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史铁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与地坛》,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书籍目录

我与地坛
记忆与印象1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消逝的钟声
我的幼儿园
二姥姥
一个人形空白
叛逆者
老家
庙的回忆
九层大楼
记忆与印象2
重病之时
八子
看电影
珊珊
小恒
老海棠树
孙姨和梅娘
M的故事
B老师
庄子
比如摇滚与写作
想念地坛
秋天的怀念
合欢树
“忘了”与“别忘了”
我的梦想
“文革”记愧
好运设计
我二十一岁那年
纪念我的老师王玉田
散文三篇
电脑,好东西!
归去来
悼路遥
相逢何必曾相识
黄土地情歌
一个人和一头牛
告别郦英
故乡的胡同
悼少诚
外国及其他
无题
康复本义断想
“安乐死”断想
对话四则
随笔十三
减灾四想
游戏·平等·墓地
三月留念
“嘎巴儿死”和“杂种”
随笔三则
记忆迷宫
神位官位心位
无答之问或无果之行
墙下短记
爱情问题
复杂的必要
足球内外
上帝的寓言
私人大事排行榜
说死说活
无病之病
在家者说
在友谊医院“友谊之友”座谈会上的发言
“透析”经验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与地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史铁生和地坛的缘分来自于他年轻时一场重大的变故,我与史铁生的地坛的缘分来自我
      周期性的情绪低落。虽然我从《我与地坛》当中获得过很多慰籍,乃至心情不好的时候
      我总会对自己说,去翻翻看《我与地坛》吧,可是我绝不赞同把这本书和心灵鸡汤画等
      号。
      
      我认为心灵鸡汤的特点是寡淡,几小勺人生感悟,兑上些似是而非不咸不淡风花雪月的
      漂亮话,再好的几汤也成了涮锅水。《我与地坛》恰好相反,浓缩了一个骤然失去健康
      的青年,而且本来就是一个思想充满活力特别热爱阅读和思考的青年,在失去行走能力
      之后的15年间枯坐在一个荒芜的古代园林里对生死,自然,命运,时间,轮回和信仰的
      思考。有人说大部分人写作都是在和读者的对话,而《我与地坛》则是史铁生的自言自
      语。我很喜欢这个说法,因为他文字的真诚朴实,的确像一个人的喃喃自语。不过我觉
      得《我与地坛》更像史铁生和上帝的对话,从迷茫开始,到询问(很多时候是质问),
      到哀求,到试探,终于倒可以平静的讨论,最后达成谅解乃至妥协。因为这样的谅解和
      妥协是来自于谨慎又毫不留情的自我剖析,以及在极端的孤寂当中才能有的对这个世界
      的细致体验观察,其中凝聚的力量,决不是网络上雪花飞舞般的心灵感悟可比拟的。
      
      《我与地坛》是本很好读的书,确切的说,不是一本书,它的篇幅大概就是部中短篇小
      说的长度。说到它的好读之处,请允许我对史铁生的文字魅力表达一下钦佩:他用两三
      万字寻微探幽般讨论人生最终极的问题 -- 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对于
      这种可以称作装逼利器的问题,他的文字里没有任何故作深奥。而哪怕在描述人生中最
      大的不幸,最令人愕然的转折,最深刻的悔恨,最无法平息的伤痛的时候,你也从《我
      与地坛》中看不到任何声嘶力竭。
      我觉得仅仅用克制之类的写作技巧来形容史铁生的文字,是很不公平的。他的确是克制
      ,不过他的克制是来自锤炼,不是咬文嚼字的锤炼,是在和命运的对话过程中,通过不
      知疲倦的自省获得的哀而不伤,谦卑,以及面对未知的未来的勇敢和坦诚。长达十五年
      的对人生最沉重的难题的苦苦思索凝聚而成的文字,却如此温和平易,恬淡优美,我觉
      得这些对于史铁生来说“不是别的”,这是他的“罪孽和福祉。”
      
      史铁生在地坛的十五年,有三个问题交替来骚扰他陪伴他,“第一是要不要去死,第二
      是为什么活着,第三是干吗要写作”。我相信除了第三个问题,每个神志清明的人在生
      命的某一段时间都考虑过这些,但是如果你要真跟自己或别人投入地讨论这两个问题,
      那一定是场伤筋动骨的讨论。大学的时候有个别的系的同学休学,据说是神经出了问题
      ,传言满天飞,我恰好是这个同学的好基友的好基友,原来他所谓的神经出的问题,不
      过是无法停止思考为什么活着,思考得太投入,夜不能寐,很苦恼,就跑到水房里去唱
      歌,如此夜复一夜。
      
      我听到这件事的反应跟周围很多朋友一样,觉得这位同学真的有点神经病,这种问题,
      不要说想不明白,想明白了又能如何。还好,史铁生比较幸运,或者说比较不幸,他失
      去双腿的时候跟我那位同学差不多岁数,在最有理由没心没肺的年龄里,恰好什么没心
      没肺的事儿都不能做,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索,所以他每天到地坛去钻牛角,也不会有人
      说他是神经病。作为读者,我就是单纯的幸运了。我在人到中年突然发现自己很想讨论
      一下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茫茫人海,能和我讨论这些问题的人不超过三个,而其中
      两个已经失却联络了。还好有史铁生,还好有他和他的地坛,他们就像一个老朋友,对
      我说,来,咱们聊聊这些问题吧,不要害怕,你不是神经病,你不会走到死胡同,因为
      虽然“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然而回避和躲藏不是唯一的出路。
      
      史铁生还说,你可以逃避一场旅行,但是你却不能逃避生命这一场缓慢孤独的旅程。
  •      对于平凡人来说,生命是一个了然无际的抽象的概念,我们难以感受它的存在。只有当我们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圈,亲身经历过那种险些失去的感觉之后,才会开始去思考生与死的关系,才会开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相信,在他坐上轮椅之前,他从来没有觉得,生与死之间,竟只是一转念的距离。毕竟,他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他有他的雄心壮志,只是,二十一岁,那改变了他一生轨迹的一年,悄悄地降临,壮志未酬,却已永远被束缚于轮椅之上。那段时间,毫无疑问,他痛不欲生,满院的阳光,却被关在了窗外,他能看到的,只是医院病房那个小小的角落。家人不知道,朋友不知道,他曾经在病床的后面,藏下了一卷电线,差一点,他就结束了自己。他曾经说过,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自此之后,对于医院,他是三进三出,先是双腿瘫痪,而后患了肾病,又因肾病恶化为尿血症,靠透析维持生命。我们应该说他命途多舛还是生不如死,只能说,上帝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上帝剥夺了他成为一个健康人的权利,却给予了他成为作家的天赋。
       到底是什么拯救了史铁生?
       有人说是地坛,地坛给予了他静静思考的空间。这是因为史铁生最著 名的的作品是《我与地坛》,无数人被他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思考力所感动。在那里,他见到了欢快玩耍的小孩子,见到了认真练习的青年,见到了相濡以沫的老人,虽然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但这让他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其实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属于他的逃不掉的苦难,而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付出自己所有的勇气去跨越它,才能获得重生。但也是这种思想,在给了他希望的同时,也形成了缠绕他一生的宿命论的思想,正如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说不清这种宿命的思想是好是坏,掺杂着些悲观,流露着些豁然,却是他在经历过对生的绝望之后一种无法避免的矛盾的心态。
       有人说是写作,写作成为了他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但是他曾经在一篇随笔里写过,“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你明白了这一点,是在一个挺滑稽的时刻,那天你又说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个朋友劝你: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说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许,这只是他寻找生命的意义的第一步——生命的意义,在于有事可做。这件事,不仅仅是你的职业,抑或你的家庭,而是你愿意为之奉献一生,奉献所有精力与热情的事。在那遥远的古代,有人把科举入仕,衣锦还乡当做那件事,于是,为及第而寒窗苦读,为升迁而不择手段成为了他生命存在的意义;在那红色的年代,有人把革命当做那件事,于是,为革命而奋斗成为了他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我们都要记住,我们并不是因为它而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活下去,要有意义地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而必须有事可做——有意义的事。
       也有人说是宗教,宗教给予了他精神的支柱。史铁生的散文中,无处不渗透着宗教的精神,无处不体现着他对宗教深刻的思考,他曾有这么一段话:“人生最根本的两种面对,无非生与死。对于生,我从基督精神中受益;对于死,我也相信佛说。”这说明,他从来没有真正皈依于某个宗教,他只是把宗教精神当作他的信仰,作为他对生命感到无助彷徨之时的一份依靠。正如他的朋友评价说:“史铁生证明了神性,却不想证明神。”宗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种彻底的依赖,他从来不去随大流地完成某种形式,比如说烧高香,祈祷之类的,他从来只把他对宗教的思考放在心底。他希望,通过上帝寻找到某种生的希望,把自己从绝望崩溃的边缘拉回来;他希望,通过佛说了却尘缘的欲望,在大彻大悟中学会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波澜,仅此而已。
       生与死,是史铁生散文永恒的主题。从这个大主题中,牵引出无数小小的话题,关于写作,关于爱,关于友谊,关于回忆。我们不能说史铁生在这短短三十年的思考中看透了生与死,毕竟这是个太宏大的主题,人类终其一生都无法对它大彻大悟,但是,我们都很庆幸,他在这种思考中寻到了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让他的思想从疾病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生命在他的一转念中得到了延续,生命在他的努力中寻到了意义。无须任何深刻的哲理,无须任何条条框框的说教,因为他的经历,他思考的过程本身,就能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最大的教益。
       最后,我想以他的几句诗,表达我最深的敬意: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往日
      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中
      生死同一
      
  •      我看的版本是MOBI,除了最为有名的《我与地坛》外,还收录了史铁生先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有关庙的回忆》《答自己问》《秋天的怀念》《死国幻记》《病隙碎笔》《作品鉴赏》
       整体感觉很好。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死国幻记》。前者由视牛引出了在陕西清平湾插队的岁月,记录了和破老汉一起放牛的日子,记录着那时的乡土人情,读着时候有股很舒服的感觉。而后者则让我想起了钱锺书先生的《魔鬼夜访钱锺书》,当然钱老丰富的阅历和随处的幽默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不过《死国幻记》也有其特点,他一反常态作者以一个有着“欲望”的鬼混的身份,在一个没有欲望,四处安详的地狱游荡,最终引导原先的鬼混们重新有了欲望,自己也从病床上醒来做结,内容是探讨了欲望对于生活的意义,但是形式很特别,可以一学。
       而《我与地坛》通过我与地坛的故事,讲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记叙了这15年来在地坛中经历过的那些人那些事。《有关庙的回忆》则是通过作者以前去过的庙宇的变迁和重修,感慨了童年的消逝和时代的变迁,而后者更是作者的侧重。《答自己问》则是发表了自己对于文学、文坛等的一些看法,那段关于纯文学、严肃文学、通俗文学的讲述很令我佩服,至少给我普及了这一常识。(纯文学——思考着人本的困境,不以社会制度的异同而有无;严肃文学——关注点与社会制度相关;通俗文学——娱乐需要,满足好奇)《秋天的怀念》太早就读过了,感觉一般吧。
       整体而言,史铁生的思想我还是比较认可的,他的记叙文的叙事风格我也不排斥。以后可以试着多读读类似的文章,毕竟中国当代散文和小说我的阅读真的是太少了。
  •      每天晚上睡前看完 了这本书,读的很多时候都没让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个腿有不便的人。
       书中让人闪泪光的时候很多,比如母亲多次叫他出去看花或者散步,等到他答应之时,母亲高兴的情景,母亲总是为了子女,想想自己的母亲何尝不是这样。
       书中描述了简单的情节,都是生活当中的平常的细节,所以每个人生活的时候都不要总是想东想西,享受生活中的每个情节,就是在认真的活着,哪来那么多时间忧愁
  •     散文要写得深刻还要写得好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能做到的作家不多,史铁生是其中一个。
      这本书是史铁生的散文精选集——尽管里边收录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向来被定义为短篇小说,还拿过小说类奖项,但我还是认为它是一篇散文。
      史铁生是最有资格述说苦难的人。他20多岁的时候插队下乡做知青,结果瘫痪着回来,后来又患了肾病,最后发展成尿毒症,终身离不开透析仪器,最后在2010年的时候脑溢血离开人世。对有这样遭遇的一个人来说,活着是一件比死还要艰难的事情。就像史铁生在他最著名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里写的那样,他每天每天在想为什么不去死。21岁双腿突然再也没有知觉,他一定无数次想过去死,但生存是人的本能。在本能与痛苦的交锋下,他比任何人都需要一个活着的理由,最后他知道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死亡就像一颗别人抢不走的糖果,他要留着慢慢去品尝。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对于无法排解的事情,今天想通了,明天也许又会想不通,心绪如此往返波折。史铁生大概一辈子都在思考着相同的问题,在这本书的另外几篇文章里,生与死、活着与苦难的意义是不变的主题。
      一个人最伟大的就是,他自己明明遭受苦难,却还能看见与同情别人的苦难。这本书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哀思中,史铁生用平淡的语气述说自己的思想,同时观照别人的生命与遭遇。不哀不伤也不自怜,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痛苦中写出生的希望。
      最残酷的事情是,成就文学艺术的,往往是痛苦的人生与多舛的命运。如果一定要寻找正面的解答,那只能将所有的不好看做命运赋予的使命。所以,若你生来不是红颜,亦做不了天才,又无力成就事业,还没有跌宕起伏的遭遇,那可能就是上天的另外一种厚爱。
      
  •     经常在冬天笑我"志坚",在我说多年后重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后,脱口而出的“志坚”,加深了从史铁生纯朴的文字中读懂"志坚",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真情挚意,还有母亲最纯真的爱。
  •     早听说史铁生的文字有力量,当读到《我与地坛》时还是被震撼到了。单说《我与地坛》这篇,对园中景色的描写是那样细致,而且包括了声与色,动与静,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的确是在园中长时间观察与思考的人才感受得到,写得出的。文中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对母亲的深深愧疚,是只有经历过那样痛苦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虽说文字能够传达的东西有限,但即便是我所能感受到的十分之一也足以让我受到洗礼,促使我对自己的生命做一番审视。
      
      其他文章没有《我与地坛》这般令人震撼,但也都是只有经历过鬼门关的人才能写出的深思之作。
  •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的结尾提到了梵高给提奥的信中有这样的话:
      “我是地球上的陌生人,这儿隐藏了对我的很多要求”
      “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德国有一个作家写的《文森特梵高的一生》这样说:
      “进入他的身体,被紧紧包裹,给人一种既置身天堂又被诅咒的感觉”
      准确说这并不是用来形容梵高和提奥,而是用来形容梵高与他接触的下层妇女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都让我对梵高和提奥的通信非常感兴趣,希望以后能读到他们之间的信件们。
      又及,虽然我没看完《文森特梵高的一生》,但无论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还是这个都很值得一看的。
  •     对于史铁生,只是从高中课本里知道他双腿残疾,然后知道《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三篇,后来又不知在哪里看到一种说法“史铁生是用生命在写作”,然后史铁生这个名字就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象。某一天,在书城里看到《我与地坛》这本书,翻了几页,那朴实的文字马上引我入迷,于是买了书,准备细读之。。。
  •     在我很小的时候,总是听到大人们在讨论时间,而那时的我总觉得,就像我们在谈地点一样,时间这个词后面也应该对应一个在某一位置存在的具象。”时间是什么?”“时间在哪里?”,我总是不经意间会向大人问及这些问题。而大人们总会回应我:“我们没有时间”。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时间只不过是一个概念,是一团无从接近的虚渺的飘动,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但这虚渺并不是无,这飘动也未必无从感受。
      
      在大约十年以前的一个冬日的午夜,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
      
      记不清当时具体是什么日子,只觉得那天晚上很冷,五六级的北风,拍打着窗台,发出呼呼的声音;月光异常的狡黠明亮,让黑夜好似白昼;墙上挂着的钟表好像一直在午夜两点种徘徊,间或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无法入睡,我感到异常的害怕,害怕这样的北风、月光、钟声会裹挟着我进入一种万籁俱寂的虚无和死亡之中。而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时间的存在:时间是北风的呼啸、是月光的倾注、是时钟的游走……
      
      因而,在那个失眠的午夜,时间对于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冰冷、抽象的概念,我似乎触摸到了时间的温度、听到了时间的隐语,看到了时间的具象。毋宁说,时间不只是某种从我身边飘动的东西,而就是我的生命。弃我而去的不是日历上的一个个日子,而是我生命中的岁月;甚至也不仅仅是我的岁月,而就是我自己。
      
      知道这一点后,我开始害怕黑夜,开始害怕北风,月光以及钟声。这些时间的映像让我倍感孤独。我感觉过去的自己就是一个孤儿,他被无情地遗弃在过去的岁月里。当黑夜袭来,那个过去的自己就会出现在那个遥不可及的时间里,形单影只而又四下张望。我能够依稀看到他,但是我无法触及他并把他领回。我大声呼唤,但是我的声音到达不了他的耳中。我不得不承认,时间即使存在,有温度、有声音、有具象、但你仍无法接近他,无法回应他,无法向他诉说你的感觉、心境、想法。时间源于虚无,虚无本就无所指、无所应。一切形式的交流在虚无中都会失去了意义。
      
      与时间的交流的不可得,最终就会有孤独感的存在。
      
      今夜,我再一次看到了时间,我也再一次感到了孤独。
      
      
      
      
      
      
      
      
  •     不仅仅来自《我与地坛》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一生都在梦里,却又在一生直面现实,他在生与死的思索里半梦半醒的呢喃。他的生命,即使一场无比现实的梦。
       那时我几岁?也许是十四岁。那年我豆蔻,史铁生摇着轮椅缓缓向我走来,不悲不喜,带着看透生命的从容。他走在天边,坐在夕阳之下,想他那白衣白裙的小女孩穿行过无声的森林,想那温柔的日与夜、骄傲的黎明,想那在薄暮时分被晚霞燃烧得极尽灿烂的天穹,想那嬉笑跑过的孩童、蹒跚相扶的老者,想轮椅摩擦地面发出细碎的呓语,想书页翻动的“沙沙”,想昨日那对老夫妻今日是否还穿着米色的上衣,想狗的吠叫,想他生命黑暗深处又深处的下一个天明。他摇着轮椅在地坛踱着年轮,黑色的车轮寻觅昔日的轧痕,透过万籁苍茫他窥视到了生命碟唼背后的深度真相,诗的金刚石的火雨一齐飘落,春去秋来,他只有童年与老年。
       由苦难生不甘,由不甘生悲愤,由悲愤发思索,由思索领哲理。
       他就这样路过我的生命留下巨大的空洞与传说,无关爱与恨亦无关笑与泪,干净得让人心碎。我十四岁光年目睹这番光景,定会为之落泪。
       也许是囿于经历,也许是源于思想的幼稚率薄,我总与那生与死的跨度间隔阂着思想的半个鸿沟,却亦总能触动于其中深埋的情。他躲在地坛的深处,躲在母亲的视线背后窥视温暖的残像。时间被记忆拉扯得亘古不绝,母亲迷茫而慌乱的脚步圈住了大半个春秋。由毁灭美而塑造美,由领略死而领悟死,或许也只有当痛彻心扉的失去擦肩而过才终能领悟那滴着血的拥有。当那迷茫而慌张的脚步化为了文字,变成了书,写给了无数哭泣的夜与永恒,那是他的慰藉,亦是他的致歉,而且他知道,母亲不会怪他。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龙应台《目送》中那经典的结尾:我慢慢地,慢慢地明白,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你在今生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他的背影告诉你,不用追。
       四十六年生命白驹过隙,他人已去,死后捐出所有的器官。生而为人,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世上,去经历磨难,去感知欢乐,去爱,去痛,然后再把这一切都留在世上再一无所有地离去。我看着他,像看到某种无声的渴望,看到了一种挣扎,一种反抗,一种振翅,一种飞翔,罢了罢了,至少最终我看到了,人,应当怎样去生活。
  •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当我第一次拿起它时,只想着硬着头皮将此书读完便好——这是语文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丝毫不曾料想,这真实的作品字字见真情。书,读到一大半时,似觉得有所偏题;读完最后一页,才发现,开头与结尾都紧扣地坛,也许中间部分,是史铁生先生在地坛内的思绪吧。
       作者是著名的,书是真切的,二者是融为一体的。书中有哀伤、凄凉,也有幽默与搞笑,也许先生并不是想要表达此意,定是我未能理解。史铁生,也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也有活蹦乱跳的时光,可双腿却在“人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用武之地。“儿子的所有痛苦,到母亲那儿都是要加倍的。”史铁生的母亲,真是要承受世上最大的痛苦啊。对于儿子的烦躁,她能理解;对于孩子的暴躁,她能容忍。作为母亲,为自己施加了这么多压力,甚至临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还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先生一直想写些什么,一直得到众人的支持,而他的首篇小说发表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最终没有给母亲回报。
       在我的记忆中,史铁生一直在说死与不死,他人问我此书怎样时,这便是我的回答。
       之前,老师给我们做过一篇阅读理解,便是书中的《秋天的怀念》。当时,不知背景,读得十分迷糊,再读此文,方才明白。此篇虽为我的最爱,可并不是记忆最深,或许是因为篇幅太短吧。
       《记忆与印象1》和《记忆与印象2》是书中最长的两篇,记忆也格外深。坐在轮椅上,回想过去,回想童年与青春,一片美好——仍能跑跳。读来便知,先生的童年,真是他脑海中最不可侵犯的了。现代的科技生活那么美好,我都对他的童年充满向往,更别提他本人,可儿时的事,想做都做不了了。书是连环画,是电影,当你捧读时,一张张图就会浮现在脑海里。“与朋友的嬉戏”使读者快乐,而先生写作时,定不是此想法,他是在衬托自己如今生活的困难与悲伤吧!
       史铁生先生说过:“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是的,当人沉醉进记忆时,便无法自拔;而单是印象,就只留给人一片蓝天,任人们信手涂鸦。
       这就是作者与地坛内心的交流。同样是记事,却似抒情一般唯美。
  •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扯。
      
  •      准确地说,这并不是所谓评论,不过是读完后的一些零碎感触。
      ………………………………………………………………………………
      
       “13年6月10日”。郑重地在扉页写下名字与日期,字迹看着却仍很幼稚。(现在也好不到哪去……)真正翻动这本书却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铁生的文章更早在拥有这本书之前了——小学课本里的《秋天的怀念》。只是那时完全没什么感触,反而因为厌恶老师的课,很长时间见“史铁生”这个名字便避而远之。
        后来再次买他的书又是出于什么动因呢?记得买时对这个作家已有一种模糊的敬重,但那敬重——某种程度上——来自他身体的残疾所令人联想到的“励志”因素。在最开始会有这种看法,现在的我能够理解,但仍感到很抱歉。
        
      
      
       一.
        高三的时候,有天翻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时看到一篇“满分作文”,是对铁生逝去的追念。然后默默将其中那句“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抄在纸条上,用水杯压在桌角,最后不见踪影。
        几个月后,初读《我与地坛》,读首章同名文章,敬畏于那回荡于地坛亘古不散般的唢呐,无比渺小地画着波浪线,做着死亡与轮回的思考: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看完这最后一句,感觉一口气已经憋了很久,慢慢吐出来。合上书页,然后又突然想到什么,再翻开下一页——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余下整面的留白。
        
        
       如今再翻书页,留白已被自己彼时的感想填满——
        “第一次看到此篇,是在翻‘五三’备战高考时,深为感动。如今再看,已非关什么所谓身残志坚,只是触动于铁生作为一个人对生命、世界的思考与体悟。无所谓利益,只是单纯的意义求索。这种清明的状态,对我而言,本身便充满美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愚昧。这一辈子,大概不外乎保持、深化、出离三种变化。这让人想到那句玩笑话:‘究竟是做一只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或许还不至于痛苦,但自己时常想到一些制度、现象,想到某些事物的深面或意义问题,便会感到迷茫,甚至危险,仿佛一脚临于深渊。会隐约感到一些为大众所熟识、尊重的道德、价值,在某些层面或时刻,不堪一击。若真如此,长久来引以为信仰的东西倾塌,确实让人惊恐无措。这恐怕也是我们对一些哪怕不那么合理,甚至荒唐的‘规则’顺从、漠视,以使其成为社会常态的原因——出于对利益的执着、对变化的厌烦与恐惧、对安全感的诉求。
        什么是真相?柴静说:‘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柯南说:‘真相只有一个。’没错,但要得到那个真相有时却是千难万难。如同《所罗门》,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当事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会做出千差万别的叙述。哪一个才是真实?抑或所有的都是真实?历史上又有多少人、事如此?是安稳地生活在一拨拨未必都含恶意的谎言中,还是试着去找正确答案?我相信自己会始终选择后者,但不知它是不是一个适于生活的选择。
        心里有太多的疑问,‘有用’的,‘没用’的。暂且就没啥逻辑地记到这里吧。或许某年再翻开这本书,看到这些句段,有些问题,已在心中有了答案。
        2013.9.1”
        
      
      
        二.
        本想高考结束的暑假将这本书慢慢读完。发生了太多事,再翻开书页,已是在非我所理想的大学的思修课堂上。
        感谢思修老师。虽然本来就冠冕的课被您上得完全没有营养,每次课还要花近半小时展现家庭、学位优越;半小时数落睡觉、看杂志、玩手机的同学……但您对我在课上完全不听课,毫不遮掩地写材料、看其他书真是极其宽容,使得思修成了我每星期最期待的课。大概是因为学期初的那次《我心目中的大学》的演讲给您的印象还不错吧。==
        也是一次思修课,读到《墙下短记》。“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墙,到底指的是什么?
        “哲学家先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现在又说是语言创造了人。墙是否创造了人呢?语言和墙有着根本的相似:开不尽的门前是撞不尽的墙壁。结构呀、结构呀、后什么什么主义呀……啦啦啦,啦啦啦……游戏的热情永不可少,但我们仍在四壁的围阻中。”
        思修老师刚好在说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解构云云。紧接着读到此段,有意思。
        对理论、对架构的研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意义。但与之相对的,我们对于人性、对于重要内心世界的忽视,真是让人感到讽刺。
        
        
       三.
        很多事情,确实不是我们所想的简单二元对立。太多的因素混杂,太多的视角纠缠。抽丝剥茧,你又要去哪里找那能贯穿始终的丝线?
        记得以前读过关于一位历史学家的段子。已记不清他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什么时期的人。他长久以来一直不断的搜集史料,唯从实情地编撰史诗巨著。然而有一天,他去见一位在监狱工作的朋友,在等朋友时恰巧观察到了狱内两位囚犯发生冲突的全过程。不久,朋友与他会和,边走边抱怨着刚刚两位棘手的囚犯又在闹事。对象是同一件事,朋友的叙述却与历史学家的观察大相径庭。这件事极大地动摇了历史学家对自己工作意义的看法,最后将手稿付之一炬。
        
        在极长的《记忆与印象Ⅰ》里,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一路上我想,那么文学所求的真实是什么呢?历史难免是一部御制经典,文学要弥补它,所以看重的是那些沉默的心魂。历史惯以时间为序,勾画空间中的真实,艺术不满足这样的简化,所以去看这人间戏剧深处的复杂,在被普遍所遗漏的地方去询问独具的心流。我于是想起西川的诗:
        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
        这段话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我长存于心的“终极问题”之一。历史的恢宏巨流非经少数人的虔诚、理性分析即可逆转,那么当大潮已色变,我们对本真的忠诚与不断探求究竟起自何处,意义何在?
        提了出来,却不知如何作答,甚至是何处寻答——意义是个多么宏观的词,该何从谈起?
        又或者,我早已找到了自己的意义。他们存在于我的思想、我的所为,不过难言明而已。
        如此想来,安稳、坚定不少。
        
        
       四.
        去过北京两次,一次跟团,体会了一回人挤人;一次自己策划,跟着朋友蹭住,玩了些很有意思的地方。只是两次都未到地坛。有时会想,那个曾经有铁生轮迹的地坛,究竟是什么样子。想想罢了,倒也没有去的冲动,怕去了以后发现被改造了的地坛已不再有铁生笔下的那种气度。那“当年的地坛”。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其间主张与马克斯.奥勒留《沉思录》内“凝神一顾”之语异曲同工。环境的空寂无声无法抚平因蒙昧、因欲望而起的躁动不安。真正的宁静,自在人心。
      
        
       五.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六.
       “13年12月16日”留在封底的时间。如今距看完这本书也有些时日了。
        
         2014.1.9.
  •     记得语文老师教到这一课说,这篇散文教了五年,每年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是啊,当我再次读起《我与地坛》,从头读到尾之后……如果你的一生之中一年读一次也肯定会给你深深的沉思和忏悔。《我与地坛》确实是每年都该读一遍的。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朔后来采访时说不朽没有意义。有人说没有不朽。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我现在觉得《我与地坛》有永久的生命力。但他们创造的财富只留给后人。
      某天,一个朋友说她去了地坛,那时我好像在加班,心里咯噔了一下。
      王开岭说: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起身走了。
      
      2014-1-12 23:20:54
      
      原文地址:http://jackrubbish.com/blog/archives/13103
      博客:http://JackRubbish.com/
      梦千寻书社(正在制作):http://MengQianXun.com/
      
  •     前年的冬天,史铁生突发脑溢血逝世,没有多少人提起。
      他的很多作品是无价的,《我与地坛》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每读一次就感动一次。
      史铁生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但他的灵魂和思想还留在这里。
      
      原文地址:http://jackrubbish.com/blog/archives/13542
      博客:http://JackRubbish.com/
      梦千寻书社(正在制作):http://MengQianXun.com/
      
  •     1.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种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2.循着不同的情感,历史原来并不确定。
      3.眺望越是美好,越是看到自己的丑弱;越是无边,越看到限制。
      4.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
      5.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记忆与印象1》
      
      为一个给定的结论找理由是一件无论如何都可以办到的事。
      ——《“文革”记愧》
  •     励志书,由于瘫痪后什么也干不了,一个人想不通事情,看书+发呆是常用语打发时间的手段,也是一条让人成长的好手段;其母亲真是母爱博大,为他付出很大,担心很多,真到了史铁生条件好些时,母亲也走了,他后悔惭愧,没能让母亲放心的走、没能让母亲稍微过点好日子。
  •     1.小时候语文课本的文章,在某人的推荐下买了这本来读,总体感觉很不错。2.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家,很朴实的一位,可能跟个人的喜爱感受有关,不过我是蛮喜欢的。3.作为散文合计,读起来很舒服,或许这就是散文的效果。
  •     1.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世界,因而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
      2.只要还能哭就还有救,只要还能哭就有哭够的时候。
      ——《命若琴弦》
      
      历史都不过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由一些人讲给我们大家,我们信那是真的是因为我们只好信那是真的,我们情愿觉得因此我们有了根,是因为这感觉让人踏实,让人愉快。
      ——《原罪·宿命》
      
      1.梦想如果终于还是梦想,那也是好的,正如爱情只要还是爱情,便是你的福。
      2.这盼望有时候实现,更多的时候落空,但实现与落空都在意料之内,都在意料之内并不是说都在盼望之中。
      3.浪与水,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浪是水,浪消失了水却还在,浪是什么呢?浪是水的形式,是水的信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什么?水是浪的根据,是浪的归宿,是浪的无穷与永恒吧。
      4.我也是一个浪,谁知道会是光阴之水的几十年之浪?这人间,是多少盼望之浪与意料之浪呢?
      ——《老屋小记》
      
      1.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2.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到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3.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4.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5.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6.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7.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与地坛》
      
      秘密,不信你去慢慢推想,它是趣味的爹娘。
      ——《墙下短记》
      
      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童年的痴拙,若不能默然长思或仍耿耿于怀孩提时光的往事,当是莫大的缺憾。
      ——《好运设计》
  •     很朴实的文字,有温柔却充满力量,有悲观的现实却也同样存在美好的细节。
      这不是小说,在我眼里,是一篇纪实的充满真情的日记。我与地坛,地坛的15年穿梭的人生,冷酷却温情。
      史铁生讲到母亲的时候,描述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让我为之动容,画面感让我眼睛湿润。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
      “曾有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海上寻找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作者自知这倔强冷酷而残忍,而我呢?我自己不同样是这样虚伪、自私而残忍吗?
      十五年里,常伴的陌生人有一对夫妇。铁生从青年走到中年,那对夫妇从中年走向老年。有一位热爱唱歌每天坚持唱歌的小伙子,有一位饮酒的老头却独具特色,有一位上下班经常经过的中年妇女,有一对保护弱智妹妹的哥哥。作者用很细腻很有感知的心去体味这一切。这种视角很现实,有悲观,残忍,却是生活,却一样能看到生活的诗意和愿景。
      有童年的纯真,有青年的追梦,有中年人的长跑,有与友人的交情,有家人的牵绊,有老年人的搀扶。这些,都很真,我看到作者的心,很真。身体残疾的铁生,遭遇了很多磨难,有三个问题一直牵绊着他“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这里面讲到了很多反思。最令我震撼,最震惊的结论是这样一句“这时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说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去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着,你才不得不去写作”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不准备活着回去,悲观的世界依旧是能活得慷慨。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且夫天下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不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我只要求真,我依旧软弱,我还有些过分的懒惰,我有些弱点,很多的缺点。会因为一本书流泪,会听着音乐到处奔腾,会看着动漫沸腾,会对部分现实大骂不已,最重要的,我有勇气去解剖自己,采取行动去改善自己。而绝大部分人害怕看到自己,幻想真是不错的麻醉剂。我处在和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样的年纪,与他一样对味。见他妈的教条去,先把刀指向自己。你只有沉浸,用心,真诚的对待你的每一份经历,我想真理在于真实的经历和不断的批判与自省。
      毕淑敏的文字是属于温柔细腻的文字,就像温柔的女子用简单的经历跟你娓娓道来,她的温柔里藏着利剑。铁生的文字,就是一场厚重的人生观礼,让你沉浸其中,有轻松的诙谐却依旧是在残酷的现实下,可是这现实里看到了向阳的诗意。
      我很幸运,当我遇到疑问、痛苦、挫折、失败的时候,有无数前人的经历在跟我对话。有一个晚上,我跟姐夫聊天,我问他如何去说服一名客户,他说不要去说服任何人,销售一件东西本身就是一场共鸣,与你比你有阅历有经历的人做生意,只要保持最真的你,任何人都影响不了你的决定那已经非常非常棒。你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现在对于你来说,就是勇敢的去经历,去碰壁,不要着急。我猛然惊醒,姐夫的这些话其实我以前都从书本上看到过,这就是生活中的学习。我现在需要经历,沉浸其中,经历。
      “我爱我师,更爱真理”,共勉。
      
  •     本书中的《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真是非常的赞。
      
      史铁生先生的文笔很静,又有对生命的深思熟虑,显得厚重。《我与地坛》这篇分为7部分,有单纯对地坛的描写、有对我在地坛中的活动的描写、有对母亲寻儿的描写、有对园中人的描写,涵盖了亲情、缘分、命运、时间等等的主题,让人感动不已、慨叹不止。尤其是对母亲部分的描述,我读时真是眼泪横流哇。
      
      力荐第一篇的《我与地坛》
      PS.中学课本中有节选
      
  •       要是史铁生没有失去双腿,或许他至死也不会思考他的“精神家园”。想起了哲学上所言的终极境况,这对于我们大多数人确实遥远,但我们可以假设一种场景把自己推向精神或生理上的深渊再问一问自己“我们会如何呢”,有些人经历了悲剧会更加热爱这个世界,有些人却会厌弃这个世界。
        我又想起了把生命交给铁轨的海子,谁能比较二者孰优孰劣呢?我们从小到大受到了太多关于乐观、自信、昂扬向上的教育,仿佛但凡遇到些人生的灰暗就都得像史铁生这样才好。我不太能理解那些以自杀终结的人,川端康成也说“死是拒绝理解的”,但谁又不能说这是他们最好的归宿?生与死哪个才更有意义呢?
        我并不试图传播负能量,只是想对我们一贯以来否定的那些人、那些事多些理解。读完这本书的哪个周末,我去雍和宫,路过了地坛,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进去,一些东西或许是仅仅存活在文字间的。
  •     我很喜欢《我与地坛》,从高中时就喜欢,高三时,每次感觉失去信心或沮丧时,我就拿出语文书来读《我与地坛》,每次读完都会重新获得力量与信心。之后又读了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都很喜欢。现在上了大学,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可是不小心弄丢了,哪位好心人有这本书且无污损,我有另一版本的《我与地坛》,愿不愿意跟我交换一下
  •     每次看史铁生的文字总是不能自已地泪如雨下。也许是他对生命和生活的淡然处之打动了我,也许是他在撕心裂肺的绝望后燃起生生不息的希望感染了我,也许是他朴实无华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 史铁生,他的存在,总有一处渲染到我的生命。
      
      看他的文章,就像是面对面地在听他在倾诉,很平淡无奇的语气,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很久远的老故事。看着眼前的文字,似乎就像是看到他那张从容淡然的脸一样,内心平静却又无法平静地汹涌澎湃。他用平淡无奇的语气把我带进他的回忆里,又用戏谑动情轻松的把人从他的故事里牵引出来。然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地陷进他的过往里,难以走出。在他身上,我总是容易想到这样一句话“当我在抱怨我的鞋子不够漂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街角的小女孩没有脚。”看吧,这样是不是觉得自己还是备受上帝宠爱的。可是这样愚昧的自我安慰往往不能满足我贪婪的内心。我也想像他那样成功闪耀;我也想像他那样内心平和波澜不惊;我也想像他那样能用文字打动人,激励人……然,这些我都做不到,是不是太失败太不幸。这样的问题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答案。因为我还有爱我的母亲,她还能看着我闹,听着我笑。不管我有多糟糕,她依然不会否认我半句。她也一直是希望我能安然过生活,仅此而已。就像史铁生的母亲从来不指望他有多成功一样,只要他好好活着,所有的苦难她来承担。我常常想,比起他的病痛,他最大的遗憾,悔恨,悲痛,便是他母亲的突然离开。
      
      他在很多文章里提到他的母亲。《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那么多的文字里,除了描述他那不安分的内心,暴躁的脾气,虔诚的祈祷,安然地接受或不甘地挣扎,更多的就是对母亲的追悔。生病初期,他把对人生无望的茫然;对生命无常的绝望;对上帝不公的控诉变本加厉地把气撒在母亲身上。以至于母亲的突然离开让他更悲伤无措。他肯定恨极了他的母亲。因为她走得太早;因为他还没来得及淡然对母亲说话对她笑;还没来得及骄傲地对她说一句:看,我虽然没有了双腿,可我依然为自己碰撞出来一条路。他肯定也恨极了自己,为什么觉悟那么迟。为什么没有好好对她。为什么不能早一些让她看到自己可以好好活着。
      
      尽管有那么多的悔恨,那么多的不甘,那么多的祈祷,他却不会再宣泄不满了。他学会了在被命运玩弄这一出戏里,反转演出,跟命运玩闹得很好。在他的《好运设计》里,他用诙谐的语句把人生设计得一帆风顺。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姣好的容貌,学业事业风生水起。这是不是我们所有人想要的美好人生。这样的幸福会不会使自己心灵安定。不能吧。因为不能,他又设计了种种小痛苦或小困难,克服之后,才有了苦尽甜来的踏实的幸福感。生活里是不是顺顺利利得到自己想要的才会有幸福感呢。很显然,并不是。在他能淡然接受这样的困顿之后,还能以这种积极乐观的诙谐来引导我们好好生活,好好看待挫败,不公,生活,生命。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像是在他的文字里得到了重生一样,我又在绝望的内心里生燃起了新的力量。我想这也是自己为什么那么留恋他的原因。
      
  •   跟作者很相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八岁的时候就被这句话打动,之后每每心情低落的时候就会翻出这本书再读一遍。
    《我与地坛》启发了我开始对生活、生命的缘起与归去不断地追问和思考,直到遇上了自己的信仰。《病隙碎笔》里有对宗教、神性和信仰的探讨,有对文革、对现状的深刻反思。“这便是人人都需要忏悔的理由。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了自己之丑恶的可能,因为是已经需要忏悔的时刻。这似乎有点过分,但其实又适合国情。”敢于直面真正的自我,勇敢地割舍过去人性之罪恶,拥抱未来人性之光明,安住于当下的生活,才不虚于人间一游。
    “第一是要不要去死,第二是为什么活着,第三是干吗要写作”。佛陀已告知我们宇宙的真相,告知了生命轮回不息的原因。诸多高僧大德、圣贤名人都依从佛法的指导,范仲淹、曾国藩、林则徐、周恩来、乔布斯等等,愿更多的人们亲近佛法,从中学习智慧,究竟解脱!
    南无阿弥陀佛!
  •   再论孤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