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垛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铁凝  页数:117  字数: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九元丛书,顾名思义,单本定价九元。    以低廉价位推出丛书,惠及读者,始终是出版业推广好作品的一种手段,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传统之一。    编辑出版九元丛书,意在承继优良传统,使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更好的普及,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共享当代文学的精神食粮。    九元丛书第一辑,凡二十种,均为近三十年时间里涌现的优秀中篇小说,故定名“中篇金曲”。此后还将有第二辑、第三辑……其他门类的文学作品小辑亦将进入九元丛书的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本该纳入丛书第一辑的优秀中篇佳作,因其版权等技术性问题未能解决,而不得不忍痛割爱。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请广大读者见谅。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5年12月

书籍目录

棉花垛永远有多远

编辑推荐

  《棉花垛:永远有多远》收录了铁凝的两部经典作品《棉花垛》和《永远有多远》,在问到她为何将书名定为《永远有多远》的时候,铁凝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这篇小说;另一方面我也喜欢这种没有结果的询问。再也没有什么词比“永远” 的内涵更不确定的内涵了,再也没有什么词比“永远”显得更加滑头和善变。铁凝的“表妹 ”白大省的故事,就是北京“胡同里那群快乐的、多话的、有点缺心少肺的女孩子”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棉花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书虽然小巧,但文章很好。值得阅读和收藏!
  •   很久以前就看过,现在买了再看看
  •   几年以前就见过这个版本的图书,但是没有买全,只买到一两本,现在终于买全了,美中不足的是收到的书皮有些脏,可以理解,毕竟好几年了。
  •   没有太仔细读,不喜欢血腥的晦涩的东西,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迟子建早期明快的风格
  •   好的作品总是让人慨叹。开篇一段对北京胡同的细节描写,贴切的比喻即刻让人充满遐想。对小酒馆切小肚、喝冰镇汽水、看《卖花姑娘》排演《白毛女》等等太多的细节描写,可以说是精彩绝伦。白大省面对郭宏未婚那一段,作家用了四个“一丝丝”的排比句,细致传神,感染力太强了。好书。
  •   仅仅是一本小册子而已。
  •      《三垛》放在一起看,觉得很像是个很大的村子,不同的岁月不同的人上演的悲悲喜喜。人易碎易散易颠沛流离,但是土地还在,不管是青梅竹马的青草垛还是散发磅礡力量的棉花垛,土地的力量连绵不绝,人在地上挣扎、生存、悲喜,只要背景还是广袤的土地,总觉得是接着地气,人性、情欲、还有生命都有了宏大生动的背景可以倚靠,总觉得是真实的,可以触摸的,甚至是安心的让人臣服。
      
      
       铁凝和萧红同样写麦子,萧红的麦场更加鲜明,红的就是刺眼的红。铁凝的麦子更加曲折更加抽象,或者说她更加贴着麦子写。如果说萧红的麦场是她抨击原始、发泄愤怒的地方,那么铁凝的麦子则就是麦子,那些垛子鲜活又细微得被描写,被构建。麦子垛就是麦子垛。
      
      
       铁凝是个风格其实不够突出的女作家,三垛没有一个踏实的写作方法,甚至可以看作是不同时期被不同作家所影响的中国农村写实描写的产物。她吝啬细节描写。但是每个细节描写都深刻到足够拎出来单独成为一篇小说。花儿和小池的聚散,陆野明和沈小凤,她的造句、结构的铺陈就像天作一般, 不容许修改一个字,而且一个细节足够深刻到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是一个女作家最引以为豪的功底,以女性的敏感去细微的描写,描出一件事的骨骼、筋脉、再刻画得有血有肉,总是感动人心。
      
      
       值得一看,那华北广袤的棉花、麦子、青草。那是一代人的生生息息,也是所有历史铺陈时最开头的句子。
      
      
  •     
       铁凝的短篇一样好看,这是《棉花垛》才被我翻了几页就有的感受。她的文字简练但温和,没有苏童浓厚的脂粉气,也不像摆在我手边刚刚看完的余华的《古典爱情》那么让人沉重和窒息。
       但,这并不代表她的东西不动人:小鼻子小眼睛的小臭子、狐一样的妖娆女人西单小六,这些个妩媚水性的女人在铁凝笔下活了。
       她的东西也并非不深刻,一个多月过去了,乔惨死的场景仍然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在我的记忆里;而众多如国、江宏之类自私而虚伪的男人则被铁凝冷静、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笔一一展现在我面前。
       那些女人们,或妖娆、或憨厚、或坚韧,但多难有善果。好吧,如果有西单小六的魅力,那不妨像她一样活得天马行空一点;如果真如白大省一样生就一副和顺无比的心肠,那最起码要做到“我高兴”,管别人说我傻笑我痴,自己开心就好。
  •     棉花垛里的小臭子。
      
      小鼻子小眼小个子。起初是为了不劳而获,于是就在晚上钻一个又一个男人的窝棚,换来一把把成色各异的花。赚取自己的体己钱。就像她娘米子一样。
      
      如果不是战争,也许她就是活脱脱第二个米子,也能找个人家嫁了,带着用自己的身体换来的体己钱一起住到一个永久的窝棚里。
      
      但是战争出现了。一切都变了,带着她一起玩出落的亭亭玉立的乔成了脱产干部。而她不过是一个平凡又平凡的小女子。没有那么大的心。
      
      后来和秋贵搞上了。
      
      后来秋贵当了敌人的队长。再后来,小臭子不知不觉的就成了地下工作者。没有枪,只有身体和秋贵。没有党性没有原则,只有惶恐和组织需要。
      
      后来因为她情报的间接原因,乔被捕,被排着队的鬼子蹂躏惨死。
      
      再后来,组织要处决她。由国来进行。
      
      国带着她走在长长的大土路上,一会儿她在前一会儿国在前,路中间长着车前子和羊角蔓,路很长很远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后来小臭子累了就停下来了。停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的腰上别着一把德国制造的勃朗宁。
      
      国看见小臭子额上的齐眉穗儿浸着汗,粘在脑门上,胸前有汗,布衫中间湿了一小溜儿。
      
      国伸过去解扣。小臭子觉出国在摆她,可她不计较。
      
      太阳只剩下半竿高的时候,国才穿好衣服坐起来。然后他拉上了枪栓,确信顶上了子弹。
      
      占有了她的国最终以企图逃跑的理由处决了她。
      
      
      
      原来看的见的自私是罪过,看不见的自私是残忍。
      
      原来身体流浪的女人,连一件衣服也不如。遑论体己。
      
      原来,命如草芥。
      
      
      
      
  •     棉花垛的故事像极了我的家乡,除却风流韵事,望不到边的棉田都一样,人小的像蚂蚁,土里刨食。可总有些故事,说不尽。
      
      小臭子死在国的枪下,我心里翻了五味瓶。想起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同是为抗日舍弃自己的女人,却都没什么好下场。
      
      战争中男人往往表现刚强,女人总是拖泥带水,是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可总有些时候,被侮辱与损害的女人们,她们身上的力量,她们纯洁得力量,让人望而生畏。
      
      白大省的形象太真实生动,反让我看到身边根本没有这样真性情的人。那股子泛着傻气的强劲儿,让我在盘算中不断对她失望,同时又慨叹自己,永远也回不到那纯洁的真性情中了。有的东西永远失去了,有的东西永远也不会来。做不了白大省,也永远不能成为西单小六。
      
      我喜欢这两个故事,也喜欢这些不尽完美、又完美的找不到的人,藉着故事,我看见他们的心,自己的心也为之一震。
  •      棉花垛里的故事也是女人的故事,米子在各个花棚里流连,赚取各种成色的花,那是她用身体所赚的贴己钱,她和她爸的钱分开,她要给自己将来出嫁做嫁妆,女人的资本在那个年月里只有身体了。
       女儿小臭子长大之后又是一个米子,却赶上了那场战争,乔也是美丽的但是乔做了脱产干部,为抗日而脱产,小臭子却未被吸收,虽然她也利用自己的身体为抗日做了一点工作吧。可是小臭子终究只是群众,只是个平凡的小女子,不是乔那般的有觉悟。她可以将那边得来的消息告诉这边,也可以在那种感觉特别的饮料刺激下使两个工作人员被捕,还有乔被蹂躏而死,死的那么没有人性。终于,夹在这些斗争中的小人物,可怜可悲的小女人终不被斗争的双方所容,国占有了她并以她企图逃跑的名义结束了小臭子的生命,小女人在大乱世中无所适从,装病躲避也不可能,终究逃不开那个乱世,不管上面的斗争如何变迭,小人物的命运终归难免让人有些感伤。棉花垛里有女人的故事,老有也终究看见了鬼打灯,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只是点缀吗?
       昨天买了这本书,在2008年的第一天,买了这个小书,首先是薄薄的书比较符合在旅途中阅读,在书架底端一溜儿的九元丛书中选择了王安忆,想着再拿一本时不知该怎么选择了,其他的作者都是名人,这些名人对我来说都是一致的陌生,没有谁亲谁疏,不知怎么选择时,他向我推荐了铁凝的这本,说看看这个吧,永远有多远,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以前就很喜欢陈妃平的永远到底有多远,所以看见这个就直接拿了。
       在路上,无聊至极想起了昨日的书,赶紧从行李架上取下来,我总是喜欢将喜欢的东西留到最后,虽然喜欢后半部分,但还是从前部分——棉花垛开始了这段旅程,而旅程也似乎特意变得更加漫长了,平日里只要三个小时的路程硬是拖拉到了五个小时。同时又一次体会了西北人的豪放:路上,一个老太太开始唱陕北民歌,唱的好听则可以称为享受,而她唱的陕北民歌让我对《血色浪漫》中的秦岭的好感差点抹煞完,印象中陕北民歌应该是秦岭和钟跃民那样的情景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因为歌,使钟跃民深深爱上了秦岭,至死不渝。老太太说她唱歌是锻炼身体,原来陕北民歌还有这样的功效,只是我这个俗人就想着那段美好感情了,老太太的身体也是重要的^_^
  •   "原来身体流浪的女人,连一件衣服也不如。"
  •   做不了白大省,也永远不能成为西单小六
    +1
  •   这本书读的人不太多……
  •   读过,感觉有些茫然,棉花垛读不懂作者为何结尾时来了那么一段章节。
  •   也许作者想要说明,女人在男人眼中只是个过客,一个不起眼的过客,老有知道是国杀了小臭子,当时也是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事过四十年,老有再次看见国,也是什么都没做,也许此时他心里想做点什么,但还是没行动。女人还得靠自己,虽然在那时女人的资本只有自己的身体。最后的这段更加说明男人不会为女人做任何事!一己之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