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男女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彼得·斯陶伯  页数:369  字数:205000  译者:于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人家里,母亲突然自杀,儿子随后失踪,作为探究其秘密的主人公却不是父亲,而是父亲的兄长。因此,这场离奇的风波拉近了兄弟俩的关系,我们看到了可悲,也看到了可耻。兄弟俩迥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事待人方式都暗示了作对对状善和恶、无私和自私的态度。大哥蒂姆是一个作家,虽然著作等身,但仍然平和谦逊、待人真诚、有头脑。弟弟菲利普虽然是中学副校长,为人却刻薄自私,完全缺乏爱心,但他对纽约人的生活评判倒显得一针见血。这是一个极端不平衡的人物,他鄙视有钱人,却又向往富裕的生活;他需要婚姻和家庭作为身份的掩饰,却不关心家人;他故作尊严,却酷似按照本演戏,基本上可以说他是个怯懦的伪君子,有一些小聪明但都用于粉饰自我。但不可否认的是,发生在这样一对兄弟身上的某些故事细节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很容易看到血缘的微妙向心力,以及不可避免的离心力,更容易看到幽默对白背后的善恶抵触。

作者简介

彼得·斯陶伯,美国著名惊悚小说作家。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曾留学英伦,获得博士学位。在英国期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之后返回美国,居于纽约。现已出版十六部长篇惊悚小说,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他因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而多次获得过惊文学的最高奖——国际惊悚作家协会奖以及英国奇幻小说奖、世界奇幻小说奖和布莱姆·斯托克奖。其中《迷失男女》一书为国际惊悚作家协会奖最佳小说及斯托克奖最佳小说。
于是,一九七六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
现为自由作家,居于上海。
个人小说作品包括:《一只黑猫的自闭症》、《六翼天使》、《同居笔记》等。
翻译作品有:《红颜》、《我的坏蛋男友》、《兰德尔历险记》等。

书籍目录

译者序第一部  死去的母亲第二部  密歇根街的房子第三部  撕开的裂缝第四部  红色的天空第五部  在不可能之处的花园

章节摘录

书摘  南希·安德西的死过于突然,就好像一个意想不到的耳光猛地掴在人脸上。蒂姆对南希的事几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她丈夫的老哥。他几乎不敢说自己当真认识南希。回首往事,蒂姆对这位弟妹的印象只限于几张快照式的闪影:一九九○年蒂姆去拜访弟弟一家,南希跪坐在两岁的儿子马克身边,脸上挂着黯淡虚弱的微笑;还有,也是那次,南希突然一把抱起婴儿椅里的马克,她和儿子都在哭,她抱着他冲出了阴暗的餐室,房间几乎没怎么装修过,而菲利普,这个坏脾气的弟弟不停地数落妻子的毛病,把她逼出厨房后,自己却坐着发愣,盯着一锅逐渐干硬的焖肉,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兄长的存在。最后,菲利普抬起头来,说,“怎么?”     唉,菲利普,你总是这样古怪。老爸曾说过,这个孩子不变成狗屎才怪,好像只有这样他才会感觉舒服。    关于南希还有另一张记忆快照,那是一九九三年,蒂姆去米尔港看他们,那次拜访怪事连连。他从拉瓜伊拉机场出发,飞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很多证据能够显示:他今天搭乘的航班恰好就是那天坐过的。南希站在苏必利尔街的小房子里,透过纱窗一看到蒂姆就笑起来,一路小跑,穿过没有开灯的走廊来给他开门。这位“出了名的”大哥虽然没有事先通知就到来,但南希反而惊喜得红光满面。(“出了名的”,她私下里一定是这样说他的。)在那个瞬间,蒂姆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南希非常喜欢他,很简单,就是喜欢他。    那个场景静静地将南希刻画在蒂姆的头脑里。他总觉得是她丈夫让她不幸,将她牢牢嵌进这场婚姻中的决定因素似乎更超于爱情,准备上千顿饭菜、没完没了的家务事仿佛更能给她带来满足感,让她心甘情愿待在这个家里。当然,马克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也许她的婚姻生活比蒂姆想象得要开心点——为了南希,也为了每一个人——蒂姆真的希望如此。                      P1-P2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迷失男女》也许是彼得·斯陶伯最好的作品。              ——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    令人如同身临其境般的毛骨悚然。              ——《纽约时报》书评    奇异可怕、令人心力交瘁、简洁……黑暗而充满令人惊奇的感动。              ——《迈阿密先驱报》    一名失踪男孩和一位失踪女孩,一个连环杀手和一座闹鬼之屋,一桩自杀案和一次诱拐案——这就是斯陶伯的大师级别的超级惊悚故事,简直是满目珠翠!              ——《娱乐周刊》推荐书栏

编辑推荐

《迷失男女》荣获国际惊悚作家协会奖最佳小说。作者彼得·斯陶伯是美国著名惊悚小说作家。一名失踪男孩和一位失踪女孩;一个连环杀手和一座闹鬼之屋;一桩自杀案和一次诱拐案,令人如同身临其境般的毛骨悚然。本书融合了恐怖元素、侦探技巧和电影画面这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对恐怖联想力的另一次强烈挑战。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对人类情感的剖视,用冷静犀利的叙述和对白撕开平静生活的表象,看到每一种人物的真实性,哪怕是悲凉的,哪怕是可鄙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迷失男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文字比较平淡,不够吸引人
  •       前70页比较没意思,看到后来就放不下了,一直看到夜里两点多。不是推理小说,也不是侦探小说,算是有侦探元素的恐怖小说吧,看完后有点睡不着觉,毕竟是恐怖小说,不过让我睡不着的lostboylostgirl的结局,据说有国外评论说书中的作家篡改了真正的故事结局,想想就觉得难受了,希望不是那个结果……
        不说了,免得破坏悬念。其实是满温情的恐怖小说。如果有人一起讨论,并且有情节透露的话,在标题上注一下吧,免得有人误破坏乐趣。非常推荐
      
      
  •     节选一段,因为……嘿嘿……
      
      “孩子们,……女人有两种类型,你们都得小心着点。”
      “第一种女人的表现是把你当做饲料槽,而她是小马驹。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有了,那就成她的了。当然,要是你表现不错,她也会满意,但她就会要求你保持那种水平,甚至更上一层楼。和这种女人打交道的秘诀就是:你不能走下坡路。只要你上升到了洋葱圈烤牛排的层次,那么花生黄油配热狗就没戏了。所以你总得吊着神经,从一开始就提高警惕。除非你这个饲料槽里有东西吃,而且起码不比上一顿难吃,否则小马驹就尥蹶子,摔上门就走。她会跟你说,她爱你,但她不得不离开你,因为对她来说自尊比爱情更重要。明白了吗?你觉得你给了她什么,但其实她不觉得那是什么,完全不对头。你以为那是爱情、信任、开心,总之你以为是这一类东西,但到头来,她跟你讲那都和她的自尊有关。
      “现在来说第二种,第二种和第一种差不多,只不过把自尊换成了地位和财产。像这一类女人其实都没有长脑子,长的是人脑收银机。和这样的女人结婚,就好像逆流而上,可该死的你连一只木桨都没有,也没有船给你。你就只能狗刨,河水淹到你脖子那儿,你只能高高地抬着头。你可能觉得还不如去参军呢,因为私下你整日整夜都在听从指令。”
      ……
      “现在呢,……来说第三种女人,不过她们实在是很难找到。不管你是不是倍加小心,这种女人总是会比前两种女人更快地烧坏你的脑子。我的儿子够大了,能接受这些问题,更何况这是我身为父亲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他们应该知道……虽然他们一辈子遇到的大部分女人会归于前两种类型,但说不定哪个蓝月亮的晚上,他们就会撞上这第三类女人。
      “第一类女人只要饲料供应良好就会跟着你;第二类女人会最终任命自己为你的董事长。她们都在乎能得到什么,只不过第二类女人比较爽气,因为打一开始她就得的比你多。可是,第三类女人会丝毫不在乎你的银行存款,也根本不管你开的是什么车。所以,这就让她们变得尤其危险。
      “那种女人脑子机灵,你还没想到呢,她已经考虑周全了。她总是快你一步。你不能肯定她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是你知道,该死的,她肯定就在这里。和她有关的事情都有点不太对劲。而且,她总是跑得比你快,所以你跟不上她。而且,相信我说的,她也不想让你跟上。因为要是你跟上了,乐趣就没了。她之所以玩这个游戏,乐趣就在于让你不停地猜。她喜欢你傻站着,目瞪口呆。要是你碰巧说,‘今天天真蓝,真好看。’她就会说,‘哦,是很蓝。昨天,天空是红色的。’所以你就往回想,然后你猜想,昨天的天空大概真的是红色的。”
      “前两种女人感兴趣的一切第三类女人统统没兴趣。她们不想伸手掏你的钱包,她们是想伸手掏你的脑袋。而且一旦她们进去了,就扎下根,抛了锚,她们费尽心思,就是不想让你们把她们赶跑。
      “记得我说过她们不在乎珠宝、房子和所有金钱能买到的东西吗?她们想要别的东西,而这东西就是你。她们要你。里里外外都要。她们当真不想让你出去和狐朋狗友瞎胡闹,她们就希望你待在她的世界里,一个你以前从来梦想不出来的世界。你只需要知道:天空整日整夜是红色的,上就是下,所有河流都倒着流。”
      ……
      “爸爸,为什么天空是红色的?”
      
      
      ——Peter Straub《Lost Boy Lost Geil》
  •     最后马克伯父在电脑上看到的马克发给他的那段视频太浪漫了,有点斯帝芬金的笔法,搞不清楚,也让我想起那个由茱迪福斯特演的那叫啥来着,科幻片,她去的那个世界和书中描述的马克和露西去的地方如出一辙,好象也是金色的沙滩,和煦的海风,飒飒的海浪,挺温暖的。
  •     首先得承认作者的文笔是非常非常棒
      不论是环境的描写,还是人物的刻画都非常到位
      可是总感觉有点不那么惊恐,也许是太求全面,反到忽略了其本义
      当然如果你不把当作一部惊恐小说来读,会有更多的快乐
      
      尤其是最后出现并自杀的连环杀手,实在是不该出来的家伙,太逊了
  •     迷失男女
      (走走)
      
      这个故事正式拉开帷幕,应该是从十五岁的马克在阳光灿烂的街道上,突然看见了一栋其貌不扬的空楼房开始的,那时,他一只手里还拿着一块滑板呢。不过,要想真的归纳故事梗概,我宁愿说它是个有惊悚氛围的情感故事。
      惊悚元素如下:采用三种惨烈方式务求一死的漂亮母亲南希;儿子马克在自家后院突然发现相邻一幢被镇上居民集体假装遗忘的废弃古屋;马克和好友金波调查,发现那幢古屋曾是当地一个著名连环杀手卡林德的作案现场;这个美国中西部小镇开始相继发生年轻男孩失踪案件;南希自杀身亡后一周马克失踪……
      这些惊悚元素不是按照整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组织罗列的,而是从蒂姆,马克的伯父,一个恐怖小说家接到弟弟的通知后赶到小城,由此开始再度发现的角度推进的。也就是说,它是顺应事件的内在逻辑而叙述,因此,它更像一个侦探的、推理的过程,蒂姆对马克好友的旁敲侧击自然而流畅地推进着马克失踪前对古屋的搜查(那个男孩在自己失踪前一周,满脑子想的都是,嘿,那栋空房子里面究竟会是什么呢?)
      使读者绷紧神经的,是一些渲染性的文字,它们勾勒出古屋惨案的种种可能,但并不给出明确描述,一切都靠自己的想象来完成。在想象过程中,同时也自己理清了各种线索的内在联系。当然,恐惧也就悄悄站到了你的背后。
      显然,这种需要互动的阅读并不轻松,需要读者像只嗅觉灵敏的狗儿,在时间与时间之间来回奔忙。幸好,作者技巧纯熟,这种思维跳跃的轨迹很是清晰,不致迷失。
      那为什么要说它是情感小说呢?因为它实在很是温情。亲情友情与爱情,作者可以说是花费诸多笔墨。
      比如,故事第一视角是身为大哥、失踪少年的伯父、作家蒂姆。虽然他已经声名在外,但他仍然平和谦逊,他真心疼爱自己的侄子马克,希望能带他去自己居住的纽约增长见识。在马克的父亲很快放弃了马克仍活着的希望以后,他仍然相信马克没有死,只是在另一个地方,他始终和马克有着某种类似通灵的联系;对马克的父亲菲利普,一个只顾往上爬的中学副校长,作者可以说是毫不吝惜地表明了轻视的立场。
      “副校长的老婆自杀身亡……你想想这会对我的事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真是天杀的,我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我会恨她,但现在我觉得快了……”
      从蒂姆的角度来看,正是自己的弟弟让弟妹不幸以至她只能依靠自杀而不是夫妻的有商有量来解决遇到的被古屋亡灵骚扰的难题(因为她正是古屋连环杀手的堂妹)。
      因此作者设计的故事结局如下:小镇少年失踪案犯另有其人(一个崇拜连环杀手并效仿的中产阶级罗尼);马克,这个像妈妈一样漂亮的、黑头发的男孩,当然不会落入这样的恶魔之手,他继续活着。他跟一个曾在古屋遭受虐待身亡的漂亮少女幽灵一起逃到了另一个世界(作者在此显示出种种蛛丝马迹,试图让读者建立起这样的联想:这个幽灵的生活原型就是当年的连环杀人犯卡林德的女儿莉莉。以此为自己下一部小说《鬼屋》埋下伏笔)。
      蒂姆在邮件中看到了这对迷失的男孩女孩终于逃脱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在一个电脑空间一般的世界里,头顶着黑云密布的天空,在暴风雨来临前携手奔跑,他们衣衫褴褛,美丽惊人,就像是——亚当和夏娃。
      
      
  •     
      
      恐怖电影借助好莱坞电影走上了康庄大道,以至于恐怖小说也登上前所未有的宝座。在此之前,侦探小说的神秘气息也令一代又一代着迷。《迷失男女》融合了恐怖元素、侦探技巧和电影画面这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对恐怖联想力的另一次强烈挑战。斯陶伯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大胆极了,可以像拍电影那样写书,可以完全不顾及时间顺序的先后,可以完全不担心情节的碎片,甚至在文本中创造文本,在不同人称、不同文体之间轻松自如地剪接蒙太奇效果,起承转合之间,把握叙述的节奏,将碎片拼出图画,把读者牢牢吸附在有关“真相”的节点上。
      我很想说,彼得•斯陶伯的小说让我想到了大卫•林奇的电影。如同梦境般的剪裁片断,如同追问式的反复重现。人物带有明显的阶层感,甚至警察的形象也让我想到了《双峰》,那是大卫•林奇没有拍完的电视剧,他不惜没有结果。
      彼得•斯陶伯也不惜没有结果。事实上,并没有真相,因为对于未知的事情,我们很难去解释,如同我们可以解释“有”,但无法解释“无”。
      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对人类情感的剖视,用冷静犀利的叙述和对白撕开平静生活的表象,看到每一种人物的真实性,哪怕是悲凉的,哪怕是可鄙的。
      故事发生在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人家里,母亲突然自杀,儿子随后失踪,作为探究其秘密的主人公却不是父亲本人,而是父亲的兄长。因此,这场离奇的风波拉近了兄弟俩的关系,我们看到了可悲,也看到了可耻。兄弟俩迥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事待人方式都暗合了作者对善和恶、无私和自私的态度。大哥蒂姆是一个作家,虽然著作等身,但仍然平和谦逊、待人真诚、有头脑。弟弟菲利普虽然是中学副校长,但为人刻薄自私,完全缺乏爱心,但他对纽约人的生活评判倒显得一针见血。这是一个极端不平衡的人物,他鄙视有钱人、却又向往富裕的生活;他需要婚姻和家庭作为人生身份的掩饰,却不关心家人;他故作尊严,却酷似按照剧本演戏,事业的意义等同于拍马屁和道貌岸然;基本上可以说他是个怯懦的伪君子,有一些小聪明都用于粉饰自我。但不可否认的是,发生在这样一对兄弟身上的桥断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很容易看到血缘的微妙向心力、以及不可避免的离心力,更容易看到幽默对白背后的善恶抵触。
      作者还花费大量笔墨赞美了另一种感情:友谊。发生在美少年马克和红头发金波身上的,是相当深厚的友谊,有争吵、有喊叫、有过不信任,但依然深厚,甚至,因此马克才不得不把金波“踢出局”,而金波不得不为马克保守秘密,以至于连他母亲都责怪他不该如此守口如瓶、因为这可能会延怠拯救马克的行动。金波为什么要假装弃友不顾而保守秘密呢?归根结底,他是想维护好朋友的形象。小说中最美的段落就是两人最后一次共同前往鬼屋的路上,马克有着仿佛思乡的感情,金波觉得连灰尘都是美的。两人不知觉间,惺惺相惜,又依依惜别。这是最为打动我的内容。我深深感到,在这样一部暗示了连环杀人案、肢解、焚尸的故事里,还能有这样纯粹、地道、充满真实细节的友谊,是多么不容易!这让人战栗之余,心疼,心酸,也终于能够温暖起来。
      还有爱情。也许并不是普通的爱情,但也是彼得•斯陶伯高人一招之处。我们暂且忘却书中的缥缈真相,假想这是对世间爱情的寓言,你便会若有所思。这样非凡脱俗的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对方,如果非要用超自然世界去解释的话,只能反衬现实中人们对爱情的无助和犹豫。
      就是这样,《迷离男女》不仅仅是一部恐怖小说,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章节是在关注美好、情感、信任和各种遗憾。最好的恐怖小说也许就是来无踪、去无影的一段传奇。《迷离男女》描述的事件不过是在几周之内,反复出现的场景因为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而征兆了真相的层层披露,颇能让人惊呼:此时此地之一景竟然可以有这么多细节可以挖掘!
      鬼屋。死魂灵。连环杀人犯。这些都曾经屡次出现在美国著名恐怖小说、恐怖电影中的元素几乎让人目不暇接,转而怀疑:就靠它们,还能写出更精彩的小说吗?还有什么更令人咋舌的高招儿吗?
      其实没有更高的高招。假如有,也只是返回恐怖的原点。假如还有,便是紧追上时代的潮流,类如不少日本作品,挖掘现代人生活中具有极端杀伤力的恐惧心。我以为,《迷离男女》这本新书同时满足了这两条。有时候,我在恍然中惊讶:这不是聊斋式的情节吗?而有时候,我又被互联网的介入深深迷住,这个浩瀚无边、深不可见的数位空间说不定真的可以隐藏诸多物理世界难以显现的存在物。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无法确信的事情太多了。这恰恰是恐怖作品捅到的软肋。
      最后,让我们假装轻描淡写地提一句,《迷失男女》一书荣获2004年7月“年度世界恐怖作家协会奖暨布莱姆•斯托克奖”,这是恐怖文学的最高奖,连史蒂芬•金的《黑暗之塔5》也输给了它。
      
      
  •   最后马克伯父在电脑上看到的马克发给他的那段视频太浪漫了,有点斯帝芬金的笔法,搞不清楚,也让我想起那个由茱迪福斯特演的那叫啥来着,科幻片,她去的那个世界和书中描述的马克和露西去的地方如出一辙,好象也是金色的沙滩,和煦的海风,飒飒的海浪,挺温暖的。
  •   所以这不仅是惊悚小说 也是神话小说么 那个世界 到底是什么
  •   hi
    看完了
    是你翻译的吗
    译得很好~
    谢谢~
  •   谢谢你~这也是我翻译的书中我觉得最流畅的一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