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 呼兰河传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萧红  页数:275  字数:23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一般意义上讲,中篇小说通常是就小说的篇幅而言,它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对于中文作品来说,人们一般将三到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叫作中篇小说。    在英文中,长篇小说称为novel,短篇小说为short story,各自拥有独立的称谓,而中篇则是novelette,是一个在词义上具有依附性的衍生词,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小于长篇的小说。这表明中篇小说本身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概念的形成是伴随着其创作的产生而逐渐清晰的。鲁迅先生创作于1921年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这之后陆续出现了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萧红的《生死场》,巴金的《憩园》等优秀的中篇作品。这种影响一直接续不断,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篇小说更是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以致有研究者认为,中篇小说代表了近三十年文学的高端水平。    篇幅与内容含量的适中,既便于艺术操作又易于阅读传播的优势,使得中篇小说很快能在读者中产生影响。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编选了这套“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系列图书,选择1919-1949年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经典作品,既从源头展示我国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也为读者的阅读和收藏提供一个精良的版本。

书籍目录

生死场 序言 一  麦场 二  菜圃 三 老马走进屠场 四  荒山 五  羊群 六  刑罚的日子 七  罪恶的五月节 八 蚊虫繁忙着 九  传染病 一○ 十年 一一  年盘转动了 一二  黑色的舌头 一三  你要死灭吗?   一四  到都市里去 一五  失败的黄色药包 一六  尼姑 一七 不健全的腿 读后记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死场 呼兰河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今天收到书的。当当送书还是很快的。人民文学的这个版本,收录了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生死场是鲁迅先生作序,呼兰河传是卯段先生作序。很权威很经典的编排。装帧不错。典雅而不花哨。值得收藏。
  •   作为萧红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值得细细品味
  •   很难想象1个23岁的女子就能对人生看得如此透彻
  •   生死场,用笔太狠,情愫都释放出来了

    呼兰河传,用笔很淡,情感控制住了

    当然,无法用一般小说的形态去描述,故事性,高潮性,是缺乏的
  •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收在一起。这个集子没法娱乐大众,萧红也不会因此有什么抱歉。丁玲也被称作才女的,直到写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才算有了点样子...以前的莎菲女士日记简直教人为作者脸红.冰心...小读者伐?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作?萧红的年轻的经历里有很坚韧的东西吧?不然怎么能品味苦难?怎么对旧土地有这样的感情...萧红的句子很特别,我相信现代的不少作家受她影响的.
  •   印刷很好。很难理解那个年代,看下去要有耐心,有时候感觉太过悲惨了,那就是现实吗?生命难道如此不堪?甚至于不忍心看下去........更喜欢萧红写景,感觉干净、特别。写人物、故事,为什么那么不美好?她童年的家乡确是如此这般的话,那倒是一段史话般的不朽作品!赞!
  •   封面是出版的时候萧红自己选的
  •   书的版本做工都算不错的。但是萧红的东西第一次读,实在令人失望,难以下咽的感觉。矛盾和鲁迅是我欣赏的作家,却无法理解为萧红作序。在我看来,萧红的文字没什么吸引人之处,生死场干脆读不下去,满篇的文字都像唠叨,乏味。呼兰河传读了两章也无法忍受下去了,关于呼兰镇里路上的一个大坑就能絮絮叨叨地写好几页,见不出写着些内容的意义。读过很多小说,没想到评价超高的萧红是这样的水平,有人说那个时代女子会文字的实在太少,才当她作才女流传。读了些皮毛,已深有同感。不建议大家阅读。
  •      我从小看作品就不太喜欢景物的描写,最喜欢的则当然就是关于人的。《呼兰河传》是一部并没有情节主线的回忆录式的小说,行笔几乎全是回忆之所至,到了五、六、七章,则重点描写了三个人物。黑皮肤的、总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无疑是残忍的悲剧,看的时候是全然的心痛,为曾经存在的这个无法握紧自己生命的年幼的姑娘。贫苦孤独的冯歪嘴子,最让人难受的是“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这世上总有那么多痛苦沉沦的人,你看着他们,你同情,可当他们自己也无知无觉、不哭不笑地活着的时候,你才感到了真正的无力,进而发现自己在很多人的眼里也常是无知无觉、不哭不笑的。人们都只是活着,活着。
      
       有二伯引起的我的感触是最复杂的,是麻木的一丝丝抽痛。之前在《小城三月》中短篇集里已经看过一篇关于有二伯的小说,最初看到的时候把“有”字给忽略了,只以为是二伯,作者的二伯,看到后来才发现。多了这一个“有”字,人物的身份境遇则大大不同了。在孩子们那、老厨子那、邻里间是要听二掌柜的、有二爷或有二伯的,到了祖父那里就可以叫“有子”了,因为“像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性情古怪的有二伯的矛盾在于贫苦低贱的他又想要极力保持住一点可怜的尊严,不断地从家里偷东西出去卖却又对此没有自觉,又或许是刻意忽略的吧。此后装作要上吊却也没有人看他的描写,就让我想起周围某些哭泣的女生,也许长大了眼泪都带有欺骗性,却再也不能骗得了谁了。
      
       与我预想的不同,本以为萧红会在这本书里渲染很多自己年幼时的情绪,但一本书看下来实际上这样的描写并不多,到处玩耍、用喊叫来念诗的我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虽然寂寞但总是不记痛痒的,似乎唯一一个成人化情绪的描写就是站在街上的“我”想着: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我”走出去了,很远很远,死地是在离家乡千里之遥的香港,一生坎坷颠沛,死前还魂牵那寂寞的童年和荒凉的家乡与不知去向的人们。
  •     那是1934年。萧红23岁,蜗居在青岛一所朋友资助的房子里,身边人是萧军。三餐不饱了一段时间,她写出了这本《生死场》。这还算是一段比较美好的时光。之前他们住在欧罗巴旅馆,每天萧红醒来,饥肠辘辘。卖黑面包和牛奶的小贩沿着走廊哒哒的挨着敲房门,面包的甜香漂浮在空气里。萧红轻轻的写下来:饿啊饿。这个时候她透过高而小的窗口看到半个街道来往的人群,一个抱着孩子正讨饭的妇人。她想,她一定还没吃早餐,兴许昨天的晚饭也还没吃。萧军回来之前,她会沿着楼道来来回回的走。后来很多人说那时的萧红和萧军患难与共,生活艰难却也美满。事实上,他们只是尽力的生存下去,努力的相濡以沫着,还来不及谈情说爱。也来不及写下任何的文字。萧红后来开始回忆,如同她所有的文字一样的诚实。她写,她去打水回来,黑面包只剩下最外面硬硬的一圈。然后,他便说,都是你的,你吃吧,便不自主的伸出左手再拧掉一块递进嘴里。然而她默默的不说话,静静的吃掉剩下的面包。
      
      萧红就是这么的孩子气呵。她就需要一个人走在前面,好让她有个背影能看到,能跟随着。她知道自由的方向,自己却又无法奔着向前去。她有着清醒的意识,却又不能独立的站起来。她诚实而无助,急切的需要一个人领养。我仿佛可以看到一只在雪原里蹦蹦跳跳着觅食的鸟儿,四顾张望着。
      
      《生死场》里的女人们也就这么从青春里渐渐的老去,不同的是,她们已经被人领走了,并且被圈起来了。诗曰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如金枝的爱情一样。于是,萧红从村庄里逃出来。可最终又不得不依附在原本试图逃走的未婚夫身边。如果,她没有遇见萧军,是不是会在某个小旅馆悄无声息的衰亡呢。如所有衰亡在村庄里的女人们一样。
      
      萧红就这么细细碎碎的写小说。从早到晚,衣食住行,媳妇们间的说笑,田野的农活,一卷一卷的写出来。好像不是写出的,而是流出的。到了或兴奋或哀伤的地方就汩汩的冒一下,散文似的呐喊几声。她总是单纯直接的,有时候一句不够,还要多说一句,多用一个排比!似乎不如此,便表达不出她最真的情感。
      
      那个时代,人民渐渐的觉醒。就像萧红的文字一样慢慢的,悄悄的,忽然就到来了。赵三的镰刀会开始了反抗,懵懵懂懂的抗争,贴乎自身的小农意识,最终以招安而告终。这还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这矛盾还没来得及爆发,九一八到来了。当死亡变成寻常事,所有的反抗被贴上家与国的标签重新迸发出来。萧红笔下的他们,已经没一口吃的东西。去当兵也好,做匪也罢,终都是为了一口吃的。他们对日本兵的仇恨,也是集中在他们抢走了了粮食,抢了鸡,抢了女人。
      
      许多人都认为《生死场》写出了女人卑微的轮回,木偶版的被男人的线牵引。开始还是好的,嫁给他就变得坏了。如同机械一样的操劳,如同猪狗一样的生育,面对男人唯唯诺诺。其实,男人们又何尝不如此呢?同样机械的操劳,甚至比女人更出力。这是同一个阶级的人们,纵然女人被放在了最底层,但男人们也是无力的。起始她病了还尝试着治疗,不见起色,终于被弃之不理。不如此又能如何呢?我们不能把道德强加在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上。赵三丢了牛,心疼了半年还要久,不是因为牛长相漂亮体格健美,是因为它能耕种。此刻,人终究也是个工具罢了。
      
      日军的入侵,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契机。这一刻,不破不立是适用的。一切都等待着重新构建,男人们走向战场,女人们要么消亡要么忍辱偷生。另一些女性开始愤怒的出离,但走了一段路之后,发现终于还是无路可走。她们似乎总在等待着一个男人走过来,拉起她的手。
      
      萧红始终没给出一个出路,包括她自己,经过三个男人,一路的漂泊流离,临死还要喊两句,不甘不甘。
  •      阅读《生死场》仿佛回到了世纪初的中国。对于出生于八十年代的我来说,世纪初的历史是陌生的,模糊的,那时的生死苦痛与我毫无关联,对我毫无意义,我也是毫不关心的。是萧红的《生死场》让我再一次回去,让世纪初的苦难回向了我。在那里我看到了农民“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胡风语),农民在时间里受活受死,一种浓厚的惨痛气弥漫全书,因其真实而惨痛,越真实越惨痛。开篇不久,萧红就把这样的消息传递给了我,月英的死、王婆的服毒、小金枝的惨死、女人的“刑罚”,一切的一切揪得人心痛,而十年如一日的生死轮回又让人顿感悲凉,“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穆旦语),当古老的年盘转起来时,带来的不是幸福与欢乐,只是另一次的生死轮回,是坐不稳奴隶时代的生死,世上仍旧是不尽的杀戮与凌辱,没有丝毫改善的迹象。而且这种凌辱似乎是加倍了的了,金枝的“都市之行”让她感到的不仅仅是国恨,还有对来自周围那些同胞的凌辱恨,这是一种复杂却普遍的情感。但我们置换角度,重新来看这种复杂的感情时,那里的意味深长顿时显现出来了。我指的是从作者或者广而言之从启蒙者的角度来看。那样的时代,他们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启蒙又要救国,既要启蒙农民(批判)又要依靠农民(让他们去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启蒙是尴尬而困惑的。在《生死场》里面,鲁迅式的“国民性的批判”仍在,但是很明显,这种批判更为复杂和困难。萧红是清醒的,她没有在救国中变得狂热,她写了老赵三的退却、二里半的似醒非醒的奋起,他们似乎构成了整个农民的一种象征,一种轮回的象征,谁都有可能走向谁,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很有可能都退回到“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继续混混沌沌,而这种清醒是疼痛的,在中国的革命中,越往后思想将会越疼痛,到最后甚至走到另一个反面,择心自食(文革中甚为明显),而如今的我们似乎是从这个反面又准备走向另一个反面?(即一味的批判,而且还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神气)萧红在这里也许并没有明显地表现这种疼痛,她是以一种诗学的方式来表达她的思想,只是到了后来这种诗学的方式都不被许可。这种诗学的方式似乎显得富有了哈姆雷特的意味,它所显示出来的中国的启蒙者的苦痛是深长的,是丝毫不亚于以赛亚柏林所说的“自由思想者的苦痛”的,当我们继续上路时,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曾有过的思想的历史,它会让我们更成熟。
  •     9月28日 周二 读《生死场》。记得很久前的一个上午,是阴天,翻出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站在窗前,一直到读完。当时对她的文字十分喜欢,虽然那是回忆,零散的片段,但不会觉得那是乱的,或者说一以贯之的情感,是十分鲜明的。《生死场》里这种倾向并不明显,小说的开端显得晦涩,情节集中而又分散,人物不多,故事,一直十分痛苦。有些句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人都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尽管他们的所有只有那么点生活,却遭到一再的破坏。这是一出沉重的悲剧,发生在一个狭隘的地方,默默无闻,却比那些轰轰烈烈的生死故事更让人难过。
      
      
      9月30日 周四 坐在窗下读完了《呼兰河传》,它的文字风格更像我印象里的萧红,全书七章,头四章对呼兰河风土人情的细细描摹十分有趣,展示着民国初年一个北方的小城,沉闷却也生机勃勃,一切都很美好。第五六七章分别描写了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有二伯的古怪与荒诞;拉磨的冯歪嘴子的媳妇死了,他的儿子却给了他新的希望。
      其中,第五章和第七章描写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姐的死时,都用了长篇幅的括弧来记叙,仿佛那都是传言,都不是真实的。因为那真实情况是让人绝望的,人云亦云流言蜚语,荒诞不经的乡村迷信,害死了这两个可爱纯良的女人。
      呼兰河对于萧红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寂寞时的温暖,还是孤独时的绝望?她不断提起那“荒凉的院子”,又在尾声里宣布着这一切的消亡。一切都过去了,现在的她是寂寞的,过去的日子是荒凉的,世事艰难,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就这么孤独和寂寞着,而希望,永远潜伏在某一部分人的内心,生生不息。
  •   “当我们继续上路时,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曾有过的思想的历史,它会让我们更成熟。”
    写得真好,真有感觉。我非常喜爱她,怎么会在《私语张爱玲》里忘了她?
  •   呵呵 谢谢
  •   "当我们继续上路时,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曾有过的思想的历史,它会让我们更成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