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陆文夫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美食家(毕业了)》中朱自冶的父亲在上海开房地产交易所,发了大财。本来家住上海,在苏州也买下了一大片家产。抗日战争开始不久,一颗大炸弹落在朱家房顶上,全家只有朱自冶幸免于难。因为那天他来苏州外婆家吃喜酒了。这时朱自冶20多岁,上海的家没有了,只好孤身一人住到苏州来。他以出租房屋为生,收入很多,一应事务又有经纪人代为办理,所以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吃、喝、消遣。他不仅吃得又精又细,而且能把吃食讲得头头是道。中学生高小庭和妈妈是朱自冶的远亲,寄住朱家,不交房钱,朱自冶便让高小庭课余时间给他当跑街的、采买各处的风味小吃。高小庭在学校读书,懂得一点历史地理、自由平等、三民主义、人的尊严什么的,所以对朱自冶的寄生虫生活忿忿不平。1948年冬天高小庭投奔革命到解放区,没想到解放后被分配回苏州干商业工作。这时朱自冶仍然有钱,仍然包着阿二的黄包车,趾高气扬地进饭馆、上茶楼。他不抽不赌不嫖,没干过坏事,镇反镇不到他头上,他反说共产党把天下治得太平了,可以放心吃喝了。高小庭心里有气,劝阿二别再给资产阶级寄生虫当“牛马”。于是阿二真的不再给朱自冶当“牛马”,但这样一来没有了收入。阿二的爹只好去摆小摊,见了高小庭就狠狠地翻白眼。朱自冶没有车坐了,也对高小庭怀恨在心。高小庭暗暗得意,认为自己使朱自冶学会了自食其力。后来组织分配高小庭去一家名菜馆当经理,他决心不再为资产阶级寄生虫服务,而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于是把名菜馆“改造”成大饭铺。受其影响,其他名菜馆也开始敷衍了事。朱自冶及其“食友”们无处可吃,丢了魂一样蔫头蔫脑。
朱自冶责怪高小庭糟蹋了苏州名菜,后来便偷偷跑到孔碧霞家吃了起来。孔碧霞本是一个政客兼教授的姨太太,解放前夕政客逃住香港,把孔碧霞、3岁的女儿和一座大房子留在了苏州。孔碧霞烹饪技术奇妙无比。她和朱自冶一个会烧,一个会吃;一个会买,一个有钱。于是由同吃而同居,最后宣布结婚,天天两人挽着手上菜场。高小庭看到朱自冶逃避改造非常气愤,没想到许多干部、工人也对他那大饭铺饭菜质量低劣表示不满了。一位老战友还责备他毁灭了苏州的饮食文化。60年代初国家陷于贫困,饥饿威胁着每个人,连朱自冶也和高小庭一起偷偷去码头拉大南瓜了。拉南瓜的时候饿得皮包骨头的朱自冶沉浸在对曾经享用过的美味的回忆里,居然在幻想中创造了一道名菜“南瓜盅”。到了“文革”,高小庭和朱自冶一个是走资派,一个是寄生虫,都成了批判对象。高小庭还被赶出苏州下放到农村。“文革”后落实政策,高小庭仍回苏州那家菜馆当经理。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小庭思想解放了,又把大饭铺恢复成名菜馆。他还冒着大雨去拜见已退休的名厨师杨中宝,请杨中宝回来给青年厨师讲课。连朱自冶也被请来专门谈“吃”。朱自冶1938年开始在苏州吃馆子。这还没算他在上海的吃龄,一直吃到“大跃进”之前。3年困难时期一度中断,但并未停止理论探讨。据外界流传,他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写了一本食谱。“文革”中什么都肯交待,唯独把食谱包好埋在假山下。朱自冶本不善言词,但来菜馆谈吃却口若悬河。讲着讲着还插进一些情节和典故,甚至把大姑娘唱小曲、卖白兰花、叫堂会等夹在菜里。朱自冶因为谈吃,名气居然大起来,来请讲课的络绎不绝。有心人还借此机会成立烹饪学会,录下朱自冶的讲话印成讲义。不久,当年的黄包车夫阿二要娶儿媳妇,约高小庭星期天晚上去吃酒席。阿二刚走,烹饪学会又送来请柬,约高小庭参加星期天中午在孔碧霞家举行的庆祝烹饪学会成立的宴会。星期天中午,高小庭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了孔家那黑漆斑剥的大门。庭院幽雅、紧凑,有池塘、树木、花草、石竹、水轩、石板桥……。孔碧霞的女儿年轻美丽,年过半百的孔碧霞也是那么高雅脱俗。朱自冶身穿西服坐在大圆桌前,旁边是几位苏州的“各界人士”。各种冷盘在桌上摆成一朵硕大无比的花,随后送上来的各种菜都新奇而味美。朱自冶的解释和指挥头头是道,孔碧霞美丽的女儿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过池塘上的石板桥来上菜的姿态也优美无比。宴会中,会奉承的人把“美食家”的雅称送给朱自冶,还要求高小庭的菜馆聘朱自冶为技术指导,按月发工资。高小庭急忙借口参加阿二家的婚宴逃出孔家。阿二家没有虚伪的应酬,也谈不上奢糜,但气氛欢乐、融洽。人们以小孩子为中心,递食品,逗笑。有人把一颗硬糖塞在高小庭小外孙的嘴里,那孩子立即吐了出来。有人递上一条巧克力,那孩子抓过来就往嘴里送,吃得直流口水。人们轰笑起来,而高小庭心里却燃起了无名火:这孩子长大也要成“美食家”了吗?他一把夺过巧克力,把一颗硬糖塞进孩子嘴里,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作品鉴赏]
中国“文化热”的兴起是80年代中期的事,但《美食家》确实是一篇较早在比较深刻的意义上思考文化问题的作品。它以探讨文化问题为主,但又不局限于探讨文化问题,所以意蕴深刻而丰富。对于文化这个最深刻意义上的主题来说,小说中的人或物都是一种表象。或者一种象征。欣赏这篇小说首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小说的选材是奇特的。它主要写一个以品味佳肴为职业的人“吃”的历史、生活际遇及其精神风貌。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非仅仅把“吃”作为一种生活现象、一种生理需要来描写,而主要是把“吃”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来描写,挖掘其社会、历史意义。在小说中,“食”是一种“文化符号”,而且这个符号具有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小说第5章,作者借高小庭之口议论道:“文化大革命可以毁掉许多文化,这吃的文化却是不绝如流”;在第6章,丁大头又对高小庭说:“苏州的吃太有名了,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文化。如果把这种文化毁在你手里,你是要对历史负责的!”显然,作家是通过对“食”这种特定文化形式的描写思考整个文化问题。作家对文化的理解与评价主要是通过朱自冶和高小庭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形象体现出来的。关于朱自冶,就阶级成分而言,他无疑是剥削阶级、有闲阶级的代表,不劳而获,生活条件优越。高小庭有充分的理由把他看作“寄生虫”。但是,他代表的那种精细、高雅的文化却又不容简单否定。因为那是人类进步和文化的结晶。小说的这种价值观体现在高小庭形象的转变上。显然,读者不应把高小庭和小说作者等同起来。高小庭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角色,小说作者在他身上寄予了两种情感:肯定和讽刺。作为革命者,高小庭从小受民主主义、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否定朱自冶的寄生虫生活,这当然没有错。但他因此否定朱自冶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文化形态,则是一种偏见,甚至是一种愚昧。这种愚昧具体表现为“极左”和“革命”行动:将苏州名菜馆改为大饭铺。但随着社会的变革,思想的解放,他终于意识到当年那种“革命”行动的简单幼稚,能够重新评价朱自冶的“美食”。小说第9、10章关于高小庭把大饭铺恢复成名菜馆、请名厨师杨中宝、美食家朱自冶来传授经验的描写,实际上是暗示身为革命者但代表一种低级文化形态的高小庭对高级文化形态的认同。无论是对于朱自冶还是对于高小庭,小说都是有褒有贬的:朱自冶体现着高雅的文化,但这高雅却建立在以剥削为主的生存方式上;高小庭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却曾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愚昧。这两个人物身上被肯定的因素的统一。高雅的文化形态与健全的生存方式的统一,才是理想的人生。改革之后那些凭自己的劳动所得理直气壮地到名菜馆来享用名菜的人们,就把自食其力与文明高雅统一起来了。作家实际是想说:在物质条件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人就应当而且必然追求高雅的生活。文明,就是这样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小说最后写的高小庭外孙吃巧克力那个细节,就是揭示人固有的一种天性。把朱自冶、高小庭等作为文化的表象来认识的时候,我们得出了上面的结论。但在小说中,他们又是生存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有血有肉的人。朱自冶曾经有过天天坐着黄包车吃馆子、上茶楼、泡澡堂的优越生活,3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也落魄得提着草包在街上乱转,拼命钻进人堆里买点红薯、萝卜、花生米。“文革”中挨批斗,改革开放后却吃得更体面。高小庭以革命者自居,3年困难时期却把自己的老婆饿得浮肿,自己半夜里偷偷摸摸去码头拉南瓜。“文革”中他被作为革命对象下放农村,改革后回到苏州。又要为他当年深恶痛绝的“吃”而苦心经营。这类描写实际上是对特定历史时期某种社会现实的反思。它与文化反思结合在一起,使小说具有了文化、历史、社会、人生等多重探索相统一的品格。艺术上,这篇小说值得注意的是其朴素的叙述风格,对苏州风土人情、美味佳肴的描绘形成的地方气息,以及从高小庭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而产生的反讽刺特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食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7条)

 
 

  •     真的是无意间看到的这本书。
      没有抱有太多的希望,因为有了唐鲁孙唐爷之后,看任何美食文章,都无法再让我有激情了。
      唐爷是写美食的高手,真正爱吃的人。
      那么这位朱爷一定是唐爷的好朋友。
      有热爱的东西存在,他们多幸福啊。
      我羡慕万分。
      直到现在我也活的像个行尸走肉一般。
      倒不是我不爱生活,是我还没找到爱的理由。
      
      这本书我看的时候,觉得异常有意思,用一个美食家的人生经历贯穿中国改革的几十年,真奇怪,这么没意思的故事,偏偏作者写的这么有趣,而看得人也完全乐在其中。
      我想把第一人称按在一个完全称不上正面人物的人身上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读者的代入感会影响这本书对读者的感觉。
      陆先生这本书,写的真好。
      我说了一句废话,却是由衷说出来的。
      
      别扭的小人物,看不得别人好。
      我们就是这种小人物,我们心胸就是不宽大嘛,我们的视野就是窄小嘛,我们就是上面说啥我们做啥的人嘛。
      完全听从指挥棒的就是我们这种人嘛。
      有了错误也绝对不是因为我错了,一定是因为指挥棒指错了。
      
      让我真有亲切感。
      这一定不是因为我是这样的人,一定是因为文章写得太好了。
      
  •      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吃货的人,美食对我的意义虽不及朱自治那般已渗入其骨血,但是每当我看到美食的时候,烦恼便会一扫而光,也许这正是我生性豁达开朗的原因之一。那么美食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魔力能让这么多人对之着迷呢?那陆文夫则犀利地看出,这也学包含着一种美食文化,一种无法忽视的普及大众的文化。
       以前我认为美食家就是那种在电视厨艺大赛中担任评委的人,看他们的头衔,很多是营养师或是曾经的五星级大厨,能够被誉为美食家,定是吃遍五湖四海,真的是“吃的盐比我吃的饭都多”。全世界美食如此之多,那要能自成一家,便是投入巨大,倾注心血。可是这等美差,似乎不是普通人能够追求到的,因此当我们谈到美食家和美食时,脑海中或多或少会有一种感觉,高级饭店餐厅、精美餐具、顶级服务和设计独特的菜品。可能,这是大众心中的美食“家”。
       可是读完了陆文夫的这本书之后,我对于“家”expert的定义才有了改观。如果按照现在的观念看,朱自治无疑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吃货。吃货,爱吃,会吃,享受吃,吃得多。但是他的那种境界貌似更加高深,因为“吃”好像已然成为他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懂得吃的每一个细节,从他的吃的一举一动中可以看出“吃文化”的精髓。可他不是大众普遍认可的那种属于上流社会的“家”,虽然在改革开放后他在苏州一时名身大振也是后来的事了,但终其一生也没能达到那种公认的巅峰。我想作者想表达的,就是一种社会文化是需要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健康茁长成长的。故事中高小庭一味反对这种吃的“腐败”,那是因为几十年来生活水平所致,它让仍旧饥肠辘辘的人们无法理解,那种还能把吃当做是一件精致的事而并非人的本能的行为。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因此才会安排朱自治中间一度沦落,去渡口拉大南瓜为生这样的情节。“美食家”朱自治在那个时候吃的都是粗茶淡饭,过的都是穷困潦倒的生活,因此对吃的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可随着时代进步,大家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之后,苏州的人们才发现,他们曾经嗤之以鼻的“寄生虫”已变成“吃文化”了,那么朱自治的再次出山就理所当然了。
       《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两年内大红,也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人们只有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这些社会文化才会越来越重视。以前形容一个人特能吃,往往用“饭桶”一类的词对之表示鄙夷或是嫌弃,但是现在一个“吃货”,却好似有一种诙谐幽默,不时透露出生活的小幸福。所以我们不用过多地去关注那些高端冷艳的上层,就从田间村落都能品尝到诱人可口的美食,这才是真正的民以食为天。每一个吃货都是自己心里的美食家。
  •      这本书是早早就预备要看的了 但是未看之时,听着这美食家的名字,以为是和蔡澜的那些书一样,无非是老饕的平生所吃细品罢了,也就只是打算搁着,等闲暇酒足饭饱闲翻两页消遣。
       昨日上文学概论是,却不想老师冷不丁提到了这本书,他说"上周又把<美食家>看了一遍,感触大有不同,美食里的故事,说尽了人生百态。"我心中一动,回来便翻出书来看,今天一大清早趁热读完了,果然是百味杂陈,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
       高小庭,朱自治和吃喝纠缠了一生,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个时代,吃喝都是一桩大事。我这人也是顶爱吃的一个人,食不可无肉,居倒可以无竹。这小说里本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大家都是时代里的孤舟,有时在风头浪尖有时被狂风吹向低潮本就无可奈何。解放后的那段岁月,在我心中一直是感叹其奇妙神奇的,因为风云变幻的世界,非把每个人的本性揭露出来不可,年轻时以为自己是风,但最后才发现存活下来的都非得低下头甘作草。那个时代的风风向常变,无人能片叶不沾身,无论是高还是朱,无论是谁,无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就算是圣人,也总会在某阵风时,败下阵来。也正是因为不免会被风所左右,所以也谈不上彼此埋怨憎恶,所以不如大家一起坐在一张八仙桌,举杯换盏,大快朵颐,一笑抿恩仇。有时候也不免想象如果自己生在那个时代,要如何抉择,如何躲过风的摧残,答案总是作罢,想象的事谁说得清,时代总要在曲折中前进,只愿今世的我们,不用再受那么多曲折,能够平安和乐坐定品尝一碗清炒虾仁。
       做菜需要智慧,写吃食也是实在需要智慧。作者擅长留白,一桌长宴,只挑拣最有特色的一个细细写来,其他的只是淡淡叙述几个菜名,甚至有的宴席对上桌的菜一字不提,只说那因为需要的准备时间长而没能上桌的鳗鱼,反叫人念念不忘,深感苏州菜的精妙和中国饮食博大精深。
       更绝的是作者光是描写菜色对人物本身着墨不多每个人物却都有血有肉如见其面。这点体现的最深的就是文首对于朱自治一日三餐的描写,这个仪式般的吃饭过程,把当时的社会现实,资本家的生活状态,苏州的店家老字号氛围栩栩如生展示了出来,光是一碗头汤面就把这生活场景喧闹气氛拉近到了我的眼前。
       说到这我想提一提清炒虾仁,这是书里经常出现的一道菜。开头讲朱自治去吃头汤面,吃的就是清炒虾仁面,还对面有诸多额外要求,一下就把他爱吃会吃的常客形象刻画了出来,这时的面是旧时代的面,也是高所痛恨的生活方式的代表。后来高小庭当了饭店经理,对饭店大肆改革,丁大头来给他提意见的时候特地说到了"资本家说清炒虾仁比白菜炒肉丝好吃,无产阶级尝了一口之后也跟着点头"以此来说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渴望吃到好吃的食物的,特别是当他们生活富足起来之后,而高之后也确实被这一席话说动了,对于食物的看法从这里开始转折,认识到了美食对于历史是一种尊敬对于人民必不可少。后来世事变迁,困难年过去后他直接表示"要致力于炒虾仁,使人对这美好的日子留下更深刻的记忆",这是他其实已经开始认同朱自治对与美食的观点。而故事接近尾声,故事的主人公都年过半百,尝遍人生百味之时,一道在朱自治家宴席上吃的装在西红柿里的别具一格的清炒虾仁,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这虾仁鲜美之中略带蕃茄的清香和酸味,想想起来都让看书的我口水直流。更值得注意的它的象征意义。这不仅体现了高小庭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佩服起朱自治的美食观,更体现革命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不协调得以调和,那么多年的动乱在这一道清炒虾仁重现餐桌后释然。
       能写出这样奇书的陆文夫定也是个老饕无疑,在下作为一个小饕十分钦佩。电话打来,我的金枪鱼饭套餐到啦,心中欢喜,感谢时代的大潮把我放在可以尝遍美味的这一时空。
  •     初识陆文夫,是在文学课堂上,老师将其与邓友梅先生譬喻,其为苏州一能品会写之文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拜读其著作,今日在图书馆偶然拾得,此《美食家》中篇小说,字数不多,一口气读完,被陆文夫先生之文字深深吸引,朴实而不失活泼,轻松不失严肃,可见先生国文功底,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简单几笔,就将人物轻笔勾勒出,活灵活现,小说中几个场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朱自冶这个人物也跃然纸上。此等文字功底,是我学习模仿之榜样。
  •     書中提到的一些吃的
      
      朱鴻興的頭湯面
      石家飯店鲃肺湯
      陸稿薦醬汁肉
      松鼠桂魚
      三套鴨
      西瓜盅
      南瓜盅
      
      還提到一部滑稽戲【滿意勿滿意】
      
      書寫于1982年,到現在,有些吃的仍然存在。
  •     小说不长,4天看完。故事围绕着解放前、解放后、大跃进、文革前后高小庭的浮沉和心理变化展开,借用苏州美食为切入点,以食写人,以食写高生活的那个年代。
      
      首先,不能不谈的是苏州的美食文化。雪花鸡球、松鼠桂鱼、蟹粉菜心,光是看到这些菜名,就能想到这是何等的美味啊。而苏州人对吃的讲究也是独树一帜,上菜先是冷盆,接下来是热炒,热炒之后是甜食,甜食的后面是大菜,大菜后面是点心,最后以一盆大汤作为总结,菜式由咸到淡,吃客的数量也严格要求在8人以内。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前年去苏州做规划,最后一顿总结宴会自是不可少,大闸蟹嫩肉多汁、东坡肉滑爽怡人,吃时未见苏州人民狼吞虎咽,都是细嚼慢咽,饭后剔牙也是用手遮挡,优雅的很。
      
      再回到小说本身,高小庭是穷苦大众家的孩子,从小给朱自冶跑腿,恨透了像他这样的资本家。因为朱自冶好吃,会吃,也许是恨屋及乌,高小庭自然觉得吃和资本主义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要的,应该是艰苦,是朴素,是劳动,是美德。高小庭密谋着将来有一天要打倒朱自冶这样的资本家,于是离开了苏州,来到了解放区。解放后,高小庭接管了饭店,当上了经理,首先是改革,食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当然饭店也是为他们服务的,没了美食,高小庭弄倒了朱自冶,让他没的吃,没的享受,但店里的苏州名菜,也被他搅和的没了个样子。不过好景不长,文革期间,就是当年和他一起打倒朱自冶的包坤年,打倒了高小庭。平反后的高小庭恢复了原职,因为苏州美食的历史已经受到破坏,后继无人,于是他找来朱自冶给大伙讲述早前的苏州美食,没想这一说不打紧,倒成就了朱自冶“美食家”的名号,好不风光。朱自冶从未刻意为难高小庭,他会的只是吃,而且品性里也是个胆小怕事的孬种,却因此一辈子压在了高头上;而高小庭努力过,抗争过,甚至有着大无畏的改革度量,他想方设法要搬倒朱自冶,最后却砸了自己的脚。
      
      作者对故事本身的叙述缺乏节奏感,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事,都是选取了1-2个故事,小说的节奏没有明显的快慢之分,通篇着力力度一致,虽无高潮,倒也充满生活味儿,但我是觉着读起来不够过瘾。不过,也许作者的意图,只是借高小庭的故事,点出那个时代本来的模样,本是有心做事儿的人,总是着不上道儿,无意插柳,却被时代半推半送成就了一番功名。高小庭在解放前是给朱自冶跑腿的,文革后却还得请他当美食指导,真可谓是,折腾来回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     我刚上初中的时候,《美食家》写出来了。那时的小说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过这本书,我断续地听过几次。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不可能对吃喝有多么深层次的理解,能舔着5分钱的牛奶冰棍听单田芳的评书,就是我最向往的享受了——物质也有了,精神也有了,夫复何求。
      
      二十多年以后,书中很多的吃食已被我咀嚼品尝过,人生的阅历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甜酸苦辣咸涩腥冲,多多少少也在嘴里和心里进进出出过。回头再看这本书,余味犹存。
      
      是什么味呢?只能说是人生“第九味”。
      
      人生是有味道的,如果说普通的八味人人都经历过,那么每个人的不同,就在于最后体验出的这个“第九味”上。
      
      一个高小庭,一个朱自治,这就是陆文夫描写的两种人生。虽然作者是以高小庭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但我总认为陆文夫是想做朱自治的。朱自治是这样的人,不管时代如何转换色彩,他都明白自己想怎样度过一生,换言之,朱自治一直明白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他活得明白而又洒脱。而高小庭呢,他是随着时代的浪上下浮动的,因为是一个心地单纯的人,他的水性就不会太高明,呛几口水甚至被水里的鱼虾咬上几口,这都是躲不过去的,毕竟,那个时代的浪此起彼伏,风向飘忽,能挺过来即使一瘸一拐地上岸,也是庆幸。可惜的是,当他有点明白的时候,“遗憾的是从破到立竟然花去二十多年,我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的”。
      
      陆文夫就是这么轻轻地一声叹息,二十多年的岁月一下子老去,种种滋味都上心头吧。而朱自治的舌头,却从没有失去味蕾。听朱自治二十年琢磨出了什么——“盐能吊百味……盐把百味吊出之后,它本身就隐而不见,从来也没有人在咸淡适中的菜里吃出盐味,除非你是把盐多放了……”
      
      于是高小庭“大为惊讶”!
      
      很显然,二十多年后,总琢磨一件事的朱自治比高小庭深厚而且深奥了,这一定是陆文夫的妙笔,更妙的是陆文夫还要调侃一下自己的——“我也学会了一套,即遇事拿不准时,千万不能说死,这里打一个坝,那里要留一个口,让他走着我瞧着,到时候再说话,总归是我对。”
      
      这就是多年以后,每个人体会和总结出的各自的人生“第九味”了吧。这时你再看,反倒是朱自治越来越单纯了,他的“第九味”还是停留在自己终生喜爱的食物的味道上,虽然是在说盐,可你总觉得他好像又不再是单纯地说盐,已经上升到了人生的认识上的某种高度。而高小庭的“第九味”呢,却从当年的单纯变成了历经风雨人生的油滑和世故。
      
      历经磨难的“第九味”,一个鲜美,一个油腻。当高小庭最后面对孩子的巧克力时,他只能伸手抢走,满座愕然,以为他的神经出了问题。
      
      高小庭知道,他这一辈子都在跟着时代抽疯。再抽一次又何妨?!
      
      
      
  •     人物:朱自治、我()、孔碧霞
      情节:朱自治的父亲给他留下了家财万贯,不嫖不赌,不成家,不立业,只好吃喝。年少的“我”是寄宿在朱自治家,对朱的作风颇为不满。朱上酒楼吃晚饭的时候,要我当跑腿,到城里各处买小吃。我在读高中,是个进步青年,对此感到非常耻辱。我成了与朱截然相反的反好吃主义者,并决心改变现状。
       我离家跑到了解放区,不久随着解放军回到了苏州。阴差阳错成了一家名饭店的经理。之后经历了解放初、三年困难期、文革、再到改革开放等等历史变革。我经营饭店的理念发生了几次改变。解放初把高档名贵饭店改造成大众食堂,开始广受赞誉,不久就因菜色太家常、服务差而受到大众唾弃。在我将要决定改变的时候,大饥荒时期到来,人们肚子填不饱,哪管高档不高档、味美不美味,有吃就行。饥荒过去,我恢复了一些高档菜。没想到在即将到来的文革里成为了我的罪状,我因此被下放到农村劳动了九年。文革过后我又回到了饭店做经理,我在饭店里开辟了快餐部提供大众菜,又在二楼设立炒菜部,恢复传统名菜。由于烹饪人才匮乏,我在恢复传统名菜上遇到了困难。以至于不得不请”死对头“好吃鬼朱自治来讲课。
       在我由反好吃到不得不妥协的过程中,朱自治一直好吃不辍,更重要的是财产一直没被没收。他只好吃,百毒不沾,三反五反时不像地主、资本家那样被整惨。到了名饭店都被搞成大众餐馆的时候,他又娶了烹饪极佳的孔碧霞,从此不用上饭店也能享尽人间美味。到了实在没有条件享受的困难时期,又写了一本美食谱,聊以画饼充饥。文革过后,他凭借多年的好吃经历,竟然成了烹饪协会首任会长,被人尊称为美食家,可谓名利双收。
       我呢,反对好吃,自认为道德上站得牢,没想到一生碌碌无为。而朱自治却因为好吃,成名成家。腹中愤懑难平,无奈的我只能从小孩子身上出气。
      
       “有人拿了一条巧克力来,剥去半段金纸,塞到孩子的手里。果然,这孩子拿了就往嘴里送,吃得咂咂地流口水。
      
       人们哄笑起来了:“啊呀,这孩子真聪明,懂得吃好的!”
      
       我的头脑突然发炸,得了吧,长大了又是一个美食家!我一生一世管不了个朱自冶,还管不了你这个小东西!伸手抢过巧克力,把一粒硬糖硬塞到孩子的小嘴里。
       孩子哇地一声哭起来了……
      
       满座愕然,以为我这个老家伙的神经出了问题。”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反对好吃者,与禁欲主义一样者,道德上站上峰,而在人性面前不堪一击。好吃能成家,大概好色也可以成家吧。有没有这方面的好书?金瓶梅啊。
      
      
      
  •     千百年来,人在吃这方面也许从未有太大的飞跃,酒池肉林似乎是每个有私欲与食欲的人的一种境界,但单纯对胃负责而不对舌头负责的进食貌似已经不受欢迎了。    弄一条鱼,可能从选鱼这个步骤就开始计算,然后要如何喂如何炮制,再如何用特殊的方式将其弄特别。也许这种种繁琐的步骤不比法国菜来的快,也许吃一道名菜要等上一个星期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但人生在世,吃进去的东西不会是没有寓意的,吃下去与你身体融为一体,食物的本性也并不只有补充让你活动的力量,食物在这功能之外,它可以是更美好的东西。且不说,美食的存在是让许多人舌头打结不舍尘世的原因,如不是抱有英国佬一般对待食物的态度,那美食家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人群,似乎美食后面加上一个家,那这也是较为专业的东西了,但所谓的美食家,也实乃食客中的精英对吃有一种特殊见解的一群人,也许是因为有这种人的存在,用繁琐步骤弄来的食物才显得有价值。    而陆文夫似乎不是一个美食家,但关于美食家的故事总在不断发生,小说家的任务也许是编造也许是记录,总之跃与案上,活灵活现,在时代背景下,讲了苏杭美食和苏杭食客的一段段经历,似乎是舌头间的梦幻,似乎看到字面上的食物名称就不禁口水直流了,也许人天性本如此,对食物的最求远远不比饥肠辘辘的时候弱。此书用了共 产 党从革命到统一再到文 革作为轴线,而之中,人物所代表的依然是一种对食物的态度。富家地主朱自冶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然而却又一条味觉灵敏的舌头,能吃出很多名菜个中的特殊,也因此,在当时苏杭食客圈子了颇有名气。而一位主角则是一位穷苦学生,对朱自冶的糜烂生活深恶痛绝,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现象,他把这些美食都视为麻痹人民斗志的东西,很显然,在那个儿子当老子的年代,命是不值钱的,只有革 命才是值得的。苏杭美食也可谓甲天下了,且不说云云荟萃,也是盛名已久,但在在洗礼过革 命尘土的劳苦大众来说,这些根本就吃不起,因为名菜之所以为名菜就是给吃得起得人吃的,因为这是可有可无,不吃也不会死,吃个馒头也能活着,何必去搅和名菜呢。而那位穷苦学生周小閮则要改变这一切,因为在他眼里那些人吃喝就是吃出劳苦大众的痛苦是资本主义大毒瘤,但劳苦大众不一定那么想,但让劳苦大众也能吃饭馆这点上却是和民意一致的,吃饭馆在任何农民眼里都是奢侈的事情。他夺得了可以改变一切现象的权力之后,将名菜都变成白菜,将名厨都换成工匠,然后一切就像共 产 主 义方向发展,一切名菜在一瞬间也不在传诵,这可苦了朱自冶,因为他是舌头为饱方为满,那些粗茶淡饭让他难以忍受,就好像法国突然被英国占领说你们弄一顿饭不能超过三分钟,不就是烤个面包涂点牛油罢了,我想这对法国人来说是痛苦的,也许法国人与英国人打了几百年的仗,就是因为在食物观念上无法统一?这个不得而知,总之在那个革 命年代,一切东西都变得没细腻,一切都是粗粗放放。如周小閮所愿,劳动人民吃上了饭馆,但劳动人民却给他白眼,因为在他们眼里来饭馆就是要吃不一样的东西,而不是白菜萝卜汤,粗米苦茶渣,而是要从炒虾仁,大闸蟹,肘子鸭,满汉全席…。也许忽略了美食的本质是最危险的,食物本身没有什么变化的情况下,人不管身怀任何思想,炒虾仁依然会比干白菜好吃,所以这种食物上的共 产是难以成功的。    在万物里,人之下有低等得东西,低等的东西下还有更低等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造物主在作弄我们,让我们分歧不断,然而我们可以说,他的地位低下得不到提升是因为存在更上层的缘故,所以我们要消灭更上面的东西,然而我们知道,这种逻辑是错误的,起码在食物上,就好像我们反映饭堂的食物难吃,领导我指着西北边,说,那里还几千万人没饭吃呢,我很想反驳他,但因为权力不够,没法说得大声。而将这种逻辑强加在食物上的还有那些无巧手的厨师,其实将食物弄得难吃,自己倒没什么,而食物本身和食客的舌头却遭到了污染,这也是厨师的大忌,与其说这种做法是浪费食物,还不如是是将食物扼杀,然后我们这些食客也只能倒入馊水,这又是谁在浪费食物呢?然而我们都知道,不管地位高低,美食依然是美食糟糠依然是糟糠,这是味觉上无法变更的东西。    香港才子蔡澜先生出版了一本有关美食的书籍,他本身是个爱食物的人。序中有言:吃一碗馄饨面,在家附近也是吃,而我却想走远一些,因为可以吃碗更好的。跟小说里的朱自冶为了吃一碗头汤面,而不惜起早摸黑一样,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人活着当然不能空有激情,当两个分歧的人吃上一顿美食,也许口感上就已经意见一致了。    小说的最后,两个主人公都有不一样的结果,朱自冶最后在变幻的年代活了下来,随着观念变化,美食也变得尤为重要,他出书,办美食学堂,得到也他意想不到的赞誉,原先这还是资产 阶 级 的 罪人,然而世事难料,美食观念的骤然巨变,让他有了用武之地。而注重变 革的遭遇在文 革前后发生了很多改变,也把他的革 命激情降到了低点,最后他坐在好友王二儿子的婚礼上,开始想着美好的东西,吃上一口菜,看着侄孙戏耍,似乎自己所干的一切什么也没有改变,反而自己陷入这种幸福的小资陷阱。也许此时他以完全感受到,美好的东西会依然美好,好吃的食物依然好吃,不管是小资还是小共,美食家只不过是一种应美食而存在的人,而美食当然也不会因为美食家的腐坏而变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生活,看待美食,也许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要在不浪费食物这点上做得更好,是不是要把它弄得更好吃些呢?
  •     是看了凤凰的“开卷八分钟”推荐阅读的。
      很精彩,作为一个地理学的学习者,阅读后很向往苏州的小桥流水。
      以美食和美食家为线索,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老百姓们的生活图画。人物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变迁跌宕起伏,但食物是人们永远的话题。
  •     读陆文夫的《美食家》,首先兴奋起来的还是味蕾。
      
      
      我本来在吃的方面就有些愚钝,既不会做,也不懂吃,只是填饱肚子罢了。别人说到美食的时候,我也只听听,没多少领悟的。看了《美食家》,多少学会了一点,后来在遇到认识的人跟我说他去了苏州,我就晓得问:“苏州面你去吃过伐?……哎,可惜了,苏州面老有名。吃苏州面有得讲究的,免青、少青、重青、重浇、轻浇、过桥……顶好么要吃头汤面,有面汤气的面人吃了要不舒服的……”
      
      
      当年黄药师教傻姑使叉,就是三招,三招打不过就跑。我从陆文夫那里也只偷学来这三招,用来装装逼,足够了。
      
      
      人对于吃的态度似乎总是矛盾的,小时候贪吃好吃要被骂做“馋痨坯”;但扭头爸爸妈妈关了工资就要沽酒买肉“打牙祭”。即便在困难时期,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事也绝不是谁家艰苦朴素,勒紧裤带过日子。反而是人偶然获得食物的奇遇,仿佛伊阿宋寻找金毛羊或是董永娶了七仙女那样的神话抚慰着人心。
      
      
      “吃”对于人类来说并非仅止于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在“吃”之上,需要构建起文化来,才算吃出味道来了,而文化,则需要“品”。不进入文化层面的“吃”,总是显得那么沉重,那么蹇促,似乎总带着远古的蛮荒气息。一旦进入文化,“吃”才仿佛变得轻盈而从容。然而,稍不注意,它又随文化一道,变得狰狞;易牙烹子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是文化结出的苦果。
      
      
      《美食家》的主人公高小庭一直在“吃”与“味”之间彷徨,他的态度的犹豫推动了整部小说情节的进展。
      
      
      从解放前到57年,高小庭坚持以“吃”为主,凡是修饰“吃”的其他文化因素都应当被摒弃,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建国之初,他的这种看法是被普遍接受的。但随着五十年代国内经济情况的好转,人民群众不满足了。到高小庭主管的饭店吃饭的一位老太太这样批评他。
      
      “市面已经见过了,现在要吃好东西!”老太太晃着几张大钞票,“喏,儿子寄来的,他再三关照我要增加营养,高兴的时候便到你们店来改善改善。改善个屁,还不如我自己烧的!”(第39页)
      
      
      四处碰壁,又经过朋友丁大头一番教育,高小庭明白了“吃”并不是那么地纯粹,“吃”上面也负载着人的情感交际的需要。但是高小庭的思想刚刚转过弯,准备着手干的时候,结果碰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的大批斗。高小庭知“味”了,可是自然环境和意识形态容不下“味”了。
      
      
      小说是以两席宴会收尾的,这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了,高小庭已经恢复工作,并着手提高他主管的饭店的“品味”了。然而在朱自治家的私房菜宴席上,他不是滋味地发现,自己对“味”的追求远远跟不上朱自治们的步伐。他赔上了自己和自己大半生时光掀翻在地的朱自治们,在改革的春风下又回到人们瞩目的焦点上,依然得意着。于是他又退回到原点——反对“味”上来。
      
      
      高小庭一直都把朱自治当成假想的敌人,其实朱自治的想法远比他来的简单,无非是想“吃点味道”,也为此而浮沉半生,除了“味道”也吃了点苦头。而高小庭没有意识到,他身边真正复杂的人反而是那个包坤年。旧时代他只是个跑堂的学徒,公私合营之后他是赞成革命的急先锋,文革里他是造反派的头头,国营时期他摆着售货员的标准冷淡脸,改革时期他又成了一团春风的烹饪学会副会长。这样的人,你才真正伤不起。
      
  •     
      1、了解苏州菜的学问
      2、陆老独特描述美食的手法以及借朱先生阐述美食放盐的顺序份量让本人大开眼界。
      3、陆老以好吃为线索,中贯全书,让人领略的不只有文化,还 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故事
      4、不知道是否有人会借陆老的手法描述一段粤菜,好让后世人领识真正的美味佳肴
      
      
  •     "我"讨厌一天到晚只知吃喝的人.特别是那个在我小时候奴役过我的那个人."我"在认为对的地方一路走下去.但是却发现生活怎么总是把我和吃这事儿扯在一块.看着从小就憎恶的人,到老了,竟然还想凭借吃喝上位.那简直是痴人做梦,只要有我一天,别想容他,
      
      呵呵,故事梗概.
      
      里面对吃的描写非常引人入胜,特别是最后那段委员会宴席,一道道菜,从布景到盛器,到端菜的人,美!美!美!颇有明清文人共聚,赏景,赏器,品菜的遗风
      
      我想大多写吃,写的好的人,多半被压抑太久,没得吃.
      就象重回故园的作者,将暑假两个小伙在庄园里品酒吃东西写的晃如与世隔绝的神仙生活,大抵是之前生活煎熬所至.陆文夫何尝不是,过了自然灾害,文革的一种发泄.
  •      最后一道汤,因为厨师的忘了放盐而成了满桌佳肴中的上品,这本小说也是如此。
       陆文夫的《美食家》,有人从中间吃出了苏州的美食,我是地道的北人,实在品不出个中滋味;有人在里面看到了疯狂的年代,我信奉周作人的园地,也不会把文学放进了历史——在别人的这次饕餮里,我只是喝到了最末的那碗汤。
       那汤的确是没有加盐的,我不知道陆大厨是否有意为之,但于我,是十分幸运的。
       作者营建的是一个完全平和的世界。在这里,我见不到自己的眼泪,找不着自己的牙齿——可有一个人是让你感动的么?可有一个人是让你冲动的么?从高小庭到朱自治,甚至是有点反面意味的包坤年,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着,没有善,也没有恶。某一天,你偶尔闯进了我的天地,然而结局,总是大家的微微一笑。
       在这没有“盐”的平淡里,却孕育着最美好的理想。每个人的道路都是少不掉坎坷,但无疑,他们的一生是幸福的。高小庭追逐着他的责任与梦想,朱自治照看着他的胃,包坤年也寻觅着他的出人头地。这个平淡的世界,很幸福。
       倘我也有幸上了席,愿我是那最后的一道淡淡的汤吧。
      
  •     众所周知,西方文化是性爱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吃的文化。所以,西方的书常散发着人体的气味,而中国的书则有饭菜的香味。
      水浒是酒气,西游记是素斋,三国是宴会,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饮食全书。中国文化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从吃饭,看病,婚嫁葬礼到盖房子,子女教育,人际关系,你所能想到的所有中国人的问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饮食方面所体现的深层次问题,史太君是转圈吃遍天下的菜蔬,焦大吃马粪,尤二姐几乎是被饿死的。
      
      民以食为天,虽然外国也有为面包的口号,可是中国人毕生的经历就是找一口饭吃。饭,左边是食字旁,右边是反,没有饭吃就要造反。
      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没饭造反,有饭造人的循环。
      陈平可以做宰相,是因为他分肉平均,因此,齐家治国,要做到,中,半,平,三字,解决了百姓的安,家,宁三字,就是盛世君主和太平天国。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必须要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在一个吃字,吃什么,怎么吃,吃谁,谁吃。把中国的饮食文化搞懂了,就是个中国通。
      
      本书的主人公之一高小庭当年参加革命,是因为厌恶那个除了吃什么都不会的寄生虫,还要充当他买食品的小厮。因此他参加革命是为了打倒白吃的人,就象我认识的一个厨师完全是为了吃饱饭才学厨艺。没有自由民主和职业精神那些假大空的口号,就是为了吃的问题。
      高小庭在50年代所做的饮食上的大跃进和激进的共产主义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反传统的延续,他们乐观的希望用源自西方的对于精神的追求革除中国人好吃而无大志的毛病。
      可是他们都犯了忌而彻底失败。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政治和文化上等级制度的缩影,而这种传统又通过饮食习惯深深的直根于民族性之中,触动了这个深层的问题,就是注定要失败。
      西方饮食大致是个人主义和比较平民化,实用化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快餐和自助文化。它是实行自由主义的分餐制,讲求的是个人的利益,重食物的基础功能忽视味觉,而中国饮食的美就在于它的合和性与忽视个人所成就的一种味道。实际上中国菜不讲究营养也费事费时,但是做成了确鲜美无比,就是在一种味道。
      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
      高小庭要革除传统文化的等级与享乐主义弊病,这就是要抽离中国菜的味道,因为这种文化的基础就是基于不平等制度下所调和的味道,你一旦抽去这种味道,就是把这种文化连根拔掉,毁了这盘菜。
      中国文化的根子就在于此,把根子锄掉,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
      可是,毕竟革命是暂时的,吃饭是永恒的。
      到最后,高还是在小孙子对巧克力的喜爱之中的无奈之下宣布了他一生改革传统的失败,革命是暂时的,人性是永远的。
      他斗不过的不是朱自治本人,而是朱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就象味道鲜美的中国饭菜,要吃它的味道就 要忍受它带来的缺乏精确与杂乱,而这种味道有是很诱惑人的,虽然吃了它就会上瘾只追求物质忽视精神,因为人吃的太多,脑袋就昏沉。
      而最大不幸是,吃是我们文化中唯一被允许的奢侈。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不许吃吗?
      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是我们文化的悲哀。
      
      初读此文,还是懵懂的少年,只是在看似清丽委婉的文字中感到一种自嘲和无奈,象是江南蒙蒙细雨下的小桥流水式的精致与细腻。如今已年近不惑,才领悟到文中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味道,真的是五味杂陈,欲说还休,悲喜交织,大概这就是中国的味道。
  •     前段日子,从网上偶然得知了著名作家陆文夫去世的消息。陆文夫先生不但是当代文坛名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顾名思义,小说《美食家》不但是要讲一个故事,更能反映作者本人的生活态度,所以,这本书被誉为作者的巅峰之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闻之翻看了此书,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是“风范”二字,显然,美食家还不是那么好当的,美食也不单单讲究个味道。作为一个苏州作家,作者用苏州特有的细腻风格,描写了一个极具姑苏风情的美食老饕的故事。
      小说的情节不算复杂,是以第一人称——一个带有左派理想主义的餐饮企业干部高小庭的角度来叙述。讲的是主人公、讲究吃喝的食客朱自治从解放前到文革结束后的经历,朱自治是一个资本家的子弟(但本人不是资本家),家境富裕,最大的爱好就是品尝美食,解放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朱的生活也受到了种种影响,直到文革结束,他又可以自由自在、理直气壮的享受美食了,而且得到了“美食家”这个以前没有的新称号。
      作者笔下对于苏州美食的描写可谓细腻到极致,单单是开头处,朱自治到朱鸿兴早餐,一碗简单的面条,就有那么多的花样讲究:“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免青,重油,清淡点,重面轻浇,重浇轻面,过桥……”,一味面条尚且如此,那么还有各类宴席、大菜呢?书中多次介绍了一些名菜烧制的考究复杂,作者的描写非常生动,似乎要把一道道美食佳肴端到读者面前,令捧着书的读者,都不免有垂涎之感。随着小说的进展,朱自治的美食也不断的提高了标准,所谓美食,不但是原料配料都要好、烹饪的技术好,食客品尝的时机也有讲究,而且还要看环境、处境、心情,正如书中所说的:品茶在花间月下,饮酒要凭栏而临流。——美食家不是大肚客,是有一定修养的雅士!
      书虽然是写一个闲散的食客,但由于涉及解放后一些特殊的年代,于轻松中也不免有些忧伤之感,比如写道文革中一些人受到的伤害,不免有些沉重。不过整个小说的风格仍然是乐观豁达的,对于有极左作风的高小庭,也颇有善意的进行了调侃。书中所透露出的,是一种热爱生活、讲究情趣的达观性格,吃乃是人生头等大事,不管是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朱自治,还是革命的高小庭,最后都离不开“食不厌精”的诱惑。一个一度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美食家”,从被反感、排斥,到受到大家的承认、尊重,从另一个视角,刻画了中国社会在坎坷中进步的现实。
      篇幅虽然不长,情节且平淡简单,但看完通本小说,印象深刻之处却是比比皆是,首先当然是书中屡屡出现的格式苏式美食,以及享用这些美食时候所讲究的一个意境;其次是人物的性格塑造,朱自治的好吃、孔碧霞的善烹饪、高小庭的极左作风、包坤年的油滑等等,丰满鲜明;还有就是通篇洋溢的“苏州味”,不写豪情洋溢的英雄,不写荡气回肠的传奇,只刻画苏州古城中的芸芸众生,作者本人长年生活在苏州,还曾创办了一份刊物——《苏州杂志》,作者晚年还担任了“老苏州弘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专门为海内外游客提供富有苏州特色的文化服务,所以,这本小说就仿佛一副市井风情图,犹如姑苏水乡小桥流水畔,青石路面的深深小巷中,伸出小小庭园墙头的桂枝所散发出的淡淡幽香。
      
  •     坦白讲,我是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爱上苏州美食的。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吃,孔碧霞家里的美馔,让我魂牵梦绕啊。
      
      陆文夫一定很喜欢吃,也很会做菜,只有对美食有着深深爱好的人才会写出这么传神的作品,当然也只有同样对美食有着深深爱好的我辈才会如次的喜爱这本小说,每次拿起都爱不释手,读过几十遍也还是想读,似乎每读一遍就似走过了一次苏州美食之旅。
      
      
      
  •      2009年第十三期 《美食家》
       《美食家》 陆文夫著
       因地域去划分作者文风据说跟因人废人一样的不可靠,但在下又实在忍将不住去查陆先生的籍贯以解我心头痒痒的谜团,最后还是查了——江苏人,莫怪乎一派苏式文风。
       故事讲的是懂得“平等自由”的高小庭因解放前总为美食家朱自冶买美食而倍觉屈辱以致翻身后处处刁难朱,最后却在文革时跟朱沦落一起的故事。其中自然有风光、有落魄,但不管是在哪种状态下,作者都能很平和冲淡地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似乎主人公跟作者无任何关系一样,这种笔法,是渡尽劫波的淡然和看破迷障的超然,就像杨绛先生一样,淡薄而又动人。一套苏氏绵掌打得是一招接一招,绵绵不绝,加之出掌轻飘、着力又深,比贴上注册商标的品牌更加品牌,自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讲那段历史的小说固然不少,但要说到好看就不得不提到这些佐料。通篇读来满是中国传统小说的感觉,没有欧式句子,也没有突兀的技术手法,但却看得人兴致勃勃,待得看到孔碧霞亮出那门百年难遇的盛宴(松鼠桂鱼,蜜汁火腿,翡翠包子、水晶烧卖、三套鸭——把一只鸽子塞在鸡独里,再把鸡塞到鸭肚里),不仅来个技压群雄,将之前苏州各名家绝活(什么陆稿荐的酱肉、马咏斋的野味、采芝斋的虾子鲞鱼)一一比下去,还让高小庭这个毕生最讨厌馋嘴的人心中咽下不少口水,,实在让人拍手称善。莫怪朱自冶这位美食家一旦吃过这盛宴就不再光顾那些所谓酒楼。
       就正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可以超越一切包括语言、体裁等介质的限制一样,谁能否认美食的美也是美的一种?陆先生所说的美食仅仅指的是美食?被遗弃的又何止是美食?
      
       《美食家》 陆文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版
      
       评分:8 (以下为子项)
       轻逸:1.5
       迅速:1.5
       确切:2
       易见:1.5
       繁复:1.5
      
      
      http://pires043.blogbus.com/logs/48684053.html
      http://zhivago.spaces.live.com/blog/cns!6107926D4CB3C458!337.entry
  •      古吴轩出版社可能是苏州当地的出版社。本版书价格很高,在图书馆苦苦寻了很久,才找到这本小册,有插图。
       薄薄的一本中短篇小说,虽然情节与爸爸的描述有出入,却让我看到一个美食家的落寞是有理由的,陆稿荐这些苏州百年老店的落寞也是有理由的。
       这本书也让我知道真正的美食家吃面只吃头汤面,而且是风雪无阻。是信仰,也是执着。
  •     《美食家》用人的需求来反讽一九四九至文革的荒谬性,我给予很高的评价,如能拍成电影更妙。这版的比新版的设计要高雅许多,可收藏。这故事讲得是一个馋人在文革中遇上的许许多多事,极为有趣。下面我说一个跟我有关的琐事吧。
      
      周末下班,留在办公室整理一些东西,实习生跑来找我,谈了些理想,希望我能分享一些心得。我要他好好念书,提醒他有些书本以外的东西也要修练,比如做人,比如自身的表达能力,脾气,价值观,气性等等都对以后的事业关系重大。其实我讲得很心虚,因为我自己都做不到,做人时常欠火候,又不懂察言观色,往往弄得我自己很狼狈。两人愈谈愈愉快,欲罢不能,于是我提议请他吃饭,换个战场。我心里打算去北新桥附近的一家卤煮店吃点面食。没想到他冒出一句因为是南方人吃不惯面,想吃饭。这的确让我有点意外。虽然我也生长在南方,但从没有觉得自己吃不惯面食,也不全然觉得面食是北方食物。后来回想自己生长的地方,找出了一些脉络。
      
      1949年老总统带着大量军民迁徙到台湾,这些军民同胞们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从蒙古到川云贵,从两湖到两广,从舟山到海南,文化本身是混杂与融合的,北方与南方各地的逃难人士最后来到这个小岛,夹杂生存在一群更大的闽南社会当中。他们各自的地域文化,彼此相互碰撞,互相影响。特别是在眷村,也就是大陆所谓军队大院,这种情形更加明显。一到节日,在眷村里,北方粽子南方馅,南方汤圆北方元宵纷纷出笼,全都混到了一起,全都是中国味,不分南北,好象一堆中国人中国各省代表来到这个蕞尔小岛札堆野营大开派对一样,好不热闹。其实他们跟随蒋介石政权来到台湾,有各种原因,细看包括各种故事,远看却是一幅民族大迁徙。六十年前的台湾和香港,对整个中国来说根本就是个边陲小镇,社会发展文化积累远不如上海、北京,当地的居民,目光只停留在自己生活的地区,广东把广东以外的人都叫北方人,都是上海人,台湾也只认一个上海,彷佛不知有合肥、青城,中国对他们来说只是上海。当地人目光如此短浅,但其实这两个边陲,彼时却承载者中国巨大的政治压力,成为部份中国人的避风港,安身立命的家园。如今,这两个地方的人,特别是香港人,虽然已经成为中国受全球化影响最深的城市,但人们仍然保有岭南社会的特色,对生活地区以外的中国,缺乏概念。
      
      我就受到这种影响颇深。我的父亲是香港人,我的母亲是台湾人,我的上上一代却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我的父亲身为一个香港长大的“港仔”,却酷爱烤全羊这种少数民族风情的食物,我相信这是他血液里流淌着草原文明的遗传证明。他的饮食习惯很早就西化,大约在五十年代,大部份民众还在喝粥吃咸菜的时候,茶餐厅还没有从冰室演化过来卖蛋塔、三文治的时候,我们家已推动“洋务运动”了,我们家老爷子在国民党丧失政权,老总统扬言要带他回大陆那样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却经常悠裁地引着我们全家去吃牛趴打牙祭;尽管不能算富裕,我们家平日的早餐一定是牛奶、咖啡、果汁、果酱、牛油、烤土司、热狗、煎蛋等等,我对早饭吃中式餐,一直到现在都不能适应。我的母亲在她成长的关键年月受过短暂的日本教育,以至于她后来很早就将日本料理引入到我们家来,除此,她还热爱各式咖哩料理,这点和日本人的口味不约而同,不谋而合。日本人热爱咖哩料理,甚至在横滨市还建了一个咖哩博物馆,其热情应该使印度人也很感动吧。
      
      我可以说成长在南北混杂、中西合壁的社会,整个人散发者洋气与土气混合的气质。我受到广东文化的影响,也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在部队大院我又受到来自大江南北叔叔伯伯婶婶的影响,后来我到西方接受教育又受到英国佬的影响,我在文化上简直太没风骨了,太易受影响了。我的文化認同很混亂,从饮食口味上就能看出。我不像许多中国人一样,东北人觉得东北菜、东北大米老香了,不肯屈就日本料理,觉得人家茹毛饮血,吃什幺生鱼片。老广们往往不愿吃清真料理,觉得有一股怪味,觉得那种烹调方式很原始粗放,咋能和顺德菜相比。
      
      像我公司这位实习生,他来自湖南湘潭,对长江地区产的米饭情有独钟,对黄河地区流行的面食难以下咽。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在饮食上,人们对从小豢养他们长大的食物充满着浇不熄的爱,从一而终,那简直是爱得太感人了。当雄志四方,走南闯北闯事业,受到委屈受到挫折的时候,有个家乡人聊一聊,有个家乡菜、家乡汤啖上一啖,心灵立马就受到了抚慰,精神立即为之一振。而我不是,我身为南人,对北方饮食趋之若鹜,虽是中国人,却又热爱欧美食物,祖辈们打过日本人,现在却难掩对日本料理的热爱。追寻中国文化的脉络,却又对法国新浪潮料理很响往。人们热爱家乡菜,而我根本不知文化的家乡在哪里。我总是能欣赏各地的饮食,走到哪吃到哪,从来没有不适应和不认同的问题。我总是比东北人更热爱炖粉条;比新疆人更热爱拉条子、丁丁炒面、烤包子;比北京人更热爱涮羊肉、羊肉串;比广东人更热爱顺德菜、双皮奶;甚至我对日本料理的兴趣比日本人还大;对意大利菜情有独钟;对法国菜念念不忘。我对影响我最巨的广东点心和台湾小吃,却也没到非吃不可经常想念的地步。
      
      天色将夜,华灯初上,北京的夏夜热风徐徐,光着膀子和大肚爷儿摇着团扇晃晃悠悠,灰白头发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在那个来自湖南湘潭的实习生的要求下,我进了一间小馆子。最后他点了一份烧茄子盖饭,而我,点了一份清真拉面和半个烤馕,稀奇古怪的搭配变成我们骨子底的文化写照。
      
  •      上小学时就读这本书,刊登在一本80年代出版的《人民文学》上,也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当时只垂涎美食呀美食呀,胖子呀胖子呀
       后来觉得,主人公“我”在书中扮演的是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正统青年,对朱自冶好吃懒做行为的激烈抗争。书的结尾显示了:高小庭(“我”)的生活理想被小孙子彻底打败了,也反映了我与命运抗争一辈子最后还是被命运可悲的打败,《美食家》是个悲剧,是传统道德人性本善或者说是人追求善的理想被人性本恶(自私的本性?)彻底撕毁,是对国人追求真善美理想的讥讽,是社会人对自然人的善意批评,是理想信念被现实撕毁的无奈,是改革开放初期人对娱乐享受莫名恐惧的反映。
       一句话来说:入得地狱,变成真佛。
  •     幽默轻松简单的言语,用吃贯穿整个故事。现代人很少听闻到:原来在苏州,早/中/晚吃得可以这么讲究。虽然在小说中讲来,却也是真事。是不是也可以说,和吃认真较劲的人才会认真去生活。如果你觉得平日工作疲乏不堪,一读“美食家“以有效解乏吧。很不错!
  •      《十作家批判书》(下)中有一篇关于莫言东西,在论《酒国》那一段时,作者引入了“口腔文化”的概念,这也就是83年出版的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提到的关于中国文化口腔化的倾向,他将弗氏精神分析中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的“口腔期”与“肛门期”植入文化概念当中,并将国文化的基本模式以这种形式表达了出来。要是该书作者陆文夫在他的小说完稿之前看到过此书的话,恐怕《美食家》应该会是另一番面貌。
       饕餮者,或者说是食客,与美食家之间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等同于讲故事的人与小说家,当然不可否认,《美食家》这篇东西作为读物来对待的话,给人的感受还是相当愉悦的。然而经验性的东西来作为社会,历史的概括总结,这种论断显然过于褒扬,经验与觉悟,写照与想像,这两对关系的差别是容易分析的。
       而最能体现该小说启示意义的的当属最后一部分“殊途同归”,按时间的计算,这部分的内容所对应的该不远于文革结束之后的80年代的“文化热”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一拥而上的文化大潮之中其中的一个大头就是“中国文化热”,而“饮食文化”历来被国人所重视,也就不难理解“朱自治”这个形象。这种文化精华论主导之下造成的集体享乐主义的欣快症在这其中可窥一斑。而从书中所描绘的市井心态之中,人人都可以对此症的原因作个一两分的猜测。
       从地方饮食,旅游的角度综合考量,《美食家》还是一本相当不错的《饮食指南》,《旅游手册》。其中提到了苏州当地各地著名小吃,详尽描绘了苏州菜繁复体系及各种菜式,不可不谓赴苏途中必备良册!
      
  •     对食物、对吃相、对人生……对这一切的感觉都需要时间的历练,也许要经历由爱生恨,也许是情到浓时反而淡薄,也许是峰回路转方觉柳暗花明,在体验种种况味后的人生,才能变得丰润和圆满。只是这似乎需要太久、太漫长的时间。高小庭一生与“吃”斗,与“朱”斗,自己收获了什么,还是阿二的喜宴结束的恰到好处,人生又是新开始。
      喜欢陆老先生说的:重要的是吃的环境,也就是讲:吃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在哪儿吃,和谁吃。
      呵呵,想去苏州吃次头锅面了!
      
  •     读书和听音乐一样,音乐有音调和旋律,文章有笔调和风格。《美食家》的笔调就符合我的喜好,轻松诙谐,几十年的厚重人生就浓缩成薄薄的一小册,一弹指间。以吃为背景反映了半个世纪的小城变迁,人心变迁,写得清新自然。后来,“我”虽然改变了一些对吃的偏见,但还是基本鄙视过分讲究的吃喝,和过分讲究吃喝的人(或者不劳而获的人)。中国人在吃上花的心思过于多了,应该改一改,即浪费又不健康。
      
      疑问:苏州在满清的时候好像经历过较大的战乱,还是屠城,作者的描述好像有误。但是总体来说苏州还是块福地,战乱较少。
      发指:厨师讲课一段提到一个菜是“活炒鸡丁”,杀鸡放血,胸口剜肉下油锅,到上菜全过程几分钟完成,吃的时候还觉得鸡丁在跳。非常憎恶这种残忍的吃法,人心之恶毒难测!
  •   “盐能吊百味……盐把百味吊出之后,它本身就隐而不见,从来也没有人在咸淡适中的菜里吃出盐味,除非你是把盐多放了……”
    盐是百味之本呵,最忽略的,可能是最重要的。。。So, salt. 学习了。
  •   我不知地狱里可有天堂,可天堂里确有地狱。
  •   高小庭知道,他这一辈子都在跟着时代抽疯。再抽一次又何妨?!
    时代啊,回想起来,酸甜苦辣,感慨万千啊
  •   当年上影厂拍过电影的,现在优酷上可以找到
  •   标记一下,之后拜读
  •   见笑了。
  •   wow下的電子書麼?
  •   图书馆借的纸质版。
  •   好。剛去下了電子版看看。沒想到100多頁時間跨度要那麼大。
  •   因为写得还算紧凑啊。
  •   第一段的引文翻书没
  •   我只引了一段,第三十九页。故事情节大概是五七年左右,高小庭在饭店搞了改革之后顾客们不满意。我引的这段是老太太提意见,之后还有个到苏州出差的干部也提了意见。
  •   我就是随问下你写这文时的状态,比如是心里先存着意思,然后旁边摊一书还是顺口拈来。
    另外,你听Radiohead不,,
  •   当时是看完之后整理下思路就写了。手边有书。
    Radiohead听过,但听得不多。
  •   盐,很讲究的哈。
  •   饭,左边是食字旁,右边是反,没有饭吃就要造反。
    经典
  •   没有自由民主和职业精神那些假大空的口号,就是为了吃的问题。 这说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一针见血。打土豪,分田地,还有分腊肉。
  •   中国人 只能谈吃了
  •   說真的,我還真不懂內地這種欲迎還休的人際之道。請吃飯其實也分等級,兩周前才叫請,三天前曰叫,當天就叫拉。然而,一個實習生,能讓我走遍京城找一間價格適中的湘菜,似乎太小題大作了。不過你倒是說對了一件事,我不太會為人著想是事實,呵呵。
    鍋包肉我也是愛死了,可惜我現在吃素了。你說的對,漢人愈來愈多之后,涮羊肉就不算北京最受歡迎的吃食了,只能算特色菜。
    我是泛愛,這點要檢討吧,呵呵。
    我覺得一個美食作者是不必刻意避開偏見的。有偏見才有特色,討好讀者反倒鮮仁矣。
    你這篇回覆看得我垂涎三尺,必須就此打住吃飯去。以下3萬字回覆亦略。
  •   本来已经由这部小说拍过一部电影了啊。
  •   屠城那不是扬州么
  •   感觉他的笔下,闹剧色彩颇多,至于反映现实,陆老头还是力不从心吧?笔调是生来的淡而从容
    这书当成散文看,很有意思,对比路翎,知道陆文夫还是不忍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