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锐 页数:326 字数:21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丛书一共收入了我的八部作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厚土》开始,到最近的一些随笔为止,大致选了二十年以,内的文字。《厚土》是我的成名作。严格地说,我的文学创作也是从《厚土》开始的。在其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 我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一个标准:用方块字滦刻地表达自己。但是,为什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强调使用方块字?怎么才能算是深刻?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这几个问题一问,就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其实很苛刻。用这个标准衡量自己这八本书,我不能说真的做到了,只能说还算是一种自觉的追求。 本来文学创作是个人的事情。作家和好作家的分野就在于类似和独创的不同。但是我相信,无论多么独特、独创的写作者,他都无法使自己分身于历史和时代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常常是对历史和时代的反省与反抗,是独自一人对生命深情的抒发和挽留。讽刺的是,历史会让反抗和反省变得多余,生活会让抒发和挽留变成自作多情。因为,无动于衷是历史的基本属性,变幻无常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我是和“文革”以后的“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在一波又一波的主义和潮流中模仿和“创新”的时候,身边的这个世界早已翻天覆地: 从天安门广场上高举毛主席语录本狂呼万岁的红海洋,到灯光广场上挥动荧光棒泪流满面的追星族;从千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到亿万农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城市去打工;从所谓的国家主人翁,到失去生活依靠的下岗工人、没了土地的农民;从排着长队用粮票、布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到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名品专卖店;从“深挖洞,广积粮”的自我封闭,到高楼林立、汽车塞路的国际化流行病,这一切都是我们亲历亲见的历史和生活。眼前的这个世界变化之大,之剧烈,之深刻,说翻天覆地没有半点夸张。在所谓全球化的潮流下翻天覆地的中国,让所有的文字描述相形见绌。我们已经从狂热信仰的革命天堂或地狱,一步跨进了权力和金钱的狂欢节。在这个狂欢节上被权力剥夺的精神侏儒们,却又同时依靠金钱变成了消费巨人。有入宣称,这是一个历史终结于消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经典被读物取代,独创被复制取代,欣赏被刺激取代。总之,在“作者死了”之后,文学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可是在我看来,文学是人记录自己生命体验和想像力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没有文字之前被人们口口相传,在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就用文字记录。就像食欲和性欲一样,这样的生命本能并非专属吁某一时代。真正的文学从来都是出’于内心的渴望和需要,权力的剥夺,金钱的驱使,或许可以得逞于一时,甚至得逞于一个时代,但它们从来也没有能得逞于永远。刻骨的生命体验,勃发的想像力总是会从岩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总是会在大漠的腹地汇聚成茂盛的绿洲。真正的创作者从来用不着向历史撒娇,非要要求一个适合文学生长的“盛世”。生活本来就是泥沙俱下的,历史也从来就不可能干净。唯其如此,才滋养出了意想不到的文学。 在这翻天覆地的世界上,几十年来除了读书就是写作,很单纯也很单调。写的东西也简单,除了小说就是散文随笔。如此这般,在单纯和单调之中一晃三十载,眨眼间,曾经的热血青年忽然白发杂生。真快。快得来不及感叹。所谓的反省和反抗,在落到纸面的同时,也渐渐变成一个人的独白。到这时候才体味出什么叫“创作是个人的事情”。那情形很像是一个人把沙子扔进黑夜,也很像那只衔来石子填海的笨鸟。 牢记着历史无动于衷的基本属性。我不想给自己的选择涂上浪漫的色彩,更不想找一个道德的高台阶站上去。义无反顾的自生自灭是用不着宣言的。 二00七年六月二十九日傍晚,于草莽屋。
内容概要
本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伤口的标题命名。 本套丛书一共收入了作者的八部作品。从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厚土》开始,到最近的一些随笔为止,大致选了二十年以内的文字。《厚土》是我的成名作。严格的说,我的文学创作也是从《厚土》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
作者简介
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2004年3月获
书籍目录
总序红房子运河风古墙传说之死黑白——行走的群山北京有个金太阳——行走的群山后记:留下的,留不下的李锐作者年表
章节摘录
红房子 至今我一直都把自己认作是一个乡下人。 至今我还一直记得那些耐人品味的村名:郭家场,双树,塔营,黑庄户……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怎么也弄不懂什么叫郊区。郊区……干吗叫郊区呀?我们不,我们这些同年龄的孩子把自己住的地方叫红房子。找不着边儿的浓绿的原野,包裹着一片红砖红瓦的房子,包裹着一个依稀的童话。 一 乐土 据说北京郊区的这片地方,过去曾是日本人的军马场,解放后就在这里办起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国营农场。从一条老远老远的黄土大道上来了很多人,来了很多机器,来了很多外国专家。苏联的,匈牙利的,捷克的,保加利亚的。那时候,连我们这些孩子,也会含糊不清地说一两句“达瓦里西”和“达斯维达尼亚”。至于日本人,我们是在电影上看到的。自从看了那个蒋二和蒋三兄弟俩打架的电影之后,我们便记住了:日本人就是仁丹胡子和“八格牙路”。这个电影曾叫我高兴过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当弟弟的蒋三是个英雄好汉,而当哥哥的蒋二是草包汉奸。于是我便当然站在很有利的地位上,常常对哥哥挑衅,“我是蒋三!你是蒋二!”哥哥很恼火,可他一时又没有看过弟弟当坏蛋的电影,总有些气短。 那时,我家的隔壁还住了一位美国友人,跟我们的关系极其融洽。他喂了一条大狼狗,家中摆一只很大的弹簧床。我们时常排了队,一个个挨着要他抱起来摔到颤悠悠的弹簧床上。有时甚至还趁他睡觉的时候爬上去,把小小的指头伸进他那个深得惊人的肚脐眼里去。他一面呵呵地笑着,一面用汗毛很长的大手把肇事者拿获。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他回国了。据说后来还写过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不知上边的这些趣事他写到书里没有。 印象中的红房子,总是被淹没在漫天的青纱帐里,一条围绕的水渠为它们划出一道清亮的界线。水渠的外岸是合抱粗的柳树,挨着树是一圈土路。里岸是密得像风墙一样的紫穗槐,每到夏天,就吐出长长的闪着黄色斑点的深紫色的花穗,招来很多嗡嗡的蜜蜂。紫穗槐的背后是一道日本人留下来的铁丝网,场部的正门还有两个像木箱子一样的岗亭。大院子里有拖拉机站、奶牛场、马号、猪场、养鸡场、食堂、供销合作社、子弟小学,可是没有幼儿园,于是这个鸡鸣马嘶、百象俱生的大院,就成了我们的乐土。 院子的中间,有一个砖砌的高台,台上挂着一口大钟。每天都是那个耳朵后边长着大肉瘤的张大爷敲响这个钟。钟声传得很远,很远,连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农民们也都按这钟声计算作息的时间。敲钟人的手里,时常握着一个扁扁的方方的小酒瓶,一张永远是通红通红的脸。敲起钟来,耳朵后边的那鸡蛋大的肉瘤一颤一颤的,这奇怪的东西叫所有的孩子都怀了一点惧怕。我们捂了耳朵,围在他身子后边,每一声钟响都引起一阵尖叫和震颤,听着我们的叫喊,老人便敲打得愈发用力。敲完了,很神气地把铁锤挂好,对我们威严地命令着,“下班了,还不回家!”孩子们便像一群惊散的雀儿,四下跑开来。这长着肉瘤子的红脸老人,这颇有几分古朴的钟声,一直伴着我的童年,伴着那些也被原野染成了绿色的往事。 妈妈一连生了我们姊妹九个,上边四个姐姐,从哥哥开始,下面的五个都是男孩。到家里来的客人们,总是惊叹着“真不少”!姐姐们都在城里上学,除了假日是不回家的。五兄弟中我排第二,哥哥只长我一岁,所以终日在一起厮混的是我们俩。哥哥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比我强:拳头比我硬,跑得比我快,弹玻璃球、扇洋画儿总是赢我,弹弓打得比我准,上学以后功课比我强,连字也写得比我好看。我成天在他屁股后边颠儿颠儿地跟着,真好像人家说的那样,是个“跟屁虫儿”。由于年龄太接近的缘故,我们俩从来不以哥弟相称,都是直呼其名。为些说不明的原因动起拳头来的事情时常发生,其激烈的程度不下于蒋二蒋三两弟兄。打得哭起来,便由妈妈出面裁决,各自哭诉一番理由,然后伸出手心来,被一根量布用的竹尺疼疼地各打五六下,兄弟俩便哭作一团。孩子太多,妈妈很费心,有时一天里这样的场面要经历十数次。妈妈自己也被气哭过,“我还活着你们兄弟就这样打,我死了你们该怎么办?”妈妈哪里晓得,正是在“文革”中她和父亲冤死之后,我们姊妹九人相依为命,以骨肉联成堤坝同卑鄙和野蛮抗争。可惜,这一切都已无从叫她看到,叫她看见。 如果官司打到爸爸那里就糟糕了。爸爸很少有过笑脸,从来也不记得他抱过、亲过我们,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地要求我们执行他的话。爸爸揍人是不许哭的,尤其不许哭出声,你越哭他就打得越凶,爸爸见不得眼泪。爸爸就像一个消声器,只要他在家里,我们举手投足都格外警惕。我最佩服哥哥的时候,就是我们俩一起挨揍的时候。因为他是哥哥,出了什么娄子落在他身上的巴掌总比我多。爸爸打人不像妈妈那样仔细地选择工具和部位,爸爸不,他随手拿起身边的东西就打。我们稍微大了一点的时候,哥哥就学会了忍着疼不出声,一声也不吭,爸爸打人的手便突然停下来。我在一旁看着,心想,我也不哭!可轮到我的时候,常常挨了第一下便哭起来。哭虽哭,有哥哥陪着心里就不那么害怕。往往在受了这样的皮肉之苦以后,到了吃饭的时候,爸爸会拣好吃的菜放到你碗里,一面夹菜,一面挖苦哭了鼻子的人:“你的泪水多,你是林黛玉!” 挨打的时候不一定哭,可到这种时候就特别委屈,特别想哭,热辣辣的泪水顺着两腮滴落到饭碗里,爸爸夹菜的筷子立刻就会翻转来打到头上。妈妈不让了,一面挡住筷子,一面把我们护在怀里。每到这时候,我们就扎在妈妈热烘烘的怀里,忍不住放声哭起来……现在,自己也已有了孩子,可不知什么时候被突然触发了,热辣辣的东西仍会在眼眶里涌动……母亲已经永远地去了,命运所赐给每个人的那个热烘烘的怀抱,竟如此久远地温暖着我的心。 因为只有一个小小的供销合作社,农场的职工买东西就比较紧张,尤其是到了月头买粮食就更紧张,总是要排一个长长的队伍。这种事情自然很烦人,也很费时的。于是排队的任务就常常由我和哥哥去顶替,快排到头时,大人才来解放我们。有一次,又分配了这样的任务,我和哥哥每人在路旁折了一枝肥大的蓖麻叶子顶在头上挡太阳,嘴里热闹地讨论着一本刚刚看完的小人书——《孟姜女》。最后一致的结论是:这本小人书不棒,好人都死了。哥哥忽然建议说: “东大院里有好多砖,咱们也去搭个万里长城吧?” 我把蓖麻叶扯下来摔到地上:“走!” 砖垛很高,我们就先搬些零散的砖搭一个台阶,哥哥站在台阶上往下搬,我往远处运,一块一块挨着摆过去,然后再一层层地加高。慢慢地,一道长长的矮墙从砖垛下愈伸愈远。我和哥哥来回奔跑着,手指磨疼了,衣服弄脏了,一直到听见妈妈焦急的喊声,我们这浩大的工程才停下来。我和哥哥不光误了排队,连午饭也早已耽误了。大人们又气又急,挨打是在所难免了,板子还没打到肉上,我的屁股已经紧得发麻了。为了万里长城,我们弟兄俩付出的眼泪,比孟姜女或许还要多些。 父亲对待我们几个男孩子已远远超出了严格,也远远超出了严厉。小小年纪的我们,从七八岁开始,就力不从心地按照他的要求去做:跟他一起锯木头,按他自己的设计做活动门兔窝;跟他一起拧管钳子,在家里安装小暖器(也是他设计的);跟他一起用水管子做自行车;跟他一起翻地种菜;跟他一起栽葡萄、种花草、夹篱笆,稍有不对,手边的工具就会打上身来。爸爸似乎是在很急躁地催我们长成一个如他一样能干的男人。现在我才懂了,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同自己童年的经历分不开的。 爸爸是四川自贡人,自贡素以盛产井盐而闻名天下。他虽然也出身于盐商的家庭,但不到一岁便失了父母,所以小时是很苦的。在自贡,有王、李两大家族长期的明争暗斗。王家的买卖多一些,而李家除了钱财而外,还有做官人多、读书人多的优势。为了保持这个优势,李家的大户们出资办了族学,凡是李姓的,不论贫贱富贵均可免费就读。父亲最初的教育就是在族学中得到的。在族学里,父亲最爱做的事情不是读书,而是逃到江边去游泳。后来,当他和六姑连盐水煮蚕豆的饭食也无保障的时候,便只好辍学。爸爸说爷爷当年是只靠了一只锅、两只碗的全部家当创业的,随着贩盐的马帮,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彝人或藏人的区域,九死一生当中,竞让爷爷取得了成功。但爷爷一死,家境马上就衰落下来。父母双亡,子女们如失巢的鸟,各自投林找一条生路。父亲曾回忆说,当时他的一个姐姐出嫁了,按照习俗,姑娘离开娘家门时,要拿一把筷子从头顶朝背后撒下去,由新娘的弟弟在背后撑起衣襟接住,这种举动大约是取一个快快生子的吉利。可当爸爸撩起衣襟去接的时候,那十数根筷子竟从褴褛的衣衫中哗地一声纷纷坠落到尘埃中,做姐姐的不禁转身抱住弟弟痛哭失声……后来家中无米下锅的时候,爸爸就常常跑去找这个姑姑,但数次之后姑夫的脸色便难看起来。姑姑只好叫爸爸躲在后楼的窗口下,把饭团用荷叶包了投到爸爸怀里。爸爸辍学后,就是在这个姑夫开的裱褙店里做学徒。把担钩卷起来,挑着齐人高的木桶到江里去担水;握住擀杖粗的墨在石臼里研磨;站在木凳上拆卸比自己还要重的挡板;涮锅、洗碗、倒尿盆……父亲是极聪明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毛笔字竟有一天超过了姑夫,顾客们竞也要他把字写到匾上,而后堂堂皇皇地贴上金箔高高地挂起来。姑夫破天荒地提出来今后要付给他工资。可爸爸早已受不住这个牢笼了,他从别人手中转借到一本刘半农的《扬鞭集》,里面有一首诗叫做《学徒苦》,几十年后,爸爸依然能背出这首诗的前几句: 学徒苦! 学徒进店,为学行贾; 主翁不授书算,但日“孺子学习勤苦!” 朝命扫地开门,暮命卧地守户; 暇当执炊,兼锄园圃! 爸爸觉得这字字句句竟是在说他自己,于是在一个雾蒙蒙的早晨,去江边担水的爸爸放下那副压了他多年的担子,毅然踏上一只货船,沿着滏溪河流进沱江,然后汇入长江一直漂泊到重庆。因为没有钱,他一路上就替船老大做杂工,淘米、洗菜、劈柴,什么都干。朝天门码头冰凉而赤裸的石阶,迎接了这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浩浩荡荡的长江,敞开了他探寻人生的视野。父亲先考进一所不收学费的教会学校,后来因为闹学潮而被开除。接着他又考进另一所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做工,有时也靠给报纸投稿得一两个稿费。他开始读到这样的话:“人生最大快乐事,莫过于雪夜闭门读禁书。”他开始听到这样的诗句: 一只两只三四只,五窝六窝七八窝,吃尽人民千万担,凤凰何少尔何多? 抗日风云之初,在重庆闹得轰轰烈烈的学生联合会,有三位著名的领袖,都姓李,号称“三李执政”,其中做主席的那个“李”,就是当年沿长江漂泊而来的父亲。 有着这样生活经历的人,自然是很懂得人生与社会的冷酷和残忍;有着这样生活经历的人,自然是最见不得随着鼻涕一起掉下来的叫做眼泪的那种东西。 就像在族学里不断逃学跑到江边去游泳的爸爸一样,我和哥哥也总有办法冲破种种管束,找到自己的王国。早晨,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我们常常赶在拖拉机手的前面跑到拖拉机站,等着看那一台台的铁东西是怎么突突响着走起来的。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被拖拉机手们抱到座位上转两圈。看了拖拉机之后再去看什么,这要看当天的兴趣:也可能跑到奶牛场去,看电动吸奶器怎样把奶牛鼓胀的乳房吸扁;也可能跑到马号去看大洋马。喂马用的花生饼和盐水煮的黑豆,经常是我们偷袭的对象。趁人不备悄悄溜进去,不要命地塞满所有的衣兜。当看马人呵斥着追过来时,就没命地跑,一边跑,一边撒,不过总能剩下一些。这类东西吃多了,肚子里就叽里咕噜地响,接着就放起屁来,不论谁发出一个响声,大家就拼命地笑,一面笑一面唱,“一个豆儿,十个屁,十个豆儿,唱大戏!”有一天晚上,农场放映了一部苏联影片,演的是边防军的故事,其中有一匹神奇的白鼻梁儿的战马叫做“欧利卡”。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围在马号门口,对所有白鼻梁儿的马都欢呼着“欧利卡”。马队里有两匹绝顶漂亮的种马,一匹黑色的,一匹枣红色的。每天都要由两个骑手骑着它们跑出来遛遛。有个叫周胡子的骑手最威风,据说过去是个骑兵。他歪着身子抖起缰绳,像一阵黑色的旋风卷进田野,忽隐忽现。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等长大了当个骑兵团长!后来还认认真真地把这理想写进我的一篇作文中去。 有一段时间,我和哥哥最爱去场部外边的那个养鸡场。墨一样的澳洲黑,雪一样的来航和斑斑点点的芦花,就在鸡舍四周一片开阔的苜蓿地里自由自在地觅食、追逐。只要喂鸡的刘大爷敲响一只铁桶,鸡们便漫天遍野地疯跑过来,在食槽前挤做一团。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刘大爷墙上的那支双筒猎枪。鸡场上空时常有盘旋的老鹰俯冲而下,惊慌的鸡群立刻在那道闪电般的影子下面瑟缩逃窜。这时,刘大爷的枪声就会轰地响起来。有一次,我们亲眼见着一只被击中的苍鹰从空中颓然坠地,当我和哥哥欢呼着跑上去的时候,它又艰难地飞起来,飘零的羽毛在空荡荡的天上翻卷……我有点可怜它:鸡们饿了的时候只要在食槽前挤一挤就行了,可它却要在枪口下俯冲。有些鸡在地里野惯了,就把蛋也下在外边。每天刘大爷都要挎一只大筐到草丛里去寻找。干这个活最能引起兴趣,拨开草丛,立刻像变魔术一样露出白花花的蛋来。有的时候,甚至有十来个鸡蛋排列在一起。我和哥哥就在这不断的发现中奔跑、喊叫,一直到远处传来召唤的钟声。 最恐怖但也最引人的事情,是跑到食堂背后去看杀猪。农场因为有自己的养猪场,吃肉自然极方便。人怕出名猪怕壮,猪一肥末日也就到了。一根麻绳将四蹄绑缚起来时,那愚笨的生灵竟也懂得死期将至,于是死命地嚎叫起来。每当听到这嗷嗷的嚎叫,不管正在干什么,我们都惊呼一声,“杀猪了!”撒腿就往食堂背后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