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间

出版时间:05年4月第二版  出版社:人民文学  作者:弗吉尼亚·吴尔夫  页数:177  字数:137000  译者:谷启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幕间》讲述的是一九三九年六月的一天发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村庄里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画卷。作者使用复调小说的方法,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主要叙述组乡绅巴塞罗缪·奥利弗一家的故事,另一条叙述拉特鲁布女士指导村民演出露天历史剧的故事。这两条线索时而平行,时而变叉,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图景。作者用这种方法把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生、舞台戏剧与人生戏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编辑推荐

  《幕间》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绝笔之作。她于一九三八年开始构思这部长篇小说,(原定名为“波因茨宅”),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六日完成手稿,但她对此并不满意。她在给出版商约翰·列曼的信中说,这部小说“太不足道,太精浅”,“太愚蠢,太琐碎”,不能出版。她本来是准备认真修改书稿的,但还没来得及做,便于三月二十八日投水身亡了。《幕间》于一九四一年七月正式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幕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伍尔夫要改变的很多,可她面对太多的无可奈何。幕间表现的就是这种无奈。
  •   乡间一幕剧,串连若干家庭片段,却是人生与英国历史的高度浓缩
  •   谢幕之作
  •   幕间 伍尔夫
  •   吴尔夫的幕间
  •   怎么说呢,书是推荐的~~~
  •   幕间~~
  •   作家的绝笔之作,值得一读
  •   吴尔夫文集,值得收藏
  •   还差三本
  •     (其实写的是最近看的一部话剧《怀疑》,里面只有几段是关于《幕间》的。)
      
       幕间:对于怀疑的怀疑
      
      在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身前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中,“幕间”既直指剧中那场拉特鲁布女士导演的历史露天剧的幕间休息;同时又喻指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以及戏剧之为艺术与人生之为戏剧这两者间的交替。
      
      幕布作为界限,区分着真实与虚构、人生与艺术。
      
      然而,在话剧《怀疑》中,“怀疑”作为全剧的关键词却不仅作用于台上,更作用于台下:台上是阿洛西斯修女对于弗林神父那看似无根无据、却又似有端倪可依的怀疑,怀疑神父企图或已经引诱黑人学生做下了不可明言的苟且之事,这种怀疑压抑、独断、神经质而又絮絮叨叨,尽管毫无确据,却又深信不疑;台下则是观众心底的怀疑:这一切,仅仅是阿洛西斯修女因不自知的偏见与妒忌而生发的莫须有的猜想,还是弗林神父在其光明磊落的外表之下也确有种种不可告人之事?
      
      话剧《怀疑》的舞台设计很是值得玩味。一个半面裂口的圆筒形封闭布景,而这个裂口则正对着观众席,这就无疑将我们置于一个窥视者的视角,我们似是一个封闭空间的偷窥者:忽明忽暗的、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又似是居高临下如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一样拥有审判一切的全知视角——剧作者聪明的是,他并没有试图给出一个确凿的答案,而是狡猾地剥夺了观众们的全知视角,将观众也一并拉入长久的、并不会因戏剧的落幕而终了的怀疑之中——我们并不因幕布所标识的距离而成为全知的众神,相反的,我们与幕布那边的倒影一样,匍匐于大地,无所知无可信,因怀疑而心有戚戚。
      
      伍尔夫在《幕间》的结尾这么写道:“然后大幕升起来了。他们说话了。”
      
      幕布升起。幕布之为界限的粉饰作用失坠了。我们不知道是谁在说话:是真实还是虚构?
      
      是“他们”还是我们?
      
      一
      
      伍尔夫在《幕间》中借拉特鲁布女士之口说出了“观众是魔鬼”,书中的拉特鲁布女士更是试图写出没有观众也无需观众的戏剧,然而书的最后,她(既是拉特鲁布女士也是伍尔夫女士)却也无奈地得出:我是观众的奴隶。
      
      这话经由伍尔夫说出,是别有一层意味的。据称,伍尔夫身前是极在乎他人的评价的,尽管就其写作而言,她是堪称绝不媚俗、绝无讨好观众之意的。然而写作终究是件孤独的事,它通过敲击语言这个脆弱的容器,发出空洞的却也需要被人听见的声响——这,对于伍尔夫,更是将生命作为一个空洞的容器,她所敲击的正是她的生命之在,她所听到的正是她的生命之音。她试图将这生命之音与时代、与世界、与宇宙进行共鸣。她所不容许的,正是这声音受到的观众的粗暴质疑。
      
      伍尔夫的抑郁,一定程度上正源于她无法接受她的小说被观众随意地曲解、质疑、批判;他们嘈杂的声音,不仅逃窜在她的意识里,更将侵入她的作品之中,他们的声音越响,她的个体叙述就越是显得忽微而无力,就像一个不断被抢白的叙述者,在无数次收效甚微的话语权争夺后,不得已而必须隐身于故事之后,成为自己的观众。
      
      于是,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突然想,我有种奇特的感觉,那就是,从事写作的‘我’已经消失了。没有观众。没有反响。这就是一个人的部分死亡。”
      
      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写道:“一个文本的整体性不存在于它的起因之中,而存在于其目的性之中。”我们是否可以说,观众正是其目的性所在。绝大多数的舞台构造决定了我们作为观众永远是在黑暗之中,而“他们”作为演员则处于光明之中;他们不停地言说,而我们,沉默不语。沉默的观众,即使寂灭无声,依然以另一种嘈杂侵入了伍尔夫的写作:他们身居夜一般的黑暗与夜一般的寂静,我看不见他们,他们却在评判着我;我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我的存在不能得到证明。
      
      有趣的是,伍尔夫在《幕间》中安排了一场露天历史剧,剧中台上台下处于完全对等的透明状态,其中有一幕戏最为特别,名字便叫“演现在。演我们自己。”,舞台便是一面镜子,在镜子的映射下,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其戏剧《禁闭》中,构造了一个没有镜子的普通房间。因为没有镜子,我们便只能在他人的目光中确定自己的存在。剧中的艾斯黛尔说:“当我不照镜子时,我摸自己也没有用,我怀疑自己是否还真的存在。”镜子,便是将自我化为自身的对象与他者,去除了镜子,我们便只能将他人的目光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却是闪烁的、不停变化着的。因之,怀疑便应运而生了。
      
      这样一种怀疑,最初表现为对自我的怀疑:人是难以从自身确定自我的,也正因这一点,我们需要他人来划定我们存在的确实性。其次表现为对他人的怀疑:因他人是非我、是无所知无可信,我们便需要一个高于我们自身的绝对标准来给予我们一种安全感:一些情况下,这体现为某种宗教信仰——在莱维纳斯的他者理论中,上帝便被视为一种绝对他者。于是怀疑最终表现为对上帝的怀疑:在话剧《怀疑》中,上帝时而是舞台上那扇透光的窗户,时而又是那个避光的沉重的十字架,他从未出现,却始终参与了戏剧的表演:他也是观众席的一员。他身处黑暗,且沉默不语。
      
      他始终如此,这一点,让我们也不禁要怀疑他是否真实存在。
      
      二
      
      话剧《怀疑》既是关于主角阿洛西斯修女对弗林神父之端行的怀疑,也是关于我们作为观众对整个故事究竟谁是谁非、或者是否有这样一个是非存在的怀疑。同时,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话剧《怀疑》将我们引向的,是一种对怀疑的怀疑。
      
      启蒙运动便是由普遍的怀疑理性精神发动的。笛卡尔的一句“我怀疑。我思故我在。”,在怀疑了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之后,将在思的我作为唯一确凿的实在,以我而非上帝作为世界的起点。与阿洛西斯修女具体的、对象化的怀疑不同,笛卡尔所持的普遍怀疑是一种绝对的怀疑,怀疑现世究其是梦是真。这样一种启蒙主义的普遍怀疑,在其积极意义上无疑是意味着人的高度自觉的开始,意味着人走出了未成年的受监护的状态(监护人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一切先在于人的、未经理性定夺的所谓真理)。故而可以说,启蒙精神在其消极意义上,既无情地摧毁了宗教的价值,也足够反讽地否弃了启蒙精神所崇尚的理性的自明真理。价值的虚无、真理的失堕最终引致了现代人精神信念的大骚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思辨理性从王位上被赶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可怕的历史理性。在历史理性的语境下,一切的价值与真理都被相对主义取笑为皇帝的新衣;善与恶,自由与奴役,正义与邪恶,在虚无主义价值重估的失重天平上,已然失却了绝对的轻重对错。对正义、自由、爱的寻求,被取笑为不成熟的多愁善感,被误读为沽名钓誉的媚俗,而那些恶、凶残、霸权,却自有历史为其买单,为其敲上“合理性”的印戳。
      
      历史理性否弃了源于神圣天父的绝对价值,而历史理性的真正源头——“我怀疑”——则让我们离上帝越走越远。怀疑与信仰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为一对水火不容的反义词,因为怀疑的基质是理性,而信仰的基质则是“启示”。将上帝的存在判为虚构,这本来就是一种由理性审判的虚构,也因此,是一种理性的虚构,然而上帝的存在并不是借由理性的实证性来向人敞开的,而是借由启示、借由“荒谬”来向那些面对着存在的恐惧的人类徐徐地诉说,向他们的呼告进行允诺:我已听见。
      
      这可能是一种过度解读,但我,却尤为确凿地在话剧《怀疑》中看到了一种对怀疑的怀疑。在这个信仰阙如的时代,我们习惯了用一种冷漠的求知欲与功利心去量度世间有情,习惯了在面对浪漫主义的生命赞歌时故作练达地喊上一句:“我——不——相——信!”因而在我们的时代精神的基本质素中,写着的是“怀疑一切”的科学主义思想。诚然,科学是再好没有的东西了,但科学主义却是时代的毒咒,科学看似为万物都设定了一个绝对的、不容置喙的客观根基,实际上却凭强权拆去了信仰所能赋予人的“歇脚处”,而将人、将现代社会投入加速旋转的涡流深渊之中,从此生死寂灭、永无宁日。当我们在说“怀疑一切”的时候,我们未经怀疑的,正是我们“怀疑一切”的这个思想与行为,其所意味着的精神缺失与所将带来的可怕落局。
      
      《怀疑》一剧中,阿洛西斯修女因为一个无根无据的怀疑,为旁人带去了本不该有的痛苦与非难,并将自己陷入一个无法获胜的辩论之中,为了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她“为了服务上帝,不惜离上帝远去”。在刚开始看戏时,因为其特定的人物塑造:猜忌、阴暗、独断,我们会很习惯地认为阿洛西斯修女只是更年期妇女的神经过敏,而弗林神父则以其开明直率的人物设定赚得人们的信任与同情……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黑人学生母亲的语焉不详,弗林神父面对质问时的闪烁其词,让我们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也产生了怀疑。故事的结尾,阿洛西斯修女修女通过捏造电话一事,骗得弗林神父离开教区。然而,这个电话本来就莫须有,有的却是弗林神父自己心理的真相,不论这个真相是否与娈童有关,但至少是一个弗林神父不愿为人所知的阴暗的秘密。
      
      自始至终,剧作者都没有给出一个真相。因为这个真相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论我们之怀疑是否真有其事,怀疑本身便是一种伤害,它既是将自己陷于逼仄的自我之中而向他人封闭,更是将自己的目光强加于他人之上而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负累。不论我们对上帝或绝对真理的怀疑是否确实,我们的怀疑便是远离上帝的第一步。
      
      因而,对于怀疑的怀疑,其根基是一种对生命之肯定的肯定与对生命之否定的否定。
      因为幕布的遮蔽、因为造物的距离,在舞台上,“观众是魔鬼”;在现实中,“他人是地狱”。然而,这一切并不是非如此不可的,在伍尔夫的小说《幕间》中,观众是戏剧的全部,与其将观众视为一个异己的他者,不如将之视为个人叙事学的必要因素:当我们在呢喃着试图诉说个体生命其偶在的孤独性时,我们需要一个倾听者适时地介入他的生命体感,并告诉我们,我们的不安与不平并不是全无价值的;同样的,在萨特的戏剧《禁闭》中,他反复强调戏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既死的,而我们却是实存的、活着的,我们具有行动与选择的自由。因而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僵化后,我们的相处才会置若地狱,其他时候,他人均是叙事伦理学中最富温情的一环,是由“我”走向“我们”、由“离散”走向“团结”的前提。
      
      是要怀疑自我、怀疑他人、怀疑上帝,还是相信自我、相信他人、相信上帝?舞台上的“他们”也在等待着我们的选择。
      
  •   看完全文就觉着小雨这个暑假实在长进不少,才女美文和思辨论文的完美结合......我都不知该怎么评价了~
    “他者”、“对怀疑的怀疑”(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对理性的怀疑”呢?),恩很好,一切存在主义的要素都具备了;最后不忘加上一句“自己的选择”,于是存在主义成功和后现代接轨(小雨尽可忽视我这段无聊甩术语啊!)
    我从有限的你对话剧的描述中,觉得似乎编剧是要施与观众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感”。这种时代的无着落,更像是科学主义铁板一块的“确定性”的巨大反弹。小雨笔下生出这许多枝节的错杂的怀疑,其实很像现在“宏大叙事”迸散后,在伦理、信仰领域的无谓争吵——也许,小雨“对怀疑的怀疑”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排斥这种争吵的虚无吧!相信不相信,在这个时代,最后的决断属于你自己(这其实也是很成问题的)。但是我看得出来小雨在文章末尾的那种努力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张力,以及跳理怀疑怪圈的一种抉择,即使只是自己的抉择。
    我觉得有种状态很好——就是在诸多怀疑的可能性中,最终要有种力量推动你下决心(determined),即使这种力量多么的不可理喻,然后自己yy出一套路数来,然后义无反顾、自嘲又自傲地迈出唐吉坷德式的可笑而可敬的步伐,当然,这一路要走得十分小心,要随时提防自己心中那专制独断的魔鬼,吞并覆盖那熙微的光亮,最后又沦落进自我封闭的怪圈。
    有些时候是要闭门造车一下子的。
    只是又有些时候,我担心钻进另一个牛角尖里去了。这时或许就需要他者的目光了。
    汗.....扯远了。
    最后吼几声,这篇文章真让我看得天花乱坠,佩服佩服啊,嗷嗷~
    p.s.嘻嘻,看到你写的“思辨理性”和“历史理性”,不好意思又让我想起某云的一篇文章了,是篇讲座发言稿,好像叫《今天我们如何做中国人(?)》。里面讲到有一点倒是可以和你作对话呵:他说读史要兼读经,只读史你满眼只见术,不见道,就看出官场一抹黑(厚黑学....);所以你还要读经,要看那些读书人做事背后的原则,才能说是完整。
    不知道能不能说明些问题呢?
  •   其实我写的时候都没有想很多。。。每次都是这句话。我觉得自己是容易有些想法但很难完整有条理地讲清楚的。每次都庆幸有丽丽你来帮我把讲不清楚的道理讲清楚哈^o^
    “然后义无反顾、自嘲又自傲地迈出唐吉坷德式的可笑而可敬的步伐,当然,这一路要走得十分小心,要随时提防自己心中那专制独断的魔鬼,吞并覆盖那熙微的光亮,最后又沦落进自我封闭的怪圈。”——嗯,这话很有感觉啊!
    至于这个文章嘛,原本是帮我弄话剧票的好心阿姨想听听小盆友对戏的看法,就是写小段话发给她的。。。后来自己话太多,写发写发写了那么多。。。真是奇囧。。。
    至于思辨理性和历史理性,其实我也不是很懂。。。=v=
    某云的?我去拜读下~貌似见你分享过~吼吼~
    今天去了戈雅的展览了。真是非常好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