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张胜友 页数:376
Tag标签:无
前言
30年前,张胜友以饱含忧患意识、富于批判锋芒的报告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20年前,他又以极具思辨性和前瞻性的影视政论作品,再度饮誉文坛。张胜友宝刀不老,近期推出的电视政论大片《珠江,东方的觉醒》,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丰收和双突破,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我国影视政论作品创作领域领军人物之一的地位。 张胜友,福建省永定县高陂镇北山村人氏,1948年出生于普通乡村教师家庭。当睁开那双童稚的眼睛,映入他瞳仁的是翠绿的山峦和清冽的溪水,以及青山绿水间那贫瘠的红土地和世代劳作世代贫困的客家村民。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每逢周末,他和他弟弟总是并肩伫立村口,眺望远处,眼巴巴地企盼在外乡执教的父亲早早归来,好用父亲一周来节食省下的一包糙米熬粥充饥。1966年“文化大革命”风暴骤起,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他被迫辍学回乡,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农耕生涯,农闲时则外出修公路、筑桥梁、挖水库、开矿槽、打零工,走村串户当裁缝,备尝人间歧视之苦。 幸运的是,张胜友们并没有完全被社会遗忘。1977年冬,在恢复高考的竞争中,张胜友终于圆了大学梦。跨入复旦校园,适逢“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便在黄浦江畔经受了一场急风暴雨的洗礼,从幼稚走向成熟,完成了一次痛苦而有意义的思想嬗变。
内容概要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张胜友先后撰写了《十年潮》、《历史的抉择》、《让浦东告诉世界》、《风帆起珠江》等二十五部电影、电视政论片,全面记录中国的改革历史,引起强烈反响。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张胜友,男,1948年生,福建永定人。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文学学士,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散文、报告文学集《闽西石榴红》、《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人口:魔方世界》、《破冰之旅》、《珠江,东方的觉醒》等十五部。撰写电影、电视政论片《十年潮》、《历史的抉择》、《让浦东告诉世界》、《风帆起珠江》等二十五部(一百多集)。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电影星光奖等二十余项文学奖。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
书籍目录
直视无前气吐虹(代序)十年潮历史的抉择海南:中国大特区让浦东告诉世界东莞:城市传奇闽西:山魂海恋石狮之谜海沧:中国热土泉州与海跨越——厦门经济特区25年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商魂现实与梦幻邯钢风流中国,迈向21世纪门槛世纪风人口纵横中国公务员基石——依法治国纵横谈女人,生命的长河——央视《半边天》开播词力挽狂澜2000奥运:光荣与梦想后记
章节摘录
十年潮 序 这是一个久远而深邃的梦—— 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世界各民族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 故宫,这座宫殿巍峨,形制严整,左右铺陈,前后延伸,大小建筑物尊卑有序的紫禁城,既象征着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又象征着五千年文明的衰败。 古往今来,生生灭灭,中华民族曾撞响多少命运的晨钟! 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人们似可听见金戈铁马的呼啸——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李白成挥戈挺进北京…… 林则徐虎门销烟…… 洪秀全饮恨金陵…… 严复译《天演论》……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共图戊戌变法……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邓小平畅游北戴河…… 一个苍劲的画外音: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 第一集历史的选择 这位被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称作“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在那个狂躁迷乱的年代,当他一圈又一圈地踱步在江西省新建县这座小城的土坪上时,也许便开始了对未来岁月的深沉思索。 历史注定要他担当起中国这场伟大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角色。 1980年,当华夏民族还拖着沉重的尾巴,蹒跚地迈动它的脚步,他就明白无误地指出:“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是场彻底革命。” 1984年10月10日,他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做第二次革命。” 1985年3月28H,在与来访的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会晤时,他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进一步坚定地说:“我们必须这样做,尽管有风险。” 然而,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 时间上溯26年,那场席卷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大地、震撼全球的史无前例的“革命”——早已成为历史烟尘了。 时至今日,40岁以上的人们回首往事,仍痛感人生曾经历过一次可怕的梦魇;而现今的年轻人,则会觉得父兄辈们当年的举措不可理喻,以为那是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天方夜谭”。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中国人确确实实曾在这种政治氛围下苦挨了漫长的十个年头。 整整十年,全球正刮起一股“科技革命”的飓风,第三产业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中国的这场“革命”,经济学家测算损失了5000个亿。 倘若说“文化大革命”有什么特殊“贡献”的话,就是把一切推到极端之后,终于使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大彻大悟—— 当经历了狂热、痴迷、磨难、痛苦、困惑、希望、疲惫、抗争,直至灵魂睁开眼睛的人们汇聚在天安门广场,泪水、怒火与热血一齐喷涌; 当噩梦醒来提蟹沽酒敲锣打鼓庆贺又一次解放的游行大军穿越北京长安大街; 当数万观众、运动员如醉如狂地起立欢呼,向首次出现在首都体育馆看台上的久违了的邓小平致意; 中国人才蓦然惊悟:原来准备走进一个房间,最终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自己把自己的锅碗瓢盆全砸碎了。 一片饥饿、焦渴、困惑的土地。 出路在哪里? 曙光在哪里? 希望在哪里? 历史长河,正是在一个旧秩序覆灭与新秩序诞生的空白地带,悄悄地异常迅猛地不可阻遏地选择突破口…… 中国人做过多少次选择? 在这个星球上,也许没有比中华民族更期待发展、向往强盛的了! 中国——这个曾经雄视千古、令四海称臣的东方大帝国,她的衰败只是近代的事。直至19世纪中叶,中国还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产品生产大国,工业产品占到全世界的19.7%,仅仅稍逊于英伦三岛上那个号称“日不落国”19.9%的世界产品占有率,在全球位居第二。 百年离乱,百年屈辱,百年抗争。 自从1840年,英国的“远征军”驾着20艘炮舰轰开清王朝闭锁的国门;随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ll00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条款;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高达1000亿两白银;仅仅“庚子赔款”一项就掏空了清室l2年的财政收入。 北京菜市口。 熙熙攘攘的人流早已淹没中国近代变革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 这座金碧灿然、栉风沐雨数百年的老中药店西鹤年堂,却是当年清代监斩官的休息处所。104年前(光绪二十四年)的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在这座店前慷慨赴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肝胆涂地前所发出的撼天动地的呼喊声犹然在耳…… 距此百步之遥的北半截胡同41号,为当年的浏阳会馆,亦即为谭嗣同居室“莽苍苍斋”;往东,米市胡同43号,则是当年的南海会馆,一代名儒康有为的书斋“汗漫舫”即坐落于此。菜市口北达智桥胡同12号内的“谏草堂”,明代杨继盛曾在此写下弹劾严嵩“十大罪”奏章,康有为又借这块宝地召集千余名来京应考的举人,笔走龙蛇写就名垂青史的万言《上皇帝书》——史称“公车上书”。 震撼朝野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于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殿西室刻有一对楹联:“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恰成深刻的历史嘲讽。 于是,虽有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自强不息——由黄河文明孕育的华夏民族,却一如有着狮鬃般大胡子的卡尔·马克思所形容的:“一个用酒精浸泡着的封建胎儿,仍然在瓶子里装着……” 毛泽东——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了。 这个来自韶山冲的乡村教书先生,对于中国国情的了解,犹如农民对于土地的了解——他所领导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无论历史规模和社会内涵,都为这个孱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一位西方观察家曾经善意地指出:如果中国利用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崇高威望,l952年搞计划生育,1954年搞生态保护,1956年开始经济改革,60年代进行政治改革,那么,中国今天能够达到的综合经济指标,将会是目前的9倍。 历史不是“如果”链,而是一条因果相涌的长河。 毛泽东跳下战马接管战争重创后的江山时,蒋介石已先期将国库中的黄金475.5万两、银元1640万元、美钞1537万元分别劫运去台湾或美国。 一片废墟,百业待举。 迅速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新中国所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其成就有目共睹。 有时,一组枯燥的数字更具有诗的韵味。新中国与旧中国对比:钢产量增长64倍,煤产量增长l6倍,原油产量增长428倍,水泥产量增长92倍,发电量增长91倍,粮食产量增长2.6倍,棉花产量增长4.9倍,水产品产量增长7.1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1倍。 任何经济现象的考察,都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的考察—— 由于世界东、西方冷战的长期对峙格局,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无可选择地纳入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植根于中国这块浸染着小农生产思想的土壤,很快便消融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极为短暂的勃勃生机; 由于成就的取得,头脑发热,急于求成,发动“大跃进”,组建“人民公社”,期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为地强行变革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的大滑坡;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1961年,来华访问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曾由衷地对毛泽东说:“再过50年,你们就了不起了。” 此刻的毛泽东颇为冷静地答道:“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身处领导层中枢的邓小平,则以实事求是的勇气尖锐地指出:“中国社会实际上从1958年开始到l978年20年时间内,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中国的改革伟业,是以气势雄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载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率先向“两个凡是”的思想禁区发起攻击,从而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上至高层政要下至黎民百姓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毋庸置疑地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与一个旧时代的退隐。 为“四五”天安门运动正名;为张志新、遇罗克烈士平反昭雪;对“文化大革命”彻底拨乱反正……一场民族的大反思,孕育着整个民族的大飞跃。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里程碑式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指导思想从剑拔弩张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从而揭开了中国这场伟大社会变革的序幕! 邓小平曾多次向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描述中国改革的宏伟蓝图:“中国的发展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国民经济翻一番;第二步,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一千美元,步入小康社会;而后呢,再用五十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使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的采访时,进一步阐述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从这位伟人的口中,有几个信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 ——对毛泽东的评价,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 ——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 ——共产主义从来都承认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