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0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页数:286 译者:陈丽贵,李泳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雕刻时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第二部电影《安德烈·卢布廖夫》于一九六九年的嘎纳影展赢得大将,接下来的作品,《索拉里斯》(1972)、《镜子》(1974)、《潜行者》(1979)均受到西方国家热烈推崇。他的作品以擅长运用惊人的象征意象驰名于世。一九八三年在意大利拍摄《乡愁》时,塔可夫斯基决定终生不再重返苏联。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终于,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
作者简介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书籍目录
前言1、缘起2、艺术-理想的思慕3、烙印时光4、电影的宿命角色5、电影影像 时间,节奏和剪接 剧本和拍摄脚本 电影的图像呈现 电影演员 音乐与噪音6、寻找观众的作者7、艺术家的责任8、《乡愁》之后9、《牺牲》结论附录一 塔可夫斯基传略附录二 作品目录
章节摘录
精彩插图(一)精彩插图(二)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这位伯格曼眼中“当代最重要的导演”,终其一生完成了两部短片和七部长片,部部堪称经典。自一九六二年《伊万的童年》荣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以来,塔可夫斯基电影中如梦似幻的诗意特质,以及全然原创又缱绻萦回的影像,即令人屏息专注;可谓继承了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辉煌传统。
编辑推荐
在民间,这是被私下里认为电影图书中最为知名的一本,又因与其同名的“雕刻时光”咖啡馆而更加闻名。塔可夫斯基电影中如梦似幻的诗意特质,以及全然原创又缱绻萦回的影像,即令人屏息专注;可谓继承了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辉煌传统。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在民间,这是被私下里认为台湾远流"电影眼丛书"中最为知名的一本,又因与其同名的“雕刻时光”咖啡馆而更加闻名。"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这位伯格曼眼中"当代最重要的导演",终其一生完成了两部短片和七部长片,部部堪称经典。自一九六二年《伊万的童年》荣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以来,塔可夫斯基电影中如梦似幻的诗意特质,以及全然原创又缱绻萦回的影像,即令人屏息专注;可谓继承了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辉煌传统。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终于,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 -《洛杉矶时报书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