这时候,她才像个完整的女人。她失语了。
      在这世界的凶暴中,她终于失去了一切,她必须抛弃一切,才能获得自己。在这强暴之后,不要提及温柔,因为根本没有温柔,温柔只是残忍的伪装。在书的尾声,长大成人的彼得拒绝与前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见面。前往看望儿子难道不是一个温柔的举动吗?不是的。她已经失去了一切,当她来看望他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死亡是一种温柔,但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   呵呵~欣賞欣賞~~
  •   变态的小孩~!!
  •   没看过作品 单单看评论就足以震撼
  •   看完好悲伤,卡尔死得好突兀
  •   娶一个好老婆和嘉一个好老公同等重要,海伦娜两次悲剧的家庭生活告诉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