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王安忆 页数:412
Tag标签:无
前言
短篇小说在我并不是十分适合的体裁,所以当数点排列,发现竟有一百多篇的积累,就感到意外了,不禁要认真检讨写作短篇的经过和得失。漫漫回想,写作短篇小说大约可划分如此一些阶段——第一个阶段,其实是我写作的起步阶段。和很多写作者一样,短篇小说,尤其写儿童的短篇小说,往往是用来做练习,因内容浅近,篇幅轻巧而比较容易掌握。我第一篇小说,《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发表于一九七九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少年文艺》,六千字数。在第一次写小说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个了不得的工程,根本顾不上结构、布局,单是要编圆一个故事,就很费周折了。那种三百字一页的格子稿纸,十张三千字,二十张六千字,厚厚的一叠,颇有些份量,相当的成就感了。在写了几篇六千字以内的儿童小说以后,我尝试写作的第一篇所谓成人小说,《雨,沙沙沙》,也是六千字。此时,在六千字内,似乎调停自如:开局,展现,高潮,收蓬,多少有些套路,只是不自知罢了。事实上,这对于我已是个极限,超出这规模,恐怕就不怎么好收拾了。我说《雨,沙沙沙》是成人小说,从文学的角度,小说也许不能分"儿童"与"成人",但在具体到个人的写作处境中,这个区别还是有意味的。儿童小说中的教育目的不可否认,特别是当我在《儿童时代》杂志社做编辑,去小学校调查、采写、收集意见、组织活动,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尽管小说只是业余的写作,但不可避免地,现实的学校生活提供了针对性的主题,这些主题的范围有限,同时和我的个人经验也有一定的距离,从严格意义上说,在我,儿童小说还不能完全算作小说创作,它们更接近于习作。
内容概要
《舞台小世界》收录了王安忆从1982年到1989年这几年里所有的短篇小说,值得细细阅读,也值得久久珍藏。《长恨歌》可谓是王安忆泼洒文字的极致,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而与她的长篇有着显著不同的短篇小说也有另番味道,每个小说每个字都自然地舒缓地滋生出来,没有强求,安静从容,是真性情的流露。 短篇小说在我并不是十分适合的体裁,所以当数点排列,发现竟有一百多篇的积累,就感到意外了,不禁要认真检讨写作短篇的经过和得失。漫漫回想,写作短篇小说大约可划分如此一些阶段——第一个阶段,其实是我写作的起步阶段。和很多写作者一样,短篇小说,尤其写儿童的短篇小说,往往是用来做练习,因内容浅近,篇幅轻巧而比较容易掌握。我第一篇小说,《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发表于一九七九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少年文艺》,六千字数。在第一次写小说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个了不得的工程,根本顾不上结构、布局,单是要编圆一个故事,就很费周折了。那种三百字一页的格子稿纸,十张三千字,二十张六千字,厚厚的一叠,颇有些份量,相当的成就感了。在写了几篇六千字以内的儿童小说以后,我尝试写作的第一篇所谓成人小说,《雨,沙沙沙》,也是六千字。此时,在六千字内,似乎调停自如:开局,展现,高潮,收蓬,多少有些套路,只是不自知罢了。事实上,这对于我已是个极限,超出这规模,恐怕就不怎么好收拾了。我说《雨,沙沙沙》是成人小说,从文学的角度,小说也许不能分"儿童"与"成人",但在具体到个人的写作处境中,这个区别还是有意味的。儿童小说中的教育目的不可否认,特别是当我在《儿童时代》杂志社做编辑,去小学校调查、采写、收集意见、组织活动,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尽管小说只是业余的写作,但不可避免地,现实的学校生活提供了针对性的主题,这些主题的范围有限,同时和我的个人经验也有一定的距离,从严格意义上说,在我,儿童小说还不能完全算作小说创作,它们更接近于习作。
作者简介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任乐队演奏员。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等雯雯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著有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等。其中《本次列车终冬》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1-1982年和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作品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书籍目录
自序:论长道短小家伙迷宫之径回旋曲车往皇藏峪B角舞台小世界窗前搭起脚手架大哉赵子谦麻刀厂春秋人人之间一千零一夜话说老秉打一电影名字“少年之家”作家的故事阿跷传略我的来历母亲战士回家老康回来街前面有事故大地苍茫预备委员爱情的故事牌戏鸠雀一战阿芳的灯爱情的故事(三题)她的第一洗澡
章节摘录
小家伙 一 乐队要开始排练了。提琴声、小号声、黑管声,乱七八糟响成一团,吵得人头疼。排练室的门开了,队长和指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妇女。她长得挺端正,穿着也很整齐,手里牵着个小家伙,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扎两根小短辫,怀里抱着个提琴盒。那女人客气地微笑着同队长、指挥说了几句话,又弯下腰对着小姑娘说着什么。一边说,一边不时地摸摸小姑娘的小辫,似乎在试试它们结不结实,会不会突然散开来。小姑娘却心不在焉,两只大眼睛经常从那女 人脸上溜开,好奇地打量着谱架、定音鼓、大倍司。终于说完了,她直起腰转过身向门外走去,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看看小姑娘,点了点头,然后推开门走了。 队长把小姑娘领到大倍司旁边,给她搬了张椅子,让她坐下了,然后向大家介绍: “这是咱们乐队新来的队员。” 大家一愣,纷纷回过头去看那孩子,孩子挺着腰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两只眼睛紧张地睁得很大,看着前方,那架势像是坐在学校的课堂上。大家不由得都笑了。 队长微笑着对孩子说:“你自我介绍一下吧,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紧张极了,红着脸。但她认为这命令是一定要执行的。她朝前挪了挪身子,舔了舔有棱有角的嘴,响亮地说道:“我叫顾,圆,圆——” 大家都乐了,大笑起来。队长笑得最欢。乐队新来人,从来不用自我介绍。大家心里都明白,队长是逗逗小家伙的。 指挥不出声地笑着,又敲了敲谱架,抬起了胳膊:“翻到一百五十六小节。” 排练进行着,人们一到声部休息,就不自觉地回过头瞅瞅圆圆.朝她挤挤眼睛、耸耸鼻子。她漆黑的瞳仁悄悄地移到了眼角,嘴唇微微一动,似乎想笑,却忍住了。指挥见大家注意力不集中,不断地敲击谱架: “一百七十八小节,双簧管。” “一百八十小节,大提琴进来晚了。” 总算,指挥宣布休息二十分钟。大伙儿纷纷向圆圆围过来,首席小提琴马业民说:“小圆圆,拉一个曲子,让大家听听。” 孩子又紧张起来,可她以为这是不该拒绝的,于是便听话地打开提琴盒,取出琴,夹在脖子里。她的动作挺熟练,又透出一种可爱的稚气。她对着大家,像刚才报告名字一样响亮地说:“新疆之春——”报完便拉了起来。 她垂着眼睛盯着指板,一弓一弓,一个音一个音,清清楚楚地拉着。拉得挺流利,挺是那么回事。看来很下了功夫去模仿电台经常播放的《新疆之春》。然而内行却能听出,这孩子的音准不怎么好,基本功也缺乏正规的训练,拉琴的前途是极有限的。不过,这么个三级城市文工团里,有几位是有前途的?文工团本身又有多少前途,也颇值得怀疑。她拉完了最后一个音,松了一口气,笑了。嘴大大的,腮帮上显出两个深深的酒窝。于是,大家也都笑了。 “小圆圆,你有几岁了?”黑管张友泉问。 “十二岁。”圆圆认真地做了回答。 “小学毕业了吗?”长笛于伟问。 “毕业了。” “为什么不升中学呢?”大倍司何川突然插进来问道。 “因为……”她说不上来了,为难地涨红了脸,“因为……” 然而,这并不是非要回答不可的,因为张友泉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刚才那是你妈妈吗?” “是的。” “你还吃奶吗?”张友泉问,大家哄笑起来。 这问题里的戏谑的意味,连圆圆都领会了,她有点生气,不再搭理他们。或许是为了掩饰窘态,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本书,专心地看起来。大家看见,这是一本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和我们家老三读的书一样!”一个小伙子油腔滑调地说。这是中提琴郑小锋,他顶多有二十岁。 人们笑了起来,圆圆也想笑,咬住了嘴唇忍着。 “你有几个孩子哪?”有人凑趣道。 “五个!我老婆非要儿子不可,唉!”他装模作样地说。 圆圆悄悄回过头来,看着他们,心想:这些人挺有意思的,一个个爱说爱笑,多好玩!不过,那个大倍司总是板个脸,不和大伙儿一起闹,一个人坐在一边,不嫌闷得慌吗? 指挥又在砸谱架了,排练开始了。 “二百零五小节!” 圆圆的眼睛从正前方收回来,开始左瞅瞅、右瞅瞅。 “大管,请你控制音量。” “好的,好的。”吹唢呐出身的大管恭顺地说。 “这可不是唢呐,老兄!”张友泉嘲笑地说。 “是的,是的。”大管依然那么恭顺。 吹了几小节,指挥又停下了:“大管,你再控制一点儿。” “好的,好的。这一回,我保证不让你听到。” 哄笑。指挥憋不住笑了,圆圆也笑了。 圆圆看见一位第二提琴的腮帮鼓着一个疙瘩,这疙瘩在缓缓移动着——他在吃糖。 圆圆看见定音鼓那儿有几个人在哧哧笑着,开心得了不得,不知又在开什么玩笑。 圆圆发现下半场的排练,大家都不太认真了,儿戏一般。只不过,那大倍司还是一弓一弓,老老实实地拉着。圆圆坐在他跟前,挨得这么近,听起来真难受。那声音太沉闷太笨重了,太不悦耳了。圆圆不由反感地看了他一眼,他板着脸,目不斜视地看着指挥,尽管指挥并不看他。 很快,大家就调查清楚圆圆的来历了。这是队长一个转几道弯的朋友介绍来的孩子,她妈妈生怕她中学毕业后也要同她姐姐一样去插队落户,就决定不让她升学了。虽然文工团这两年不可能下来名额,却仍有一大批上山下乡的逃避者争先恐后来当志愿兵,名日“自费跟团学习”。人家都认为这“自费跟团学习”,便是正式团员的候选队伍和预备期,尽管团领导再三再四地声明,强调对各位的前途爱莫能助,承担不起责任,而人们仍然不丧失信心。圆圆的妈妈动了脑筋,经过反复的活动、哀求,圆圆终于被允许“自费跟团学习”了。 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便弄懂了各声部之间的关系,抄了二提声部的总谱,参加了进来,并且迅速地适应了乐队的工作。 乐队排练时,她总是挺着腰直直地坐在最后一把小提琴的位子上,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圆圆的,目不斜视地看着指挥。指挥对二提提什么要求,她总是很懂似的使劲点着头。渐渐地,指挥开始表扬她了。每逢这个时候,圆圆的腰就不自觉地挺一挺。她成了队长针对大家松弛的纪律树起的第二个榜样;而第一个榜样,则是大倍司何川。这倒并不使圆圆高兴,她不太喜欢与何川为伍。这不仅是因为他拉的是那么难听,还因为他不会说有趣的话,人家取笑了他,他都不会俏皮地回嘴,落落寡合,干巴巴的,像个大傻瓜。 不久,文工团要出发了,领导见圆圆太小,决定让她留在市里。可第二天她妈妈却到团里来,一定要求让她也跟去,说是让她“经经风雨,见见世面”。她是担心文工团会辞了圆圆。 到了出发那天,妈妈送孩子来了。圆圆肩上斜背着一个大红塑料书包,里面放着语文、算术、外语课本。妈妈一直拉着她的手,圆圆感到很尴尬,拼命想挣脱妈妈的手,却怎么也办不到,妈妈像怕她飞了似的紧紧拉住她。终于,圆圆上车了,她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妈妈站在车门口,逢人就说:“请多多照顾,请多多照顾。” 到了远县,文工团全安排住宿在剧场后院的一排平房里。女孩子是十个人一间屋,圆圆住在舞蹈队的宿舍里。演出结束后,圆圆爬卜双层床的上铺,坐进被窝,打开书包,做起功课来了。她仍然很喜欢读书、做算术、写作文、背外文单词,这些对于她很轻松也有乐趣。 “小欣,你的头发卷得太整齐,像假头发一样,不自然。”睡在圆圆下铺的路路说。 “那怎么办呢?”小欣沮丧地说,她睡在路路旁边的一个铺上。 “我帮你卷,别卷得太紧,松一点儿。”路路用两根电条帮小欣卷前刘海儿。 圆圆从上铺好奇地探出头来看,她发现每个姑娘上床前都把刘海儿卷起来,那模样十分古怪,她不由笑了一声。 路路抬起头,看到了她:“小圆圆,你的刘海儿好难看,直直的,土死了。明天去问电工要两根电条,我帮你卷。” “我不!”圆圆害羞地缩回头去,依然做她的功课。 “不行不行。”小欣说,“我的头发可不听话了,卷这么松,明天放下来一会儿就直了。” “重来,重来!唉,真麻烦。听说南京可以烫头发了,不过要单位证明是工作需要。” “咱们工作就需要嘛,下回去南京演出,咱开证明烫去。” “我的新衣服穿给你看看吧!”小欣忽然压低了声音,“滨滨还没来,肯定和马业民在一起。” “他们俩的事是真是假?” “谁知道,反正马业民想和滨滨好。” “也不见得,有人还说是滨滨主动呢!挺合身,腰再卡一些就好了。” 圆圆又伸出头去看她们,见她们已经卷好头发,正试穿着一件铁锈红的两用衫。 “卡腰不给做。” “你别说做卡腰的,只说做军装样式的。” “那么领子……滨滨回来了。”小欣轻声说。 “滨滨,你上哪儿去了?”路路问。 “洗衣服呢!”滨滨朝自己床铺走去了。
编辑推荐
《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卷2):舞台小世界(1982-1989)》是作者的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在我的写作里,特别地突出了文体的挑战,它使文体变成显学。由于先天上的与它有隔阂,就更可客观对待。它并不是我写作的主要部分。有时候,它似乎是作为反证存在,反证出什么不是短篇,而什么是中篇和长篇。由于对文体的自觉性,难免会有匠气,那是伤小说之身的。可不管怎么样,也是一个字本个字定下的手工活,到底流露的是真性情;集起来这么一堆,也是一堆真岁月。这就又离开了文本的话题,是渡过我三十年写作的一条河。——王安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