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德]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页数:306  字数:220000  译者:吴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成年后,对小说念念不忘的德鲍尔根据书中留下的线索,开始寻找小说的作者。种种线索指向一个在二战期间身份多变、战后不知去向的纳粹理论家。在儿子的追问下,德鲍尔的母亲终于揭开埋藏了数十年的身世之谜。    当年的纳粹理论家此时已摇身一变,在美国成为名牌大学政治学权威教授德堡,并将当年的纳粹理论改头换面,变相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德鲍尔以译者和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德堡身边,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奥德赛返乡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父与子、男与女、战争与和平、正义与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战争创伤后的人性,追问救赎的责任。

作者简介

本哈德·施林克,德国当代著名作家、法学家、法官。1944年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1975年获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柏林洪堡大学公共法律与法律哲学教授。自1987年起,施林克也担任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法官。
施林克自1987年起发表小说作品。1

书籍目录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  1  我的童年假期,都是在瑞士的祖父母那里度过的。  我的母亲会把我带到火车站,送我上车,如果我运气还不错的话,就能安安稳稳地坐上六小时到达目的地,祖父会在那儿接我。当然也有不走运的时候,那我就必须在德国瑞士边境换车。  有一次,我在上错了火车之后一个人痛哭流涕,幸好有位好心的列车员帮我擦干了眼泪,并在几站之后带我上了另一列火车,还把我托付给另一个列车员。后者又用同样的方式把我转托给了第三名列车员。就这样,经过一站又一站的接力,我最终在这群列车员的陪伴下到达了目的地。  我喜欢乘火车旅行:满眼尽是经过的乡间和城镇风景,车厢温暖舒适,人也自由自在。怀揣着车票和护照,还有干粮和小说,我不需要别人的陪伴,也不用跟其他人说些什么。  真是想念瑞士火车的车厢——座位不是靠窗就是靠走廊,不用担心会被挤在中间。此外,瑞士火车浅色的木质座位看起来也比德国的红棕色塑料材质要高级——些,灰色的车体,用三种语言写成"瑞士铁路"字样,以及红底白字的瑞士徽章都比脏兮兮的绿色"德国铁路"标志要高贵。德国火车的简陋让我感觉挺亲切,因为我和母亲居住的城市就是那么简陋,那里的人们就是那么朴素,不过我还是为自己是半个瑞士人而感到骄傲。  旅程的终点,就是那个在湖边的车站。这还是个终点站,我只要沿着火车月台走,就一定会见到我祖父:高大强壮,深色的眼睛,浓密的白胡子,谢顶,穿着亚麻色的夹克,戴着草帽,拄着手杖。他看起来那么可靠,尽管我已经长得比他个子更高,尽管他走路得靠手杖支撑,但是他在我眼里始终那么高大,那么有力量。等到我都已经成了大学生,他有时还会搀着我的手,这让我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好在也并不尴尬。  从车站到祖父母的住处其实还要经过湖边的几个小村庄,如果天气好的话,祖父和我就会坐船而不是火车。我最喜欢巨大的老式蒸汽明轮,在船身中部可以看见,蒸汽机上泛着机油光泽的铜制、铁制的摇杆、连杆和活塞卖力地工作着。船上有好几层甲板,有开放式的,也有封闭的。我们一般就站在前部的开放甲板上,呼吸着迎面而来的微风,望着岸边时隐时现的小城镇,海鸥绕着轮船自由滑翔,湖上帆船张满了帆,滑水爱好者也尽情展示着他们的美妙身手。偶尔我们还能在小山丘背后瞥见阿尔卑斯山,祖父会如数家珍般地——叫出那些山峰的名字。  阳光照在水面上泛起的那道光芒,悠悠地滑向船身中部,在舞动的水轮机叶片中被撕得粉碎。就在这道光的照耀下,轮船恬然地在湖上前行,每次看到这一景象,我都觉得是个奇迹。我现在敢肯定,祖父当时就跟我解释了,这一光学现象自有它的道理。然而时至今日,每次我看到这一景象总还觉得是个奇迹。那道光芒就始于我所在的地方。  2  我八岁那年的夏天,母亲没钱给我买去瑞士的火车票。于是她就找了一个开长途的司机,把我带到边境,然后交给另一个长途司机,后者负责把我带到我祖父母那儿。我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找到这些人的。  和司机约的见面地点在火车货运站,母亲还要去上班,不能留下来陪我,她把我和行李留在车站人口处,再三叮嘱我不要随便走开。我就站在那儿,紧张地盯着每一辆驶过车站口的货车,发现它们没有停下来就松一口气,还伴随着失望。这些货车比我之前看到的都堆货更高,噪音更大,气味更令人恶心。简直就是群怪物。  我不知道我究竟等了多久,当时我也没有手表。过了一会儿,我坐在行李箱上,每当有辆货车缓慢驶近,看起来像是要停车,我就重新站起来。  总算有辆车停了,司机把我和行李拉进了驾驶室,同车的人接手把我放在驾驶座后面的床上。我就应该闭上嘴,别把头伸过挡板,乖乖睡觉。天还挺亮,但是就算暗了我也睡不着。一开始的时候,每当我把头伸过挡板,司机和同车的人还会转过身来咒骂几句,然后他们就忘记了我的存在,我就这么望着车窗外。  我能看到的其实很有限,不过我还是透过副驾驶旁的车窗瞥见了一眼日落。司机和副驾驶之间的对话我只懂得只言片语;他们说着什么美国人,法国人,货物配送和付款等等。货车从建设中的高速公路上驶过时,那规律均匀的噪音和震动差点把我摇人梦乡。不过很快高速公路就到头了,我们驶上了路况糟糕的山间国道,司机根本无法避开路上的大坑小坑,不得不经常加减挡来控制速度。整晚的行车都是如此颠簸。  货车还经常停下,从侧面车窗冒出一些面孔,司机和副驾驶跳上跳下,打开货舱的门,把货物推下车并堆到卸货场。其中的一些停靠站是照明如白昼喧闹异常的工厂和仓库,另一些则是黑暗的加油站、停车场和乡间小路。大概司机和副驾驶除了完成他们规定的运输任务之外,还拉了些私活儿,甚至走私或者销赃,这样我们就比预计的要多花些时间。  无论如此,我们到达边境的时候都已经太晚了,原本应在此地接我的另一辆货车早已开走,我不得不在晨曦中一个人坐在小城的一个广场上,那个地方的名字我都已经想不起来了。广场上有一座教堂,还有些新建住房,当然更多的是连屋顶都没有的老房子,窗户都已经不见了。  等到第一缕阳光照下来的时候,就有人来广场上搭起一个市场,他们推着平板二轮车,用根绳索系住车轴,搭在肩膀上,车上堆着麻袋、箱子和篮子。  我整晚都提心吊胆,害怕警察和货车的司机,怕遇到强盗打劫,怕出车祸,害怕我不得不上厕所。现在我又开始害怕有人喜欢上我,想要收养我。正如我怕没人注意到我,也没人关心我。  早晨的阳光如此温暖,直射在我坐的长凳上,照得我很不舒服,我很不愿意离开长凳。这时在路边停下了一辆顶篷敞开的汽车。司机坐在那里没有动,随车的女士下来把我的行李放进行李箱,让我坐在车的后排位子上。  宽敞的汽车,引人注目的服装,他们自信和随意的姿态,或者是在跨越边境进入瑞士时,他们给我买了人生中第一个冰淇淋——每当我听到或者读到有关有钱人的故事时,我就把他们作为设想的对象。他们是不是跟那个长途司机一样也是走私者或者盗窃犯?他们对我一点也不凶,两人都很年轻,就像照顾小弟弟一样对我很好,准时在午餐时间把我送到了祖父母那儿。  3  祖父母的房子是由一位足迹遍布世界的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房顶向外伸展,由木质斜梁完美地支撑着,二层转角上有个凸出的挑楼,三楼的阳台则装饰有滴水嘴,窗户上还有石头接合而成的半圆拱。这房子曾是殖民时期的庄园,西班牙式的城堡和罗马式的修道院。不过一切配合在一起却很完美。  花园的风格也完美地和谐统一:左边是两棵冷杉,右边一棵巨大的苹果树,屋前一排茂密的老黄杨树篱,房子右边还长着一片野葡萄。花园挺大,门前的路和房子之间有一片草地,旁边是一片蔬菜田,番茄、莴苣、覆盆子和红醋栗、黑莓、肥料堆,房子左边是一条砾石铺成的小路,通往房子的后面,也就是那道装饰有两朵绣球花的大门。小石子踩在脚底下嚓嚓作响,每当我和祖父来到大门口的时候,祖母就已经听见了我们的声音,替我们把屋门打开。  石子的嚓嚓声,汇集而来的蜜蜂、砧板或者是整草的耙子发出的动静——在祖父母这里的夏天,这些对于我来说就都是夏天的声音。还有在温暖的日光照耀下的黄杨树散发出的苦味,当然还有肥堆那难闻的味道,还有下午的宁静——孩子不闹,狗也不叫,连风都不吹,这才是夏日的静谧。  在我和母亲住的那条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车辆,如果有辆有轨电车或者货车驶过,玻璃窗都在颤抖;附近那些挨过炸弹的房子要拆除重建时,建筑机械隆隆作响,我家的地板也会跟着颤动。  在祖父母这里,路上没有什么来往交通,屋前没有,镇上也没有。如果有辆马车驶过的话,祖父会叫我拿上桶和铲子,我们两人悄悄地跟着马车,捡掉下来的马粪蛋子,好留做自家的肥料。  镇上有火车站、供小船停靠的船坞,几家商店和两三家旅店,其中一家还是禁止饮酒的,个别星期天,祖父会带我去那儿吃午餐。祖父每两天出去采购一次,周游一遍奶制品和奶酪店、面包店和邻居的食品店,有时候也去药房或者鞋匠铺。他总是穿着他的浅色亚麻夹克,戴着一顶亚麻色的帽子,在上衣口袋里放着一本小簿子,这是祖母用各处掉下来的空白纸张凑起来的,在上面写着每次要买的东西。祖父就这么一手拄着他的拐杖,一手搀着我。我背着那个旧皮革的购物袋,既然我们每两天就出门采购一次,袋子自然也就不用沉到我背不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施林克的这本新书就像一篇清晰、精准又优美的散文,这在当代德国文学中极为罕见。  ——德国《柏林日报》    本哈德·施林克用一种有趣而又严肃的方式,追寻着奥德修斯的足迹。如果说在《朗读者》中,来自奥德赛的影射还只是精致的点缀,那么在《回归》中有关奥德赛的篇章更像是对于本书内密的精确注解。  ——瑞士《新苏黎世报》    以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的《回归》,也是对正义、历史、罪恶本质的深刻思索……和《朗读者》一样,施林克又写出了一部风格简约,结构精巧、发人深思的佳作。  ——美国《洛杉矶时报》    《回归》是施林克继《朗读者》这部成功力作之后,读者期待多年的新作。与《朗读者》一样。它关注的是当代德国人如何看待他们国家动荡的过去,并且提出,透过常常被人忽视的文本与文件去发现历史,是何等重要。  ——英国《金融时报》

编辑推荐

  《回归》是一个现代版的奥德赛返乡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父与子、男与女、战争与和平、正义与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战争创伤后的人性,追问救赎的责任。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回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8条)

 
 

  •   世界上有些东西你根本找不到!奥德赛,是文学的一种重要题材,是创作的重要主题,无论动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千与千寻,还是杰克·伦敦的小说《北方奥德赛》,都写了一个寻找主题下的小分支,不只是真相,是良知、信念、亲情等种种复杂的东西刚刚看过电影版的《朗读课》,荧屏固化了的人物身高、相貌特征压缩了想象的空间,造成对问题本质的反思反而流于简单,寻找简单的答案一直是医生担心的问题,我从来不是很容易被简单答案所满足,而把这种表面答案看成一种陷阱,一种饵雷。看过朗读课的人,也许在无聊的时候问:汉斯在汉娜蹲监狱的婚姻咋样?生活的主题是什么?于是就有了这本《回归》。。。买回归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一个作家的两部精品小说有一个儿童般的开局,是对瑞士生活的回忆,美好的叙述,虽然是战后,安静的生活,扮演了父亲角色的祖父,以及一本杂志《通俗小说》,,,多年之后的青春后期,作者依然无所事事,他看到《通俗小说》的一个故事,饶有兴趣的百无聊赖的追寻,,,恋爱是不满意的,工作也不如意,到了美国学习的不是法律,是按摩,,,而在无聊的追寻小说结尾的时候,遇到了芭芭拉,美好的感受又被横加粉碎,,,这个时候,他就像一个孩子,慢慢把收集的信息拼接起来,慢慢知道自己犯父亲其实是一个纳粹的鼓吹手,其实没有死在空袭下,,,纽约对父亲的拜访、学习是个灾难!小说的中部写与芭芭拉的故事时,是一种随着年龄而来的混乱,,,到了纽约部分,是向心理学致敬,还是继续寻找朗读者的话题:为何导致普通人成为屠杀的执行者?这个问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90年代的前南地区,非洲的几个国家,屠杀是一种难以根绝的人类行为,但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停止这种行为,而有时候只有以暴制暴,产生循环暴力。so,21世纪是继续迷茫的世纪,Ama,etfac,quodvis——爱,而后做你想做的,这个似乎已经很遥远了,倒是那个一直非主动的骗子继续他的思考:你们不要相信,不要相信下一个世纪和再下一个世纪,既不要相信善良也不要相信平凡,真相只有在邪恶的观点中和危机时刻才能出现。全球化过程在肢解着国家,米兰达(泥板圣经中的女记者)已经不相信国徽、国旗这一套,Internet改变着世界,我们继续做鸵鸟就显得和晚清一样了。施林格在小说中倒是让我看到,随着大战的结束,其本质问题,或者邪恶本身并没有结束,倒不是简单的以文学题材而言,这种东西方文化冲突、南北经济政治体系冲突已经直接、间接造成了怎样的连环屠杀和穷兵黩武,那些二战前简单的生活已经一去不返,我们面对的是物质美好时代+精神恐怖时代,终极恐惧最终会影响到每个人的行为,知识不能带来理智,学养不能改变偏见,我们最后陷于一片Chaos中奇怪的是,昨天CCTV-6放映的是Chaos,我查看了2007-03-1300:56时关于朗读者的博客记录,那天看的是电影版的Chaos,巧合?真的有巧合??不可思议,也许我是该看看詹姆斯·克雷格的混沌理论,人类的历史根本看不出走向,就是一片混沌!
  •   施林克的作品非常不错
  •   施林克有相关文集吗
  •   这是一本中国作家都应该看得书。看了之后你才知道中国作家多么弱智。没有思考,没有良知,更没有责任感。我说的是中国作家。和《朗读者》一样的好看和一样深刻的耐人寻味。
  •   我很喜欢这个作家。记得在看朗读者时就哭的稀里哗啦。
  •   还没时间读这本书,但非常期待。
  •   还没读...翻了几页挺好看的
  •   蛮值得推荐的作家。有种气氛会把人笼罩住。
  •   本来这次买书的过程就很不愉快,收到之后发现书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和折页。。。非常不爽!!!
  •   送货及时,质量很好,购买方便,内容丰富。
  •   还没看呢,听说很不错
  •   我还要再看一遍
  •   封面插图都很满意整体不错
  •   本哈德终于没有让我失望,阅读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一种非常轻盈却不会浅薄的喜悦。
    喜欢这样的叙述,主人公的寻父之旅,何尝不是一次追溯?
  •   《朗读者》是对二战的一种反思,《回归》也是,
  •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在带学生见习,守在学生操作的车间又冷又无聊。跑到操场边上,晒着春日暖暖的阳光,翻开这本书,打发时间。谁知在操场边上一坐就是四个小时。这个四个小时里,我完全沉浸在作者的世界里,陪着“我”一起度过美好的童年,一起成长,一起寻找“卡尔”,一起寻找归途。语言是清新的,犹如三月的春风拂面,娓娓道来,自然而流畅。回归的路很长,但一切终将继续!
  •   可能是文化差异,自己读起来感觉是一般的
  •   书已经定了一周多了,还没收到。当当的服务质量还是很好的,但有时不能及时地把书送到,希望以后能及时把书送达。很期待新书到来
  •   质量不错,拿到手里感觉很好。已经看完了,准备再细细看一遍
  •   书还没看完,但实在看不下去。第一部分在祖父母身边的暑期生活很平淡,第二部分很晦涩,第三部分....越来越消磨读下去的兴趣。是冲着对施林克小说《朗读者》的惊叹及这里6个人的好评买的,可是结果却不是自己所预料的。可能作为一个女性读者对作者饱含深意的到处是战争故事的文本没有本能的吸引力?我只知道,《通俗小说》中的卡尔要回去,“我”也要回去-去寻找自己不熟悉的那段私人生活-同对父亲的认知深深联系的时代烙印,从而知道我是谁——源头总是这么重要,关系着我们强烈的自我认知。可是,阅读起来真的比较艰难,加上作者到处穿插关于公正标准的讨论。可能也是译者的问题?总觉得句子不够流畅、读起来磕磕绊绊。
  •     核心部分没有看懂,再看一遍应该也还是一样 —— 因为缺乏法学,哲学构筑的知识系统,对于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大多都是抽离的,很生硬。
      
      但还是把故事看完了,这个作者对于女性的刻画,男主人公对女性/母性的抗拒和需求,是我看过的当代外国小说里(当然,数量很少)比较精彩的。
      他在他的两本以反思二战为题材的小说里都以此作为故事的承载,且基调很相似,特别是对钦慕女性的描写:
      
      她们都是中等偏胖身材,浅金色的头发朝后梳着,有淡蓝色的眼睛和白皙的皮肤,乳房丰满,粗壮的大腿上有橘皮组织,经常穿着旧但十分熨帖的内裤。相比男主人公的拘谨,敏感,她们一律都有着一种所谓的满不在乎,和毫无保留的激情——以及,天然并持久的温柔。
      
      这种持续的温柔和激情,萌发并维系了男主人公 ”对日常简谱的共同生活的需求,对沟通的需求,对接受和给予关心的需求,对简单宗教仪式的需求。”
      
      《朗读者》里伯格完全失去了接受这种生活的能力,非常不幸的。《回归》里结尾,彼得“返乡”时看到芭芭拉,她仍像他们第一次见面那样,鼻子上驾着眼睛,靠着门框,把双手叉在胸前,说了一句
      
      “你回来啦!”
      
      这恐怕是返乡故事所能有的最美满的结尾了吧。
      
      (《朗读者》选Kate Winslet 来演实在是很秒,她一定也是作者的梦中女郎吧。)
  •      看完《朗读者》在图书馆又遇见了本哈德.施林克的《回归》。大段的法学逻辑真的让阅读异常的晦涩,但是我还是坚持这读完了。深深的喜欢德国严谨的表达,情感的描述自然流淌在主人公执着追问的旅程之中,深深的抓出人性。
       对自身的追问,探究与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妥协,体谅,理解。人生就是一场带着一个又一个疑惑不断追寻的旅程。疑问,迷惑、讯问、思索、矛盾、牵扯、判断、决定、理解、宽恕、懂得、放下……
       这一遍,读的真的还是太肤浅。
      
  •      “我们是迷茫的一代。”这句话貌似是个万金油,哪个时代的年轻人挂在嘴边都不会感到唐突。但迷茫不是挡箭牌,不是继续无知的借口,而是找回自己的动力。
      “十年前在瑞士也有过一次精神的爆发,一种危机意识,对群体的关心,准备好从一个启蒙主义的、理性的、机械的世界,过度到一个热情的、有生命的、创造性的世界,用集体的方式去克服难以管束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架起联系社会对立面的桥梁,在权力欲望的民主体制之上,建筑起一个成就至上的等级制度,以及建立一个新的精神王国,后代们的王国。”虽然这是小说中一个人物的话,但其实这也仅仅是作者想要说的话。
      书中主人公是一个迷茫的青年,寻找着自己由来,在未来的路上步履蹒跚。迷茫的错失爱情,错失亲情。在寻根的路上,一次次敲碎自己厚厚的壳,找到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实的自我,回归到本属于他的生活。有时候我们会不会也会被自己莫名奇妙的想法所迷惑,感到迷茫无助,感到神经倦怠。我们会如何找到自己?
      全书节奏适中,每个时间段的分界明显,体现着德国人基因中就与生俱来的严谨,每个小结都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本哈德· 施林克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在书最后的译后记中,译者提到作者因为要摆脱法学家的强烈的职业特征,刻意将语言进行简化,但其实仍然逻辑缜密且蕴含深意。文章构思新颖,这样阅读不会太枯燥,其实也不枯燥,277页要是有空就是一天看完的量。开头和结尾巧妙的串在一起,这是一个惊喜之笔。而文中一段一段主人公自己的奇怪想法或是逻辑辩解又精彩绝伦。下面是一段关于谋杀的辩思,也很有意思。
      “我们并不是因为杀人者不符合他人意愿地夺取了别人的生命,就惩罚他们。那应该惩罚什么呢?我们惩罚他进行杀人行为时的阴险和残忍,也就是在受害者死亡之前,他强加给受害者的失望和痛苦。但是为什么我们对谋杀行为进行惩罚的时候并没有这些副产品,而让头纱成为了纯粹的行为呢?不是因为受害者,而是因为其他人。因为受害者的妻子,因为受害者的孩子,因为失去好友的那些朋友。因为所有那些失去了受害者,或者是把受害者从他们身边夺走的人。因为这个世界的秩序。我们需要秩序,我们信任秩序;在秩序中有这么一条,生死自有时。”我们是否能领会一个世界级著名的法学家的一个思想的闪光?
      “是的,我们可以变得自私和无所顾忌,互相背叛与欺骗,还陷入愤怒。但是这些我们一直就都知道。是的,邪恶并没有随着二十世纪的罪行和战争而结束,而是继续在世界各地蔓延。这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他所营造的那个人工的、小型的特殊情况并不那么有趣。有意思的应该是,我们如何建立起我们的正常态,并且越来越好,越来越公正,越来越尊重,越来越友好的与彼此相处。”
      很巧合的是前一段时间看的是以色列作家罗恩·莱瑟姆写的《再见,美丽堡》。已经没有了对德国或是法西斯的任何仇恨,而《回归》中也仅仅是提到了“犹太化”,这个词汇我还顺手在度娘上查了下,无果。但是两个原本对立的民族,今日却再未提起前日的恩怨,其实我想他们是在为和平干杯,来之不易的和平干杯。
      
  •     无论对于那些留在故乡的人,还是历尽磨难回到故乡的人,他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我是谁?怎么认识我自己?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生活,您看,是这样的。它始终在一种运动的过程中,生命就像一场不停息的旅程。所以无论到什么时候,像奥德赛那样的故事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From Bernhard Schlink
      
      读这本回归的时间与当初买下它的动机一样在事后令我对自己感到讶异。当初在书单上因为封面好看而买下这本书连同玻璃城堡,拿到它时的心情混合着惊喜和仿佛被欺骗了一般的别扭,毕竟我已经完全忘了当初看到封面就决定买下它时自己究竟在想什么了,封面不是那种令我感到惊艳的,如果是在书店,这本书尚有它的魅力让我将它拿起来,但我不会买下它即使在看完了它的全部内容之后,我仍然确信我不会。
      
      德国战后的一种文学主题,返乡。爱情与等待,渗入了铁水般凝重的鲜血。荣誉、责任,战争总是会毁掉很多,故事尚未开始,他们便已分别,跨越漫长的、过分沉重的青春和炮火,彼此早已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所以那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政治为它蒙上阴影,炮火为它笼上硝烟,一切的一切都让它看起来不那么美好。谎话和流言,信念的破灭,最美好的时光不是用来等待一个了无终点的某天的,所以选择抓住眼前的幸福并不是过错,只是对另一个人来说很残忍。
      
      返乡的小故事总是千篇一律,然而读了一百篇在第一百零一篇里你还是能找到感动你的东西。当然,如果仅是这样,《回归》还不值得让我为它写下读后感。它并不是,或者说并不单纯是返乡主题的小说,它所表达的更多是战争所造成的纵向伤害,几代人之间因战争而不同寻常的牵绊。
      
      最初是抱着看小说的心态看的,读作者用细腻而漫长的笔调写一个小男孩,作为战争阴影尚未消散下的一代,在被炮火摧毁的废墟间与母亲、祖父母两地生活着。童年中自祖父口中转述的战役,关于父亲的模糊片断,以及那些反面印有小说的被用来做草稿的通俗小说。
      
      那个仿佛暗示一般的故事,那个没有结局的返乡故事,或许真的是血缘这种奇妙的东西令主人公对它产生了兴趣,从想知道结局,到想知道作者是谁,最后发现那个自己追寻了半辈子的真实其实早在多年前就被告知过。
      
      那段主人公从只言片语中寻找作者的故事我很喜欢,或许是因为它所带给我的熟悉的感觉,这感觉来源于上半年读的《隐之书》,同样的追寻着的路途中,穿越时空引起的共鸣,为一些诸如血缘之类的牵绊所影响,体会一些遥不可知的心情,想象一些曾经发生的事情。
      
      所以觉得轮回这个词有的时候的确妙不可言,明明彼此相隔数十年光阴,在同样的年纪里,竟可以拥有如此相似的命运轨迹。
      
      主人公的自暴自弃,对爱情的没有信心是否隐射了当年返乡时一些人的心情我不知道,但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角色应该是在姑娘们等待时那些所谓“趁虚而入”的男人,他们追求自己的爱人,将那些即将自等待中苍老下去的姑娘们重新救起,给予他们近在眼前的幸福。
      
      然而,自他们得知了尚有另一个人在未知的远方占据着那些姑娘的一部分心灵时,他们焦躁了、惶恐了,此时再多的承诺都不及他出现之前的那句等待,唯有惴惴不安地自夜里拥紧爱人,贪恋这一刻的完全属于。
      
      的确,主人公的性格在某些方面讲是软弱的,固执的,甚至有些别扭,所以他对待他的爱情的态度曾一度令我非常恼火。幸而在此作者并未多赋笔墨,主人公立即投入了继续追寻的道路中,并且在此刻,经历了类似乎爱情的背叛的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接近于当年那个他想寻找的人了。
      
      主人公失败的爱情在全文起了一个推进作用,在看似呓语的描述中我们跟随他自幻觉与现实中进进出出,奥德赛与小说的关系,小说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模糊而清晰,有什么无法言语的感觉掠过脑海,像是眼前茫茫白雾但你确信真相在后面。
      
      随后追寻继续,文章在这里进入了与《隐之书》一样令我不堪其苦的大量引用阶段,我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我甚至不清楚引用的这部分“作品中某个角色的某些著作”究竟写了什么,纳粹理论家的钢铁理论与黄金理论,杀戮与救赎,此刻作者作为一名德国著名法学家的严谨与逻辑缜密终于得到了完全的发挥,在这里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说理能力实在厉害,即使法学式的逻辑几乎造成了我的阅读障碍。
      
      因为几乎从最初就猜到了小说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是父子,所以当一切线索指向那个结果的时候,我都没有什么感觉,反而不务正业地将阅读重点放在了主人公平日的生活上,历史同样在推进,某些可意的原因作者的生活中鲜有历史事件的足迹,除了这一次的柏林,柏林墙的倒塌,东柏林与西柏林的合并。
      
      这总是让人无奈的,某些信仰与某些思想,我想一个国家的人民断然不会个个都愚昧无知,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认清自己的能力,所以此时国家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但是人民无罪,战争、国家与国家的战争为什么需要人民来承担后果,有些分裂永远无法抹平,有些伤害永远无法被掩埋,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注定有一些人的失落。
      
      在往返柏林与法兰克福的飞机上,主人公再次遇到他曾经因为没有自信而躲避的爱情,我一边感叹他那好过来了的运气,一边思考这是不是意味着故事将进入高潮。
      
      几乎万事俱备了,此刻故事终于成为了寻找亲人,多年前那个故事的结局在此刻终于不再重要,这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因为主人公重新找回了自己爱情的缘故。但显然这一切尚未结束,结婚与户口是契机,主人公来到了美国,去寻找他母亲口中那个由谎言的片断拼接而成的父亲。
      
      自此全文进入第五部,此刻我产生过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我想作者是不是并不单纯想写一部有关寻找亲人与爱情的小说,他其实更想表现一个人的形象,一个言辞犀利的纳粹理论家,一个有些油滑的翩翩公子,一个在战争中迷失并利用战争改头换面的现名牌大学政治学权威教授,主人公的父亲。
      
      再次回想全文,德堡教授少而又少的正面描写,并且那只是一个公众下光鲜且无懈可击的片面形象,其余的便是所有从主人公祖父母口中得到的—童年,从那些书信中得到的—青年,从那些著作的只言片语中得到的—壮年,他的经历令他看起来是那么的……怎么说,古怪,充满了无法解释的诡秘。
      
      奥得赛同样贯穿全文,在这里有一段德堡教授对其的解释,像是对他自己经历的解释,关于《奥德赛》的意义,它所描写的这次旅程的意义,让人在最初的迷惑之后禁不住拍手称快。
      
      我们干过太多对既定的或是已经落幕的事实发表仅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观点的事了,包括对无数名著的无数次解构,我们总是期待问题变的更加深入,把一些漏洞一些细节自动升华到道德精神领域,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说一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所赋予的,一部作品的优劣在于它能启发读者多少哲学的思辩,然而当这一切堆砌地过于繁杂时,我们同样也正在离作品最初给于我们的感动越来越远。
      
      如同在这本书的最后,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所说的一样,生活,它始终在一种运动的过程中,生命就是一场不停息的旅程。所以即使有的时候,我们只能从结局中来定义这件事的价值,也不能就用这片面的价值来诠释整件事的意义所在。
      
      寻找,想象,一点点接近的真相,追逐、逃避,终于那一点点的不甘心也在最后消散,他父亲的家庭是那么美好,而他自己的幸福正在彼岸等待,如同那个多年前的没有结局的故事。
      
      奥德赛的故事不是为了歌颂爱情的坚贞美好,也不是一个复仇与杀戮的童话,它所描述的是一段生命旅途,一段历炼的过程,那些经历那些遭遇,如同德堡教授年轻时的逃亡往事,如同主人公的追逐与寻找,它们所构成的,无法被定义为什么价值,却是所有故事的意义所在。
      
      于是这个故事真的不是一个返乡故事。在文章的结尾,了然回想起其实早已得知的结局,一切都没有改变,战争的阴影不只笼罩了一代人,它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纵深的伤口,然而它终将被新时代的阳光驱散。那个被主人公想念着的人,我们一起跟随着主人公一点点拼凑起来的形象,在最后终于完整,像是过去那一整个时代的缩影和象征,将被我们所有人想念很久很久。
      
      终于这篇文章也将结束了,关于对这篇文章中一些论点的讨论似乎不适合这里。曾经有作者写到过,有的时候小说家会借小说里的人物来表达一些自己的思想。我不知道自己看到了多少本哈德 施朴克的形象,他给我的感觉如同德堡教授一般令人难以琢磨,但幸好,这个结果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最后的最后套用一下前面所得出的结论,这篇长评的意义绝不在于本人对《回归》的见解之深刻(或者说是歪评之有理)而应该是——该文充分证明了像我这样的人偶尔也可以很学院派TAT。。。
      
      
      ——fin
      
      (注:该文百度首发,版权所有者52him(泛泛空知)已授权byronly和99读书转载,特此声明。)
  •     相比朗读者,我更爱这略带絮叨的文章,感觉作者是个表面是个温暖淡然的男人,内心波涛暗涌。逃避改变,习惯于模式化的生活,喜欢马克思,喜欢芭芭拉,也爱祖父母,教会作者如何享受惬意的人生
  •     故事转弯得很有意思,最看重的是他对二战和纳粹的思考。但是内容里大段大段学术性的东西和思考让人觉得有点枯燥乏味,于是我并不像对待《朗读者》那样一口气看完它,但那个被战争、爱情、意识形态、时间所改变的世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我没多少鉴赏力,喜欢就是喜欢,这本书我只觉得还行而已。
  •     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当时的心情~~~~~
  •       来源:朋友赠书,还是我二手买的?忘记了
        阅读速度:2010年元旦开始读,中间放下,上周末加速读完
        
      所有的故事都暗含着一个古老的文本,西方常见的就是奥德赛返乡之旅
      当沙场上的男人拖着残肢回到家乡,敲门却发现妻子身边有了另一个男人
      是你的话怎么办?决斗?离开?原谅?这个男人可能冒充了你的身份
      因为你的爱人不会那么轻易变心,她被骗了,忘记了你的样貌
      或许那个男人是你双生的兄弟,这又联系到上周末看的一部美国电影《兄弟》
        
      Schlink笔下的男人是冷峻又敏感的,他写下男人的纠结与脆弱
      同样还有无情与决绝,在阅读中,男主角慢慢读懂了奥德赛为什么迟迟不归
      又因为什么最终返乡,他为何要对追求妻子的男人宣战,会不会再次离开家
      读过了Schlink的剖析,我想你会理解男人在做抉择时都在想些什么
      他们的准则就是自己,而女人总是活得忘记自己,大概可以回到生命的源头找原因
        
      我是读到了“我”的第二段恋情开始加速阅读的,因为Schlink写得实在太好
      最后赢得男人的心(是男人,而非雄性动物),往往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温柔
      在每一天和每一分钟都流淌的温柔,多少年不在一起,那种感觉总是萦绕在心头
      男人对于亲近和温柔的需要,对于家居生活的需要,完全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得来
      所以当芭芭拉离开“我”时,前女友的孩子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共同获得
      对日常简朴生活的需求、对沟通的需求、对接受和给予关心的需求、对仪式感的需求
        
      小说中还有一条平行的线,是关于“我”的父亲,一个加入纳粹的瑞士人的故事
      他八面玲珑,是理论专家和宣传好手,逃过了战后的审判,在美国摇身一变成为学者
      继续用解构主义来试验人性,为当年的罪行辩护,“我”接近他、认清他,最终离开
        
      Schlink绝对是德语+法学家的典型代表,下次去德国要买一本德文的Die Heimkehr
      《回归》的译者吴筠很年轻,但是翻译得很好,很赞,似乎是一位驻德记者,赞
  •     ——来自钱定平翻译的《朗读者》。
      类似的古诗、成语套用,时不时让人闻到微微的焦味。
      硬撑着说,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看在对电影意犹未尽的份上。
      
      如果没有电影,光凭这本小说的中译本,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对这部作品产生多少热情。对中文的欣赏力,实在属于我少数几样不曾存在疑问的自信之一。谁叫你不懂德语呢?(恐怕这辈子都不打算去懂)
      
      好在我先翻了一部份《回归》。这一本的译者吴筠在译后记里说,Shlink的语言特质在于“刻意简化,却又逻辑缜密且蕴含深意”。哦,所以读者应接受好比“此情可以追忆,只是当时惘然”的句子?
      
      《回归》的这位2002年才从复旦德语系毕业的翻译至少在让人读人话。有时候,买书不能不看编辑……
  •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几乎让我混淆。
      这里有诡辩,考验着你对绝对正义的认知度。这里也有神话模式,考验着你对现代生活表象背后的实质是否有领悟。这里也有一场漫长的爱情,以及,一个男子看似乏味、暗含悲伤的人生(似乎在安抚那些不想深思战争或道德底线的读者)。
      
      德鲍尔的人生从瑞士的童年写起,令人着迷的并非亲子情长(多半是因为欧式情绪的寡淡吧),而是祖父母在日常生活之外经营《通俗小说》,却不让德鲍尔读。悬念暗伏,不知其所踪。后来,他读到的第一篇小说只是残章,没头没尾,说的是二战时一个德国士兵从苏联战场艰难地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却已和另一个男人成家生子。
      这段残章,就成了德鲍尔人生中的一道符。
      
      循着小说中的地址去找,他找到了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芭芭拉。但她已经结婚,丈夫游走天涯,是战后和平时代里另一种士兵。德鲍尔仿佛突然走进了小说情节,只不过,从让他着迷的返乡者变成了无辜的第三者。
      但他宁可告别爱人。这给了他思念(只用三两声空响的电话铃代替她的存在吧),也给了他打发寂寞的理由。那道符又显身了,诱惑他继续找,其实并非大海捞针,只需有心罢了。在此期间,两德统一,他工作变动,虽然没有参与历史性时刻的现场,却目睹了东德人某种生存艺术的消失(讲话艺术那段,相信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也会苦笑一下)……也终于摸清了残章作者在战争年代的动向和身份。
      
      被战争、爱情、意识形态、时间所改变的世界,让每个人都有乡愁和寻根的需要,但其实,无人去强求那份归宿感,寻找故乡不如确定新家的位置,寻找自我不如确定一份新职的薪金。作者施林克没有讲到这些,是我在阅读时对比那奥德赛的神话模式、甚至是套用这种模式写出的德国士兵返乡的故事,想到的现实。
      我想,如果只是停留于理论,或许钢铁法则、黄金法则、白银法则都可以是脑力游戏,是人类智慧对善恶本性的冷笑讽刺,其实也很对,其实也很好。但,谁来保证它只停留在纸面?
      德鲍尔每次对幸福的尝试,只能浅薄的无疾而终。但这不妨碍他保持善良。乏味,或许是对善良的奖赏,只是世人只当是惩罚。
      
      那段残章,让德鲍尔寻到了生父,那几乎是人生中最无法漠视的情结,需要了解并了结。于是,他甚至不惜搁浅和芭芭拉好不容易重燃的恋情,远渡重洋去见见父亲。父亲此时名叫德堡,是名牌大学政治学的权威教授,开设的课程里甚至包括在荒山野岭进行实验性的人性测试(真是让人咋舌的一段情节!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去亲身尝试)。
      儿子和父亲的对峙,在此,不是质问你为什么要抛弃我和母亲,为什么要销声匿迹,更无需质问他为何曾大言不惭地助纣为虐,制定伪善的公平法则推动杀戮情绪。法西斯理论变身政治法,把玩逻辑,儿子和父亲的对峙成为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叫板。但儿子似乎无法战胜父亲,善良平凡在强悍的钢铁法则面前似乎很虚弱,但读者不禁要问(如果还没被洗脑的话),人伦道德真的需要去赢一场争辩吗?
      
      小说里常有让我触目惊心的一景,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杀抢掳掠,但生活中的悖论被揭示得如此犀利,实在让人费神思量,譬如,若论精彩程度,父亲俨然更像传说中的奥德赛(儿子则太平凡,未免没太多吸引力)。德堡被不同的人描述为聪颖过人、深谙人类心理、颇具说服力的天才,写的文章也掷地有声,充满足以洗脑的能量,能逃脱战后审判,更能在新时代成为令人崇拜的名教授。但当你看到他对杀戮法则的阐述时,究竟是易于被说服、还是被惹怒?小说中的德堡是个危险人物,是那道符带出的毒物。是时常让我们眼睛一亮的所谓天才。
      
      这位生父或许意味着某种源头:永无止尽的好奇,搁在虚拟的故乡中,但不可能成为用善良品性实证人性的德鲍尔的源头、或归宿。就像推倒一堵柏林墙,他要推倒残章和诡辩之父带来的诱惑和困惑。就像奥德赛千辛万苦回到了太太身边,把过去和未来统一,芭芭拉所象征的幸福、未来、爱情才是真正的归宿,是德鲍尔可以“回归”的地方。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爱终究比故乡更持久,更飘摇,更正义;而故乡更像一场旧梦,没有未来?刚好,这也使得这个故事能被更多人理解,从哲学层面的探讨回归到了人情冷暖。他仍然在那道符里,但回归到了返乡者的身份。
      
      当年,施林克写出《朗读者》,在战争的背景下写了一出跳出窠臼的动人篇章,但这本新作《回归》却更缠人,更显示出他身为法学家、法官在思辨时的严谨,以及兼为小说家的浪漫,将儿女情长、家人暖爱和冷酷的理论法嵌在古希腊神话的模式里,巧妙杂糅出一出耐读文本,兼需理智和情感的领悟力。这个故事重拾经典的“返乡”模式,在平静生活里搅动出久违的深刻的大命题,每个章节都提出道德思辨的挑战,也给予淡淡忧伤的日常情爱之美,也恰似小说本身的回归:好的小说不止是讲故事,但又必须把套盒里的故事一一讲述得扣人心弦。
      
      事实上,我很赞同诡辩中对奥德赛返乡模式的颠覆,那不是返乡,只是流浪的一站;那不是归于归宿而从此幸福快乐永不迷失,那确实不是“统一”,而是分裂。在所有触犯道德的诡辩中,也惟有基于神话文本本身的这段,让我不畏惧赞同。
      
  •     在1995年的《朗读者》与2006年的《回归》之间,有十余年的时间跨度,所以本哈德·施林克不是一个高产作家,所以很多人未必熟悉他的名字。但是,他的小说还是有影响力的,譬如《朗读者》,——当年译林出版社姚仲珍的译本把它译成《生死朗读》;后来,译林出钱定平的译本,名字改了回来。
      
      施林克先生是德国人,不仅仅是一个作家,还是法学教授和法官。我们知道的施林克,只是作家施林克;而作为法学教授和法官的他,对我们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我以为,施林克先生的主要社会角色还是法学教授和法官,作家应该是他的业余身份。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因为法学教授和法官的角度、经验,不可能不影响他的小说创作,以及他的创作态度和写作手法。
      
      大家都知道,二战对德国人来说,是一个难以抹去的记忆。《朗读者》是对二战的一种反思,《回归》也是,而且读来都是那么沉重而非轻松。对于二战的战争责任问题,相比日本人直至今天的暧昧态度,战后德国人的忏悔和反思是严肃和比较彻底的,这大约与民族性格有关。施林克在他的两部重要小说中一再地探究这段历史,探究这段历史对当事人和后来人的影响,并且深刻地反思历史,思索正义、罪恶和人性的本质,究其原因,也不外乎出于一个正直德国人的良心和责任感。
      
      故事的缘起是主人公德鲍尔小时候读过的一篇小说片断,这部不完整的小说讲述了二战时期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的故事,当他敲开家门的时候,怀抱孩子的妻子身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长大后的德鲍尔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开始寻找完整的小说以及它的作者,种种线索都指向一个战后不知所之的纳粹理论家,而这个人极有可能是德鲍尔未曾谋面的父亲。
      
      知道自己的父亲母亲是谁,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因为这样的身份确认可以解决一部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往何处去”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重要,那么,我们也不会在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看到那么多的寻亲故事,也不会有“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哪里也要找我爸爸”这样的咏唱。
      
      透过那些往往被人忽视的文本,去发现历史,去追寻父亲的踪迹,贯穿于这部小说的故事里。当鲍德尔发现那个纳粹理论家现在已经摇身变为美国名牌大学的政治学权威教授,并且这个改姓“德堡”的人始终在为自己过去的罪行开脱罪责的时候,他的态度就此发生了变化。在全书的最后一段,施林克借想念父亲的德鲍尔之口这样说:“……这不是想念约翰·德鲍尔或者约翰·德堡。这只是想念一幅由我自己描绘的父亲的画面,我的心全系在这上面。”
      
      这是一场奥德赛式的追寻故事,而施林克在小说中也毫不掩饰史诗《奥德赛》在这个故事中所起的作用,——他用了不少篇幅来剖析奥德修斯的返乡之路,并且精心地把《奥德赛》作为鲍德尔寻父故事的重要注解,甚至连小说的名字都直接叫作Die Heimkehr,译成中文就是“返乡”,或者中译本所采用的译法“回归”。
      
      这是一个有悬念的故事,而且我不能不承认,施林克是个讲故事的好手。虽然在这部小说里有一些关于西方文学、哲学、历史、政治学的描述,但是,这些部分不仅不枯燥,而且和故事本身贴得很紧,你会感觉故事就得这么讲。而且在这个故事中,鲍德尔自己的经历与他幼年读过的那部小说互相映射,——鲍德尔爱上一个女人,然而这个女人是个有夫之妇,当那个丈夫在失踪很久之后终于归来的时候,鲍德尔成了当年小说里站在女人身边的“另一个男人”。在这里,过去与现在、男人与女人复杂而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令人为之感叹,为之思索。
      
      如同“德国制造”一样,施林克的这本小说设计得清晰、准确,文风虽然简约,但却不刻板不乏味,甚至还有一种耐人寻味的优美,宛若白描。我不懂德文,当然不知道原作的模样,让我产生这样的好感,全仰仗译者吴筠的文笔。
      
      《回归》应该是可以再读的小说,如同《朗读者》一样。同样,它也应该是一本慢热型的书,这一点也像《朗读者》。我读姚仲珍译的《生死朗读》大约在2000年,但钱定平译的《朗读者》似乎是从前年才慢慢地让很多人知道的。这或许也是《回归》的命数。
  •   朗读者我直接看哭。这是我唯一一部看哭的。
    估计你作为女人不会懂少男对成熟女性肉体的懵懂憧憬渴望
  •   如果我说我懂的话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亵渎? 朗读者我看了三遍,没有哭,但是很受触动
  •   那也不会。我很相信你的换位思考能力。能理解不同于你的人的心理和感受。
    我觉得我看过的少年对成熟女人最好的一部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   不错,你的评论就是不一样!
  •   写得好:)吴筠是《文汇报》驻慕尼黑记者。
  •   翻译让这本书很好地重生了
  •   同感,很多法理、法学的东西实在是不懂。感觉翻译者也没怎么搞懂。
  •   可不知道为什么还这么多人看得那么深刻,反正我是没什么感觉
  •   我也是 东拼西凑的赶脚
  •   路过~
  •   楼主最后一段,赞同。 不是回归,其实是重新出发。
  •   想读``
  •   路过。想读读看看
  •   路过。想读读看看 +1
  •   老兄啊~你的书评可以出本书了
    很喜欢看
  •   更喜欢第一篇里对童年的回忆的描述
    安静
  •   和《朗读者》一样,作品既有故事性,又兼具思辨性,是一本深刻的小说。有这么一个父亲,不知是主人公的幸还是不幸。
    貌似作者爱有第一人称写作。
  •   很爱这本书,但是每次只能读几节,因为太多的东西要思考~
  •   不太喜欢这本书的翻译……
  •   对!这书的翻译读起来不太顺畅,有些地方还拗口。
  •   深刻,深刻,德国文学的风格,故事总是很深刻。
  •   回去再重新看一遍 太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了 特别是那诡辩的理论
  •   2010-09-14 11:17:36 厚流央  不太喜欢这本书的翻译……
    ————————————————————————
    我也是的。我觉得此书的译笔,比及钱译的《朗读者》来,差的不是一两条街。
  •   大人此文好有爱。
  •   我会唱这歌~~~~啦啦~~~~~
  •   重读了一遍《生死朗读》,《回归》也刚上手。喜欢这个作家。
  •   施林克还写有赛尔伯探案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