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出版时间:2009-9-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福斯特  页数:186  译者:马爱农  
Tag标签:无  

前言

  阅读《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有两处地方让读者不敢轻易涉足:莉莉娅·西奧波尔德临产而死以及她的刚满八个月的婴儿的夭折。  莉莉娅的死,书中写得惜墨如金:“可是她却在分娩时死去了。”  她的婴儿的死,写得多了一些文字:“小脸已经冰凉。”“小脸今后再也不会被眼泪打湿了。”  也许正因为关于生死这样重大的事件写得如同交待事实,才深深地触动了读者,读者因此不得不再回头审视死亡的情节和原因。  莉莉娅分娩而死,从死亡的原因的客观性上讲,概率要高得多,尤其莉莉娅所处的时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不管作者有意无意,关于莉莉娅的写作,都是客观的,或者是顺着莉莉娅的性格进行的。  莉莉娅最初在小说中露面,是在火车站与一家人告别。在小叔子菲利普的建议下,她要去意大利旅游。一同前去的,还有卡罗琳.阿博特小姐。她的婆婆赫里顿太太对儿媳妇的旅行,颇不以为然:“一个三十三岁的寡妇竟然要个年轻十岁的姑娘照顾自己,想想就让人脸红。”话说得刻薄,却言简意赅地交待出了两个年轻旅游女士的身份。莉莉娅出国旅游,与她守寡不守节,打算和一个名叫金克罗夫特先生结婚很有关系。在英国这个历来阶级分明的国度,金克罗夫特先生没有好出身、没有好亲戚,不英俊、不聪明、没有多少钱,是原因,但是更深层原因是莉莉娅和已故的丈夫查尔斯生有一女——艾玛。莉莉娅所处的英国,妇女的地位在改善,或许再嫁不算什么严重的失节了,但是再嫁会失去女儿的抚养权和婆婆家优裕的社会地位,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英国这个国家,自打文艺复兴以来,基本上遵循了资产多寡决定一个家庭以及一个人在社会上享有多少地位和权利的原则。它的稳定源于此,它的保守源于此,它的阶级分明也源于此。

内容概要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是E.M.福斯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尽管篇幅不长,却奠定了他长篇小说的基本调子。在他的笔下,对人对事,客观的冗长的描写和交待,不再是长篇小说的特点。小说的故事和情节,都是在引人入胜的叙述、简练的描述和交待以及人物的对话中展现出来的。事件的突然性,尤其死亡事件的突然性,成了福斯特长篇小说的特点。 多种事件对主人公以及周围的人的影响,是福斯特最为关注的,也是他的小说具备现代性的重要元素。

作者简介

  福斯特(Forster.E.M.,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出生在伦敦,少年时期在特恩布里奇公学上学,成年后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成为该院的荣誉研究员,被认为是英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作品有《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印度之行》(1924)和去世后出版的《莫里斯》(1971);还有两个短篇小说集,以及广受欢迎的文学批评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他的作品既有完整的故事,又富有象征手法,因此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并有四部小说改编成为电影,为他赢得了更广泛的声誉。

章节摘录

  在这个可怕的发现面前,菲利普努力不考虑自己,而只考虑她。他没有悲叹。他甚至没有柔声细语地对她说话,因为他知道她受不了这个。她请求和需要的是一句大大咧咧的回答——大大咧咧,还有点玩世不恭。而他,也只敢让自己做出这样的回答。  “也许这就是书上说的‘心血来潮’?”  她摇摇头。即使这个问题也太令人心酸了。据她对自己的了解,她知道自己一旦动了激情,就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我经常看见他,”她说,“我就会记得他是什么样子。或者,他就会变老。我不敢冒这个险,所以现在没有什么能改变我。”  “好吧,如果这股心血来潮的劲儿过去了,请告诉我。”他总算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了。  “哦,你会立刻知道的。”  “可是在你回沙士顿之前——你真的这么有把握?”  “什么?”她已经不哭了。他对待她的态度正是她所希望的。  “就是你和他——”想起他俩在一起的情景,他脸上露出痛苦的微笑。这就是天神残酷而古老的恶意,曾经降落到帕西法厄①的头上。多少个世纪的愿望和文化——世界无法逃脱。“我本来想说——你们究竟有什么共同点?”  “就是我们互相见面的那几次。”她脸又涨得通红。他把自己的脸转开了。“哪——哪几次?”“那次我认为你软弱、掉以轻心,就代替你去要那个孩子。要说有什么缘起的话,那就是缘起。或者,你带我们去剧院时就开始了,当时我看见他跟光和魔幻融合在一起。但我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明白。你打开了门——我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开心。后来,在教堂里,我为我们大家祈祷;不是祈祷什么新的变化,而是祈祷一切就像现在这样——他陪着他深爱的孩子,你我和哈丽雅特远远离开那个地方——我再也不会看见他或跟他说话。这样我就能恢复过来——那东西只是朝我逼近,像一股烟雾,还没有把我包围。”  “可是由于我的过错,”菲利普神色凝重地说,“他失去了他深爱的孩子。因为我的生命遇到危险,你过来,看见他,又跟他说了话。”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意义深远。现在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看到全局。而要看到全局,他是站在一个很远的地方。他甚至感到高兴她曾经把心上人搂在怀里。  “不要说什么‘过错’。你永远是我的朋友,赫里顿先生。只是不要发慈悲心、不要改变、不要承担责任。别再认为我高雅。正是这点令你感到困惑。别再这样认为。”  在他说话的时候,她似乎发生了彻底改变,似乎与优雅或粗俗都不再相干。那具残骸向他揭示了某种不可毁灭的东西——这东西是她给予的,也是她永远拿不走的。  “我再说一遍,不要发慈悲心。如果他提出来,我可能会献出我的身体和灵魂。那就是我这支救援小组的结局。可是他自始至终都把我看得高高在上——看作一位女神。其实我崇拜他的每一寸肌肤,他说的每一句话。正是那救了我。”  菲利普的目光盯着埃罗勒钟楼,却看到了恩蒂弥翁①的神话。这个女人直到最后都是一位女神。对她来说,任何爱情都不可能是堕落:她站在所有堕落之外。这件事,她觉得这么污浊,他觉得这么悲哀,却仍然是至纯至美的。他现在升华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可以不带遗憾地告诉她,他也是她的崇拜者。可是告诉她有什么用呢?所有美妙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  “谢谢你,”他只允许自己说这么一句,“为了一切谢谢你。”  她带着无限的友情看着他,是他使她的生活变得可以忍受。就在这时,火车进入了圣哥特哈德隧道。他们赶紧跑回车厢关窗,免得煤灰再飞进哈丽雅特的眼睛里。

编辑推荐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一共十章,前四章写了一起死亡事件,后四章写了一起死亡事件,最后两章写两起事件对男女主人公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生活下去的态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看的时候一直会将福斯特和亨利詹姆斯对比。我想两个人肯定有相似的地方,不然詹姆斯艾福瑞也不会将他俩的书拍了个遍。
      
      亨利詹姆斯喜欢写欧洲文明和美洲文明冲突之下天真烂漫的新大陆女性在来到欧洲之后如何折损于此地的世故和奸诈;福斯特则喜欢写在理智与情感的交锋中,受情感推动的女性是如何被激情折磨到毁灭。(大概没怎么被毁灭反而修成正果的只有风景房间里的露西,那也是我最不喜欢的福斯特的书)。所以才会觉得詹姆斯和福斯特比较相像,恰好两者的英国古典味道又同样的浓厚,虽然有一个是美国人。
      
      无法忍受死板专制的婆家的莉莉娅受情感驱使,冲动之下嫁给完全情感的吉诺,之后又无法忍受意大利更加混乱的生活,死亡。
      
      受情感驱使的哈里特偷走婴儿,然后发生车祸,婴儿死亡。(哈里特似乎不能算情感的代表,算了,充数吧)
      
      情感理智勉强平衡的艾伯特小姐被吉诺吸引,努力克制,感情不果。
      
      菲利普爱上艾伯特小姐,呃。。。他克制了。
      
      菲利普是个很耐人寻味的对象,书中自始至终都用理智克制着自己的非他莫属。艾伯特小姐说他“不动感情,只是把生活当做一种景致来欣赏,而并不进入其中,只是觉得它好玩儿或者美丽而已”。(冤枉啊,其实他的感情也很强烈。他差一点就对你表白了诶。)他认为莉莉娅不应该嫁给吉诺,并不是出于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不相称,虽然之前他对出身平平的莉莉娅嫁给自己的哥哥也不满意,但是意大利人显然比一般的英国人更加可怕。
      他没有特意的贬低意大利,相反他对意大利的某些地方很有好感,这种好感也并非浅尝辄止。他一边认为意大利是个野蛮国家,弗洛伦撒是这个野蛮国家的缩影,但是又认为只要自己心里有美德,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乐土。(嗯。。。)他喜欢这里的绘画、教堂,虽然大部分时间他认为此处的人物粗俗无比,但也不妨碍他饶有兴致的进行观察,并觉得他们的粗野中自有可爱之处,不过那种爱大约和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画甚至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狗所引起的情绪上的愉悦并无区别。所以在他的寡嫂因为不堪忍受他们家各种所谓上流社会的桎梏而要和一名意大利青年结婚的时候,他激烈的反对,甚至立刻飞奔到意大利进行阻止。自然没有成功。
      
      第二次去意大利之后,菲利普似乎有些动摇。他之前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风景、情感,此时显露了奇特的吸引力。他甚至和吉诺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好友。后者甚至极力建议他不要考虑门户等因素和艾伯特小姐结婚,而这个建议无疑触动了他心里某个隐秘的想法。
      
      书中写了不同爱情的产生过程,很有意思。(很可以看到后来霍华德庄园的影子。庄主为何会和姐姐结婚?我一直认为只是为庄园找一个合适的女主人。而海伦和文学青年的相爱无疑海伦是情感的冲动和对姐夫家族的某种反抗,而青年则是对自己粗俗老婆的某种报复吧)
      
      比如菲利普,他是如何爱上艾伯特小姐的呢?书中说“他是通过精神途径走向爱神的”。他是如此的理智,分析着艾伯特小姐吸引自己的一切,“哪怕有一点困惑他都受不了”。艾伯特小姐对莉莉娅的爱;莉莉娅死后,要求收养她的遗腹子,避免他在意大利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甚至在莉莉娅的婆婆表示拒绝后宁愿自己来抚养;最后孩子车祸死后化解了吉诺和菲利普的矛盾。“起初是她的思想、善良和高尚打动了他”,然后“他才注意到他那些外表的美”,而这些美还是对人类行为缺乏全面研究的吉诺向他推荐的。
      
      在发现艾伯特小姐引起自己的爱情之后,也一再克制,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表示。在听到对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说自己爱上吉诺的时候,也并未惊慌失措,虽然有一瞬间的动摇,但马上就收拾心情转而安慰对方。自然最后也什么都没说。“菲利普上升到如此崇高的境界,使他本来可以毫无遗憾地告诉艾伯特小姐说,他也是她的崇拜者。可是,既然发生过那么多美好的事情,何必再告诉他呢?”
      
      与之相对的同为理智代表的艾伯特小姐,爱上吉诺的理由更简单,因为吉诺“英俊漂亮,这就够了”。她在菲利普面前曾经维护过吉诺,后来也曾经激烈的攻击过吉诺,觉得他不具备当合格父亲的资格,最后她发现自己其实爱上了吉诺。她觉得自己的感情很荒谬,因为“我们除了见面的时间之外,没有相同之处”。如果经常看见吉诺,也许会发现吉诺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那么可能会对他产生厌倦,但是“我不敢冒这个风险”。于是可怜的艾伯特小姐只好努力克制,并希望菲利普狠狠地嘲笑自己,觉得这样可能治好自己的癔病。可见,艾伯特小姐理智上完全鄙视自己的爱情呀,可怜的。
      
      莉莉娅和吉诺算爱情么?可能她更多将与吉诺的婚姻视为对婆家反抗并成功的象征。然后这种胜利并不长久,她无法忍受婆家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压制,却同样无法忍受自己的新丈夫。与意大利的生活相比(没有英国没完没了的下午茶、舞会),她开始怀念英国曾经让自己透不过气的日子。(呃,她很享受没完没了的社交活动,只要她是女主人而非自己的婆婆)虽然觉得自己和婆家的各种规矩格格不入,但是莉莉娅在意大利似乎也并没有呼吸到幻想中的自由甜美的空气。在英国的时候莉莉娅因为出身觉得被婆家各种看不起,到了意大利她开始用同样挑剔的眼光看待新丈夫的一切,她开始无比怀念英国那些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虽然等级制度森严,但是在意大利女人连独自上街散步都是怪事一桩。于是,莉莉娅在自怨自艾中度日如年,最后死于分娩。
      
      吉诺,吉诺则是浑噩的代表,但是浑噩的他也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并不比其他人的逊色。面对艾伯特小姐和菲利普他的婚姻没有爱情基础的指责,他进行了反驳,虽然这种反驳看起来不太有说服力。同时,他对艾伯特小姐说他再婚并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给孩子找个妈妈,并拒绝将小孩送到英国,因为“这会把我们的心灵分开”。
      
      之后菲利普在吉诺这里得到了友谊,也说明其实吉诺并非此前所描写的那般是个浑人,是意大利粗俗的体现。
      
      话说欧洲大陆人对意大利到底是有多鄙视啊。。。。
      
      还有这个书名,天使不敢涉足,嗯,其实我不太明白。
      
      
      
  •     福斯特的第一部长篇,轻喜剧的剧情和人物,处理的却是重大的人生和文化课题,体现于其间的价值观既结实又微妙,稍有不慎就会有失去掌控,造成政治和情感“不正确”的危险。迹近完美的debut。
      马爱农的翻译可圈可点,遣词造句与原文的风格丝丝入扣。Great job!
  •   倒不是欧洲大陆人对意大利的鄙视吧,而是大不列颠岛国与欧洲大陆之间有分歧。
  •   有可能吧。
    不过意大利人对于自己在欧洲人眼中的印象也有察觉,所以才会做那个《意大利人不是欧洲人》的视频吧。看着蛮好玩的。
  •   没看过嘿~意大利人难道觉得自己是希腊后裔?哈哈,不过阿尔卑斯山南北确实是有差异
  •   其实我也没太读懂标题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   《天使不敢踏上的地方》书名它来自成语:“天使不敢踏上的地方,蠢人却冲进来了。”“蠢人”当然就只那些不知自己为何物的那些英国人。——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译本序里索天章写的。
    啊啊,话说,我看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才喜欢福斯特的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