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者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郝明义  页数:265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原是为台湾读者写的,我读了以后却觉得非常亲切,许多地方都深有同感,并且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一些联想。而作者在书中说,读了一本书,有了联想,就应该“快记下来”:这也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那么,我就这样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打开书,就读到一句话,让我触目惊心:我们犹如“原始人”,“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郝明义先生讲的是我们的“阅读”:“我们置身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丰饶的阅读时代。以书籍来说,中文每年就有将近二十万种的新书,无所不有。何况还有无数方便可得的外文书籍。以网页来说,全世界又以难以计测的速度在分分秒秒地诞生着新网页。还别提那许多转发的email、讯息。”但也恰恰是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放弃了阅读,或者把我们的阅读局限在越来越狭窄的范围内。这阅读环境条件的丰饶与实际阅读的贫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阅读贫困的背后却是精神的贫困:这正是真正让人焦虑不安之处。  在郝明义先生看来,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局限于一些界限之内”。是些什么界限呢?郝明义先生说:“界限,可能是考试教育锁定教科书与参考书所形成的,可能是中、大学长达十年时间阅读胃口的影响所形成的,可能是踏入社会后的现实压迫所形成的。可能是对于‘网络’与‘书籍’一些既定印象及使用习惯所形成的。”

内容概要

  《越读者》教你怎样躲避不值得付出那么多时间的书?一种无中生有的阅读可能;有十四种外语的可能;如何阅读小说、诗、历史、哲学?为什么要阅读漫画与影像?少阅读一点的理由……这么有趣的事情,再晚开始也不迟! 诸葛亮、陶渊明、朱熹、苏东坡,是怎么读书的?做笔记的方法;主题阅读没那么深奥;Fashion与经典的分界;一个普通读者越界的时候,需要知道的50件事情…… 钱理群、曹文轩、陈子善、毛尖、杨勃、蔡志忠联合推荐! 这是一本及时的讨论阅读的书,它让我们面对阅读的危机,又揭示了走出危机的新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如何阅读”的建议,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作者简介

  郝明义,一九五六年出生于韩国。一九七八年台大商学系国际贸易组毕业,次年进入出版业工作。历任长桥出版社、《2001月刊》、《生产力月刊》、《时报新闻周刊》特约翻译、编辑、主编、总编辑等职。一九八八年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一九九六年离任。同年秋,创立大块文化。一九九七年初接任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一九九九年底离任。二○○一年创立NetandBooks。现任大块文化董事长,与NetandBooks发行人。  著有:《工作DNA》(大块文化)、《故事》(大块文化) 《那一百零八天》(Net and Books) 《他们说》(Net and Books)  译著:《如何阅读一本书》(台湾商务)《二○○一太空漫游》(远流)

书籍目录

  序言/钱理群  一本期待了很久的书/洪兰  学校没教的事/吴继文  前言:从一艘新奇的太空船谈起  Part 1 学校带来的一些困惑  两个人的经验  中学的“我考故我在”  “由你玩四年”的大学  礼会化阅读的好处与坏处  潘多拉盒子里的最后一个礼物    Part 2 跨越四种阅读饮食  把阅读当饮食来谈的理由  享受香喷喷米饭的主食阅读  品尝一条鲜鱼的美食阅读  阅读是有助消化的蔬果  提拉米苏的甜食阅读  中学教科书与参考书是什么饮食  不值得付出那么多时间的书    Part 3 网络上的事情  无辜的网络  为什么不必是文字与书  为什么不必一定是网络  反动现象的双重风险  跑车插了银翼之后  一种无中生有的阅读可能  有十四种外语的可能    Part 4 越界的基础  小说是三十万字写三十字  与人邂逅的诗  为什么要读哲学  换个角度读历史的时候  图像与漫画的作用  影像的力量  网络上的机会    Part 5 一些工具  阅读时间的零与整  一张皮椅、一张边桌、一座立灯  记忆与CPU  如何使用书店  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之互补  买书的理性与感性  有关书架与藏书  我的图书馆    Part 6 一些方法  诸葛亮、陶渊明、朱熹、苏东坡,是怎么读书的  做笔记的方法  检验有没有读懂书  主题阅读没那么深奥  Fashion与经典  少阅读一点的理由    Part 7 跨越七道阶梯  金字塔理论的先决问题  第一条路或第一桶金  阅读应该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  怎样寻找,以及淘汰一本书  新层次与新领域  最好有一个心仪的对象  阅读的七道阶梯  Reader Takes All:越读者时代  建立个人知识架构的可能  结语:第三类文盲及konard Cohen的歌  后记  附录:三位老师的来信

章节摘录

  Part 1 学校带来的一些困惑  两个人的经验  为什么一个整天和书为伍的人,要到四十四岁才明白阅读是怎么一回事?  有时候,谈话延长那么一点,是好的。  一九九八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在来来饭店的咖啡厅讨论一份书稿。熬过了漫长的一个下午,我们的话题有机会转到一个轻松的方向,聊起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一九五六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理?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参加一个叫作《21点》(Twenty One)的对决型益智奖金节目,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创下五千万人收视的纪录,轰动全美。他不但累积了惊人的奖金,上了《时代》杂志封面,还在固定节目里谈十七世纪的诗、谈几何学,成为风靡大众的媒体明星。然而两年后;有人开始检举《21点》作弊,节目内容事先有套招。主办单位和范多伦先是都否认,但随着司法单位的调查节节升级,最后连国会都召开了听证会,范多伦终于承认他“介入此事甚深”,无数支持他的观众为之哗然。  美国从此因为这个丑闻而形成一个规定:电视节目不得再由单独一家广告主赞助,以免独家广告主为了收视率而操控节目。今天我们熟悉的、电视广告划分为多少秒单位的模式,才由此出现。这个丑闻在二十世纪的美国电视发展大事纪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范多伦被哥伦比亚大学解聘后,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十九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弥尔(John Stuart Mill)的自传。知道弥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艾德勒不但从此为哲学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 (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m),以及担任一九七四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总编辑而闻名于世。查理?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的工作,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修编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理?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几个日夜一口气读完那本书之后,最后不只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解决了我对阅读这件事情思考许久的疑团,也有了许多强烈的感触。  其中之一,是羞愧之心。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  为了让别人有个参考,不必浪费这么多时间,我在台湾商务印书馆任内决心出版这本书的中文版,也成了合译者之一。之后在那本书的译序里,我不免惋惜地提到:“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的朱敬一,在他《给青年知识追求者的信》一书的作者序中,也讲了他的一段心路历程。他先说了自己大专联考时,只是对照前一年的联考录取分数,胡乱填写了志愿卡,进了台大的商学系。“不仅念大学科系是懵懵懂懂的,连我出国念博士、回国做学术研究,都是偶然的因缘。”  朱敬一在二十九岁那年就读取了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博士,“但坦白说,一直到三十几岁,我才真正理解经济学与其他学问之间的关系。我三十岁起在台大与中研院教书、做研究。然而究竟什么是研究?知识探索究竟要经历些什么过程?研究者究竟在追求什么?这些问题也是几经折腾, 才理出个头绪。”  因此,他说:“如果我自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才能领悟个中道理,别人是不是也可能有类似的迷惘呢?年轻人如果因为迷惘而有扭曲的认知,或是做出错误的决定,不是很可惜吗?”   我大学和朱敬一同系不同组(他工商管理,我国际贸易)。我进商学系,也是胡乱填写志愿的后果。毕业后,阴错阳差地进了出版业,从此生活和生命都和书籍联结在一起。  两个成长背景天南地北,同一年读了同一所大学的人,毕业后一个在学术天地里摸索了十多年才明白知识探索究竟要经历些什么过程,一个要在出版世界里颠簸二十多年才体会到阅读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面也许有巧合的因素,但也可能不只巧合,还有一些必然的因素。  可能,在我们的周遭,对于阅读,对于知识探索,大家有着共同的困惑。——这个困惑,不因为他是否已经拿到博士学位,或是否已经出版过多少种书籍而有异。所以,我们不能不思索:这个共同的困惑,是怎么出现的?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个共同的困惑?  中学的“我考故我在”  一个国三学生自杀的背后  二○○四年有一则新闻报导。  有一个家庭父亲在营造业工作,母亲在当教师,国三的独子在学校品学兼优。一天父亲看到儿子在屋子里看小说,把他训斥一顿。儿子受不了训斥要出去,父亲不准,要他打电话给母亲。母亲在电话里说了几句,儿子在电话这头回嘴,说父母的要求太高了,为何不能让他有自己的读书方式。父亲认为小孩讲话没礼貌,打了他两个耳光。儿子随即进了屋子甩上门。等父亲听到外面“砰”的一声,儿子已经跳楼了。非要把少年人看的书分成该看的与不该看的,让一本小说闹出这种事,是个令人唏嘘的新闻。但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社会对待阅读的功利态度,怎么如此根深蒂固。过去长时间的中国历史里,因为科举制度的影响,大家重视的并不是阅读,而是可以帮你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的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就是这个。  中国文化里,总是爱把考试用的“经书”和其他的书作一区分。在科举制度之下,“四书五经”的重要性被摆到了最高的位置。读这些“经书”的方法,也就越来越“标准化”:  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遗不忘。  这是宋朝的大儒朱熹所写的读书之道。  “经书”被供上庙堂,同样在宋朝当过宰相的王安石研读医药之书,都要称之为“小说”,就更别提其他的书籍了。因而,我们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处理子女读的“小说”问题,其来有自。  二十世纪之后的台湾,科举没有了,可是出人头地的需求仍在,企图透过对某些书籍的特别重视,来通过考试的习惯,仍在。  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从中学教育开始,不会教我们如何处理“阅读”,而只是教我们如何处理“课本”-有助于提升考试成绩的课本。  “中研院”副院长曾志朗说:“阅读是教育的灵魂。”这句话对中学教育,应该更有特别的意义。  所有的父母与师长都知道,进入中学的孩子,也进入了身体发育的阶段。一年前的胖冬瓜,一年后就可能挺拔俊秀。一年前的丑小鸭,一年后就可能出落得亭亭玉立。孩子的成长,充满了各种令人惊喜的可能。因此,我们万般呵护地注意他们的饮食是否均衡,吸取的营养是否足够,并以他们近乎突变的成长与茁壮而自豪。我们如此看重孩子身体的发育,但是对待他们心智的发育,则往往不然。  我们很容易忘记,中学生的心智,也进入了一个发育的关键期,而阅读,又是心智发育的关键因素。这时的他们,已经脱离幼年必须父母陪伴读书的阶段,也被小学阶段提供的基本词汇充实了自行阅读的能力。如同身体的成长已经让他们渴望可以独立行使,心智也是如此。所谓少年人“血气方刚”,所谓少年人之所以会有“叛逆期”,不就是因为他们在呐喊,他们也有自己对人生、对环境、对世界的意识与思想,需要给他们一个自我探索的空间?  中学阶段的教育,趁着一个少年人对自己心智力量的探索产生好奇的时候,我们本应该提醒他,阅读对他的心智力量,是多么便利又有力量的养分来源。我们本应该提醒他,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教科书有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作用。  我们本应该适时地提供他一些刺激,鼓励他前行——阅读有哪些花香鸟语之境,阴幽暗黑之地,总要他亲身体验过才是。  期待孩子身体发育,却希望孩子头脑裹小脚,是很矛盾的。  然而,我们的中学教育,不让这些事情发生。如果一个少年人在他心智最重要的六年关键成长时期,只懂得用“悬梁刺股”的方法,来读他需要标准答案的考试用书,又有什么不好呢?有人会问。多少人还不是这样读了大学,走上社会,在社会上有着优秀的表现?  是的,你可以说没什么不好,如果你不觉得下面这些问题有什么严重的话:  第一,没法认清教科书与参考书的本质。   教科书与参考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教科书,是近代有了学校体制后,对学生心智成长所提供的浓缩维生素;考试参考书,是刺激考场上肾上腺素分泌的兴奋剂。至于补习班?那不过是提供大量兴奋剂的轰趴。  兴奋剂当然有助于你冲刺考试,但,改变不了那是兴奋剂的事实与本质。

编辑推荐

  《越读者》让你阅读不再是皓首穷经,阅读不再是闲情逸致。阅读不再是有目的,阅读不再是无目的。阅读不再是功利,阅读不再是品味。阅读不再是文字,阅读不再是图像。阅读不再有网络与书籍之分,阅读也不再有博士与高中生之分。这是一个没有越界阅读,就不成阅读的时代。不论错过了多少机会,不论多么晚开始,阅读都在等着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机会。何况在这网络时代。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越读者时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越读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