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白皮书

出版时间:2008-04-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傅真,毛铭基  页数:165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曾经亲眼目睹爱情  朋友,你好!  我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又是因为怎样的缘由遇见了这本小书。很可能你根本不认识这两位作者,也不明白为什么书前面有个人莫名其妙地要给你写信。但是我觉得这样正好,这本书本身就是各种偶然和巧合的结果。只要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地点,出现哪怕一丁点问题,那么就不会有现在的相遇。而它的结局是完全开放的,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就成为这个故事的一部分。然后,我们一起成为传奇。  事情要从几年前说起,那是一个充满恐慌的年代。当时的空气里充满了白醋的味道,舌头上满是板蓝根的苦涩。似乎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人们不知道应该走还是留,走又可以走到哪里。我想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如果你的脸上也曾经戴上过N95。有些人决定走出家门,无论将要发生什么,人这一辈子总会想着去一个什么地方。不为了什么,去到那里就好。比如说我就一直很想去智利,大陆的最南端,去看看"世界尽头的火车站"。  这本书的两个作者当时并不认识,但是他们几乎同时决定去西藏。在抵达西藏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后来会发生那么多事情,甚至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来自香港的工程师铭基不爱说话,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冷漠和傲慢。来自内地的江西姑娘傅真性格开朗,但是她就像一片云在天空里飘来飘去,让人很难捉摸她的心思。西藏有千千万万间房子,在那一天,他们刚好走进了同一间。  就像一切老套的银幕爱情故事一样,他们相遇,相识最后相爱。拜托,不要二战时去卡萨布兰卡,二战以后就去西藏好不好?这不是在哄抬物价,恶意提高爱情准入门槛和成本吗?不过,请注意一件事:这不是演习,不是小说,不是电视剧。而是的确发生在非典时期的爱情,虽然名字是《藏地牛皮书》+《爱情白皮书》的模式,旅游+韩剧,正应了那句歌词:年轻的朋友一见面啊,做什么都可能。  不过,爱情并非因为海拔高就会自动绽放。而这本书也会告诉你,在雪域高原上并没有因为缺氧而使得彼此越看越美丽。和所有邂逅一样,双方心有所动,但始终默默无言,最后又各自返回各自的世界。真正的爱情需要那么一点时间分离,好教人做个判断:在没有你的生活里,我是否还能正常呼吸。等到铭基握住傅真冰凉的小手,超越一切语言文字的那一刻来临,已经是很后来的事情了。而且不是在白云壁立的拉萨,而是在风花雪月的大理。  谁都有可能经历这种煎熬。你在一个美好的地方偶遇一个美好的人,一切如此美好以至于你开始怀疑这不是真实的。每秒钟你的心念如同瀑流倾注,但是你闭紧了嘴,不肯泄露一个字。因为你不确信对方也是这么想,同时你觉得心里保有了一个甜蜜的秘密,只要一张开嘴它就消失不见了。这种事情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我们可以讲述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但是哪怕用完了所有的中文技巧,也不能描摹内心风暴的一角。就像是哑子食蜜,蜂蜜的味道渗透了他的全身心,但是他不能告诉你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幸运的是,铭基和傅真生活在网络时代,这个时代里提供了一种叫博客的东西,可以让人记录下自己的一切心情。铭基和傅真分别在各自的博客上记录了这一段时间里的心路历程,老天安排他们去西藏,又让他们在网络上写日记。现在双剑合璧,就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  我以个人名义向你推荐《藏地白皮书》,原因有三:  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虽然所有的爱情故事都非常土,但是它是爱情啊!其次,其中有整个西藏之行的介绍,可以作为背包西藏游的指南,了解一路上可能要面对的问题。第三,博客里有男女双方的细腻心理活动全过程,对于尚未恋爱或者处于恋爱中的人,可以作为参考。  结合以上三点,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就是一本现代爱情指南。很多人憋着想写一本《非典时期的爱情》想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相互辉映。但是,从二○○三年到现在,鸡都感冒三遍了,还没看见中国的作家写手弄出个前言来。如今,有了《藏地白皮书》,足以弥补这一空白,证明爱情远比病毒更伟大。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拒绝承认这段爱情很传奇,很动人。其实都很一般啦,不就是进了回西藏,恋爱了一把,克服两地分居问题,跑了整个地球两周半结婚了吗?无非是两个人的文笔比较好,大家在无意识地状态下进行作文比赛,所以在现世的爱情之上又造就了一个美好的文字爱情世界。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西藏有成就爱情的魔力。数百个世纪以来,从未有任何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曾经如此授记。之所以他们能够找到,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还信仰爱情。  故事还有个有趣的后续。由于我自己的博客上力荐了这段佳话,建议谁帮忙出本书,就真的有编辑杀将出来,完成了这件事。现在,《藏地白皮书》即将出版,一个构想就要变成现实。看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虽然给朋友介绍别人老婆这种事情很糟糕,但是能发现一段故事,提出一个想法,又在别人那里得到了响应,最终成为现实,我想说:这种感觉太棒了,Fucking Amazing!一个香港人,一个江西人,在西藏发生一段故事。被一个云南人在高原上看到,把故事在美国的服务器上介绍给网友。再被湖南籍的编辑看到,在上海的办公室里变成一本书,再被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看到。这是我喜欢的故事,里面有爱情,有巧合,有奇迹,还有个跑龙套的我充当笑料。一切完美得和当年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看到的香港录像一样。  现在,这本书到了你的手里。在你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们彼此都还是陌生人。可现在不同了,你和我一样,成为了一个爱情故事的见证人。虽然大家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有一种超越时间和地域的东西把我们联系起来。一如当初它让铭基遇见傅真,一如它让我在网上偶遇他们的博客。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我曾经亲眼目睹过爱情,它的确存在;我曾经真的见过幸福,以及这幸福的由来。  二00八年三月十六日于昆明  我眼中的傅真同学  毛铭基  好吧,今天我要写一个傅真生活大揭秘。老傅的粉丝们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我眼中的她也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当年在西藏潇洒不羁的她,如今已为人妇。  但是,老傅不(懂也不想)做饭,也不做家务,最后在我的逼利诱下才把洗衣服这个重任承担下来。我们吃完饭都不会主动把碗洗干净,弄得家里的饭桌和厨房的水池常常都堆满了碗。最后,当我也忍无可忍(主要是已经没有碗可以用来做饭)时,我就会大嚷:“再不洗碗今天就没有饭吃了。”然后,老傅才会乖乖地跟我一起把碗洗干净。(老傅可能会高呼冤枉,因为偶尔当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也会独力在把这个艰巨任务完成)。每当我在勤劳地做饭或者擦地时,总会特别要求她在旁边跳舞助兴,而她也会乐意施展浑身解数来娱乐我。她还常常自嘲是一个“生活白痴”,因为家里的琐事她都一概不管(可是,后来她还是一个人在纽约生活了六个月)。  结婚以后,我们两个人好像都没有变成熟,反而有“返老还童”的趋势。家里的东西都是“活”的。每一样东西,譬如水果、汽车等等,都有可能会“开口”说话。当然,配音全都是由我们两个人包办,有时候还可以—人分饰多角。其中有一只“狗狗”,最受我们宠爱。有时候它非常可爱,但是有时候也非常“贱”。它懂得“飞”,又晓得“踢腿”,会开“狗车”,还会打“狗工”来赚“狗镑”。每一个来我们家里的客人都对他爱不释手。  她是个“书痴”,每当看到好的文章时都要念给我听。虽然我一般不能作出有水平的回应,但是老傅还是会孜孜不倦地给我解读。  她特别爱表演,表情也非常丰富。所以她常常喃喃自语,说没有人找她演戏很浪费她的才华。也许她大脑太发达了,所以显得小脑有点逊色——常常打翻东西,跌跌碰碰的弄得遍体鳞伤。有时候,老傅会像一头动物似的,像犀牛一样喜欢用头去撞人,还会装出咬人状。  真的星座是金牛座(据她自己号称是疯牛座),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从事的工作也是跟金融有关的。可是,她对金钱却不太敏感。如果别人问她有关投资的问题,她会一脸茫然。只要她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便宜或者昂贵她都会觉得是一件宝贝。那些所谓名牌对她来说也只是一个牌子而已,她甚至会觉得那些印有品牌图案的包俗不可耐。记得有一次我只是随便说说喜欢某牌子的外套,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她就把那一件外套买下来送给我。那时候她还只是学生,一件外套已经花掉了她半个月的生活费(不晓得她剩下那半个月是怎么样过的)。  我们在结婚以后刚刚搬到伦敦时,过了一段颇艰苦的日子。伦敦的生活水平非常高,我们只能负担一个小小的单元,客厅和卧室都是在同一个房间,吃饭、看电视、上网和睡觉都在那里。房间是加建的,所以在冬天的时候非常冷。加上热水器常常失灵,没有热水和暖气就好比雪上加霜。后来房间还发现了老鼠的踪影,把我们弄得杯弓蛇影,神经衰弱。终于在某个早晨,我们在厨房水池发现了这只可恶的家伙,勇敢的老傅二话不说马上拿起一个碗来把它盖住,然后我迅速用塑胶袋把它和碗一起包起来扔到屋子外面去。虽然房子问题很多,但我们还是觉得很满意不用跟别人合住,因为这样才有“家”的感觉。  严格来说,我们从来没有吵过架。一般有什么意见上的分歧,我们都可以很快达成共识。最接近于吵架的事情就只有争论“到底小笼包跟小笼汤包的形状是不是一样”,或者在找不到路时应不应该问路人。(她觉得路在口边,而我觉得路是需要自己从地图上找出来的。)  我们去葡萄牙旅游时,我把刚买了几个月的相机在火车上弄丢了.她不但没有埋怨过半句,还耐心陪我回去找。以后几天她不断地安慰我,怕我觉得难过。还好我们都是天性比较乐观的人,这个不大不小的过失完全没有影响我们旅游的心情。  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  这种感觉,从西藏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  我还记得在大理时,我对她说:“为什么你会选我?你那么特别,我却是一个如此平凡的人。”她的文学和艺术修养,让在香港这个文化沙漠长大的我感到很震撼。那时候我在生活中受了一点挫折,所以并不是很自信。是她给了我很多信心。她会介绍好看的书给我,支持我多钻研喜欢的摄影,要我多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许我太不修边幅。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妄自菲薄的我,因为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已经再次“成长”起来。  虽然我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的思想,但是我还是想跟她说,谢谢你老傅,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就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

内容概要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第一场雪什么时候到来,天边什么时候露出第一线光,婴儿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邪恶的疾病什么时候爆发-而我们什么时候会爱上一个人。   现在,《藏地白皮书》即将出版,一个构想就要变成现实。看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能发现一段故事,提出一个想法,又在别人那里得到了响应,最终成为现实,我想说:这种感觉太棒了,Fucking Amazing!一个香港人,一个江西人,在西藏发生一段故事。被一个云南人在高原上看到,把故事在美国的服务器上介绍给网友。再被湖南籍的编辑看到,在办公室里变成一本书,再被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看到。这是我喜欢的故事,里面有爱情,有巧合,有奇迹,还有个跑龙套的我充当笑料。一切完美得和当年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看到的香港录像一样。  现在,这本书到了你的手里。在你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们彼此都还是陌生人。可现在不同了,你和我一样,成为了一个爱情故事的见证人。虽然大家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有一种超越时间和地域的东西把我们联系起来。一如当初它让铭基遇见傅真,一如它让我在网上偶遇他们的博客。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我曾经亲眼目睹过爱情,它的确存在;我曾经真的见过幸福,以及这幸福的由来。

作者简介

傅真,职业:投资银行顾问。所在地:伦敦。

书籍目录

我曾经亲眼目睹爱情(代序)西藏篇大理篇深圳篇北京篇 香港篇英国篇后记

章节摘录

  真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第一场雪什么时候到来,天边什么时候露出第一线光,婴儿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邪恶的疾病什么时候爆发——而我们什么时候会爱上一个人。  二○○三年春天的北京,“非典”来势汹汹。  新闻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报道,令人胆战心惊的死亡人数与日俱增,往日繁忙喧嚣的大街小巷忽然变得寂静无比,各大高校相继发布停课的消息。  满目所见皆是白色的口罩。封闭空间内的相处开始变得度日如年。人们互相投以警惕和不信任的眼神。乘坐商场内的电梯时,我不小心打了个喷嚏,身旁的陌生男人立刻惊恐地拿出手机来报警。  不曾身临其境的人很难体会到当时那种压抑而恐慌的气氛——忧乐未知,阡陌不识,死生无常,人生如寄。  那是我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春天。二十一岁的我拥有一个筹划了四年之久的梦想。一个希望在毕业之前实现的梦想。  那就是西藏。  我常常疑心“西藏”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某种具有神秘力量的词儿,否则如何解释我在归初听见“西藏”两个字时内心的震动?那是一种奠名的冲动和狂热,就像唐三藏向往着可以获取真经的西天圣地,就像海明威笔下的佛莱德里克向往着神甫那“晴朗干燥的故乡”……  然而“非典”的蔓延令我的西藏之行变得异常艰难。这艰难首先是心理上的——“非典”时期出行旅游属于高危行为,因此我父母一定会担惊受怕夜不能寐。再则北京的大学一所所相继宣布封校,我的大学校园里也广泛流传着即将封校的消息。  如果真的封校,我的西藏梦在毕业之前便几乎不可能实现了……  终于,在这个春天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在满街的白色口罩中渐渐开始出现Hello kitty、机器猫和咸蛋超人图案的时候,在“四月二十五日开始封校”的小道消息在校园里渐渐流传开来的时候,我暗暗下定了决心。  四月二十四日,我在西单买到了第二天早晨飞往拉萨的机票。  铭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生了去西藏的念头。  大学毕业以后,辛辛苦苦地工作。跟相恋五年的女朋友分手,复合,再分手,最后跑到南京。  我很喜欢在南京的生活,可是快乐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八个月以后,公司把我调回香港。我知道,很快就要做回一个平平凡凡的香港人,打一份香港工,找一个香港女朋友,然后结婚,住在那些狭小的房子里,过一辈子香港人的生活。  我在国内走过的地方不算少,但是我知道只有一个地方是最值得期待的,那就是西藏。好想好想去一次西藏,特别想在青藏铁路通车以前,去感受—下那个人称“最后的净土”的地方。  刚认识的网友小桃跟我说不要去西藏了,说那边有什么好玩?  妈妈说现在“非典”很厉害,不要到处乱跑。  我说:“不行,我一定要去。”  当妈妈知道阻止不了我时,只好寄给我一叠口罩。就这样,我带着一叠口罩和—本《藏地牛皮书》,踏上了由南京西站开往兰州的火车。  4月19日至4月24日 铭基 南京-兰州-格尔木-拉萨二十四小时的车程,睡了好几觉。第一次单独旅游,没有人跟我说话,有点不习惯。到了兰州,通过票贩才买到当天去格尔木的火车票。  跟我一起买票的还有一个从郑州上车的女生,她也要进藏。  我看她只背了一个小小的背包,好像没有其它装备,比较像是离家出走。她自我介绍说她叫小鱼,职业是导游。后来我才知道,她是跟男朋友吵了一架后,一气之下才跑出来的。我想,现在的女生多潇洒啊,她看起来年纪好像才跟我差不多。  在火车上听说几个星期前青藏公路下大雪,很多车被困在公路上,还冻死了人。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从_开始的城市变为后来了无人烟的地方,心里越来越激动。我知道那个让我朝思暮想的地方就快要出现在眼前了。  四月二十目下午,我到达了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格尔木。很多人说进藏前最好先在格尔木待一天,这样可以让身体先适应—下,往后的高原反应就没有那么强烈。于是我决定先在格尔木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坐汽车去拉萨。  原来我打算去住那些驴友比较集中的招待所,但是下了火车后,小鱼提议一起去对面的宾馆看看。第一次被女生要求一起去酒店“开房”,实在有点不好意思。我想,她应该不会要求我们住一个房间吧。  进宾馆后,当我在想应该找什么借口时,她已经跟前台说要两个标间。  看来,我可能对自己的魅力过分自信了。  第二天,出发以前我们先在附近的饭馆吃了午饭,小鱼还点了两大瓶啤酒。一直听说在高原最好不要抽烟喝酒,所以在她再三要求干杯时我还是没有把酒喝完。不过她看起来很能喝,能喝得让我有点害怕。  预定两点半出发的汽车因为种种波折直到六点整才终于开往青藏公路。从格尔木到拉萨全程大约一千一百五十四公里,沿途天气恶劣,又是风又是雨又是雪,我只感觉到车一直在爬坡,道路十分颠簸。当海拔不断上升时,我的身体越来越难受,呼吸困难,头有点痛,人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等醒过来时,天已经亮起来了。天气非常寒冷,窗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在车上听说再过一段路就到达海拔五千二百三十一米的唐古拉山口,以后的路就比较容易走了。  过了没多久车坏了,司机说有一个配件需要从拉萨或者格尔木运过来,要等半天到一天。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要知道在青藏公路的最高点待一个晚上可不是什么过瘾的事情,而且还是在没有暖气的车厢中。如果天气不好或下雪的话,恐怕真的会有人冻死。有部分人下了车,准备拦截其他路过的便车。  虽然已经有好几辆大巴经过,但都已经客满。突然间,一辆空空的中巴在大家面前一掠而过,并在前面几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小鱼已经冲到人群的前端,开始跟司机聊起来了。不到一分钟后,她向我招手,示意我把行李从大巴那边拿过去。我拿着大小背包朝着中巴奔跑,跑不到几步已经喘气如牛。相比小鱼,身为男儿的我还真是惭愧呢。上了中巴,发现座位都已经给货物占据_了,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货物堆中腾出两个空位坐下来。  过了唐古拉山口以后,海拔不断下降,高原反应也减轻了一点。到达安多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里离拉萨还有四百五十五公里。进城后,司机说要办点事情,大概一两个小时以后才继续行程。我们进藏心切,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再换车。  我们拿着背包,从安多县城走到公路口准备再次截便车。  这时的阳光非常猛烈,把我们晒得大汗淋漓。海拔四千七百米的阳光果然不一般。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对着路过的车不断招手,情形如同当年香港电视节目“电波少年”中的场景,那节目里面有一个香港男生和日本男生一起靠搭便车从南非到达挪威北极圈。当然,我现在只需要从安多到拉萨,我身边的是河南女而不是日本男。  等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拦下了一辆大卡车。一看到写着“豫”字的车牌,小鱼就马上跟司机用河南话聊起来,然后用了不到一分钟就把事情全部搞定。  卡车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尤其在爬坡时就好像蜗牛一样。凌晨三点半,卡车终于到达了海拔三干六百五十米的拉萨。我的青藏公路,终于用三十六个小时走完了。  我们实在太累了,就随便在附近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准备第二天再作打算。  早上起来,外面阳光普照,让人感觉神清气爽,高原反应仿佛一扫而空。看见路上的藏族妇人边走边转着手里的经筒,口中念念有词,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我和小鱼一起到北京东路去找旅馆,因为拉萨最有名的三家藏式旅馆都在那条路上:亚宾馆、吉日旅馆、八朗学旅馆。本来我是打算住吉日的,因为听朋友说吉目的房间条件比较好。  但是到了八朗学,小鱼说:“就住这一家吧!”  就这样,我跟八朗学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气喘吁吁地爬了两层楼,终于来到了我下榻的三。一室。这是一个四人间,其中一个室友也是香港人,名字叫阿明。安顿过后,小鱼过来找我去外面逛—下。我怕高原反应还没好,不敢乱跑,只好乖乖躺在床上。后来我睡不着,就跟阿明聊了一会。虽然现在不是旅游旺季,但还是有零星旅客住在这里。认识了湖南来的小宇,上海来的Richard,还有小河北,小广州。  第二天,八朗学来了一个在厦门上学的小伙子,染了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后来我们都叫他做“黄毛”。小鱼跟人约好了明天去纳木措,问我参不参加。我还是害怕高原反应,所以不敢随便加入他们。下午我跟大家去了哲蚌寺,回来后晚上还去了郎玛厅看藏式歌舞表演。看到最后我们跟其他藏民都凑在一起唱歌和跳民族舞,感觉非常有趣。  4月25日真  这真是一个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清晨。天边已经微微露出几丝光亮。空气凉爽,四周安静得犹如梦境。  我背着硕大的背包走出宿舍楼。  因为听说学校会在这一天正式宣布封校,虽然真假未辨,我担心如果就这样大模大样走出校门的话,很可能会立即被拦下并“遣送”回宿舍。在思考了两秒钟后,我迅速作出一个决定一翻墙。  宿舍楼下就有一个小铁门,我“唰”地把包先扔了出去。接着,三下五除二,几秒钟后我便已稳稳当当地站在学校大门之外了。  我忍不住吹了声口哨,觉得自己简直帅呆了。  此刻的城市笼罩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光芒中。走在已经渐渐开始热闹起来的大街上,看着眼前疾驰而过的车辆,看着走过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如同匍匐在草丛里的战士,眼神敏感而灼热,静候着不可预知的未来。前方是一段写满未知的旅程,我孤身上路,忐忑不安,可是义无反顾。  机场气氛沉闷,旅客寥寥,冰冷的口罩、白大褂、体温测试仪严阵以待。飞机上,空姐们一律戴着大口罩,掩埋了以往的职业性笑容,姿态比乘客还要自卫。机舱里满满的尽是警惕疑虑的目光。  飞机在成都转机,乘客走了一大半。在候机室等待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出发前一天我在当代商场的户外用品专柜遇见过一个男生,他说他也马上要去西藏。没想到居然在同一班飞机上又见到他。“这么巧?”他也看见了我,马上笑着走过来做自我介绍。杰,二十六岁,来自北方,IT人士。  一聊之下发现我们的计划路线极其相似,而且都打算去完西藏之后再走滇藏线去云南,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就结伴同行了。  我趴在窗口,从高空俯瞰西藏。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覆盖着白雪的灰黑色山脉。很难想像在那些纵横沟壑中,竟然隐藏着一个神秘奇丽的世界。  下飞机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把扯掉口罩,大口呼吸这海拔五千米高原的空气。我觉得这里可真安全,就像“三打白骨精”里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的那个大火圈,万丈佛光平地起,妖魔鬼陉进不来。  人人都说高原缺氧,刚刚落地的时候,我背着大包使劲地蹦垩了几下,得意地对杰说:“你看,谁说会呼吸困难啊,我这不产完全没问题嘛!”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还真是无知者无畏。  坐小巴到达拉萨市内,我和杰手捧被广大驴友奉为“葵花宝典”的《藏地牛皮书》,穿街走巷地寻找那间传说中的“八朗学旅馆”——最有人缘,最多背包客聚集的地方。走着走着,我开始觉得呼吸困难,双脚如灌了铅般,背上的大包也变得越来越重。在一个拐角处,我终于忍不住扶着墙停了下来:  “不行。我得歇一会儿。”  我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喘气。转头看看杰,他也比我好不了多少。  我低着头有气无力地拖着脚步,杰忽然惊喜地大叫起来,“快看街对面!”  在看到八朗学旅馆的白色招牌之前,一阵走音走到爪洼国里的歌声先抓住了我的耳朵——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一群男生施施然从我身边走过,齐声高歌,大有粱山好汉结义之势。他们唱着周华健的《朋友》,脸色涨红,情绪激昂,一看就知道刚刚酒足饭饱。  我正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人唱着歌勾肩搭背走进八朗学,他们中间忽然有—人折返向我和杰跑来。  “你们是新来的吧?请问你们明天去不去纳木措?”  平头,眼镜,广东口音。这是我们第一次的相遇。  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刚刚才到拉萨的我,当然不可能马上和他一起去纳木措。  房间在三楼。短短的楼梯,爬上去却累得好像刚刚跑完五千米。呼吸急促,喘个不停,两腿也直发软。  然而我仍以骁勇的势头继续着“无知者无畏”的路线。都说刚到高原最好不要洗澡不要喝酒,我不但放下背包就马上冲去楼下浴室洗了个澡,晚上吃饭的时候还猛灌拉萨啤酒。  喝完酒后慢慢走回八朗学。路上经过布达拉宫,我停下来,长久地注视这座曾在电视和书本上看见过无数次的雪域之都的象征。它比我想像中小,在夜色中也似乎收起了平日巍峨耸峙的磅礴气势。有风吹过,我觉得心境一片清朗。明明置身陌生的城市,恍惚间却仿佛来到梦中曾见的应许之地。  晚上,我的高原反应渐渐退去,于是坐在三层的走廊上和新认识的住客们一起聊天。八朗学实在像极了大学的集体宿舍,因为便宜,住在这儿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大家一见面全都自来熟,一起吃饭,一起逃票,一起结伴搭车。加上现在正值特殊的“非典”时期,来西藏旅游的人寥寥无几,空荡荡的八朗学里只剩下我们这一群不怕死的小孩,彼此间那种同甘共苦的“革命情感”就更强烈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自我介绍。我说“我今天刚从北京来……”  所有人立刻假装倒吸一口冷气,然后一起哈哈大笑。我叉见到了之前问我去不去纳木措的男生。他说他叫铭基,香港人,二十五岁,工程师。  嘘声四起。没有人相信他,因为他看起来太年轻,说是高中生也不为怪。  他慢条斯理地掏出身份证给我们看,名字是没错,出生年月也对,可是那照片却一点也不像他。这张身份证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有人开玩笑地说,难道他是假的?可能真的铭基早就……  大家就这个问题激烈地讨论了一番。越说越离谱,简直可以写一部阿加莎式的侦探推理小说了。  他话很少。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地听着我们无聊的讨论,脸上一直带着安静的微笑。  4月25日铭基拉萨夜宿八朗学旅馆  早上起来,高原反应已经差不多没有了。拉萨还是那么阳光明媚,让人心情畅快。  Richard今天出发去珠峰和尼泊尔,八朗学众人都为他送行。  早上我跟黄毛和一位东北大姐去了甘丹寺。甘丹寺是到过西藏的朋友特别推荐我去的。跟哲蚌寺不同的是,整个甘丹寺都是建在山顶上的,据说附近还有一个天葬场。  一位年轻的喇嘛邀请我们去他的房间造访,喝酥油茶,聊天,还给我们献上了哈达。我一直以为要很有贡献或者成就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哈达,所以还小小感动了一下。东北大姐向那位喇嘛问了很多奇怪的问题,搞得我跟黄毛都很不好意思。  从甘丹寺回来后我便开始找人一起去纳木措。可是,除了我和黄毛外(当然还有东北大姐,但是在甘丹寺一行以后我们都对她敬而远之),八朗学里大部分人都去过纳木措,而刚刚到埠的人又因为害怕高原反应而不敢马上去海拔更高的地方。我想,只好再努力找—下,或者在告示板上贴Notice吧。  晚上照常跟大家去八朗学对面的“肥姐饭店”吃饭,那里已经成了我们的“八朗学食堂”了。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来到“肥姐饭店”。用餐时我们喝了一点啤酒,乘着微微的醉意大家还一起唱起歌来,十分高兴。当我们一伙人边走边唱一起回到八朗学楼下时,我迎面遇上了一对新来的男女。  我当然不会放过他们,带着几分醉意马上跑去问他们:“你们是新来的吧?请问你们明天去不去纳木措?”很可能我问得太突然了,他们显得有点不知所措。过了一会,那个女生才回答我“对不起,我们今天才刚刚到西藏,不准备马上去。”  看来,明天还是去不了纳木措,只好失望而回。  饭后大家一起坐在三楼的走廊聊天,这是我们这群八朗学旅客每天都做的功课。  认识了一位清华学生,很有趣的是他的军用水壶里面放是青稞酒。他跟我们说再过几天他就要从拉萨骑车去羊湖,我心想:“西藏牛人真多啊!”  再次见到刚才吃晚饭后遇过的那对男女。原来他们都是从北京来的,我想他们应该是情侣吧。大家都对于我的真实年龄非常质疑,我只好把我的身份证拿出来作为证明,结果身份证上的照片又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曾经亲眼目睹过爱情,它的确存在;我曾经真的见过幸福,以及这幸福的由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藏地白皮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1条)

 
 

  •   《藏地白皮书》的助产士和菜头说过:“虽然所有的爱情故事都非常土,可它是爱情啊!”当你看完这书,不可遏制地想起当年初见,心里又痛又痒地不知向何处抓挠------恭喜你,你尽管有张怀旧的脸,但你永远有颗怀春的心。
  •   很不错的一本书,从两个不同的人物心理描写,叙述了铭基同学和傅真之间真挚的爱情故事,在西藏的八朗学社到后来的香港和英国,命运之神注定要让这对异乡的恋人走到一起!
    爱情无关距离!真爱其实就这么的简单
  •   经朋友强烈推荐后在当当买了这本传说中的《藏地白皮书》,我这种看小说只看故事情节的人居然把连着看了两次,真的好看!感动ing!ps:书质量也不错哈!
  •   从图书馆借来看过之后,终于买了一本收藏。最好的幸福是正在发生的幸福。有没有人喜欢里面的配角呢,黄毛,杰,阿明。我不介意在别人的幸福里做一个配角。
  •   简单而又让人羡慕的浪漫爱情故事。最重要的是,故事的最后,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希望他们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人相信爱情,相信所有的不好总会过去。
  •   很干净的小书,从和菜头的博上知道他们,找到他们的故事和博客,非常喜欢金龟换酒的博,也一直盼着这本书面世。买了2本,这样即使一本被人借去不还,还可以偷偷翻出另一本。
  •   虽然爱情是奢侈品,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幸福牵手,但是老傅和铭基的爱情还是让人感动
  •   虽然故事皆大欢喜,但是要是没有主人公为爱情赴汤蹈火,一切只是停留在好感。也许它教会了我,喜欢一个人,也应该是要勇敢出击的。
  •   喜欢fufu的书,先看到博客再买的书,狠狠不错。此书包装很小巧,文章特别令人感动。
  •   太完美的爱情了,让人相信爱情依然存在,不过不是我们这些穷人玩得起的,跟着感动感动也就算了。不过也算看了猪跑!
  •   从情节到文字,再到形式,装桢都是很好的一本书.当然如果仅仅是当作爱情小说来看,这本书确实很一般,始终相信它是真实的,是现实爱情的真实写照,那么关于爱情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一份.
  •   平淡却感人的爱情故事,很向往西藏,更向往那种神圣的爱情。
  •   我是经和菜头推荐,看了两位主角的博,后来就一直在抓虾上订阅,非常有趣的人,尤其是老傅,总是让我惊喜。虽然在网上看过电子版,但是听说出书了,赶紧买了2本,一本自己收着,一本送给朋友。小小干净的书,如同素淡小花,在丛林中给我惊喜。
  •   温馨与浪漫的气息随着书页的翻动慢慢散发出来,让人相信,这纷扰的世界不管怎么变化,纯真的爱情永远不会消失。
  •   简单真挚的感情,让人相信爱情还在,他们是幸运的,能找到彼此爱的人,完美的神仙眷侣,可以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落。
  •   适合有时间从头看到尾~很有帮助
  •   付真的故事,像童话般,呵呵,买这本书送给别人的结婚礼物。
  •   真的,让我们相信这个物欲的世界上还是有真爱存在的~
  •   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感人爱情故事。
  •   很感人的一本书,简单的文字,但却把两个人的爱情描述到了最美。这是让人人羡慕的青春,爱情,和对生活的一切态度,值得一读。
  •   看了老傅的博客,才去买了她的书。喜欢这个特别的女子和她的文字~~
  •   自己订了一本很喜欢后来又订一本送朋友结果第二本书折损的很严重要求换货中。。。
  •   很清新自然的感觉。
  •   喜欢这本小书。。。很温馨
  •   确切地讲,这本书坚定了我的信仰。当你开始不相信的时候,当你觉得自己像行尸走肉的时候,你应该看看,这些细腻、真实、温柔的情感。
  •   作者的亲身经历,看得很舒服,很好
  •   他们的BLOG也很有意思的
  •   生活的甜蜜隐藏在一点一滴中,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勇气
  •   借用和菜头的话----<藏地牛皮书>+<爱情白皮书>=<藏地白皮书>看之前:闹闹的博客是我常去的地方,喜欢那个标准神婆五光十色古灵精怪的生活态度,09年的最初,在她的博客上初识真和铭基,知道了<藏地白皮书>.信任有时候是毫无道理的,于是,当当上订购此书,想要见证这两个人的爱情.临看之前:猫哥说了,你看吧,你看了这种书就会做梦.我向来固执,于是,义无反顾翻开第一页,从那个天高地阔,云淡风情的西藏开始,认识大千世界中这两个真实存在的人.书的内容,不用赘述,一个江西女子和一个香港男子在西藏相遇,相知,相爱,辗转云南,深圳,香港,北京,最终暂定居于伦敦(为什么用暂定居这个词,总觉的这两个人还是要走着,尽管不知道走到哪里,也许真的是非洲).潇洒随性简单执着,遇到聪明腼腆干净纯粹,会发生什么?就是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一直觉得,沉浸在爱情世界里面的两个人,是活的,"呼吸着你的呼吸,快乐着你的快乐".看到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下的关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文字,是一种很奇妙的事,尤其是当这些跟爱情相关,最初的揣测,害羞,兴奋,渴望,害怕分离.到后来的想念,相守,一起成长.小小的文字里面包含了大大的幸福.有评论说,这是一本现代人的爱情教科书.不知道是否应该赞同这样的观点,可就在合上书的那一刻,突然觉得爱情确确实实真实存在着,就算你拼了命想破脑袋要去给它找一个固定的模式让自己安心接受,坦然面对,你还是抓不住它.那个对的人,总要勾起你全部心思,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彻夜难免,百转千回之后流下开心和幸福的泪水,终于可以执子之手.每个人的每段爱情都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这过程你逃不掉.被爱是件幸福的事情.爱情的伟大就在于爱人的也可以感觉幸福.都市男女在灯红酒绿中意兴阑珊,绝望的面对爱情.莫非只是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拥有爱人的能力.爱你等于爱自己.爱自己等于爱你."古希腊人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只有找到自己的保护神并循着他的光芒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许迷失的不是爱情,是我们眼中的自己.不要错过,不要后来.爱情一直都在.
  •   作为一个普通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它的可贵在于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喜欢两段话:“我曾经亲眼目睹过爱情,它的确存在;我曾经真的见过幸福,以及这幸福的由来。”“杰说,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西藏的,这梦想或许不容易实现,可是如果连试都不试,以后的人生也会一直怀有遗憾。”
  •   我是她博客的固定浏览者,http://fz0512.spaces.live.com因为她经常提起这本书,提起她和铭基天赐的爱情,我好奇,我喜欢,所以我买了这本书。建议大家先看过傅真的博客再考虑看这本书。傅真的文字和她本人一样有着象疯长的野草一样的热情和生命力,不出意外,你会爱上她的文字,爱上铭基的照片,然后你就会很想买这本书来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对于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何许人也的人来说,这本书或许会让你失望,因为它太象一本情节简单又充满无限巧合的言情小说,而不同的,那些是假的,而这个故事是真的。傅真的心思,是所有女孩都曾有过的心思。傅真和铭基的爱情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百分百的爱情,而这百分百的爱情是可以延续一辈子的。对于傅真来说,结婚是件太美好的事。所以说傅真的这本书适合所有在乎爱情的人,没遇到爱情的,可以孜孜以求的坚定等候的信念;遇到爱情的,会更懂得爱要怎样才会更完美。
  •   真姐和銘基的这本爱情故事读的人心里会很舒服也会很祝福她们真姐是我一个朋友很好的姐妹一直有关住她的博还有大家读藏地白皮书可以更好的认识西藏更深刻的记住很多西藏的很多地方怎么说呢唯一的不足就是这本书的文字太少了你坐下来一会就看完了
  •   你说会不会就有这样一本书 让你迫不及待想去某个地方 你说会不会就有这样一个人 让你在相遇之前就心生幻想 你可能已经遇见了它 但你可能永远都不会遇见他  读完书我拿到书柜前想把它收起来,却掉下来夹在里面的当当的发货单,背面洁白。于是我半跪在床边写下上面的话,以为读后笔记。  本想给五星;又因这书实在太私人,乃减一星。  原文地址 http://joiezx.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html
  •   也许这本书的文笔不是十分的令人惊艳,故事也不是十分的感天动地,但这本小书却带给你许多思考,是不是应该换个活法,过一种傅真式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相信爱情,相信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   爱来自于点滴,在平常中升华.突然降临(发现)时,又会有点不知所措.如果细细品位,每个人的爱情都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故事。喜欢这本书.
  •   其实我是看见里面说了关于西藏才买这本书的但是读完整本书后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历程还清晰的在眼前一幕幕浮现原来真情更能打动我是很值得一看的书——对于那些不再相信爱情的人
  •   很薄的一本书,由两位男女主人公的日记改编而成,相通的时间地点,两个有缘的人在圣洁的西藏圆成一段美好浪漫的爱情。祝愿他们
  •   平淡的爱情,但却让人相信幸福的可能。
  •   可是当知道,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一件真事,就觉得内心充满力量,觉得自己的坚持和相信是真实可靠的,非幻想的,在同一片天空下,相信爱情一直都在发生着。也祝福真和铭基。
  •   送货当天晚上就看完了,因为确实挺短的,还没看过瘾呢!哈哈!不认识他们的人,多数以为故事是编的。认识的人觉得,因为真实,所以感动!所以更加相信爱情,命运都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
  •   有些人,从此远去消失在人海,一旦错过不再来。我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叫缘份的DD就在某处等着你,或在西藏或在别处,愿每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   这个根据真人真事写的小书,我更愿意相信其中的情节都是真实的,虽然有西藏作为关键字,但是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一本爱情小说,发生在哪里并不重要。推荐送给纯情女友……
  •   在看过你们的书后的两个月,我终于独自行走西藏。不为什么,那是一个梦。
  •   简约的装潢唯美的故事波澜不惊,却暖人心扉
  •   因为有很多背景细节会影响打分,如果看她博客,读这本书就会很感动,否则一般人看可能也就是3星吧
  •   是看了博客才买书来看的没有后悔希望自己有机会也能去西藏
  •   看完后有想要去西藏的冲动
  •   一本很薄的小书,记载着两个人的缘分,不过,个人觉得还是主人公的博客精彩!
  •   给老婆买的我其实也很喜欢作者的经历生活经历向往...
  •   因和菜头的关系一直有看小两口的博,不买岂不太不厚道?拿了给口头上不相信爱情的同事看,看完了说太平淡...可亲爱的,这就是现实中的爱情呀!
  •   第一次对当当的配送表示不满,白色的书皮上面厚厚一层灰,都快别称黑色的了,书脊破损,书后封还有一个大大的脚印!
  •   文笔普通,感觉结尾比较马虎.需要足够的金钱才可以这样的无忧无虑地爱
  •   一般般,稍有失望
  •   抱着学习心态买这本小书的,之前以为是经验的分享或对美景的描述,实则是一段爱情的产生,稍稍失望
  •      书本前部分是两个人在西藏相遇,互生情愫,以各自日记的口吻来叙述和回忆,其实就是年轻人霍得一下遇到真爱时的细腻情感,有猜忌、有留恋、有犹疑、有奋不顾身。不过看了也没啥太大的感触啦,傅真那时青涩的文笔就和我现在一样吧哈哈。倒是后面白皮书第一次出版后两人重游西藏时的部分触动我心。就摘抄一些句子。
      
      
       * 我震惊地看着当年的那个自己,她活在永垂不朽的灿烂希望之下,梦想像大昭寺的金顶一样接近而真实。
       * 在我看来,2004年在英国举行的那场小小婚礼更像是一种结盟仪式,原本都是独行侠的两个人终于决定从此并肩作战,共同抵抗平庸乏味的生活。我不爱自己的工作,可是感谢它带来的舒适生活。工作之余我努力读书写作,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没有被商业社会所吞没。渐渐地,一切都变了,身边的人对物质的信仰超过了诗歌,做梦是不切实际的表现。我失去了曾经拥有的那种勇猛无畏的生机和活力,成长为不动声色的大人,而我的世界也最终变成了他们的世界。
       *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约翰·克里斯朵夫》
       * 我的信念很单纯——只要一直望着比自己更广阔的事物,我知道自己终会抵达的。
       * 如果有人能够理解你,那么即便与你待在房间里,也会如同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旅行。
       * 经历过的一切,有如一块块散落在时光中的拼图碎片,只要跟随者真诚的心的指引,我知道它们终将合而为一,并向我呈现出它们的意义。
       * 生活中我看见过太多人签署了浮士德式的契约,被金钱、地位和所谓的“职业生涯”榨干了全部活力。可是他从来都拒绝出卖自己的灵魂,他对自己诚实,他一直是自由的。
       * 铭基不是不谙世事,而是能用一种清新的心思来看待事物,又由于本身有真性情在,于是这天真反而比别人来得要更清醒;而更有趣——在一个想象力普遍贫乏的社会里,有趣几乎是一种稀缺珍贵的品质。
      
  •     之所以他们能够找到彼此,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还相信爱情-------和菜头
      
       《藏地白皮书》
       这本知道的很早,花了一点点时间品味了 铭基和真的十年见证。
       我同菜头看法差不多,这个爱情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传奇或者特别,甚至平凡和简单。它能够成爱情存活于世间的原因也恰恰是因为这份平凡和纯粹。
       在这里,我并不推荐所有人都读这本书。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相信的故事。那么姑且当我游戏罢了,我觉得这本书是一个很棒的心理测试。至少可以告诉你:有生之年你是否还能遇到爱情?
      
       先决条件
       如果你认为爱情这个主题与你,天生缺乏联系,你并不认为人这一生需要一份感情,追逐自我成功和欲望满足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那么你不需要这本书,你只需要10G 的岛国爱情动作片或者黄瓜数根。
      
      如果你仍旧认为“爱情”这两个字眼对于你来说还有一丢丢的好奇或是依赖那么你基本上满足了看这书的条件。当然每个人阅读的状态都不同,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阅读了别人的故事总会有些许感悟或是获得。在我看来这些某种程度上都与书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只与读书的人有关系。不仅仅是喜欢不喜欢而是,那种感觉和呼应。那我们不如倒换过来说几种可能性。来看看你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NO.1 你迅速的看完故事,发现两人的相遇相知波澜不惊顺其自然,说不上喜欢,说不上讨厌。说不上俗套,说不上新奇。 这大概是一本 小情绪的抒发。
      
      猜测:你还相信爱情,可是你并不认识她,你脑子里对他的认识来自于罗密欧与朱丽叶,来自于梁山伯与祝英台。
      
      NO.2 你充满好奇与渴望,看完了这书,记下了所有关于西藏,关于大理的文青地址 ,你期待着在你生命中走进那么一个让你好久不见的朋友,算不上砰然,却很是舒服。边幻想着扭开一瓶格瓦拉冒充唐朝的风花雪月喝了下去,最后沉睡起来。第二天闹钟想起,该上班上班,该发呆发呆,该睡觉睡觉。
      
      猜测:爱情于你来说是治愈是幻想是花痴是渴望,你和别人说你在等待那个最爱你的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来到你面前,你渴望着每一份看似浪漫而美好瞬间。你相信爱情,你相信美好只不过你从来都不相信自己
      
      NO.3 看过之后,你回忆无限,开始相信着你自己的“西藏之旅”女主可爱与率性让你似曾相识,男主的纯净和温暖让你动容
      也许你还会感慨自己为什么没有遇到?不过只是放下书。继续坚定着的自我。
      
      猜测:当然你可能只是还记得爱情的味道,或者嗅到了爱情的滋味。相信不相信爱情你可能没有考虑过,但你至少拥有自我的坚持,爱这件事不是说遇见就能遇见的,但是我们还有必要期待美好。
      
      
      
      我的感受是:爱情从来都存在,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空隙。我们之所以会遇见是因为我们都能感知那种简单和纯粹。我们还相信有那么一个人在那遇见你,并且陪你走到世界的尽头,这个世界本就很糟糕,但我们必得相信些美好的事情。这份美好会让你的期许散发出迷人的温暖。如果你能遇到同样秉承这个想法的人你就能够发光发热,不再畏惧世界的寒冷。虽然这么多年我们也在黑暗和寒冷中走了过来。
      
       与我看来,杜拉斯的英雄梦想论和我描述是一样意思。爱情本就不是必须品,而是追求是信仰。就算你在寒冷的黑夜中走再久,你也会期待温暖的黎明。而正是这种期待才有可能让你找到光芒。
      
  •     这是我前些天发布至微信公共主页的文章『微信公众号:Jenny Lee』
      
       09年我还在读大学,我学姐说她最近在看一本《藏地白皮书》,她对我说道:“傅真那女孩可真幸运,怎么就这么巧在旅途中遇到了那个对的人”。她说的时候,目光透着些许羡慕。后来我才知道,那阵子她刚刚和在一起交往过三年的男友分手。
       半个月前我百无聊赖泡在MFW里看旅行家专栏,无意间瞅到傅真,头像的照片是她坐在缅甸蒲甘老城的佛塔上看日落的样子,一头利落的短发,笑的安然温暖,那照片应该是她先生铭基拍的。看了几篇她曾经发至过博客的旅行稿,书写风格也是我喜欢的味道,索性订了那本《藏地白皮书》来看。
       08年傅真和毛铭基共同出版了这本书,到了去年书又再版,这本被大部分网友信奉的“爱情宝典”也同样被部分人所不屑。在这里我要对“爱情宝典”做一个更正,这本书并不是在教你什么擒男捕女的招数,更不是什么大白话的爱情理论教条,书本的文字没有太多华丽辞藻,也不彰显离奇浮夸,字句之间只是透着一股细水长流的温暖感,让人愿意读下去,并相信爱情可以成为一种信仰。
       简单来说,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讲了2003年非典时期,21岁的北京高校大四女生傅真不顾封校和父亲的阻拦,飞往西藏完成自己的毕业旅行,而在拉萨的青年旅舍遇见了25岁的香港男生毛铭基的爱情故事。他们相爱于西藏,定情于大理,恋爱一年后结婚于英国,当时作为新娘子的傅真只有22岁,那时候的她还是个青涩的刚开始探索世界的姑娘。有人觉得这是多荒唐的爱情,可是对于一个那样小的年纪选择结婚而又相濡以沫为之十年的婚姻,反驳的人又有什么权利来断定它的荒唐呢。
       上周我和女友搭车去吃烧烤,途中我大致对她提了些这本书的内容,几次她打断我说,这样的爱情故事她一点也不想信,经历过痛楚的人没法再相信所谓“真爱”这个东西。前天午饭后我坐在公司看最后一个章节,女同事挺着八个月大的孕肚过来问我在看什么,请她坐下后我又对她侃起傅真和毛铭基的故事,她确实耐心的听了听,但却表现出一副看尽爱情事态的神情离开了。当时我显些无可奈何,不是彼此为了某件事产生辩驳的态度,而是我的朋友发自内在的不相信爱情这件事。或许人们面对爱情总是容易忘记初始,从起初爱的热烈深情到最后挑剔烦腻,负责任的硬着头皮结了婚,活的自在的当机立断分手道再见,也有人摸着旧伤口忆着往事说“我才不相信什么真爱”。你遇见的时候忘记去珍惜,于是你说你未曾遇到真爱;被伤害过几次还未完全治愈,于是就再也不信爱情,但你可曾想过能失去的爱情未必就是最好的。
       铭基写到傅真:“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美好的女孩,她对文学和艺术的喜爱程度和认知,是我所认识的人中之最,她所看过的书加起来,数目可能跟我没有看过的差不多。每对她加深一丝了解,就好像打开一个欢乐罐头一样,每天都有新的惊喜。我常常在想,一个那么平凡的我,怎么会得到她的喜爱”。傅真说她也有很多对铭基不满意的地方,但也不会为这些看不惯的地方挑事吵架,唯一一次也是对关于汤包到底是什么形状争论过。她在书中写到:“铭基给了我巨大的惊喜,随着彼此的了解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个心地纯良而淡薄自持的人,看见美好的事情会默默的欣赏,没有大的野心,亦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点孩童般清新的眼光”。十年过去了,他们依然并肩走天涯,看尽长安花,总记得对方身上的好,也念着彼此对自己的好。他们是肯为彼此设身处地考虑和毫无保留付出的人,爱屋及乌的共存在一个婚姻的体系中,互相欣赏互相取暖,这就是精神上的谋和。
       又想起当时学姐对我说的那句话:“傅真那女孩可真幸运啊”。我想傅真的幸运仅仅是她遇见真爱的时间比大部分人早,而不是她遇见毛铭基这件事,如果傅真不是个优秀的女孩子,我想纵使毛铭基是个再平凡不过的男生也不会对她感兴趣的。常看傅真博客的人都会知道这女孩是个书痴,她饱读书籍并写的一手好文章,所以思维很丰富,常常有很多鬼马点子,也具备与人高谈阔论的能力。写到这,我也想对常向我抱怨无法遇见高品质男友的朋友说,如果你每天只是安于现状不积极进取的过日子,而还幻想你要嫁给一个样貌不错有车有房的有为青年,那我只能告诉你,这叫做梦。即便有一天你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人,而吸引他或是虏获对方芳心的几率也可谓是负指数。我想没有男人愿意娶一个头脑空白只会洗衣做饭的女人回家安命度日。爱情离开新鲜的荷尔蒙时期后,与之相伴的是两个独立精神的头脑交融灌溉,而这种精神层面的交流碰触除了能给上床的过程带来一点快感之外,它是维系婚姻关系的重要元素。找一个看似合适的人结婚并非就一帆风顺,它只是减少了争吵和磨合的时间,而婚姻这东西大抵还得靠精神和智慧去维系。
       再有,我身边的朋友常常这样奉劝单身女性,她们会说:“赶紧找一个吧,趁着离30岁还有几年,别挑了,小心挑花了眼最后连个差不多点的都所剩无几”。没有人愿意随便找个“差不多点”的人过日子,如果有,那你在这世上走一遭,难道就是为了凑合一场婚姻吗?而对于这些抱有“差不多点”想法的人,你之所以提倡“差不多点”只是因为你害怕,因为你知道自己并不优秀也不具备改善自我生活状况的能力,才想要尽早寻求一个男人用婚姻来稳定这个你无法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生。不要做着一个索然无味的女人还妄想有一个对你宠溺万千的男人,更别将就你的婚姻,现在虽看不出什么倪端,待到时日久了,逐渐显露的问题和漏洞才是对你切实的伤害。
       有句话说的很对,至少我认为它很在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并和这样的人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你遇到的人可能身高体重样貌并不如你意,也未必有着多么殷实的家境,但相遇的那一刻,你便会被某种气息吸引,愿意为之用生命去爱。所以,真爱自有它的形状,勿急勿躁。更何况这世界,女人还可以和女人相爱,男人可以和男人相爱,没人能为爱情的模样下定论,但请相信它确实存在着。
      
      很推荐这本书,傅真和毛铭基让我看到了最纯粹可贵的爱情,希望这本书也可以带给你相信真爱的勇气。
      
  •     评价:
       阅读指数:98 精读部分:99%、泛读部分:1%、略过部分:0%
       这是看的第几本关于西藏的小说已经记不清了。这些日子进藏的思念是愈加强烈……在去湘西凤凰的路上,看完了这本有关西藏、有关爱情的书。阅历虽已多,泪点却愈低,童话般的思绪无法阻挡,在从张家界到上海的深夜航班上,迫不及待的记下如下的语句。
      
      
      有感:
       也许是发生在很久以前,人心都还没有现在社会这般的急躁,没有这般的急功近利,没有这般的快餐式。纯洁的如同西藏蓝天白云般的爱情就这么发生了。小清醒的爱情是年少时很多人向往,而很快迷失在社会中的奢侈品。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乐土同样被现代化的工具所取代。西藏再不去,也许更加商业化、世俗化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出去行走的欲望越加强烈。心里是非常希望与她一起仰望神山冈仁波齐,非常希望与她一起去藏区江南林芝,去看圣湖纳木错,去朝圣布达拉宫…去年由于很多原因没有成行。今年哪怕一个人也要完成这个长久的愿望。
      
       看这本书的喜悦犹如看赵薇导演的致青春,纯洁的爱情貌似在这个世界还是存在着某个角落。看这本书的精细程度犹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小心翼翼的打开每一颗巧克力。一点点的细心呵护,看似无意而有心的一眸,都在促成爱情之花最终盛开,长久不败。虽然自己成家已然很晚。但看书之后依然觉得太早太早。再没有完成人生很多愿望之前,在小猴子还在玉米地时。坚持是必须的。如果当年就选择去了布达拉宫,去了冈仁波齐。现在的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冥冥注定是最无奈的藉口。我的魂魄前世到过西藏吗?
      
       真和铭基是幸福的。深刻印象的语句,被爱是幸福的,而有一个值得爱的人是更幸福的。
      
      
      摘录:
       1、就要离开纳木错继续赶路了。我心恋恋不舍。衣服穿得不够,我便披着一床大毯子又走到湖边。不远处,一个藏族老妇人正在用捡来的牦牛粪生火。我走到她跟前,她好奇地看着我手里的巧克力。我把巧克力给她,她尝了尝,小心地收起来,咧开没牙的嘴冲我一笑。接着,她取下自己的项链要给我。我不想让她觉得这是种交换,拼命摇头摆手。她似也明白,把项链戴回。
       我们一起烤了一阵子牛粪生的火,其间似乎能听见时间流过的声音。我看着她,觉得自己也很老了,两个老人在一起烤火。地老天荒,岁月悠长。
       生命如此静寂,俨如警戒一般的静寂。我们像是在尚未成型的世界里等待着,等待着那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什么。
      
       2、我喜欢的作家杜拉斯说过,如果有幸福的话,它总是和绝望紧密相连。
      
       3、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经一度也认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
      
       4、电影《卧虎藏龙》里的那场竹林戏,大侠李慕白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爱情亦是如此。
       宇宙洪荒,天地辽阔,人各取舍,我在爱着。
      
  •      本人觉得这个和很多其他的游记很相似,但是重点是他们两个人把他们的爱情加入其中。
      现在的很多人都只会看别人的游记,事实上自己的真是行动才是最为重要的。
      本人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丽江古城,希望自己也可以牵手心爱的人一起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     很艳羡这样的感情,全书看完很想背起行囊去西藏走一遭来一趟艳遇。
      想去他们在门口有过超长拥抱的八廊街转转,去承载着无数留言故事的玛吉阿米坐坐,去他们许下5年之约的大昭寺走走,去很多书中出现的地点看看……去感受一下纯朴的民风静谧的环境,洗涤一下被城市弄脏了的心。
      
  •     铭基 老傅
       你们好,不知道这本书的书评该怎么写,就这样开始吧。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一个略带文艺范的女孩和一个有些木讷的男孩,在西藏的蓝天下写这不算太长的爱情日记。读完全书脑子里就只这么一副图画。不算唯美也没有夕阳西下 却有着深深地感触。原来爱情就是这么简单,原来爱情也是如此的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切都有着成本、一切都有着价格,获得一份朴素的不计成本的爱情是多麽的不容易啊。所以老傅、铭基你们是幸福的,你们是被人们羡慕的。羡慕你们在在美丽的风景中遇见了美丽的对方,羡慕你们对爱情有着如此的机遇。好在你们都抓住了对方、好在你们写下了这本书,也好在我在当下读到了。
       坦白来说老傅的文字才是支撑了整本的顶梁,但我读着铭基日记才让我更加觉得这本书是如此的真实。铭基的文笔不优美甚至来说就像家常一样(与老傅的通篇华丽丽的辞藻相比有种瞬间被比下去的感觉),但就只这样一个男人能在爱情面前迸发出如此坚决的勇气。想起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说的,所有的英雄名将都是普通人 他们也曾恐惧、懦弱,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自己懂得了战争的残酷却仍然能正视他们。不知道这个比喻恰当不,但我就是觉得铭基在爱情中始终有一颗勇敢的心。当然啦,之所以在这如此的夸赞铭基其实还是有私心的,因为多多少少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同时希望自己能有铭基那颗勇敢的心)。
       铭基 老傅,多谢你们写下了如此一本书。两个相爱的人、两个闲不下的灵魂带着一众读者的祝福,走在一条条人生的旅程上,其实这画面想想还是挺美的,你说是吧?
      
      
  •     在一个冬天的午后,太阳从窗口暖洋洋的晒进来,我捧着杯白开水,懒懒散散的坐在暖气片旁边的地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开始看这本书。
      
      薄薄一本书,看完并不需要花多长的时间,却给了我长时间的温暖感。现在网上大家都很好说“累感不爱”,如果真不会爱了,就看看《藏地白皮书》吧。
      
      如果不是书里配了两位作者的照片,我简直忍不住要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老实说,即使有照片,我还是要怀疑这个爱情故事存在的可能性,物质世界很可怕,现在还有几个人相信真爱呢?两个人相遇在陌生的地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最轰轰烈烈的怕是那个离别的拥抱了吧),感情好像细水流长,却又在那么短短的几十天里,将情感的池灌得满满的。然后是在热恋中两地奔波,再然后是修成正果。十年过去了,两人仍旧用着和当年一样的语气赞美着对方,简直不可思议,爱情有一部分变成了亲情,剩下的爱情好像比之前更浓烈了。话说,你俩这么不遗余力的晒恩爱,是来拉仇恨值的么?
      
      也许西藏作为第三极,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蓦然回首,在神奇的地方,遇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神奇的人,嘿,原来是你啊。这样的感觉真好。
      
      很高兴,在温暖的冬天,我读了这样一本温暖的书。
  •     半夜四点看完真和铭基西藏-大理-深圳的文字,难以平静。你很难想象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又正好爱上了你的幸运和感动。看到西藏篇最后几天他们各自的日记的时候,泪水一直在留。我似乎能感知到他们那种遇到彼此的快乐,互相揣测对方心意的那种属于爱情刚开始的时候的那种忧愁和小心翼翼的甜蜜。他们真的是太幸运了。在如此特殊的非典时期,在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他们遇到了彼此。我也经历过在长途旅行后久久不能回归现实世界的心情,也在某些时刻能深深理解真和铭基旅途中的那些小心情。只是不同的是,而后我回归了现实世界;而那些个当下,那个人并没有和你一样的心情。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在现实世界里可以永远回味的美好,那些在非日常情况下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浪漫而美好的。而选择一起走在路上的人,本身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还能想起当时在香格里拉十个人的相遇,我记得每个人都抱着不一样的心态选择来到了最后的地平线。有的人是没有目的地的在跟着大伙走,有的人辞了工作选择在外面的世界寻找不一样的东西。有的人在路上遇到了爱情,在最美的云南经历了此生最难忘爱情、最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她选择回到了大都市。可是,我仍然相信她和这个大都市匆忙前行的”大多数”不一样,她带着曾经的故事和曾经的伤痛与美好继续前行。那些故事,是别人永远无法体味的经历,是财富,是成长,也是选择。
      
      看前半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他们彼此为爱付出的冲动和勇气。他们的故事真的就和所有旅途的艳遇一样,只在当下存在。但是他们相信“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而不知道是老天爷的眷顾,还是“冲动的奖赏”,他们真的在一起十年了,他们真的是了解彼此的那个伴侣。这个故事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发展成他们掰了,他们发现一切只是冲动,旅途的火花并不能抵御现实的因素。但他竟然是真的,还一走就是十年。这一切真的太神奇了。我甚至是不相信这个故事的存在,但是又无比羡慕。不知道是不是十年前的旅行市场还没有那么鱼龙混杂,那个时候的资讯和交通都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原因,反倒让人们之间的信任可以这样存在。
      
      西藏啊!被傅真和铭基披上了浪漫的色彩。十年后的西藏,戒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样子了。十年内旅行、间隔年等等概念的爆炸式发展,旅人也不再是十年内那么纯粹和那样的追求了。
      
      “黄毛告诉我他的人生,他的感情,他的困惑,他的理想。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感情丰富又理想主义,在如今这个拜金的社会里,真可算是稀有动物了。尽管他有点过于感性,但那一腔热血令我想起五四运动中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从他的身上我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不同的是,我已有点背现实磨钝棱角,那个影子只能悄悄放在心里最柔软的部分。而黄毛则把它完全张扬出来,敢哭敢笑,大性大情,活脱脱是那本成人童话《小王子》中的人物。所以我与他分明是刚刚认识,感觉上已是多年老友。”这段文字读来感触也很深,甚至是我现在心里的写照。很多东西,只能悄悄放在心里最柔软的部位。而这个部位最终是隐是显,很多时候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如果在这样的生活中再继续下去,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都会没的,或者小到你根本找不见他们了。而在旅途中你遇见大性大情人的概率真的高很多。
      
      “在此前的人生中,我遇见的男生大多是那种在生活和事业上都野心勃勃的类型,用社会主流眼光看来或许就是“上进”和“胸怀大志”的大好青年的代表。而我却一直不大喜欢这样的人,觉得他们言语浮夸而行为又相对幼稚。但是铭基却给了我巨大惊喜。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个心地纯良而淡泊自持的人,看见美好的事物会默默欣赏,而且和我一样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没有大的野心,亦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孩童般清新的眼光。他的心中保留着一片自己的小小天地,其间自由真性情在,任它外间风雨琳琅。”我想这年头傅真常在,铭基难有吧。就像这年头程又青大把,李大仁只此一个。所以傅真真是太幸运了。而这些文字里的铭基又切切实实是我心意的男性形象,甚至是可以相伴的形象。哎,这个白皮书真是不可以复制,只能当小说看了。默默睡觉
      
  •     03年,在非典的阴云笼罩下,傅真和铭基分别从北京和南京出发,在天高云淡的西藏相遇。她,是名校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即将到英国留学。他,在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港大的高材生,过着波澜不惊的白领生活。这次相遇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03年,我在复读,高四的生活其实也没那么苦。周二都可以如约收到宝贝从北京寄来的长信,盼到周五就可以打一通电话。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手机,大冬天里站在电话亭里头瑟瑟缩缩但是甜甜蜜蜜的电话支撑我读过了漫长的两个学期,直到我如愿考到北京,然后研究生毕业,和宝贝结婚。
      
      《藏地白皮书》出了十年爱情纪念版,就在老傅和铭基走完16月的间隔年旅行后,和拉丁美洲的游记《最好金龟换酒》出版的当口。我这样迟钝的人现在才找出来看。这本书有太多让人动容,即使到了现在恋爱10年,结婚数年,都感觉爱情真的可以如此纯粹美好,就像纳木错的湖水一样。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也都是相当纯粹美好的人物。像老傅说的,“我常常想知道,铭基同学心理会有怎样一个神奇的角落,才可以使他这样温和谦虚又悠闲自得”,他“完全没有嫉妒心,金钱权力美貌在他看来都不是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他有自己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铭基眼里的老傅“她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因为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就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这种神仙眷侣的存在实在让人觉得上天的安排颇有道理——这么美好的人物才配这么美好的爱情。
      
      我想我和傅真都是幸福的人,在很早的年纪就遇到的对的人,相互扶持鼓励,努力成长着并欣喜的看着对方的成长。而我更是幸运的人,虽然才学样貌修为远不及老傅和铭基,但也承蒙上天恩宠得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唯有更加努力的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让周围的人和世界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觉到更多的爱和喜悦,才不负这般的幸运。
      
      最后想对还在单身的孩子们说,做最好的自己,就会遇到最好的人,《藏地白皮书》就是明证。
  •      十点了,本来不打算开电脑,但是看到最后铭基说“亲爱的读者朋友,我衷心地希望《藏地白皮书》可以给予你在生命中的节点做出选择的勇气,哪怕只是一丁点儿也好。当我们在生命的大海上航行,有时可能就只差那一点点的勇气便能转动舵柄,改变航向,就像当年的我选择回到大理一样”我却忽然忍不住落下泪来。是的,只是那一点点的勇气,让两个人的人生从此有所不同。看到铭基在微博里面说好多人觉得他们勇敢,但是他们自己却没有觉得。但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勇敢,这种勇敢不是说你敢跟一个手拿尖刀抢劫的人拼命,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真实的感情,敢于面对未知,敢于去追求,追求那种未知。当初到大理,铭基需要跨越多少障碍呢,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让任何不够相信和不够勇敢的人止步不前。没有假期,家人不理解,距离遥远,前路未知,航班取消……要有多相信多勇敢才能这样一路坚持,为了能在她耳边说一句“生日快乐”
       看十年后他们各自写下的那些点点滴滴,真心觉得他们值得最好最幸福的生活。十年的时间,感觉他们都成为了更好的人,生活的种种让他们更能与自己诚实相处,但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仍然保留心里的那点美好和那点勇气。
  •     羡豔得不得了,但最後還是只歎氣:好馬配好鞍。
      羡慕像傅真那樣性格獨立,有思想卻不造作的女孩兒,我要是個男的我也會喜歡那樣的類型;同樣,傅真說銘基是一個很乾淨的人,並不是天真單純,而是自己會過濾一切複雜,留下他堅守的一些東西。天生一對令人髮指。
      西藏應該是一個能淨化心靈的地方,我沒有去過,但曾去過喀什敦煌以及川西地區,不知道能不能稍作通感。在那種地方,哪怕一兩秒,也會覺得外物都小得像塵埃。我想,西藏僅僅是作為一個地名出現在他們的故事中,這個場景換做大理、成都、大連•••我相信仍會發生,這樣兩個人應該是註定要相遇的。西藏的純淨也許只是一支小小的催化劑,加快了反應速度。
      大概不存在喜歡被約束的人,只是大多數都懶得為打破現狀付出一些不可預料的代價。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生活,因此缺少話語權,我自己卻真實是這樣。翹課去看展覽,同學說點名,立刻嚇尿的就是我好嗎?看不慣那些強硬無理的規定,卻還是服從著沉默人群。這樣真的不危險嗎,守得住普世的正常評價,喪失了個性和勇敢,這其實是最危險的吧。
      從前覺得“過濾複雜,留下純淨”是最高追求,但覺幾乎沒可能實現。這麼一看其實是我自己越來越差勁,越來越軟弱罷了。“我認為是對的,可以做的,就去做。”原來認為這句話有目中無人、不知好歹的嫌疑。但其實,都是成年人了,基本的是非標準未必沒有?不願移步的原因說到底還是自己的惰性和膽小吧。
      這篇寫來打我自己的臉,聽到piapiapiapia的聲音了嗎這位同學。如果你能醒悟過來,一點點都是功德;如果不能,那就詛咒你一輩子羡慕別人然後庸庸碌碌下去吧。
      
  •     有些地方,有些人,还没离开就已想念。
       有些地方,有些人,一离开就怀念。而当面时,总是毒舌不断。
       庆幸,在之前的日子里,珍惜第一种的地方和人,在现在的日子,开始懂得欣赏第二种。
       这一周挤地铁的时候,庆幸有这本书的陪伴——《西藏白皮书》。其实很多年前就早耳闻这本书的名字,只是一直很反感拿地名写书的行为,于是误认为这也是一本炒噱头的书,即使那么多人推荐,即使每一次在书店遇见他,依然不为所动。当然我很了解自己如此主观偏激的缺点,可总也改不掉,索性偏执的活着,直到自己知道自己错过一次又一次,自己悔恨那么一再又再。
       很多人,去了拉萨,遇见艳遇抑或是遇见性,都不稀奇。当大多数的人带着这样目的去一个传说中以这样事情出名的地方的时候,那么他一定会成功。在心理学上,这个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拉萨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你身在其中时,你毒舌、你伤心、你唾弃、你鄙视、你质疑,而当你离开,当你在北京早八点拥挤的地铁呼吸着不顺畅的车厢内的热气的时候,你突然开始怀念在西藏那稀薄的空气中,你恍惚间看到的那片蓝天还有迷糊中喘不上气的那种头疼。
       于是,你也突然间明白了,你曾经垢弃的一切,其实只是埋在城市压力下的人期待的一种短暂解脱。
       正是因为这样,才开始珍惜书中两个人那小心翼翼而又真诚持久的爱情。我们现在,又有谁肯有这样的耐心以及坚持?
       “他爱的人也爱他,这在旁人看来是极普通的事情,对他却仿佛是千载难逢的巧合”——《半生缘》。我想在现在的这个世界,很多人心里想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也有很多人真心懂得这很难。年少时,以为在一起就是爱,以为你答应他或者他同意你就是在一起。后知后觉,才发现,真爱如此难,不是不情愿,不是不满足,不是不相信,而是这不可控。
       在西藏,每天发生的故事那么多,那么多,我想一定有好多的人抱着泼凉水的态度去看这样一份相遇时,心想,在拉萨遇见爱,多老套,最后回到现实不还是一样的如梦一场,可是他们没有;抑或是看到他们北京香港伦敦的世界各地的飞来飞去只为相见一面时,我想当时也一定有好多的人说,异地恋不长久,看你们还可以飞多久,等这股劲儿没了,你们也就散了,可是他们也没有散;抑或是毒舌如我,心想,结婚了就步入了爱情的坟墓了,他们永远被埋在柴米油盐中,慢慢被生活中的小事儿而磨去彼此之间的每一份爱,最后剩下的只有可悲的在一起,可是他们也没有,结婚多年后他们辞去了收入颇丰的工作,一起承受各种未知去亚洲南美洲的间隔年。就这样,十年过去了,他们温和而又美好的依然在一起。我想他们一定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活在各种人的这种假设中,不过我更加相信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担心。所以从他们相遇到这本书的再版,他们在一起已经十年,一直不需要向别人表明的在向我们证明着还可以去相信一些美好。
      在书中,他这样写给她“谢谢你老傅,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就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么轻松快乐。”
      不为什么,只因有你在身边,已足以,不知道这样的一份满足该如何才能得到,而有这样的一份满足又是多么的幸运。
      感谢这本书,让我怀念起西藏的那些美好的纯净,还有选择去相信。
      
  •     一下午的时间,坐在图书馆,随铭基与傅真经历了他们十年的爱情人生。
       其实,真的也不过是稀松平常的爱情罢了,心底却真真切切被感动了。
       我想,也许是这份感动源于真实。
      
       张爱玲在《半生缘》中借世钧之口感慨:“他爱的人也爱他,这在旁人看来是极普通的事情,对他却仿佛是千载难逢的巧合。”如今正好掉个个儿,当事人双方看来很普通的事情,为何在旁人眼中却是千载难逢的巧合?
      
       这是个浮躁的年代,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等待一份真正的爱情的降临,或者被纷繁的外物扰乱心绪,没办法用心底最初的那份纯真去感受爱情的美好。铭基与真是幸运的,他们都是忠于自己内心的人,因而获得了真正的爱情。
      
       “在此前的人生中,我遇见的男生大多是那种在生活和事业上都野心勃勃的类型,用社会主流眼光看来或许是‘上进’和‘胸怀大志’的大好青年的代表。而我却一直不大喜欢这样的人,觉得他们言语浮夸而行为又相对幼稚。但是铭基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个心地纯良而淡泊自持的人,看见美好的事物会默默欣赏,而且和我一样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没有大的野心,亦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点孩童般清新的眼光。他的心中保留着一片自己的小小天地,其间自有真性情在,任他外间风雨琳琅。”
      
       就像我喜欢《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喜欢韩寒小说里的男主角,他们也许没有英俊的容貌、没有显赫的家庭、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们放荡不羁,他们以平和的心境面对周遭,但是我就是喜欢,这就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突然明白了暑假时和KT学长两个人三天的旅行为什么对他没有增进一丝好感,反而连原来仅存的那点小崇拜也荡然无存了。
       也突然明白了高中时那个还没说过一句话就暗恋上他的那个男生为什么随着了解的深入却更加喜欢他了。
      
       听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的美好。
       看过身边太多的人出于各种目的而在一起, 恋爱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好像大学不谈恋爱就有缺憾一样。可是,想想你每一次牵手每一次拥抱每一次接吻不过是对寂寞的某种慰藉,不也很可悲吗?
       还有太多在寂寞中纠结的人,看着别人恋爱,自己暗自悲伤。如果你对另一半的期待不是纯粹的爱情,仅仅是陪伴和填补自己日渐空虚的心灵,那上天又凭什么让爱情降临在你的身上呢?如果你对生活的期待不是经历本身,那你又凭什么获得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快乐、成功、健康和爱呢?
      
       不想再因为太多世俗的标准而忘了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不然我真的会错过生活中太多的美好。
       不想再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不然我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就真的不再属于我了。
      
       真在书中说:“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的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一度也以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爱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
       铭基在书中说:“如果不懂得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那一段感情只会建立在彼此依靠的基础上。我们从来没有吵架,并不是因为我们完全没有意见分歧,只是大家实在是太珍惜对方,太不把面子当一回事,知道吵架的恶言会像一把刀一样个在对方身上,就算伤口愈合了还是会留下疤痕。我们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对方,生怕对方为了自己而受委屈。在决定践行‘间隔年’的决定上,我们都给与了彼此莫大的勇气,使我们两个人合起来的勇气比单纯相加更大。”
       感谢铭基与真让我相信,爱情还存在于这人世。
      
       我想要的爱情,不过这样,求婚的场景,不要什么玫瑰花、什么摆成心形的蜡烛、什么众人瞩目、什么单膝跪地、甚至 什么三个月工资的钻戒,所需要发生的全部,不过一个深爱的男人,我,一家烩面馆铺子,他抬起油乎乎的嘴,说:要不去领个证吧。
       然后一口把面嗍了进去。
      
  •     对爱情的记录总免不了晒幸福的嫌疑,谁还没有点甜蜜浪漫的故事
      
      让我感动的是,
      
      明基小时候到长沙参观XX大,而傅真的爸爸正好是那一批学生的接待老师,有缘相逢很容易,但跨越万水千山后重逢,让人祝福
      
      每对情侣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工作不顺、异地、相处腻了,你需要真心和智慧去经营,但这也并不能成为它永不变质的防腐剂,如果你愿意坚持,就坚持,想放弃,就不钻牛角尖,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10年的牵手旅行,以及看得见的未来,才可以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已经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
      
      
  •      越是在意的东西越是不知道如何下笔,因为我知道,下笔即是失败,无论用任何笔触任何技巧都是难以描绘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可是我还是要写,在纠结了几个礼拜之后在看了《藏地白皮书》两遍之后,我还是忍不住开始写这篇书评,因为,我知道,再是感动,终有一天感觉也是会钝化的,不如趁着我还在感情敏感的年纪,用笨拙的文字记录下哪怕一丝一毫的悸动。
       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就那么喜欢它呢,只是一个介绍,我就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头,我就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吧,因为它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还存在着义无反顾的爱情,还有可以诠释“执子之手,与子成说”的感情,还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
       当21岁的傅真遇到铭基时,她是名校的大四女生,即将赴英伦留学,而他是沉默内敛的香港男生。他们不约而同地在“非典”时期揣着一本《藏地牛皮书》背着行囊来到西藏,在拉萨的青年旅社不期而遇,他们对彼此的倾慕干净而透明,但他们的未来却显然通往不同的方向。
       和菜头说:谁都有可能经历这种煎熬。你在一个美好的地方遇见一个美好的人,一切如此美好以至于你开始怀疑这不是真实的。每秒钟你的心念如同瀑流倾注,但是你闭紧了嘴,不肯泄露一个字。因为你不确信对方也是这么想,同时你觉得心里保有了一个秘密,只要一张嘴它就消失不见了。这种事情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我们可以讲述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但是哪怕用完了所有的中文技巧,也不能描摹内心风暴的一角。就好像是哑巴食蜜,蜂蜜的味道渗透了他的全身心,但是他不能告诉你那样是怎样一种感觉。
       你信吗,我能够理解上面说的每一个字,我知道那种感觉 蚀骨挠心。
       傅真和铭基在西藏相遇,他们对对方的好感在默默滋生却又不敢言语,不确定对方是否对自己拥有同样的感觉,一路上关怀不留痕迹,话语的试探你来我往,没有言明,感情却还是如雨后的春草于清新芬芳中滋长了。西藏的别离,让他们明白自己内心最真挚的爱就是对方,之后的短信告白以及七天的大理之行都是如此美好如神仙眷侣。其实,一直以来,我最佩服的还是傅真,那个时候她还只是21岁,大四还没有毕业,性格桀骜不驯,聪明又灵动,却是如此笃定自己的爱情,对于感情的回应是如此的勇敢,距离是什么,文化差异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遇到的那个人,是她想要的那个人。老傅自己也说了,花花世界,人山人海,他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就找不着了,可是那一束温柔的光,刚好就是我最想要的。就好像大热天里人人都躲在空调房间,这时候我走出门去,遇见一阵穿堂风,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偶遇和惊喜。坚定适合自己的东西,我喜欢的就是老傅这一点。
       其实一开始对于铭基一直没有好感,我觉得他除了是港大毕业算是高材生以外,没有看出他的其他好的地方,但是我喜欢他对傅真说的一段话:Trust me .we can be together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road will be .这是铭基在大理写给傅真的明信片上的话,真勇敢,而且铭基也做到了,无论是之后去英国还是后来回中国,始终是相随一起,不离不弃。04年的时候,傅真还在念书,铭基在自己经历了一场小型的车祸以后认识到自己一生的爱即是傅真,于是他们结婚了,在伯明翰的婚姻注册处举办了一个简单的仪式。这个婚礼没有家长参加,没有红毯鲜花,没有钻戒婚纱,但是他们自己却是洋洋得意,十分满足。是不是很像童话很像故事,但是这就是真实的。正是因为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正是因为他们对对方的包容甚至是放任,他们各自保持着自己完整的性格,婚姻也才没有像牢笼一样束缚住对方。我想为什么会有人将婚姻比作围城,包括我最喜欢的作家钱钟书也是以书为证,或多或少是因为婚姻改变了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需求吧,如果真是为对方好,就不会在婚姻中把对方变成自己的附属品或者有强烈的占有欲,而是让对方一直做自己,而你也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因为爱的是最初的你也是最后的你。岁月会将你打磨,最初的激情会慢慢沉淀,细水长流的安稳与幸福却更有一番天地清明的真实与美好。从此以后,并肩走天涯,看尽长安花。从雅鲁藏布江到泰晤士河,岸上心移斗转,水里流光偷换。一不留神,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别人问老傅铭基是怎么样一个人的时候,她说:就只有四个字“谦谦君子”。铭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并不是简单如一杯白开水,而是把很多东西慢慢过滤之后剩下的那种澄净。他有一种清新的心思,是彻头彻尾的自由派,绝不会为生活的小恩小惠所收买。他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是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人。看完以后,是不是觉得铭基很好,不是的,我觉得是老傅好,正因为遇到了老傅,铭基的这些隐藏在平凡外表下的独特性质可以被发现被珍惜被欣赏,当然,也是因为铭基,老傅可以一直做一个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最好的爱不是让对方为你而改变,而是欣赏对方,发现对方的好并且好好呵护这些对方身上与生俱来的气质,而我们也千万不要等到若干年以后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当初自己厌恶的样子。
       看着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也干净了很多,有时候真是嫉妒那些仰望星空的自由人,而我们好像在慢慢被这个社会改变着,之所以他们可以找到,我想还是因为他们还信仰着爱情这种事物吧。
       电影《卧虎藏龙》里,大侠李慕白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所以,老傅说:爱情亦是如此。但是,我能相信吗?可以吧,因为他们一直都在。
       好吧,宇宙洪荒,天地辽阔,人各取舍,我们还信爱。
       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废话,果然还是不能够满意,但是还是作为一个日后的记忆作为留存吧,最后以一首书中出现的小诗作为结尾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我希望相信爱的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泓清泉那一缕微风。
  •      还是今年6月在微博上看到铭基同学发的长微博,十年爱情见证,才是第一次了解到他们。后来去追看了老傅的博客,爱死这一对啦~
      
       老傅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姑娘,特立独行,有自己的想法,而铭基同学真真是如老傅说的“谦谦君子”。后来听他们俩参加广播节目的录音,没想到这么多年啦,铭基同学的普通话还是有待提高哈哈~~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归纳起来很简单,在旅途中相互喜欢的一对男女,后来终于表白,然后为了爱情,团聚在异国,还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继续相伴生活,后来,因为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好奇和探究之心,两个人一起间隔年,在南美洲,亚洲旅行,现在回国,而且准备从二人世界转向下一个阶段。故事就是这么简单,可能很多人的故事会比这个更加跌宕起伏,百转千回。
      
       大概身边的姐妹都是异国恋,我自己也有异国恋的经历,才被铭基同学和老傅在感情初期那些疯狂的见面,团聚深深感动。看到有的评论里说,他们俩应该都是富二代吧,不然怎么能说飞就飞,都不考虑经济能力呢。我只想说,爱情是疯狂的,如果在热恋的阶段,爱情中的双方都没有不顾一切见面的冲动的话,这样还是爱情吗,没有了疯狂,凡事都考虑现实,会不会是你根本就不够爱呢....至于钱,我并不觉得机票会花很多钱,而且当时铭基都有了工作,老傅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衡量一个人爱的深浅不是看钱的绝对价值,而是看相对比例,看他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多少,爱的动力足够大,就算是生活要紧缩一点,这些物质上的牺牲哪能和心里的满足相比呢?!
      
       后来英国的团聚真是让读者都觉得美满,童话故事一般,不过我倒是在想,如果当时铭基同学没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他说不定就会辞职,到英国去找工作,或者常常飞英国,等着老傅毕业了,一起在香港开始新生活。只要两个人是爱着的,克服异地,克服距离,总会有很多办法的,可是很多情况下,所谓的距离因素,归根到底都是不够爱,对于工作或者其他的东西看的重过爱人。
      
       英国八年的生活,他们俩像是郭靖黄蓉一般,走过了很多很多地方,还一起去西藏履行了5年之约,有时候想想,命运真是优待他们啊,在西藏结缘,得到神灵的庇护,然后团聚英伦,周游欧洲,生活如此幸福,虽然老傅博客里面N次抱怨投行生活的艰辛,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吧,没有这些郁闷辛苦,哪能体现出来假期休闲的珍贵~~
      
       他们的间隔年,“我们一无所有,却又仿佛拥有一切”,这个多么羡慕的状态,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两个人去看看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所拥有的,只有对方和整个未知的世界。这难道不是爱情的含义吗。
      
       很羡慕他们的爱情,能够遇到一个人完全理解自己,包容自己,不必为了对方做任何改变,这是多么难得的境界啊。两个人在一起,一起长大,一起面对生活,一起面对没看过的未知世界,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抵抗生活。老傅和铭基值得这样的生活!
  •     2009年,我托北京的朋友帮我买了《藏地白皮书》第一版,当时卓越当当都没有卖,淘宝上虽然能找到,却担心是盗版而不敢买。这是当时我所能预见的一个美好的故事,说什么都得支持正版。一个礼拜后,书快递到了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装便阅读了起来,这是一场真实的爱情,不是读小说,却胜似读小说。傅真和铭基在西藏相遇,在大理相爱,又曲折离奇的在英国结婚,结婚时,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文字,2008年成书。我长期看傅真写的博客,只知道他们的之后,却不知道他们的之前,于是,我买下了“之前”,翻了一遍又一遍,沉浸其中。羡慕?当然有!羡慕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独立的人格,羡慕他们的惺惺相惜,羡慕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并不是所有人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这样一个恰当的“你”。
      
       2012年,我到了西藏,独自坐在大昭寺二层的平台上,望着眼前的屋顶,静静的品读“宗教的色彩”,抬头看看天空,突然想起了傅真和铭基在大昭寺的片段,当时的他们真的就像是仓央嘉措的诗那样:“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今年,《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发行,作为老读者,我早早在卓越上预定了此书。时隔五年再来温习这样一段美妙的故事,依然为之心动,只是,时隔五年,书中已增添了不少新的故事,而读者的心态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总有些执念,会让你坚信生活可以继续精彩美好。
  •     几年前读过前一版,读完还曾感慨:我去过了阳朔西街,去过了大理古镇,去过了丽江古城,去过了凤凰。。。难道非得去西藏?八廊学旅馆?
      
      也许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偶然构成,但是偶然只是开始,偶然之后的选择,努力和包容才能书写美好的过程和完美的结局。就像傅真书中所说:这最美的,其实才刚刚开始。。。
      
      以前总觉得在一起的两个人,要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要能聊得来。
      
      其实聊得来分为网络中和生活中,有些人网络上侃侃而谈,谈灵魂契合,谈看书谈旅行,生活中却一副世俗模样。朋友说:生活中那有两个过日子的人天天聊书聊电影,彼此不讨厌对方的兴趣就好了,像傅真说铭记不喜欢看书,但她能在他的照片中感动。
      
  •     在《藏地白皮书》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好友见证的他们的爱情,以及五年以后他们再到西藏的感悟。
      
      看完这本书以后,好像去西藏游一圈,尤其希望邂逅如铭基和傅真般的爱情。
      
      没有期许,没有要求,自由平等,相互包容与信赖。简单而淳朴的默契的生活,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喧闹。
      
      一切竟如铭基的性格一般普通但格外的安静。
      
      这种感觉真真极好。
  •     这本书不算长,也没有太多啰嗦的华丽辞藻,简单朴实的字里行间透漏出内心最真挚的爱情。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不爱看爱情小说的我能把这本书看完的原动力吧。也可能是因为手机掉水里不能正常使用,周末更安静的缘故。总之,能够拜读这本书感觉这个真心是极好的。
      
      爱情需要不计后果的充满激情的争取。
      铭基从香港飞到昆明,然后转大巴去到大理,冒着事业的风险,为了那个心爱的人。
      
      爱情不能矫情做作。
      傅真,故事的女主角,自始至终都没有半点埋怨,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哪怕异地相思,哪怕来回奔波,哪怕日久发现对方的缺点。
      
      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
      故事的后记里铭基数落了傅真一大堆的毛病,诚然在傅真的眼里铭肯定也不是完美至极。
      爱一个人就应该爱他的全部,包括他的缺点。
  •     能读到这本书,说起来也许真有那种注定的感觉。在亚马逊买书的时候,金额够可以送一本书的了,不要白不要,所以,在可选区开始选择,最开始随便挑了一本泰格尔的诗集什么的。可是看了看在线阅读之后,觉得实在不怎么想要这本,便决定重新挑选了一本——白色的封面,“藏地”两个地的吸引(想要去西藏却一直没去的人,就知道这两个地的吸引力有多大了),以及那个附标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选择了,便相遇了……拿到书后,翻开来,便没停下来,直到结束。可是好的才刚开始呢,不是吗?!
  •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当遇到所谓的缘分的时候应该要有一点点的疯狂一点点的奋不顾身,我们可以和很多人在一起,生活,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懂得欣賞自己,包容自己的微乎其微。就像歌里唱的,地球上几亿人能相遇不容易,更何况是互相倾心。儅你與千萬人之中看到聽到愛的訊息的时候要奋不顾身,爱过最后却分手而最终一个人总比因为怕受伤害而始终一个人的人要强的多的多。
      每一个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是爱却让一切变得不一样,喜欢就如同一个放大镜,会让我们看到很多那些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闪光点,哪怕是缺点也是那么的可爱。相爱且相互包容。
      日记里关于点滴的记录可以得知真和銘基对相识的那些时光的珍视。看着文字自己也仿佛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看到真说的“有不少人喜欢我,可是他们只在意自己喜欢我这个事实,只希望自己付出的感情能有所回报,卻忘了我也會有自己的感受”你能說這不是愛嗎?很難說吧,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愛情是可以肯定的。我不希望你愛我,想要和我一起祇是因爲我能夠讓你覺得快樂,似乎自己祇是一件製造快樂的工具。我希望在你看到我樂觀能讓你高興的時候你還能看到我也會難過也會悲傷,也會在打雷的時候不知所措的捂住耳朵。我希望你能夠接受一個完整的自己。那個快樂。難過。幼稚並存的自己。
      我不需要你對我說有多愛我,比你你愛我,我更想看到你在點滴之中是否顧及我的感受,是否會為我着想,是否在點滴之中讓我覺得安心,安全。就像銘基因爲害怕吃完泡麵而一直等著真回來,又或是冬日里的一件衣服。雖然看著很老套,可這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我在等你,等你一起走,走過夢中的每一個角落
  •     看完了《藏地白皮书》,想讲个今年听过的爱情故事里最喜欢的一个(我不书透,我光荣!)其实无论是这本书里的还是我将要讲的故事,他们最大的价值大概都在于“真实”。
      
      讲故事没经过主人公的同意,不过友邻里并没有真正认识她的人,所以就大概讲讲好了。城市先掩去,某些不影响故事真实度的细节也会有改编。。。
      
      
      
      三年前的夏天,姑娘大学毕业,拾掇了自己的东西,在校园里占据一角,打算卖掉不带走的物品
      
      她抬眼,看到隔着两条路的地方,站着个少年,一瞬间被击中(是的,姑娘是个坚决抵制小清新的吐槽女王,但是当时她确实有了这种感觉)。姑娘表示,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人,不仅仅是外貌,某种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东西吸引住了她。少年似乎也发现了姑娘
      
      通过奇妙的联结,姑娘拿到了少年的手机号。她鬼使神差不受控制的给他发了短信,两个人当天约好了去散步。见了面,沿着湖,不说话的走
      
      走着走着,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二人一起躲雨,大雨把世界挡在外面,他们情不自禁的吻了对方
      
      后来,姑娘把自己种的一小株含羞草送给少年,两人各奔东西。
      
      
      
      三年里,姑娘历经各种曲折狗血糟心的事,其实从未忘记少年。某天晚上,她用了许多种排列组合来搜索,竟然找到了少年的微博。她把自己三年来对他的思念抒写了出来
      
      姑娘没想到的是,少年还记得她。他安静的听她讲故事,也把自己的故事吐露给她。两人讲得越多,越怜惜对方,相识恨晚。
      
      他们彼时相隔万里,时差11个小时,心的距离却特别近
      
      3个月后,姑娘回国,两人见面。没多久确定了恋爱关系。感情逐渐升温。
      
      姑娘三年间遇到了若干看似靠谱、却一点也不靠谱的渣男,带给她很多伤害。反倒是这个可能看起来最不靠谱的人,现在安安稳稳的爱着她包容着她,也让一个听起来不真实的爱情故事接了地气儿变为现实,并且生机勃勃的生长起来。
      
      说实话,认识姑娘挺久了,从未见过她现在这个状态:曾经坚定的不相信爱情,现在竟然开始教育我关于爱的种种....
      
      
      
      思忖着,幸福的人很多时候都不会去讲自己的故事,不快乐的人则倾向不断诉述自己的不幸。所以这个世界看起来似乎不幸遍地,狗血漫天。但如果我们都把自己知道的真实的幸福爱情故事讲出来,大概会发现平和美好的爱情不仅仅存在,并且不少人都拥有它吧。
  •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想要记录下此刻的感受。
       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我们好像变得不再容易相信了。对那些俗套的爱情故事嗤之以鼻,不再相信那些誓言,不再那么容易相信一个人,甚至不再相信爱情。
       可是只是几个小时,一本书,两个人十年的故事,却让我又对爱情充满相信,而且是更加笃定的相信。
       虽说所谓的宿命论者在过马路时还是会左右看,但是我还是相信宿命,相信每个人都有安排好的命运。我们会遇到什么人,会遭遇些什么,其实上天早已替你安排。但并不是说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我想正如傅真在书里所说,在面对命运的不可抗,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需要你想要改变的勇气和相信。
       书里让我最感叹的一个桥段是,真带着铭基回到她的老家,铭基竟然告诉她他来过这里,是七年前还在大学参加一个调研活动来到这里,而接待他们的负责人竟然还是真的爸爸。也许铭基就在街头碰见过当年还是高中生的真,而当时擦肩而过的两人,我想谁也想不到七年后两人已成为了彼此执手走余生的那个人。别说他们两人,连看书的我都觉得真的匪夷所思,又默默的感叹原来这就是命运吧。相遇的人总会相遇。也慢慢的越来越相信那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他们的故事让我又想起前几天看过的电影《甜蜜蜜》。剧中的两人最后在纽约的街头相见,无言,只是相视一笑。然后镜头又转到多年前一列到站的火车,人潮涌动,而两人竟是曾经头挨着头背身而坐,然后随着人群,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多年后,再见到你,该如何面对?以沉默,以眼泪。”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太多人,很多人只是擦肩而过,很多人会与你一起走过一段时光,也会有人一直到最后都还在你身边。我想这取决于缘分,与那冥冥之中的命运。缘分二字,缺一不可。
       与其说电影《甜蜜蜜》里的李翘和黎小军是有缘无分,我更喜欢这个现实中的铭基和真的爱情故事。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我觉得有时候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是打动人心。
       也是真的羡慕他们。两个人能够相爱已很难得,而他们不仅相爱,而且互相懂得与了解对方。我觉得懂得有时候比爱一个人更加难。都是很幸运的人。但也充满勇气,在人生的岔路口勇于选择自己想要的,并为之付出努力。我想这也是他们如今如此幸福的原因吧。
       都说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虽然概率甚微,但我还是相信会有那么一个人。
       神会安排好一切,你要等。而我会一直怀揣相信与勇气,等着你。
  •   这么快就看完了:)
  •   必须的呀,那么一点不看完?不过我还是看了一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